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6&rec=8&run=13

——2012年3月19日在东营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东营市代市长 申长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
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市第六届人民政府就职四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
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积极作为,改革创新、攻坚克难,
大力推进黄蓝经济区建设,“十一五”规划任务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顺利
实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积极应对困难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对我市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我们认真贯彻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采取综合措施,沉着应对,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1
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676.4亿元,年均增长13.1%。工业效益和竞争力大幅提高,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8000亿元, 年均分别增长20.9%、
26.6%;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企业达到119家,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6家;实现工
业利税1653.2亿元、 利润999.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9.3%、15.6%。实现地方财
政收入135.27亿元, 年均增长22.5%。投资、消费不断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达到1574.4亿元,年均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8.9亿元,年均增
长19.6%。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27.7亿元、贷款余额1439.6亿元,年均分别
增长22.7%、23.3%。
(二)全力实施两大国家战略,黄蓝经济区建设拉开新格局。主体产业区建设
快速突破。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建设广汽吉奥汽车等过亿元项目116个,
汽车及零部件、 电子信息、新能源、有色金属等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已具雏形,
产值突破千亿元,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快
推进,五大生态工业园和三大物流园建设进展顺利,被列为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区。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规划建设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湿地公园等重点项目,成为国
家4A级景区。生态高效农业区,现代渔业示范区建成养殖区20万亩,综合配套服
务区和滨海蓝镇建设顺利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被列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
业示范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升级为省级示范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三
网”绿化工程完成绿化面积87万亩,启动生态林场建设试点,成为国家现代林业
建设示范市。实施了湿地修复工程,黄河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强力推进节能减
排,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建成12个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加强水气污
染治理, 新建改造污水处理厂6座,中心城区15家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搬迁或关停
任务。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东营港一期扩建工程建成通航并实现外轮开放,
八大业主码头和港池改扩建工程加快实施。胜利机场4D级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
新航站楼投入使用。荣乌高速公路东营段建成通车,德大铁路东营段和新博公路
建设加快推进。东营港防潮堤开工建设,滨海生态城防潮堤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电力、通信等设施进一步完善。
(三)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产业层次大幅提升。积极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
整,石油工业稳步发展,地方经济快速壮大,油地结构调整为3∶7;市属经济加
快发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
年的3.7∶78.1∶18.2调整为3.7∶71.6∶24.7。加快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传统
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成效显著,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突破,战略性新兴
产业和海洋产业开始起步, 新口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30.7%。积极发展现代
服务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产业快速发展,创建成为中国优秀旅
游城市,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1%。加大自主创新力度,规划建设黄河三角
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平台,连续保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
市称号,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新增中国
驰名商标12件、山东名牌26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成立了中德农牧业技术培训
中心,引进培养了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
(四)扎实推进“三农”工作,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
农政策, 市级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达到33.9亿元,年均增长10.6%。粮棉菜生
产连年丰收。渔业、畜牧业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水产品养殖达到185万亩,
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达到854个。 休闲观光农业、工厂化食用菌等新兴产业快速
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20家。
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东营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着力提高农民科技
素质,累计培训农民40万人次。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37.2
万亩、 灌渠12条,治理骨干河道258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939公里,新建农
房6万户,改造危房1.5万户,解决了39.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新型
农村社区150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五)加快宜居城市建设,城镇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中心城新一轮总体规划修
编完成,对广利河进行了综合治理,黄河国际会展中心、清风湖公园等项目建成
投用,奥体中心、大剧院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东城旧区改造开始启动。西城改
造步伐加快,“六路一河一桥五公园”及15处街心绿地建设基本完工。城市道路
交通、供水、供暖、供气等市政公用设施不断完善。大力推进城市绿化、美化、
亮化,新增绿地696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7%,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
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中心城、次中心城、卫星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
水平提高到60.97%。
(六)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明显增强。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引进
8家股份制银行, 组建3家村镇银行和3家农村商业银行,市商业银行更名为东营
银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发行融资12亿元。积极推进未利用地开发管理改革
试点,在全省率先启动未利用地开发项目。大力支持企业改革,民营经济活力不
断增强, 5家企业成功上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国有农场和集
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圆满完成三年医改任务,
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市人民医院与省立医院合
作全面展开。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组建了市广播电视台、市演艺公司和文化
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
推进。 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进出口总值达到102.2亿美元,其中出口43.6亿美
元, 比2007年分别增长2.9倍和2.1倍;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0家,累计利用外资
6.95亿美元。加快“走出去”步伐,境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快速增
