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7&rec=3&run=13

——2013年1月7日在东营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东营市市长 申长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
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深入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
开局之年,也是我们迎难奋进、成果丰硕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
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建设
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外需严重萎缩、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
我们加强形势研判,及时出台措施,经济发展逆势而上,实现新的突破。初步统计,
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主营
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达到21家,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服
务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幅均居全省前列。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开工建设投资过
亿元项目450个, 其中过10亿元项目62个,分别增长25.7%和44%,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达到1900亿元, 增长23.2%。全力保障企业健康运行,落实减轻企业负担、改
善企业资金供应等政策措施,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高,增加值、利税分别增
长12.5%、12.9%。持续扩大消费需求,认真落实鼓励消费政策,努力保持市场物价
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16亿元,增长15%。强化财税金融支撑,公共财政
预算收入158.71亿元,增长17.3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06亿元,比年初增加
367.2亿元。
(二)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抓住我市整建制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
遇,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绿色种植、生态养殖规模效益不断扩大,建设粮食高
产创建示范片10万亩, 海参、大闸蟹等特色水产品养殖达到187万亩,标准化畜牧
养殖小区和万头奶牛养殖场分别达到930个、3个,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能力达到30万
吨, “三品”生产基地达到160万亩。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龙头企业达
到560家,农民合作社发展到765个。农业园区蓬勃发展,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
范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全面展开,被列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
建设, 完成灌区改造、河道治理等一批农田水利工程,改造中低产田6.7万亩。强
农惠农富农政策全面落实,市级财政“三农”支出达到11.7亿元,增长16.73%。推
进工业优化升级。改造提升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等优势产业,实施了东营联合石化、
胜利石化、中海石油东营石化3个500万吨炼化和渤海湾1500万吨原油上岸终端等项
目。发展壮大石油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出台加快石油装备产业发展
的政策措施,实施了一批大项目。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32.5%,比年初提高1.6个百分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制定出台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若干政策,大力培植“四大载体”,服务业增加值增
长12.5%。 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龙悦湖旅游度假区一期工程建成投用,黄河口生
态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鸟类救护科普中心主体完工,孙子文化旅游区成为国家4A
级景区,黄河三角洲动物乐园投入运营。金融业加快发展,设立了石油装备产业股
权投资基金,黄河三角洲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运营,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21家。现代
物流、服务外包、会展等产业发展加快。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黄河三角洲
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石油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山东大学东营研究
院挂牌运行,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可行性论证,新建省级以上企业
技术中心、 院士工作站10家。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与5所大学签署了
合作协议。我市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获准创建首批全国质量强市
示范城市。
(三)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构筑
生态系统,实现突破性进展,成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大力推进造林
绿化。11处林场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造林15.6万亩,探索出了造林绿化新模式。
生态绿化工程深入实施, 植树800多万株。环城生态绿化、东青高速公路绿化、广
利河绿化等工程开工建设。加快构筑循环水系。全面启动金湖银河生态工程,开挖
生态河道31.4公里,引黄河水自流入城;实施东城水系内循环工程,贯通27平方公
里城市水系,水城景观进一步显现。加强湿地修复,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和淡水补
给工程全面完工,实现补水35万亩,东八路湿地建设顺利推进。全面实施公共环境
改善工程,水气污染和城市扬尘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实施企业污染治理工程610个,
小清河等流域生态治理工程顺利推进,重点河流水质稳定好转。新建改造西城南等
污水处理厂20座、 垃圾处理场1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竣工,中心城工
业企业搬迁改造扎实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持续改进工作通过复核。荣获“中国
温泉之城”称号。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基本实现。强力推
进节能减排。积极推进省级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建设,加强行业准入和源头控制,加
大重点领域、行业和企业监管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万元生产
总值能耗等均可实现控制目标。
(四)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实施了总投资181亿元的两批57个重
点城建项目,拉开中心城跨越发展新格局。加快城市绿化美化,实施拆墙透绿、见
空插绿, 建设森林公园、城市公园、街心公园45处,新增绿地400万平方米,改造
提升东二路、 西四路等28条道路74公里,完成东三路、辽河路等7条道路沿街立面
改造84万平方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加快公共设施建设,城市规划展览馆、黄河
文化博物馆基本完工,大剧院、科技馆、图书馆、青少年宫、奥体中心完成年度计
划。生态新城开工建设,东城三大片区和西城改造扎实推进。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
