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9&rec=213&run=13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概况。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学校。是由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家特大型企业胜利石油管理局在优化整合原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优良办学资源的基础上,按新机制、新模式合作举办的规范化独立学院。学院于2003年3月成立,时称石油大学胜利学院,2005年3月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2013年11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政府和胜利石油管理局三方签署共建协议,学院掀开新的发展篇章。

  学院占地1563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有石大、师专、卫校三个校区,主校区为石油大学东营校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899万元,图书馆藏书263万册。管理机构设13个党政职能和直属部门,分别为学院办公室、组织宣传处、纪检审计处(工会)、学生工作处(团委、武装部)、教学科研处、人事处、财务资产处、安全保卫处、后勤保障处、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与设备管理中心、图书馆、老年服务中心;教学设六院一系,分别为油气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基础科学学院、医学系。开设23个本科专业和15个专科专业。专业涵盖理、工、文、法、教育、管理、艺术、医学等8大学科门类。有专任教师413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139人、讲师125人。拥有教育部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人,山东省本科教育机械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还聘请了一批石油石化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和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计划项目233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计划等省部级项目76项;获省部级、地市级科研成果奖励210项;获得国家专利23项。有1部教材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承担国家级教改项目1项;主持省级精品课程2项,完成省级教改项目3项;拥有面向“黄蓝经济区”的化工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省级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学院发挥胜利石油管理局国家大型石油石化生产基地的行业、资金优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11工程院校”的师资力量、学术研究、教学管理优势,在东营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服务行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2005年通过教育部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专项检查。获得综合实力20强独立学院、全国先进独立学院、最值得信赖的独立学院称号。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2014年7月成立了隶属于中共东营市委管理的中共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委员会。新一届党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设置9个党总支,1个直属支部,19个教工党支部,7个学生党支部和4个离退休党支部,做到党组织建立全覆盖。落实好党建工作机制,修订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机制,从严“三会一课”制度,突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管理。2014年发展学生党员130人。
  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完善本专科生培养方案,制定《关于修订本专科生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和《本专科生培养方案修订细则》,确保2014版培养方案的科学性。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组织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省级特色专业,石油工程、法学等2个校级特色专业,模拟电子技术1个省级精品课程,软件工程、基础英语、基础会计、市场营销学等4个校级重点建设课程,面向“黄蓝经济区”的化工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年度检查工作;新增软件工程专业;刘衍聪主编的《工程图学教程》及其配套教材入选教育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周西臣主持的《化工类专业校企联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得第七届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是组织对2012年3项省级教改项目和2013年13项校级教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二是组织对2012年立项的3项省级项目进行结项验收和成果鉴定;三是组织2014年度青年教师教学过关考核;四是组织2014年度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五是利用省级教学名师和网络互联课程平台等优质资源,组织教师观摩名师教授课程。加强教学秩序监控与管理,建立教学秩序巡视检查制度,重点抓好开学初检查、期中教学检查和期末考试巡查等三个控制点,规范选课流程、考试管理工作、学籍异动流程、学历学位和毕业资格审查工作。
  科研工作。2014年共获得科研成果153项。其中,著作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1篇,含中文核心期刊14篇,SCIE收录3篇,EI收录2篇,ISTP收录1篇;科研成果获奖67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东营市第二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2项,“2014年山东社科论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文化研讨会征文活动”获奖16项,学院第十次优秀科研成果评奖36项;科研项目结题4项,其中,省教育厅结题项目1项,东营市社科联结题项目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研科研课题共计96项,其中国家级子课题3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4项,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0项,山东省高校科技计划研究课题7项,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立项课题8项,山东省青少年素质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专项课题15项,东营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3项,校级科研立项课题46项。全年共举办学术讲座和专家论坛23场。
  人才队伍建设。适应学院新的办学体制,形成竞争择优上岗的用人新机制,对符合任职条件的中层干部进行岗位竞聘和选聘,53名中层干部轮换岗位,9人竞聘到中层岗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在东营市人社局支持下,2014年新引进教师22人,其中博士2人;确定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在石油大学的支持下,为2010、2011年引进的符合条件的人事代理职工落实中级职称评聘问题。
  学生工作。围绕“立德树人”的工作宗旨,以全人发展为目标,做好德育教育,培养正向发展学生;加强学风建设,培养知识能力并重学生;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素质全面学生。重点关注优秀群体、困难群体,实现教育育人全面覆盖。设200个左右勤工助学岗位,发放勤工助学金30万余元。发放奖学金1410人次,总额70万余元。发放国家助学金1474人次,总额221万余元。5月,327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中国万达”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比赛志愿者服务活动。102名志愿者参加第五届山东省城市园林绿化博览会志愿服务。
2014年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情况表

  招生就业工作。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录取本专科生3598人,招生总数创历史新高,生源质量和第一志愿录取率居本省独立学院第一名。2014年共有本专科毕业生3097人,举办小型招聘活动120余次,举办大型供需见面会3次,就业率稳中有升达到90.3%。有232名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其中92名学生成功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
  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基本建设,对教学院系申报的教学基本建设项目进行论证、立项;与27家企事业单位签署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与德仕集团的校企合作进入新阶段,签署德仕奖学金协议书、“德仕营销精英班”定向培养协议书,24人进入新培养模式学习班。
