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8&rec=139&run=13

【概况】 2013年,东营市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加快推动工业
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
完成现价产值11832.32亿元,同比增长18.0%,增加值同比增长12.7%;实现主
营业务收入11793.12亿元、利税1937.18亿元、利润1236.61亿元,同比分别增
长14.1%、2.1%和4.8%,总量分居全省第4位、第1位和第1位。其中,地方规
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产值10652.6亿元,同比增长20.7%,增加值同比增长18.1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63.60亿元、利税1271.37亿元、利润929.39亿元,同
比分别增长17.3%、17.0%和18.6%。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763.74,比上年提
高66.8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调整】 ①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引导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新装备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全年共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287个,
完成投入443.5亿元;列入省六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计划重点项目125个,总
投资747.3亿元。利华益集团新戊二醇、神驰化工异戊橡胶等项目的工艺、装
备、 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组织实施高端装备制造项目100个,完成投资
93.3亿元;新兴产业项目121个,完成投资235.2亿元。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
现主营业务收入3104.5亿元、 利税395.8亿元、利润28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7.1%、13.7%和14.8%,分别占全市的26.5%、20.5%和23.2%。②发展生产性
服务业。搭建现代物流业公共服务平台,推进重点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
全市完成社会物流总额12936.1亿元,同比增长14%;物流业增加值129.8亿元,
同比增长12.7%。组织开展软件业企业资质认定,纳入省级统计的软件企业
有27家,实现业务收入5.4亿元,增长33.2%。③加快推进中心城企业搬迁。
强化督导调度和指导服务,先后召开调度会议12次,协调解决损失补偿、冬
季供暖、职工分房等问题。计划搬迁(转产、关停)的31家工业企业,有28
家完成搬迁任务,3家正在实施搬迁(关停)。④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构建
全市中小企业、现代物流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建设石油装备、化工油品和
橡胶轮胎3个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完善提升广饶县橡胶轮胎、东营区石油装
备等重点产业监测检验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得到增强。全市
有省级产业集群6个,国家级、省级产业示范基地、园区10个,工业经济园区
化、集群化发展不断提速。⑤强化扶持资金导向作用。突出各级政策、项目、
资金扶持的导向性,全力推动工业转调创。争取国家、省扶持资金2.29亿元,
同比增长86.3%,通过市级工业技改扶持资金和节能降耗、中小企业发展专
项资金,引导企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

【项目建设】 ①健全项目推进机制。组织三次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采取重
点项目市领导帮扶、大项目审批集中代理等措施。加强项目建设监管协调,
掌握工业投入运行态势,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强化规划、审批事项协调,推
进解决资金、土地、水电等要素保障问题。②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确定30
个总投资656.1亿元的市级重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强化服务,带动全市工
业加大投入。全市地方共实施408个工业项目,完成投入678.7亿元。其中,
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42个, 完成投资604.6亿元; 3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186.2亿元。③推进与国有大企业合作。牵头筹划并组织实施东营市与中石化
的战略合作,双方在原油供应、石化产业发展及民生工程建设等多领域进行
合作,2013年中石化供应全市地炼企业原油287万吨,比2012年多供98万吨。
市经信委负责推进的3个500万吨炼化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联
合石化大型混合芳烃项目完成50%安装工程量,长周期设备已订货。中海油
石化升级改造项目技改立项启动,能评、环评等正在推进,排污管线铺设完
成总工程量的95%。胜利石化总厂优化升级项目的柴油加氢、硫黄回收装置
已投产。