理顺,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建立。“五城联动”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国家卫生城
市通过复审。积极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新建改造新型农村社区20个、农村公路
500公里, 建设农村住房1.2万户,投资4亿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加快推进重大基
础设施建设。东营港十大业主码头和公共管廊带建设基本完工,南港池改造进展顺
利。胜利机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飞机场至自然保护区公路建成通车,德大铁路建
设加快推进,济东高速公路、寿平铁路开工建设,广利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东营
港防潮堤陆上段全面竣工,海上段顺利合龙。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胜利电厂三
期工程开工建设。
(五) 改革开放扎实推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未利用地开发取得
突破, 在全省率先实施了7个开发项目,已开发完成2.9万亩,净增耕地1.3万亩。
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权流转有序开展,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进展顺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70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12项。事业单位分类改
革稳步推进。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出台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意见,成功举办国
际石油石化装备展、橡胶轮胎展、农博会等大型经贸活动,加大重点出口基地和骨
干企业扶持力度,进出口总值达到122亿美元,其中出口49亿美元,分别增长19%和
12.4%。出台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加强招商选资,与央企和世界500强
战略合作深入推进,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增长14%。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
境外投资增长18%,对外工程营业额4.2亿美元。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与美国麦迪森
威尔市、澳大利亚天鹅市建立友好交往城市关系,与韩国群山市建立经济合作伙伴
关系。
(六)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胜利油田持续稳产高产,在勘探开发、生产经营、
市场开拓、内部改革管理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石油大学在教
学科研、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实现了重大进展。济军生产基地努力培育
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新的发展。加快发展市属经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
了66个过亿元项目,高端产业加快聚集;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实施了60个重大产业项
目,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加大促强扶弱力度,出台支持利津加快科学发展、加快试
点强镇建设等政策意见,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七) 保障改善民生水平明显提高。全面落实民生政策,大幅增加民生投入。
2012年,市级财政民生支出比重达到42.26%,提高2.54个百分点。十大民生工程完
成年度计划。积极推进创业就业,制定鼓励开展创业富民若干政策,广泛开展新型
农民学校创建,培训农民21.6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4.9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业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35元、增
长13.5%, 农民人均纯收入11580元、增长15.5%。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
民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120元,比国家规定标准高1倍多;城镇居民医
保、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10元提高到260元,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整合试
点工作; 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30元以上,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分别
提高到每人每年2660元、5000元;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提高到1747元,企业
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每月1240元,社会保障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加快实施城乡安居
工程, 建设保障性住房1.4万套,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支持油田建设职工住房
4624套。对中心城7处农贸市场实施改造,市场环境明显改善。
(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大教育投入,实施了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
中小学校舍安全、幼儿园办园条件标准化、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东营职业学院
“三中心”、市技师学院二期等工程项目,为全市在园孤儿、残疾幼儿、家庭经济
困难幼儿发放保育费补助,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放营养餐补助,为义务教育
阶段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学生装,为城市义务教育在校生免除课本费、作业本费。
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市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中心、市立儿童医院开工建设,市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检验综合楼主体完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面
推开, 9家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
缓解。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成功举办孙子国际文化旅
游节、黄河口文化艺术节等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
制建设,“六五”普法工作扎实开展。全面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严格落实
网格监管责任,加大市容环境、居民小区、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等整治力度,广泛
开展义务劳动和志愿者服务,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创城工作取
得第三名的好成绩。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成功举办了国际马拉松赛、市九运会
等大型赛事,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
升,“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显著。积极推进社会管理
创新,扎实开展信访工作,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任务圆