  管理体制改革。2014年7月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成立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确立建设应用技术型普通本科高校,争创全国一流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完成学院内部机构改革。将原来的30个机构精简到20个,调整为6个教学院、1个系,13个党政职能部门和直属部门。
  召开油地校合作办学会议。9月12日上午,油地校合作办学现场办公会议召开。东营市人民政府、石油大学和胜利油田主要领导出席会议。会议总结三方共建后学院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学院快速健康发展。
  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召开。10月25~26日,由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主办、胜利学院承办的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在胜利学院主校区召开,来自全省18所高校的近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山东社科论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文化研讨会”召开。11月7日,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山东社科院、省委党校、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东营市社科联、胜利学院承办的“山东社科论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文化研讨会”在师专校区召开。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东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院的有关领导、研讨会征文获奖作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沙斌)

【东营职业学院】 概况。东营职业学院通过国家骨干校建设项目验收,是建市后唯一一所进入国家级层面的学校。2014年,学校获得各种荣誉33项,各种奖励416项,其中省级以上奖励266项。
  国家骨干校建设。经过三年建设,完成骨干校建设任务,通过省级验收和两部专家现场核查,项目建设整体实施、体制机制创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等建设成果得到专家肯定。学校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连续贯通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框架初步形成、专业服务黄蓝战略重点产业的契合度明显提高、课程改造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凸显专业特色、“德厚识博技精熟”的教学团队日益成熟、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成效显著、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创业孵化带动学生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开放办学与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展、贯穿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健全完善等十大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迎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重在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内涵建设,学校顺利通过全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并开展整改落实各项工作。学校办学定位、师资队伍与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学生管理、大学生创业教育等成果得到评估组专家肯定。
  教学工作。开展“专业建设年”活动,优化专业布局。校企合作共同制定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411门专业课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探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烟台大学开展“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探索基于专业接续、课程衔接、学分互认的联合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植物组织培养赛项、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技能大赛、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山东省总决赛、全省师范类高校从业技能大赛、全省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及“工业分析检验”赛项、全市首届行业测量技能竞赛中,均获一等奖。学校被表彰为“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招生就业工作。全年报到新生5856人。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功能,被团省委认定为“首批山东省青年创业孵化基地”,被省人社厅、财政厅评为“2014年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发挥骨干校优势,承担提高全市创业教育培训质量任务,东营创新创业大学依托学院挂牌成立,有效整合创业培训资源,促进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形成。
  师资队伍建设。招聘教师14名。将东营市首席技师和部分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纳入兼职教师资源库管理,建成810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派出140余名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组织450余人次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新增国家级培训项目4个,对来自全国高职院校的105名教师进行培训。学校教师参加全省“形势与政策微课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均获一等奖。2人分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校企合作。合作成立“蓝海学院”“万达学院”“万通学院”,实施校企一体化办学。与中锐集团合作办学,培养汽车专业人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62份,新建校企合作教学实训基地15个。发起成立东营职业教育院校联盟,共同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倡议成立东营市图书馆联盟,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社会服务工作。开展各类社会培训18052人次。成人学历教育招生1512人。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工作,编写25门农村实用技术操作手册,组织42名教师深入各县区教学点,对2000余名学员开展集中辅导。建设“东营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面向全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竞赛。推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和课题研究,立项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6项,获市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36项,国家专利10项。开展社区服务、科技支农帮扶等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学生7000人次,学校被评为全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校园文化建设。适应骨干校建设和学校内涵发展要求,丰富学校精神、核心价值理念和“教育让每一个人拥有自信”的教育理念,确定“尊道贵德,敬业立人”校训,设计新的学校标识,校园文化表现形式凸现学校特色。利用室内外、墙壁走廊等空间,组织“职工文明风采”主题展览和“书香校园”“飞扬的青春”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张挂“书记寄语”“大学生心里话”等图片,突出立德树人理念,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创设浓郁文化氛围。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确定为“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试点学校。推进理论大众化,提升师生理论素养,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理论大众化示范点”。
  基建后勤工作。加快推进风雨操场建设,完成汽车工程中心等项目,新建学生公寓保证学生顺利入住,被评为“东营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工地”。强化后勤服务质量意识,推行服务网格化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加强生态校园建设,被评为全省高校“校园绿化与管理优秀单位”。