长。
(七)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43元, 年均增长10.1%;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0025元,年均增长14.3%。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6.4万人次,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4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努力提高社会
保障水平,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每月1240元,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新
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210元以上,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380元以上,农村低保、
五保集中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年2060元、420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
盖。建设保障性住房5.1万套、棚户区安置房7548套。支持油田新建职工住房4万
套,补办房产证5000户。每年集中实施十件民生实事,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基本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等
重点工程, 新建改造幼儿园231所,市技师学院新校区和胜利一中高中部迁建一
期工程竣工投用。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改造县医院、乡镇卫生院23处,建成村卫
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25处。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规划建设了一批文化
设施,成功举办了黄河口文化艺术节等节庆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加强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普法和依法治理扎实推进。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成功举办了四届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人口计生工作成
效显著,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连续三次荣获全
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创建成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大力推进平安东营建设,
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打黑除恶力度,有力地维护
了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
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新闻出版、外事侨务、
人民防空、防震减灾、民族宗教、社会科学、妇女儿童、老龄、青少年、慈善和
红十字会等事业健康发展,对台、统计、档案、史志、仲裁、气象、无线电管理
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不断提高。认真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深化行政审
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项目,推行网上审批,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注重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开通了市长公开电话。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公务员
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坚持从严治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
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反腐倡廉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四年多来,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东营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
升,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深刻变化,人民生活明显
改善。今天的东营,已经站在了一个基础坚实、蓄势待发的新起点上。这样的大
好局面,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
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油地军校同心同德、团结
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
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东营人民解放军、武
警官兵和中央、省驻东营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东营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致
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
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传统产业比重过大,服务业比重偏
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的任
务十分繁重,节能减排压力巨大;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利用外资规模小;城乡之
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够平衡,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还不完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居民收入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各类
社会矛盾纠纷仍然较多,社会管理创新水平亟待提高。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要进一
步加强,主要是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作风和服务
质量有待进一步改进。对上述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
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东营加快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观国内外形势,机遇与
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过二十九
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我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发展基础
更加坚实;黄蓝国家战略在这里融合交汇,一体推进,为我市创造了更为广阔的
发展空间;尤为重要的是,前不久召开的市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
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掀开了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新篇章,为东营的发展
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影响发展的不稳定
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区域间竞争压力加大。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东营经济社会发
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认识面临的历史机遇和风险挑战,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
患意识、责任意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努力把各
项工作做得更好。
根据市第五次党代会作出的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全力实施黄蓝国家战略,着力调整优
化结构,着力加强生态建设,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经济
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建设经济繁荣发达、城市秀美宜居、社
会文明和谐、人民富裕幸福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
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2%,地方财政收
入年均增长1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农民人均纯收
入年均增长12%以上。
经过五年的奋斗,实现上述目标,东营的发展将跃上一个大的台阶。到那时,
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高端生产要素加快聚集,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生态产业
形成规模,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到那时,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乡一体
化进程加快,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森林环抱、湿地相间、水系环绕、绿茵棋布,
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到那时,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群众权益和社会
公平正义得到保障,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融洽相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成为
全国文明城市。到那时,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家庭财富
显著增加,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幸福感自豪感普遍增强。那时的东营,必将以现
代化生态文明城市的神奇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令人留恋,令人向往!