满完成。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启动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工作,扎实开展安全
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
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深
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对口帮扶新疆疏勒取得新成效。新闻出版、外事
侨务、防震减灾、人民防空、民族宗教、社会科学、妇女儿童、老龄、青少年、残
疾人、慈善和红十字会等事业健康发展,应急管理、对台、统计、档案、史志、仲
裁、气象、无线电管理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离不开外力的支持。一年来,我们紧紧抓住
实施黄蓝国家战略重大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取得一系列突破。政策方面,国
家同意我市开展低丘缓坡荒滩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初步确定东营为国家资源型
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
区, 省政府批准设立副厅级管理机构。 项目方面,东营港防波堤建设纳入交通部
“十二五” 规划;滨海新城防潮堤、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大唐东营电厂、500千伏
黄河输变电工程获得国家支持;中国商飞公司确定在胜利机场建设民用飞机试飞基
地。资金方面,全年争取上级扶持资金46.6亿元。这些政策、项目、资金的注入,
为东营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崛起增添了强大动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
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油地
军校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
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东营
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中央、省驻东营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东营发展的海
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面临的形势和2013年工作总体要求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力实施黄蓝国家战
略、实现“两个率先”进程中的重要一年,我们也将迎来建市30周年。做好今年的
政府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目前,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
济低速增长态势还将延续。我国发展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
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然很大。我市发展也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
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集、市
场开拓等方面存在较多困难;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转型升级任务艰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节能减排压力巨大,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繁
重;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够强;改革开放有待深化,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对外
开放程度不高,利用外资规模较小;社会管理创新亟待加强,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
益的问题还没得到很好解决。
各位代表,形势越是复杂严峻,我们越要把握有利条件,坚定发展信心。党的
十八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提出的“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
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符合东营实际,落实好、实现好这一奋斗目标,必将引
领东营走向繁荣富强。随着黄蓝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东营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
力越来越大,为我们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市综合实
力大幅提升,内生动力明显增强,特别在近几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我市经
济经受了检验和历练,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支撑条件更
加稳固。我们务必准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充分利用有利条
件,努力克服不利因素,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黄
蓝国家战略统领发展全局,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全面推进生态建设,不断深化改革
开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率先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增长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进出口总值增长12%,吸收外商直接投
资增长10%,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
人均纯收入增长13%,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74‰以内,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各项节能减
排约束性目标。
面对当前形势,实现今年发展目标,必须牢牢把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
神这一核心,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将其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落实到政府工
作各环节,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必须牢牢把握实现“两个率先”这一总目标,
充分发挥实施黄蓝国家战略、自然资源丰富、经济综合实力较强等优势条件,调动
方方面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解决城乡发展、城市内部发展、经济与社会发
展三个不平衡问题,努力实现更加协调更高质量的发展,推动东营各项事业继续走
在前列。必须牢牢把握产业结构调整这一关键,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环境友好
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构筑现代产业
体系。必须牢牢把握改革开放创新这一强大动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对外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必须牢牢把握保障改善民生这一根本,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
入,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方面,多为群
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必须牢牢把握项目建设这一抓手,把
全年的工作任务细化为具体项目,实行项目化管理、项目化运作,全力攻坚突破,
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推动大开发大发展。只要我们全市上下、油地军校、社会各
界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创新进取,就一定能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夺取经济社会
发展的新胜利!