  学校管理工作。贯彻《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推进依法治教,形成决策科学、运行规范、执行有力的工作机制。畅通民主渠道,凝聚发展合力,召开二届三次教代会,审议通过学校章程和职称评审办法。完善四级目标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增强,在2014年度全市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学校被评为“A级单位”。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A级单位”。(东营职业学院 崔宏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概况。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是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学校有东营、青岛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4751亩,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72万册。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博士点,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0个硕士点,另有工商管理硕士、翻译硕士、会计硕士和20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61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石油主干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学校建有研究生院,有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等12个教学学院(部),以及荟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后备军官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2万人、研究生5500余人,留学生近千人,函授网络在籍生7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0年保持在90%以上。学校有专任教师165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32人,博士生导师167人。专任教师中有两院院士7人,“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9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8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资助及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0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及海外特聘专家8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15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6人。3个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个创新团队入选“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1学科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学校是石油石化行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在10多个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石油石化新型装备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54个国家及省部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学校重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学校企业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石大胜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既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石油石化行业重要的科研中试及工业试验基地。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学校修订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召开学校和中层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完善干部选拔机制,完成新提任中层领导干部试用期满考核和有关科级干部调配工作。出台《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的实施办法》,继续开展干部海内外教育培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开展学生党建评优选先和基层党支部量化考评。加大廉政建设力度,修订制定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等廉政规章制度30余项,廉政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
  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结合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全面加强。教学成果奖实现历史性突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19项。课程、教材、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新增一批国家、省级成果。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6项,2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大学生参加全国创业大赛和各类学科科技竞赛,全年获省级以上奖励578项,获批国家专利394项,8项成果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招生与就业持续保持良好势头,生源质量再创新高,连续20年初次就业率超过90%。留学生教育进一步发展,在校留学生达到972人,其中学历生占92%,学校获评“全国来华留学教育先进集体”。远程与继续教育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建成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基地,牵头建设山东省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验收,网络教育学院以全国排名第一获评“中国最具影响力网络教育学院”。
  科学研究。全年签订各类科研项目1603项,其中纵向项目立项466项,包括国家重大专项研究任务19项。首次获批“973计划”项目1项,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资助项目数达到89项。横向科研项目合同1137项,100万元以上项目70项。全年到位科研经费6亿元。获各类科技奖励62项,其中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评估,8个科研平台基地获准立项建设。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EI、CPCIS检索1200篇。授权职务专利602件,其中发明专利198件,较2013年增长78.4%,2项专利获“第十六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登记软件著作权65项。文科科研获批各类纵向科研课题71项,获社科科研奖励80项。学报(自然科学版)获评“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奖”,学报(社会科学版)获评“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两学报分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二等奖。
  学科建设。加强学科发展统筹规划,确定首批6个校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基本形成。完成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自查工作。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学科排行前1%,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完成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投资和设备购置。
  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中青年人才培养,国家及省部级各类人才大幅增加。新增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与讲座教授各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获得者各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香江学者计划”入选者各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入选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省教学名师各1人,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通过验收并获得滚动支持。
  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国内合作共建取得新成果,教育部与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签署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协议,学校与12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校企合作进一步拓展。与东营市人民政府、胜利石油管理局的合作开创新局面,油地校共建胜利学院深入推进,胜利学院在新的体制机制下办学。国际化办学迈出新步伐,学校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39所大学和教育机构签署框架协议和师生交流协议。全年举办16次国际或双边学术会议,邀请542人次长短期境外专家到校访学讲学,外聘2位荣誉教授、15位客座教授。推进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建设,获批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3项、海外名师和特色项目各1项。全年选派学生、学者、管理人员1100余人次赴境外交流学习研修。(中国石油大学 王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