各位代表,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最根本的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这是实施黄蓝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市人
民的共同期盼。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牢记使命,不负重托,
积极作为,扎实苦干,奋力开创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新局面,推动东营科学发
展、率先发展、跨越崛起。工作中,要突出把握好六个方面:
——突出实施国家战略,着力建设黄蓝经济区。实施国家战略建设黄蓝经济
区是全市第一位的任务。我们务必抓住机遇,集中优势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全
力向前推进,使之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强大引擎。要加快突破市属经济,
重点打造三个增长极。中心城区,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吸引聚集先进要素,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培育一
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产业,奋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打造全省乃至环渤海
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按照港区城一体发展的思路,
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打造重要的现代生态化工基地和国际物流港。要加快突破县
域经济,支持各县区积极对接黄蓝国家战略,发挥优势,竞相发展,形成各具特
色的经济隆起带;加大促强扶弱力度,支持强县强镇加快发展,以更有效的措施
实施突破利津战略。要加快突破民营经济,强化政策扶持,倡导全民创业,培育
一批科技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帮助骨干企业搞好战略策划,做大做强主业,打造
一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推进体制机制
创新,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为黄蓝经济区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活力。
——突出经济转型,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
略,全面提升准入门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具有高效生态特色的现代
产业体系。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造提升现有优势产业,着力发展先进制造
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36%以上。稳步发展石油工业,支
持胜利油田增储上产。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着力培育特色集聚区、骨干企业和
名牌产品, 促进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层次,服务业比重每年提高2
个百分点以上。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发展生态渔业、生态畜牧业、绿色高端
种植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海陆统筹、有序开发、一体发展,提高海洋开发
管理能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
才强市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
动转变,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突出生态建设,着力构筑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首要的是加
强生态建设。要挖掘和整合自然生态资源,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以增绿、活水、
治污、减排为重点,加快构筑特色鲜明的生态系统,彰显东营生态之美。增绿,
就是大搞植树造林,加快生态林场建设,搞好“三网”绿化,建设林海绿洲。活
水,就是引黄河水入城,贯通水网水系,搞好水库、湖泊、湿地开发利用,打造
生态循环水系。治污,就是深入推进水气污染治理,加强源头控制,完善环保设
施,加快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整治,让东营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新鲜。减
排,就是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
经济,全面建设生态社会,努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突出新型城镇化,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的
定位,高起点大手笔规划,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实施生态对接,促进组团发展,
努力打造秀美宜居、富有魅力的生态之城。改造提升中心城,坚持旧区改造与新
区突破并举,全面推进深度开发,加快东城环境提升和西城改造,完善城市功能,
打造城市精品,提升城市品位。规划建设滨海生态城,按照低碳生态、城水相融、
城港区联动的原则,科学规划,有序建设,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滨海居
住为一体的国际化现代化新城区;以中日生态城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新城开发。
加快建设东港新城,完善生活居住、旅游休闲、综合服务等功能,建成东营港及
临港产业区的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基础
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形成城乡一体化
发展新格局。
——突出发展环境建设,着力增强区域竞争力。环境是发展的生命线。必须
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加速优质生产要素聚集,
打造最佳“投资洼地”。着力优化发展“硬环境”,加强交通、水利、能源、信
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东营与胶东半岛、省会城
市群经济圈、环渤海城市的紧密连接,增强发展支撑能力。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进一步完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体系,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努力打造一流的
政策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落实结构性减税措施,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认
真执行重大项目直通车、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努力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
全面规范行政执法,依法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依法经营、公平
竞争、诚实守信,努力打造一流的法治环境;严厉打击各种霸头和黑恶势力,加
大对建筑市场等重点行业的治理力度,努力打造一流的社会环境。
——突出以人为本,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
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实施更加积极
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
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努力做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
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加快构建覆
盖全体居民的终身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和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