三、2013年重点工作
(一) 着力应对宏观环境变化,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上取得新成效。保持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准确把握经济走势,认真落
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经济运行分析调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继续保持良好
发展势头。
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在当前情况下,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要坚
持投速、投量、投向、投效有机统一,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以项目建设带动投资,
加快推进284个亿元以上续建项目,实施好268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着力优化投
资结构,引导各类资金投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技术改造、现代服务业、社会民
生等重点领域。筛选储备一批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引领作用的大项目、好项
目,搞好项目接续。落实政策措施,面向全社会推出一批民间投资参与的具体项目,
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增长。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深入实施市民增收工程,按照收入倍增要求,落实创业富
民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认真落实各项鼓励消费政
策,积极培育社会养老、家政服务、体育健身、文化娱乐、节能环保等新的消费热
点。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供销系统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基
本完成中心城农贸市场改造,抓好摩托车下乡和建材下乡试点。大力推进电子商务、
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加快培育电子商务平台。着力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权
益。加强调控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保障企业健康发展。企业是经济之源、发展之本。必须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
理念,继续强化扶持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抓融资服务,完善政银企合
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提高中小微企业信贷资金比重。抓市场服务,
指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创新营销手段,扩大市场占有率。抓技术服务,支持企业
瞄准高端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研发能力和装备水平,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抓管理服
务,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创新,规范运作,降本增效。抓政务服务,落实企业减负、
税收优惠等政策,全面清理和规范各种收费,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
强化财税金融支撑。加强高效财源建设,加大依法治税管费力度,保持财政收
入稳定增长,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民生、保重点、
保在建。继续深化财政改革,推进预算决算公开。强化审计监督,维护良好的财经
秩序。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培育壮大产业投资基金,搞好黄河三角洲产权交易中心
运营。支持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稳步发展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
搞好区域集优债务融资试点,发展金融机构表外融资业务,鼓励企业通过上市、发
行债券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强化金融风险防范和监
管,抓好民间融资规范引导试点。
(二) 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加快转型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调整优化经济
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东营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
构战略性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推动工业由大变强。一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
医药、新信息和海洋开发等重点领域,加强规划引导,重点抓好66个过亿元项目,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二是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
产业,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加强协作配套,重点抓好14个过亿元项目,尽快形成规
模优势。石油装备产业,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胜利经济开发区两大集聚区为重
点,加快推动资源整合、要素聚集、科技创新,重点抓好25个过亿元项目,搞好国
家级石油装备质检中心建设,不断提升石油装备产业在全国的主导地位。三是加快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坚持高新化与集群化发展方向,运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
统产业,促进产业向高端提升、产品向高端发展;推动产业向园区聚集,实现集约
集聚发展。 石化产业,坚持“压小上大”,加快改造整合,重点抓好3个大型炼化
项目,形成从油头到化尾的循环产业链。橡胶轮胎产业,加强技术研发、品牌培育
和流通体系建设,促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四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抓
好7个重点项目建设, 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现代化水
平。
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一是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企业主辅分离,完善
政策措施,扶持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依托
东营港、广利港、飞机场、火车站建设物流园区,加快中海油物流园等项目建设,
培育一批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发展服务外包业,推动软件园区和服务外包企业提高
层次、扩大规模。二是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在城市,重点发展文化娱乐、社区
服务等行业。在农村,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超市、托幼、养老等服务网点
健康发展。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突出抓好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龙悦湖旅游度假区、
孙子文化旅游区、吕剧文化产业园等园区建设,新上一批特色精品项目,打造“黄
河入海·龙腾东营”旅游品牌。三是统筹发展各类服务业。改造提升批发零售、商
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会展、休闲健身、家庭服务等新兴服务
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培育壮大三个增长极,加快发展市属经济。中心城区,
加快实施23个重点服务业项目,促进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突出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高端产业,重点实施20个大项目,加
快打造高端产业聚集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按照港区城一体的思路,大力发展临
港经济,实施26个大项目,加快建设现代生态化工基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持
放权放活,支持各县区提升标杆,跨越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经济隆起带;加大促
强扶弱力度,促进强县强镇率先发展,全力支持利津加快科学发展。高举油地军校
团结发展旗帜,紧紧围绕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凝聚各方力量,共享区域资源,
共创发展优势,共促社会和谐,共建美好家园。
(三)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取得新成效。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要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
总抓手,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壮大农村经济,促