【企业培育】 ①支持大企业做优做强。落实支持重点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出台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奖励实施办法,分级评选30家转调典型企业进行表彰
奖励。制定关于扶持大项目大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实施“双
十工程”,抓大带小,扶优扶强,引导全市工业优化升级。配合市级领导联
系重点企业和驻企联络员制度,分别组织专门人员靠上服务,推动企业加快
健康发展步伐。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64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617
户,占总量的71.4%。其中,过100亿元企业23户,增加4户;过300亿元企业5
户,增加4户。入选全国企业500强10户、全国制造业500强21户、全省百强企
业19户,分别占到全省的22%、28%和19%。大海集团、金岭集团被授予“山
东工业突出贡献奖大奖”,方圆集团等3家企业被授予“山东工业突出贡献
奖表彰奖”。②推动中小企业加快成长。将中小企业发展纳入市政府政务督
查考核,制定中小企业工作实施意见、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小
微企业考核办法等文件,实施小微企业“一对一”帮扶计划,筛选200家创新
型和成长型小微企业, 每家企业分别落实一名县级领导和机关干部, 实施
“一对一”联系帮扶,促进企业尽快成长。强化创业辅导基地创建,规范信
用担保业发展,开展融资、用工、法律等专题服务,累计服务企业1100余家。
③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企业发展和转调创所需,发挥企业职工培训
中心作用,强化企业家梯次培养,不断增强其发展决策、经营管理和市场驾
驭能力。举办省级实训指导师培训班和2期以“生态工业”为主要内容的高
级研修班,组织参加中国信用管理大会,开展“品牌提升年活动”。万达集
团董事长巴树山等5名企业家被授予“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技术创新】 ①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
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全市企业与2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金宇
轮胎国家橡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广饶研究院面向20多家企业征集
技术难题120多项,研发课题42个,申请专利26项。②强化技术平台建设。抓
好技术中心评审评价工作,提升运行质量。华泰集团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创
新示范企业,建有省级行业技术中心3家、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
心1 78家。组织开展首批中小企业自主品牌、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推进中小
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和创新企业等创新平台建设,新建“一企一技
术”省级研发中心8家、创新企业11家,新认定市级研发中心28家、创新企业
11家。③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落实自主创新鼓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
入,推进实施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89个项目列入全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
科瑞公司2500型压裂泵车研制等多项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山东宝世达新型长
冲程节能抽油机等3个产品列入全省第二批高端技术装备新产品推广目录,
胜利高原螺杆泵高效采油关键技术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海利丰
低温热大温差提升技术等两项成果获得山东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节能降耗】 ①严格目标管理。出台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建
立能源总量控制、节能考核奖励和节能预警机制。召开全市节能工作会议,
对省政府部署的节能任务进行分解,分别落实到各县区、市属开发区、部门
和重点企业,加强调度管理。强化对高耗低效企业的跟踪监测,每月印发电
力消费通报。针对全市工业能耗快速增长的形势,开展3次集中预警调控,
对3个县区和2个开发区启动红色和黄色预警。②推进结构节能。加强源头控
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受理节能评估项目82个,
拒批高耗能项目2个。印发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完成37个淘汰落后项目,年可
节约能耗18万吨标准煤。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产业,风电、光伏发
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79.1万千瓦和1.7万千瓦。全年新能源发电13.94亿千瓦时,
占到全市总发电量的12.08%,全市能源结构不断优化。③实施技术节能。推
进节能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全市
有1 0个项目入选省重大节能技术产业化奖励项目,支持实施29个节能技术项
目,以上项目建成后年可节约标准煤24.54万吨。全市30个重点循环经济项目
有25个竣工,完成投资50.2亿元。帮助胜利工业园区、垦利经济开发区制定
循环化改造方案,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加快推进,有5个项
目投产、9个项目开工建设,年可累计减排COD1000吨,节约标准煤6.55万吨。
加快散装水泥推广工作,全市散装水泥生产率89.64%,居全省前列。④加强
节能监察。开展能效对标、管理体系建设,协调推进建筑、交通、公共机构
等领域节能管理,开展专项节能监察5批次。

【信息化建设】 ①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坚持以信息技术提升工业发展质量,
全市工业80%以上的大型装备实现信息化集成。协调东营移动投资2000万元,
重点支持工业企业无线、物联技术应用。召开两化融合现场会,开展全市融
合水平评估。推进信息技术与石油装备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创新
能力和产品智能化水平。黄河三角洲石油化工交易中心入选工信部电子商务
集成创新试点工程,华泰集团等3家企业被列为全省“对标助推转型升级专
项行动”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海科化工集团“基于云计算的企业资源管理系
统项目”等3个项目被评为全国石化行业两化融合优秀项目,胜利高原等10个
企业的信息技术推广中心入围全省第三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四个一百”
工程。省政府组织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中,东营市居全省第2位,海科
化工等3家企业分居行业第一名。②促进通信行业健康发展。开展通信系统
第二届“文明服务窗口”和“文明服务明星”评选活动。电信基础设施共建
共享在全省率先实施,共建共享设施68处,节约建设资金2200万元;推进电
信基础设施纳入住宅小区、商住楼设计审批和综合验收范围,规范有序的电
信设施建设机制初步形成。无线技术应用不断提速,无线城市门户网站已接
入项目38项、用户51.2万户。争取中国移动集团投资3亿多元,启动4G网络建
设,东营市是全国首批被纳入“双百”计划的城市。全市各通信营业公司完
成电信业务总量44.36亿元、光缆66.9万芯公里、宽带互联网用户52.8万户,
同比分别增长4.87%、18.79%和18.34%。③强化城域网运行保障。投资265万
元,协调通信企业400万元,实施“数字东营”城域网升级改造工程,通过周
例会、日例会的形式强化调度和管理,实现部分重点部门网速万兆进楼宇、
千兆进终端。加强数字东营城域网安全管理,完善应急保障机制,对全市67
家网站进行监测,组织全市信息安全检查。强化数据中心管理,规范城域网
接入、域名申请、设备托管等办事流程,对重点敏感数据进行异地容灾。

【优化发展环境】 ①强化规划政策服务。坚持工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工
信部赛迪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工业转型升级、化工产业优化升级和
循环经济发展3项战略研究,在规划层面对全市工业进行高标准定位,明确
发展方向和路径,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行业标准和支撑平台建设等推进措施;
瞄准行业最高水平,筛选储备一批产业链关键节点项目和高端优质转调项目,
引导企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推动出台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奖励办法、关于扶
持大项目大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围绕技术创新、节能降耗、
两化融合等方面细化推进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关注国家营业税改增值税、
油品升级、炼化企业消费税改革,研究政策变动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引导企
业积极应对。②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强化预测预警,指导企业规避风险,突
出抓好50家重点企业、32种重点产品和主要原材料的月调度。下达年度经济
运行调控目标,强化春节生产督察。每月各编制1期经济运行月报、快报和
全市工业分析,为市政府决策当好参谋,为企业发展加强指导。召开4次经
济运行分析调度会议,研判形势,分析问题,部署任务,协调解决经济运行
中遇到的问题。③保障生产要素供应。强化煤电油运保障,举办网上银企洽
谈会,推动项目和资金对接,协议贷款358亿元。加强电力管理和运行调度,
开展电力线路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清理安全隐患144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