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
机制,扎实开展平安东营建设,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油地军校团结发展是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优势所在、
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我们要高举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旗帜,不断完善合作机制,
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加快资源整合,携手推进生态建设、城市建设、重大基础设
施建设和产业项目建设,共同开创区域繁荣发展新局面,共同建设和谐幸福新家
园,共同谱写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新篇章!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东营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期。我们肩负的任务光荣
而艰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全市上下、油地军校、
社会各界凝心聚力,开拓奋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我们的奋斗
目标,就一定能够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
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
三、2012年工作重点
今年是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开局之年,也是黄蓝经济区建设求突破、
出亮点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科学判断形势,准
确把握大局,奋力抢抓机遇,乘势开拓前进,努力夺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增长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进出口总值增长10%,吸收外商直
接投资较快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
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
制在4%左右,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6‰以内,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
务。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当前,国
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发达经济体增长动力不足,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
曲折;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
风险加大。我们必须积极应对环境变化,认真落实和用好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努
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一,抓投资促发展。充分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突出投资重点,
提高投资效益,努力实现投资稳定增长。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抓
好30个重大建设项目和364个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 以项目带投入、促
发展。着力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高端高质高效产业、蓝色产业的投资力度,
加大对社会民生、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城市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扩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变招商引资为
招商选资, 重点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上接央企、外接世界500
强,加快引进一批产业拉动力强、带动就业多、财税贡献大的项目,吸引一批跨
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落户我市,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围绕黄蓝
经济区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和省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搞好项目论证,储备一批
大项目。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增长。
第二,扩消费促发展。大力实施市民增收工程,着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
收入群众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认真落实鼓励消费政策,积极培育文化、旅
游、健身、养老、家政等消费热点,努力扩大农村消费规模。加强流通设施建设,
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大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力度,改善居民消费条
件。着力优化消费环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高
度重视物价问题,实行社会保障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加强市场物价监
管,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第三,拓外需促发展。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出口
逆势增长。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支持橡胶轮胎、石油装备等主导产品提高
出口份额,建设电子信息、服务外包、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出口基地,培植新的出
口增长点。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转型
升级。认真落实出口退税、出口信保、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政策,积极应对国
际贸易摩擦,为对外贸易营造便利条件。搭建对外经贸平台,办好国际石油石化
装备展等大型展会。扩大先进技术装备、重要能源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进口。加
快“走出去”步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承包工程、投资办厂,拓展发展空
间。
第四,保企业促发展。当前企业运行面临许多困难,必须强化扶持措施,主
动搞好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坚持有扶有控,进一步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信贷
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区域集优债务融资试点,支持企业上市等直接融资。深入开
展“品牌建设年”活动,抓好“名家、名企、名品”宣传,扩大市场占有率。引
导企业加强管理创新,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
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高度重视企业家队
伍建设,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建立完善长期激励机制,为他们学习成长、发展事
业提供良好条件。
第五,强财税促发展。加大高效财源建设力度,完善税源管控体系,依法加
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施精细
化管理,尽可能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向“三农”倾斜、向社会保障倾斜、向社会事