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加快农业园区发展。坚持规划引领、政策资金支持、大项目支撑,市和县区分
别抓好一批农业重点园区,推动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国家农高区,进
一步提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层次和水平。加快推进40个过亿元项目,带动农
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为重点,
围绕渔业、畜牧、林果、蔬菜、花卉和休闲观光农业六大主导产业,建设一批高标
准生产基地。开展粮棉菜高产创建活动,提高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突
出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力争年销售收入过亿元龙头企业发展到90家。加大黄
河口特优农产品品牌培育和宣传推介力度,健全完善营销网络,积极推动产销对接。
加快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社, 力争新建100家,带动更多的农户进入产业链经营。高
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实施放心蔬菜惠民工程。
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南水
北调配套工程、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疏浚治理6条河道,建设5座引黄泵站和2座水
库,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中低产田7.2万亩。新建改造农村公路400公里,搞好农
村电网续建配套。 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2.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促
进农机与农艺结合,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
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增加
农民工资性收入。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征地制度,积极稳妥地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办好中德农牧业技术培训中心,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
和生产大户的科技培训,增强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四) 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在打造秀美宜居城市上取得新成效。新型城镇化
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我们要按照“一主、四次、
二十个小城镇、二百个新型农村社区”四级新型城镇体系的布局,以“提质加速、
城乡一体”为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增强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以东城、西城、垦利县城和滨海新城为市域
功能组织核心,进一步优化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实施生态对接,促进组团发展,
提高中心城辐射带动能力。加强重大城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市规划展览馆、科
技馆、青少年宫等重大工程,确保按期建成投用。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城市道路
重点抓好庐山路等道路建设,景观提升重点抓好植物园景观提升等工程,片区开发
重点抓好生态新城、金湖银河等片区,西城改造重点抓好黄河路两侧改造等工程,
市政公用设施重点抓好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东一路供热站增容等项目。强化县域
中心城市在城镇化中的骨干支撑作用,积极推进河口城区、广饶县城、利津县城和
东营港城建设。
积极推进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进一步提升吸引
力、带动力和综合实力。推进市级试点强镇、省级示范镇和国家级改革试点镇加快
发展,利用三年时间,将其建成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次中心。抓好生态文明和谐油区
乡镇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以人口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
经营集中为导向,科学合理推进迁村并点和合村并居。因地制宜确定规划设计风格
和建设模式,突出农村社区特色,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加快推进城中村、城边村、
空心村、乡镇驻地村拆迁改造,搞好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好黄河展区村搬迁改造
工程,力争三年基本完成任务。强化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加强城镇市政设施建设,
完善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服务设施,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
和社区延伸。深化户籍、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切实加强城市管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地理信息、交通通信、
社会治安等智能化信息系统,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推行“数字城管”和网格化管
理,实施综合执法,构筑“大城管”格局;推动城市管理向镇村延伸,建立小城镇
综合执法、绿化养管、环卫保洁队伍,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加强社区物业管理,理
顺管理体制,规范物业收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批示范社区、示范物业公司。
深化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薄弱环节,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努力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
着力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东营港,建成投用公共管廊带和十大业主码头,
加快内港池整治和南港池开发,力争年内实现东营至旅顺滚装船航线复航,启动建
设一批新码头。完善提升广利港规划,尽快开工建设。增强胜利机场服务功能,发
展民航产业,建设民用飞机试飞基地,进一步增开航线航班。加快德大铁路、济东
高速公路建设进度,规划建设东营火车站。加快推进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完善
沿海防潮体系,年内完成东营港防潮堤工程,力争开工建设滨海新城防潮堤和北部
沿海防潮堤。加强能源建设,建设一批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实施一批输变电
工程。抓好新型信息技术类的基础设施建设。
(五) 着力完善生态系统,在改善生态环境上取得新成效。党的十八大把生态
文明建设提到了“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高度,我们要把生态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典范
城市的基础工程核心工程,一以贯之抓下去,全面构筑生态系统,加快建设生态东
营。
加强生态建设。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加快造林绿化,基本完成11
处林场建设任务,探索完善长效经营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实施沿黄、
沿海生态工程,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大力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加快推进环城生
态工程,年内完成东青高速公路绿化、广利河沿河绿道和滨河绿带建设,实施一批
城区道路绿化和公园建设工程。做好山东省第五届城市园林绿化博览会前期筹备工
作和园博园建设。继续实施金湖银河生态工程,加快推进东湖、西湖、中央湖景观
和生态河道建设,形成生态水系大循环。加强湿地生态保护,搞好自然保护区10万
亩湿地修复,加快东八路湿地绿化改造和配套设施完善,打造“东方湿地之城”。
狠抓节能减排。强化源头控制,严格执行能评、环评制度,严禁新上高耗能、
高排放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监管,落实监测预
警、合同能源管理等制度。积极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实施10项节能减排工程,提
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完善石油化工、造纸等
10个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园区。推进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和居民
生活等领域的节能,新购置一批环保燃气公交车。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
度,建设节水型社会。认真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科学
开发利用地热等矿产资源。
强化环境整治。深入实施公共环境改善工程。全面加强省控、市控重点河流整
