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9&rec=25&run=13

  2014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实施黄蓝国家战略为统领,把握“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工作总要求和“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增实力、上水平”的工作大局,全力推进“转作风、促发展;提标准,上水平”,全市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发展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明显增强。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速换档质量提升
  从整体走势看,2014年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430.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99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345.08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961.42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为3.6∶68.4∶28.0。
  财税质量持续提高。全市市级以下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6.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税收占比78.0%,比2013年提高0.7个百分点。增值税、营业税以及企业所得税均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17.4%、15.2%和15.0%。
  社会效益优化升级。人力资本投入加大,全市教育投入46.43亿元,增长5.1%,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19.2%。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40元,比上年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14456元,增长11.2%。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3年的2.61∶1缩小至2014年的2.56∶1。
  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同期上升1.4%。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升2.5%,消费品项目价格上升1.1%。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升1.0%。
  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型升级亮点突出
  现代农业提速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3.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总产值99.55亿元,增长4.0%,林业总产值2.14亿元,下降0.1%,畜牧业总产值65.29亿元,增长0.6%,渔业总产值55.87亿元,增长6.8%,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0.32亿元,增长9.7%。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现代农业园区达到186个。现代畜牧业蓬勃发展,东营澳亚现代牧场等一批规模大、技术新、带动力强的畜牧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迅速崛起。加快推进工厂化高档食用菌产业发展,东营市成为全国最大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深入实施农业主导产业振兴规划,加快推进“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
  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以产品高端化、装备高端化、市场高端化为重点,鼓励和引导石化、轮胎、石油装备等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198个,先进制造业项目9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73个。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584.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工业增加值增长11.4%。①主导产业集群运行平稳。全市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5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71.4%。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等工业五大主导行业累计完成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1.9%。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4.62%,比年初增加1.1个百分点。③高耗能行业增势放缓。六大高耗能产业产值增长17.1%,较2013年下降2.1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占比提高,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8.0%,比2013年提高1.1个百分点。①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金融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营利性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分别增长19.9%、12.9%和6.3%。②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③港口吞吐能力大幅提升。完成港口货物吐吞量2652.70万吨,增长86.7%。④邮电通信业平稳增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9.7%。电信业务总量46.17亿元,增长3.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98亿元,下降1.4%。
  三、“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发展方式更趋协调
  投资结构持续改善,产业投资结构呈现积极变化。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08.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1%。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74.15亿元、1661.39亿元、972.66亿元,分别增长13.2%、14.1%和20.0%。一、二、三产业投资比例由2013的2.8∶62.4∶34.8发展为2.7∶61.3∶36.0。第三产业的投资亮点主要是体现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和社会事业投资持续增长、人文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消费层次有所提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439.04亿元,增长11.9%。从行业分类看,批零业拉动市场增长,住餐业收窄明显。批发业、零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95.57亿元、513.26亿元,分别增长10.9%、12.9%。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5.25亿元、44.97亿元,分别增长11.4%、12.2%,分别比2013年提高6.5个和12.1个百分点。从消费结构看,消费增长主要靠基本生活需求和消费升级拉动。其中增长较快的有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9.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8.8%,提高5.6个百分点;书报杂志类增长6.0%,提高14.6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6.5%,提高3.0个百分点。
  外经外贸转型步伐加快。全年累计完成进出口132.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进口71.61亿美元,增长3.3%;出口60.95亿美元,增长5.1%。①自主出口能力不断增强。一般贸易出口22.35亿美元,增长22.4%,快于加工贸易27.1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的比重达到36.7%,比2013年提高5.2个百分点。②贸易伙伴趋于多元化。对亚洲、欧洲、北美等传统市场出口分别增长5.8%、8.6%和10.1%,占全市出口的77.0%。新兴市场中,对委内瑞拉、墨西哥出口分别增长40.6%和32.5%。③机电产品发展迅猛,高新技术降幅收窄。机电产品出口10.85亿美元,增长14.6%,比2013年提高15.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22亿美元,降幅较2013年收窄3.8个百分点。
  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市场主体发展速度加快。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0.32万户,比上年增长21.8%;注册资本(金)2400.58亿元,增长29.7%;户均注册资本(金)232.66万元。其中,年末实有各类企业2.94万户,增长25.9%;注册资本(金)2296.21亿元,增长29.3%;户均注册资本(金)780.54万元。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后,全年新增各类企业6496家,比上年增长81.7%。其中,新增私营企业6360家,增长90.9%。
  创新引领转型发展。①科技事业成果丰硕。认定国家级新产品2项,获得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7项。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9家,新认定市级科技型企业92家。科技银行试点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全年发放科技贷款1.79亿元。②科研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民生科技工作成效显著。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实现突破,建成示范区21.5万亩,搭建中国北方超级稻产业化中心等5个创新平台。③推进名牌发展战略成效显著。有中国名牌产品5个、山东省名牌产品128个,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1个、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11个,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92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9个。
  五、关注民生促和谐,社会保障日趋完善
  财政支出倾向民生领域。全年实现财政支出241.36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27.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25.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1.4%,教育支出增长5.1%。
  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4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4.0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9998人,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2.0%,低于2.4%的全年控制目标。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全年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0.16万人;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74.43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64.85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7.4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6.29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2054人。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8.63万人、45.23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达到2118元,实现“十连增”。失业保险发放标准提高到900元。

2014 年全省及各市主要经济指标表

2014 年全市分县区主要经济指标表

东营市建市以来部分年份社会经济主要指标表

(市统计局 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