业倾斜,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重点。加强财税政策研究,
加大争取和挖潜力度,拓展财税增长空间。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
政府采购、公务卡制度等改革,大力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进一步强化审计监
督,维护良好的财经秩序。
(二)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迈出新步伐。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抓住我市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
示范区的机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科技化水平。
大力开展粮棉菜高产创建活动,提高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围绕渔业、畜牧
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园区农业,重点搞好现代渔业示范区、高效生态农
业示范区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扶持发展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深入推进
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实施泰国正大集团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大地乳业万头奶
牛养殖、澳亚现代牧场等30个过亿元项目;扶持30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 培育示范社50家。继续抓好黄河口优势农产品品
牌培育,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力度,抓好中德农
牧业技术培训中心建设,推动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完善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多形式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培育新型农民。认真落实各项强
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黄河引水、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建设,
新改建引水泵站2座,疏浚治理河道74公里,田间节水改造4.6万亩,改造中低产
田1.2万亩, 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
建改造农村公路320公里, 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清洁能源工程,搞好农村电
网续建配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造提
升现有优势产业,以石化、橡胶轮胎、造纸、纺织、有色金属产业为重点,用高
新技术嫁接改造,积极推进整合重组,促进产业向高端发展。石化产业,加强与
中石化、中海油的战略合作,重点抓好胜利石化总厂扩建、石大科技集团搬迁改
造、 中海油500万吨石化等大项目,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
链。橡胶轮胎产业,着力抓好技术研发、品牌培育和流通体系建设,扶持骨干企
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突破先进制造业,以汽车
及零部件、石油装备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广汽吉奥汽车、德国KH发动机、高端
石油装备产业园等大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
产业,以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飞利浦3D电视、
新加坡天安基集团平板电脑、中美新能源合作示范产业园、山东胜通光学薄膜、
科岭增程式电动车等大项目,尽快形成规模优势。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突出
抓好20个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自动化、智能化、
管理现代化水平。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大项目为支撑,加快
构筑高端服务业产业链,打造黄河三角洲服务中心和服务业聚集区。加强服务业
重点城镇、园区、企业和项目建设,重点抓好黄河口文化产业基地、黄河三角洲
动物乐园等大项目,尽快壮大服务业规模,提高发展水平。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
加快推进重点景区开发。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重点实施游客服务中心、鸟类救护科
普中心和木屋休闲区三大工程,天鹅湖旅游度假区重点实施筑岛、坝体绿化改造
工程,孙子文化旅游区重点实施主题公园工程;规划建设黄河三角洲旅游集散中
心,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打造知名旅游品牌。着力突破现代物流业,重点抓好中
海油物流园区、万通海欣保税罐区、宝港国际海关监管罐区、黄河三角洲农资物
流园区等大项目,培育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完善规划,统一布局各类市场。加快
发展服务外包业,实施软件园二期工程,着力引进一批知名服务外包企业,尽快
实现大的突破。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落实房地产调控政
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商务
服务、会展、休闲健身等新兴服务业。
(三)着力推进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打造秀美宜居城市上展现新形象。中
心城在加快推进大剧院、城市规划展览馆、科技馆、奥体中心等续建工程的同时,
重点抓好四大工程:一是城市道路及沿街立面改造工程。东城重点抓好东三路、
胶州路等4条道路改造,对黄河路、胜利大街等5条道路进行沿街立面改造,启动
建设东八路南延工程,按照集会广场标准对新世纪广场进行综合改造;西城重点
抓好西四路、 济南路及沿街立面改造。 二是城市旧区改造工程。东城重点抓好
“三大片区”提升改造;西城重点实施油田会议中心、中心医院、胜动集团等区
块改造。三是城市公园建设工程。新建改造明月湖公园、秋月湖公园等10处城市
公园,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空间。四是市政公用设施工程,实施南郊水厂扩容等
一批供水、供热设施项目。理顺中心城管理体制,建立完善数字化城管系统,提
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强县城和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加大城中村、
城郊村、滩区村改造力度。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突破东营港,年内完成中海油2×5万吨级、2
×5千吨级液体化工码头、 宝港国际2×5千吨级精细化工码头、万通2×2万吨级
液体化工码头和公共管廊带建设,中海油自用管廊达到投用条件;实施内港池综
合整治,启用南港池。进一步完善提升广利港规划,年内开工建设。配套完善胜
利机场基础设施,增开航线航班。加快新博公路和德大铁路建设进度,推动东济
高速公路、沿海高等级公路、黄大铁路、寿平铁路尽快开工。加快推进东营港防
潮堤建设,启动建设滨海生态城防潮堤。加强能源建设,推动大唐东营电厂项目
取得实质性进展,建设一批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完成东营至潍坊天然气管
线工程。
(四)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增创新优势。
全面加强生态建设。突出抓好总投资25亿元的龙居、丁庄等10处生态林场建
设, 完成造林面积8万亩;继续实施“三网”绿化工程,抓好重点水系、干线道
路、示范片区绿化和沿海防护林建设;大力提高城市绿化水平,高标准建设城市
森林公园。实施金湖银河生态工程,年内完成主体河道和景观桥工程,引黄河水
入城,打造城市生态水网水系。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对东八路湿地进行改造绿化、
完善配套设施,搞好自然保护区15万亩湿地修复和淡水补给工程。加强海岸带综
合管理,抓好陆源污染、海上作业污染防控,提升近海环境质量。深入开展生态
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搞好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
态环境。