治,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加快实施新一轮小清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尽快解决城市
建成区污水直排问题。强化大气污染治理,严控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
污染。严格环境执法,严肃查处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依法取缔土小污
染企业。集中整治破坏生态环境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完善环境基础设
施, 加快推进西城北、东城南等5座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等项目建
设,实施好3座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建设3处环卫工作站。深入开展生态文明乡村
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搞好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六) 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在增强发展动力活力上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
创新是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气魄、更大力度、更宽胸怀
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创新驱动步伐,以改革开放创新的新成效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
展、率先发展。
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管理,放大资本
效用, 提升运营能力。启动低丘缓坡荒滩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加快推进4个未
利用地开发项目;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扎实
做好各类农村产权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强
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管理,探索建立发展村级公益事业的新机制。深化行政
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扩大县区和开发
区权限,扎实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搞好6个试点强镇和4个省级
示范镇建设。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
保护机制、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推行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推进水
权制度改革。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招商选资,加强与央企、世界500
强战略合作,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落户我市,扩大外资规模,提升
外资质量。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扩大发达经济体市场份额,深度拓展新兴市
场,提高自贸区市场占有率,推动出口持续增长。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重点支
持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帮助企业用好国家鼓励
出口政策,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办好国际石油石化装备展等大型展会,积极申报国
家级综合保税区。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大宗商品进口。推
动电子口岸建设,打造便捷高效的大通关体系。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有条件
的企业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合作开发资源、承揽工程。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落实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
加快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全社会
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 重点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
重达到5%以上。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山东大学东营研究院,积极引进高层次研发机构;依托重点企业、科研院所,组建
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一批技术创新联
盟,在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加强协同创新。发展一批创新型企业,突
出企业在技术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核心
竞争力;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积极搭建平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实施一
批重大科技专项,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
率。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端人才培养计划,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
点,深化“人才特区”建设,实施好“黄河三角洲学者”、“金蓝领”培训等重大
人才工程;落实人才政策,吸引一批高层次海外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产业领军
人才来东营创业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力度,健全人才服务体系,营造尊
重人才、支持创业、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七)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在和谐社会建设上取得新成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生产
生活困难,让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美好。
积极促进创业就业。 (1)实行就业优先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
高质量的就业,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万人。(2)
统筹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把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放在首位,规划建
设大学生创业基地。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建立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动态
帮扶机制。创建工友创业园。(3)办好新型农民学校,大规模培训农民。(4)深
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 激发民间创业热情,以创业带就业,以创业兴家业。(5)
加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加强职业培训,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6)加强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劳动监察,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不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1)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
整机制, 适时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等标准。(2)抓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整合工作, 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市级城乡居民大额
医药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000万元。 (3)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城市低保标准每
人每月提高30元, 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提高340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每人每年
提高500元,将老年人救助范围扩大到75岁及以上城镇非离退休老年人。(4)鼓励
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规划
建设市级养老服务中心, 实施残疾人康复救助工程。(5)实施保障房建设和棚户
区改造工程,年内新建保障性住房6631套;支持胜利油田、石油大学、济军生产基
