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8&rec=130&run=13

【概况】 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前身是广北农场,成立于1950年3月,
为推进黄蓝国家战略实施,2010年8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东营市国有农场
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东办字〔2010〕37号),以广北农场权属面积为
界成立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全区辖绿洲、花苑、菁华三个社区、15
个全民队、4个行政村,户籍人口6170人(含村民1488人),土地面积11.4万
亩(含村集体土地2.6万亩)。2011年9月,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
立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局、财政局、社会事务管理局、建设管理局,设立
国土分局、环保分局、治安办公室及国税、地税征收征管处,健全完善工作
职能,形成精简、高效的管理机制。2011年11月,被省政府批复为省级农业
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12年4月,被科技部批复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
全国“一城两区百园”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极。2012年6月,经市政府同意,市
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更名为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12年12月,经
市政府研究决定并报省编办批准,被明确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正处级。
2013年,东营农业高新区把握“规划引领、完善基础、优化环境、项目
突破”的工作基调,借鉴抓工业、抓服务业的思路和举措,围绕提升思想境
界、完善基础设施、突破项目建设等重点环节,园区开发建设取得新进展。
先后被科技部批复为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循环农业国际创新园,成为继陕西
杨凌现代农业创新园之后的全国农业领域第二家国际创新园。被中国菌物学
会授予“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之乡”“中国菌物产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培训基地”。4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省长郭树清,科技
部副部长张来武,副省长张超超等部省领导到园区召开现场会,对农高区建
设发展情况给予肯定。2013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1.4亿元,同比增长35.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长39.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98亿元;
实现收入8785万元,超额完成规划发展目标。

【发展规划】 坚持高点定位、高端引领,把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以
更高标准、更高境界和长远眼光,一步到位搞好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
①发展思路。围绕创建国家农业高新区战略目标,坚持走“科技创新支撑、
现代服务业引领、农业工业化带动、工农业融合发展”的路子,构建“科研
孵化、资本运作、生产加工、商贸物流、科普实训”一体化新模式,着力建
设农业服务业发达、功能配套齐全、充满创新活力的科技新城、产业新城,
打造“农业高端服务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融合共生、互动发展
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到2016年,建成全国首个农业高端服务业综合配套试验
区和生态智慧、高端高效、宜居宜业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②主
要指标。地区生产总值70亿元,其中服务业占比6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
比50%;财政收入3.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引进国家级研发机构
15家,引进国内知名领军人才(或团队)30名(个)以上,专业技能型人才
占从业人员比重达到95%。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0家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30亿
元,利税74亿元。城镇化水平100%,农民职业化率逾80%,基本公共服务水
平位居全国前列。③规划布局。按照“一城三园”布局,即南部新城、现代
农业创新园、生物科技产业园、现代物流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南部新城。规
划面积10平方公里,聚集科技、人才、信息、资本、服务等高端要素,构建
科研开发、投融资、商贸物流、咨询培训等功能性平台,建设全国知名的科
技研发中试基地、区域性投融资服务基地、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大学生暨
职业农民创业基地、知识产权交易与商贸物流基地,打造立足黄三角、服务
山东省、面向环渤海的现代农业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建设一座崭新的农业硅
谷、科技新城、产业新城。现代农业创新博览园。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以
中试研发、产业示范、科普实训、会展交流、休闲旅游为重点,建设农林牧
渔业循环发展创新示范基地,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新模式集成创新示
范基地,耐盐苗木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打造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
创新园和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展示、转化与推广基地。生物科技产业园。规划
面积10平方公里,以工业生物产品及高新技术产业化为重点,布局建设生物
基材料、生物医药、菌物及高端食品生产加工基地,打造全国知名的生物产
业基地。现代物流及装备制造产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以建设现代化
仓储设施、高效能物流配送和物流装备制造为重点,建设与电子商务相配套
的现代化仓储配送基地和先进物流装备制造基地。

