党史研究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9&rec=39&run=13

【概况】 2014年,市委党史研究室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头等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把学习教育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扎实整治“四风”问题,各类会议数量同比下降35%,下发文电数量同比下降26%,“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0%,日常办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33%。注重抓好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共新建和修订制度25项,提升了机关规范化水平。履行党史研究、业务主管两项基本职能,全面做好各项工作。在全省党史系统先进评选中,东营市有1个县区党史研究室获先进集体,2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分记二、三等功。在全市社科优秀成果评选中,《东营辉煌三十年》获三等奖。

【资政工作】 征编出版《中共东营市委纪事(2014)》大型年刊,全书包括特载、政治纲要、执政论坛等20个栏目,共90万余字。完成《中共山东年鉴(2014卷)》东营部分的承编任务,全部文稿包括市、县(区)党委工作概况、改革创新典型等11篇文章,3万余字。为生动反映党组织在东营地区的发展历程,编辑出版《中共东营地方画史》(1921-1999),全书共分三编,收录珍贵历史老照片500余幅,配文10万余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真实再现了东营地区党组织从萌芽、建立到发展、壮大,及至全国胜利的辉煌历程。按照省委党史研究室要求,完成《山东省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惨案卷)》及《人员伤亡名录》的整理上报工作。

【专题研究】 坚持市县联动,围绕“教育事业发展”“水利事业发展”等11个课题开展研究,完成6万余字的文字材料。开展“人物立传”工程,征集建国以来特别是东营建市以来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模人物,完成对成德金、王为民、陈小仙等18人的立传工作,形成9万余字的文字材料。实施“党史信息工程”,完成《中共东营地方史(第一卷)》《渤海怒涛》《中共东营市组织史资料》等多部党史书籍的电子化录入,共90万余字,为建立“电子图书室”奠定基础。

【党史宣传教育】 立足资政育人、服务现实,编辑出版党史季刊《渤海风云》,全年完成4期,每期8万余字。做好东营党史网站更新维护工作,全年更新信息800余篇,网站点击率不断上升,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习党史提供平台。开展“党史六进”(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社区、进农村)活动,重点推动党史进社区、进农村工作深入开展。为多个社区和基层镇街制作“红色丰碑”党史图片展板,展示照片两百余幅,为广大党员群众接受党史教育提供便利,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和载体。组建全市党史宣讲团,为基层党员群众开设“建国前东营地区党史回顾”等地方党史课,累计授课二十余次,听众近千人次。发挥联系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帮扶村大码头镇乌河村为辐射点,以七一老党员座谈会、赠送党史书刊读物、新农校“红色讲堂”为载体,普及宣传党的历史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业务指导】 对县区、部门参与征编的《中共山东年鉴》《中共东营市委纪事》进行指导,保证文稿质量。坚持党史著作出版审定制度,对县区编写的《沧海桑田黄河口》《广饶党史集萃》《河口:辉煌“十一五”》《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利津县组织史资料(1941~2011)》等多部著作书稿进行审定。与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开展交流研讨,深化对东营地区革命历史的研究。对全市性的课题研究,采取沉下去指导与请上来交流相结合,提升研究水平。

【队伍建设】 继续对新进人员实施导师制培养,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每名领导干部指导1~2名年轻干部,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对学员的成长情况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培养对象全面发展、快速成长。导师为当好表率,自我加压,主动提升,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深入开展“业务建设年”活动,邀请省委党史研究室专家对全市党史系统业务骨干进行培训,提高党史干部的理论研究水平。在全市党史系统举办两次党史讲坛活动,形成《景晓村的革命人生》《河口地区的辉煌革命历史》《从广饶党的历史看党群关系重要性》等成果,全方位提升党史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党史宣教能力。这一做法被新华网山东频道刊发。(市委党史研究室 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