地职工住房建设。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
现代化建设。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1)全面完成中小学办学
条件标准化、校舍安全和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继续抓好幼儿园标准
化建设。 (2)加快实施金融小学、胜利五中、特校和实验学校建设改造工程,新
建东城5所学校、 幼儿园,统筹规划建设市中等专业学校、市体校、市二中、市一
中。 (3)实施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建立市级教育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现代
化学校项目库。 (4)积极探索学生用车、营养餐等管理运行机制,抓好农村义务
教育学校营养厨房建设。 (5)支持东营职业学院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加快市
技师学院二期工程建设。 积极引进高等教育资源。(6)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
队伍素质。二是加快发展医药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提高人民健
康水平。(1)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创新体制机制,
推行便民惠民措施。 (2)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
革,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3)支持市人民医院创建“三
甲”医院,抓好市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中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三是做好人
口计生工作。(1)夯实基层基础,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人口素质。(2)积
极开展计划生育“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双拥共建,做好国防教育、人民
防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关心支持妇女儿童、青少年和老龄事业发展。进一步提
高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无线电管理工作水平。积极推进档案、仲裁、气象、对台、
史志、红十字会、防震减灾等工作。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
业快速发展。加快大剧院、奥体中心、群众文化艺术馆、黄河文化博物馆、图书馆、
方志馆等重点场馆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示范区。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办好孙子国际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打造黄河口特
色文化品牌。做好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筹备工作。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积极发展
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一批文化企业、产业项目和产业园区。
办好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
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深入推进全国文
明城市创建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大力
推进依法治市,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民主法制建设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构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新机制,实施6项社会管理创新
示范项目。夯实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健全基层服务网络。坚持以群众工作统领信访
工作,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和社会矛盾调解机制,有效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
深入推进“平安东营”建设,完善社会治安和油区治安打防控一体化布局,严厉打
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扎实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
层基础,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高度重视食品
药品安全,加强生产、流通各重点环节监管,严肃查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健全应
急管理体制,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八)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在提高行政效能上取得新成效。形势的发展、
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切实担当起实现“两个率先”的重任。
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着力完善科学民主决策程序,健全重大事项
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等制度。扎实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
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大力推行政务公开,
抓好政府门户网站、市长公开电话、政务微博、行风热线等平台建设,提高政府工
作透明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新闻舆论
和社会公众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要切实改进作风,建设服务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
群众八项规定,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做到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牢固树立正确
的政绩观,不讲不实之词,不干不实之事,不贪一时之功,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
工作,多办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强化群众观点,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
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勇于担
当精神,大力推进思想解放,心无旁骛干工作,聚精会神促发展,把全部心思和精
力倾注到推进“两个率先”上来,把所有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干事创业中来,努力争
创一流业绩。
要强化管理创新,建设效能政府。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加快构建权责明晰、分
工合理、执行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网上审批,提高
行政审批效率。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规范办事程序,推动政府工作规范有序运
转。完善目标责任制,改进督查考核方式,加大重点工作督查力度,强势强力推进
工作落实。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严格行政问责,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要坚持从严治政,建设清廉政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惩
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反腐败工作,突出工程建设、政
府采购、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健全完善制度,深化专项治理,努力从
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
烈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严控“三公”经
费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廉洁从政意识,提高拒腐防
变能力,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实际行动树立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担当成就伟业,拼搏创造辉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
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力实
施黄蓝国家战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为夺取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新胜利、谱写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新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