【重点项目】 坚持抓细节、抓节点、抓过程的推进落实机制,强化细节管
理、节点管理、过程管理工程化控制模式,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和公共平台建
设。2013年投资25亿元,实施大地乳业种养加一体化、睿洋工厂化循环水养
殖、中科荣丰食药用菌产业化等重点产业项目。①大地乳业种养加一体化项
目,重点建设日处理500吨鲜牛乳生产线、350万度/年生物沼气发电项目,在
澳大利亚墨尔本建设2.3万亩奶牛良种繁育场一处,已完成投资7.15亿元。②
睿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重点建设4栋虾类工厂化养殖车间、2栋鱼类工
厂化养殖车间,完成投资3000万元。③10吨/日北虫草智能化生产项目,工厂
化生产车间已开工安装,智能化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完毕,生产车间基础完成
95%,完成投资2亿元。④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基地,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已完成现场“三通一平”及桩基施工;院士、专家工作服务站,完成建筑面
积1万平方米。⑤东营生物技术中试研发基地(东营生物技术研究所),与
中科院微生物所合作建设,建设2万平方米研发中试车间、综合实验室和4条
中试生产线,计划投资1.2亿元,农高区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及仪器设备购置,
微生物所负责组建研发团队及管理运营,打造以产业拉动科研、科研支撑产
业发展的企业化管理、实体化运营的科研机构,已完成项目论证和建设推进
方案。⑥电子商务总部基地,由北京恩源科技有限公司、鲁信投资公司、天
津渤海交易所等合资建设,计划投资20亿元,建设以电子商务平台为支撑,
打造特优农产品及大宗生活消费品电子交易与商业地产融合发展的城市综合
体,已与北京恩源公司正式签署项目协议,编制完成项目建设方案。

【支撑平台】 重点围绕科研孵化、中试研发等平台项目建设,加快科技、
人才、资本、信息等高端服务要素聚集。截至2013年底,已与中国科学院、
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等15家大院大所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正在联合推
进企业研发总部基地、中科院生物技术研发中试基地、现代乳业产业技术研
究院、睿洋现代渔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等12个重大平台项目。申请设立现代农
业创业投资基金、建鲁鑫村基金,引进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东营银行
等金融机构投资园区建设,完成融资4.8亿元;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在
智慧园区一期建设基础上,投资150余万元,对现代循环国际博览园信息化工
程进行提升,实施膜下滴灌项目智能控制项目,南部新城三网融合正快速推
进,高端要素“洼地”效应逐步显现。

【基础设施】 争取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本着“优先完善基础设施、优
先营造生态环境”的原则,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和生
态环境明显改善。累计投资9.3亿元,实施路网、电网、林网和高标准农田一
体化建设工程。①完善路网。投资1.56亿元,实施16条、34.7公里道路建设工
程,贯通两条与中心城连接的主干线路,构建起区内“四纵四横”交通路网。
②构筑高标准现代农田。总投资1.48亿元,实施2.58万亩田间节水工程和1.6
万亩土地整理项目,以渠道水利变管道水利技术为核心,广泛应用暗管排碱、
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智能化管理等先进节水农业技术,建成“旱能浇、涝
能排、碱能改”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③电路改造全部竣工。投资0.82亿元,
改造供电线路220公里, 为园区建设发展创造条件。 ④提升生态环境。投资
5.5亿元,建成4.5万亩苗木基地和生态林场,植树387.3万株;实施新海路、
青垦路等干线道路路域绿化工程,绿化面积1555亩,全区林木覆盖率由20 10
年的8.6%提高到40%。

【社会事业】 坚持改革发展和文明创建协调推进。①突出精神文明,塑造
和谐文明园区。以培育新型文化为目标,以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为载体,注
入人文环境和生态文明理念,打造“科技、低碳、绿色、数字、信用、人文”
型文明园区。投资80余万元,配套文化广场、职工活动中心等场所设施;发
挥工会、团委、妇联等作用,全年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好婆婆、好
媳妇” 评比等各类活动、 知识竞赛等15次;参加文明网站建设评选,发挥
《新广北》报舆论导向作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文明园区创建活动。②
加大惠民力度,统筹解决民生问题。围绕“惠民生、保稳定、促和谐”的发
展目标,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职工住房、政策落实等热点、难点问题,
集中力量加以解决。投资9亿元,加快推进以职工保障性住房、专家公寓、
科技特派员服务中心为重点的绿色社区建设工程,其中职工保障性住房一期
正在进行外装,二期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扩大社保覆盖面,城乡居民社会养
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无缝隙发放老职工、老工伤家属生活补助34.3万元;
渐进式提高保障指数和缴费标准, 将职工养老保险金缴费基数由60%提高到
80%,并为全部1096名职工落实住房公积金。电力改造、道路交通、暖气供应、
安全饮水、治安环卫、社区服务等各项社会事业成效显著。③创新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创新综合治理、基层维稳组织和机制建设,稳妥开
展土地勘界确权、清理整顿,定期研判排查不稳定因素,综合施策、妥善调
处长期对外承包土地的返租流转、重大项目建设迁占纠纷等各种历史遗留和
改革伴生问题20余起,有效化解各类矛盾。(东营农高区 仇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