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9&rec=111&run=13

【概况】 2014年,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管理中心坚持“用智慧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总部+特色基地+示范项目”的空间布局、“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水平、五年大发展”的步骤安排,发挥科研创新联合体的平台优势和合作高校院所的创新资源优势,加快高校院所人才、技术、科研、教育等资源向东营市集聚,推动研究院在设施建设、人才服务、项目立院、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研究院建设“两年见成效”的年度目标任务。

【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研究院总部建设完成投资4500万元,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黄河三角洲研究生培训中心(悦湖书院)全面建成,11月份投入使用,研发办公、培训教室、创新讲堂、公共餐厅、学员公寓等设施完备,研究院总部功能初步实现,研究院承载能力加强。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大厦完成主体建设,计划2015年底投入使用。为促进全市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技部门联合学习考察京津冀地区重点科技园区、研发社区、大学科技园等建设运营经验。

【人才服务】 ①健全完善人才工作制度。研究制定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工作制度、特聘专家选聘程序及管理办法、研究院黄河三角洲学者考核管理办法等各项人才工作制度,建立领导、专业技术人员联系专家制度,加强与专家学者的沟通联系,帮助专家解决在项目申报、组织实施、地方协调、后勤保障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提高工作积极性。②打造优质科研人才团队。2014年度,推荐2位研究院特聘专家入选2014年黄河三角洲学者特聘专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截至2014年底,研究院已聘请11位学科带头人和行业领军人物担任研究院特聘专家,研究黄河三角洲区域建设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③加强与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通过参与课题研究的形式,实现借智发展,以“山东第八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暨技术项目洽谈会”为契机,发布包括“黄河三角洲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大动物疾病实时预警技术研发与应用”等5个项目在内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计划及项目,受到60多名海外专家的关注。经对接,与美国西维州大学硕士、计算机软件领域专家李英全工程师就合作实施“雷电预警”项目达成协议。另就“阳光快车”“黄河三角洲地理信息系统”“滩涂及盐碱地生物改良技术”与3名海外专家达成合作意向。④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平台。联合部分高校合作共建研究生培训中心,面向全市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推动在职硕士招生培训工作,协助聊城大学完成2014级在职教育硕士培训,协助天津大学、青岛大学完成2015级在职工程硕士招生和全国联考工作。⑤搭建新型人才服务平台。与人社局等部门单位联合筹建黄河三角洲(东营)人才发展服务联盟,畅通国内知名高校、企业、人才信息渠道,鼓励高校优秀教师、专家学者到东营市开展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工作,吸引优秀毕业生到东营市就业和创新创业。筹备东营博士联谊会,发挥区域内博士人才的作用。完成联谊会注册登记,征集近百名市内外个人会员、近20家团体会员信息。


研究院总部实景(黄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管理中心供稿)

【市校院所合作】 ①推进校地互访。年内访问高校院所和接待高校院所来访30余次,形成高层互访和业务对接机制。重点与德国宇航局、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中科院地理所、中科院烟台所、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省科院生物所等国内外高校院所进行工作对接,交换技术合作需求和合作意向,促进高校院所创新项目在东营落地实施。9月,推动东营市与青岛农业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②加强市校院所合作的规范管理与服务。2012~2014年,山东大学、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在东营设立6家实体机构。为发挥实体机构的作用,推动所属创新资源向东营转移转化,推动出台《东营市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实体机构管理办法》(东政办发〔2014〕22号),建立绩效评价体系。设立市校院所合作专项资金,对实体机构在东营开展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给予支持。2014年,研究院管理中心争取市财政设立市校合作资金300万元。③提高合作高校院所实体机构参与区域发展力度。山东大学东营研究院已搭建起“鲁台(东营)产学研合作对接基地”等8个产学研合作平台,与企事业单位签署10余项合作项目,并引进2名“千人计划”学者、外聘3名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研究院建成600亩的耐盐苗木繁育基地和1000亩的有机水稻生产基地,筛选、鉴定出适合当地种植的花生新品种,滨海重盐碱地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开展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小麦-玉米吨粮生产技术研究,成为“渤海粮仓”工程的重要技术支撑。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科研条件不断完备,建成面积1300平方米的办公实验楼、600亩主观测场和潮间带辅助观测场,引进2名海外学者,培养博士1名、硕士3名。中国农科院黄河三角洲农业环境观测试验站建设正在推进,主体实验楼建成。省科院生物所在农高区建成60亩的耐盐植物种质资源活体库,引种耐盐新品种26个。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东营分中心完成注册。青岛科技大学科技开发公司东营分公司筹建工作基本完成。高校院所通过新建实体平台在东营转化实施的项目达到40多项。

2014年7月,聊城大学在职教育硕士培训在研究院“悦湖书院”开课(黄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管理中心供稿)

【项目立院】 推动6项重点项目实施。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完成,2015年初完成验收;“耐盐椒样薄荷品种选育、栽培及加工技术研究”项目完成品种审定,扩繁种植30亩,自行设计制造精油提取装置提取精油75升,估算收益2000元/亩,经济效益高于棉花等经济作物,可适度规模推广;“储能式太阳能充电系统建设与应用示范(阳光快车)”项目建成380KW光伏电站,正推进微电网建设、快充电池开发、微型电动出租车开发等工作;“黄河三角洲雷电监测预警”项目完成黄河三角洲区域的组网工作,中心机房安装完毕,开始测试运行。国际合作项目“三角洲地理环境与人居环境变化信息系统”,完成Delight系统初步构建,并进行两次项目培训。“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项目联合沈阳环保科学研究院共同开展系统设计,完成可行性研究和建设方案,与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达成合作协议,2015年3月份启动建设。(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管理中心 董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