深入推进节能降耗。以企业节能为重点,加强对50户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管,
严格落实能评、环评和监测预警制度,积极推广先进节能技术产品和设备,实施
好16个节能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以化工、造纸、
纺织、橡胶轮胎等产业为重点,提高企业节能技术装备水平。全面落实最严格的
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完善石
油化工、造纸等10个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园区和生态工业示范
园区。加快推进建筑、交通领域节能。完善公共机构能耗监测体系,建立绿色采
购制度,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积极创建省级低碳生态示范城市,重点抓好30个
示范项目建设。
强力实施污染治理。全面实施公共环境改善工程,抓好小清河等省控重点河
流、化工企业集中区和城区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开展大气污染物监测预警,强化
废气点源面源管理, 严控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
量监测体系。加大重点污染企业监管治理力度,开展新一轮重点流域排污企业限
期治理工作,依法取缔土小污染企业。严格环境执法,严肃查处偷排偷放、超标
排放、恶意排污等违法行为。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西城南、西城北
等10座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城市污泥综合处置等项目建设,实施好
7座污水处理厂提标和西城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基本完成中心城工业企业搬迁改
造。着力解决重金属、农村面源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在体制机制上激发新活力。着力推进金融创新,加
快组建黄河三角洲产权交易中心,培育壮大汽车、石油装备等产业投资基金,引
进大型融资租赁公司,合作成立大型担保公司,稳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积极培
育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融资平
台运行,全面提升运作能力。促进民间借贷规范化发展,依法打击非法集资,防
范金融风险。扎实开展未利用地开发管理改革试点,抓好东营黄河三角洲综合开
发有限公司运营管理, 加快推进总规模30万亩的8个未利用地开发项目建设;探
索建立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场交易机制,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搞好矿区土地联合开发政策研究,统筹安排城市建设和油气开发用地。深化农村
综合改革,规范和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年内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
登记颁证;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扩大县区和
开发区事权,搞好大王等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事业单位
分类改革。积极争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探索
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六)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上达到新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
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校舍安
全工程和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调整优化中心城区教育布局,迁建
市特殊教育学校、市中等专业学校,改造提升市实验学校,抓好金融小学、锦苑
小学续建和胜利五中扩建。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对全市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幼儿、
孤儿、残疾幼儿给予保育费补助,免除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本费、作业本
费,为全市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学生装,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给予营养补
助。加强校车安全和校园环境治理。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支持东营职业学院建设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加快市技师学院二期工程建设。支持中国石油大学东营校区
办成高水平大学。积极引进高等教育资源,吸引国内知名高校来我市办学或设立
教学实践基地,深入推进与山东大学战略合作。鼓励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
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推进科技创新。积极构筑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可持续发展研
究中心、山东大学东营研究院,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引进一
批高层次研发机构,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公共技术攻关。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强化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新建一批产业技术
创新联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研发
投入,支持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抓好国家采油装备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政策,持续增加人才投入,加大人才培养引进
使用力度。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
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引才用才机制,深化“人才特区”建设,打造黄蓝经济区
人才高地。着力抓好“黄河三角洲学者”、“金蓝领”培训等重大人才工程,引
进一批高层次海外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带动高端产业发展。
健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创业人才政策扶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力度,
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七)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在文化强市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坚持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前进方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加快建
设文化强市,提升东营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不断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广泛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坚持
政府主导,加大投入,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
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图书馆、群众文化艺术馆、黄河文化博物馆、乡镇综合
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繁荣发展文艺创作,推出更多具有黄河
口地域和时代特色的文艺精品。做好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筹备工作。大力发展文化
产业,促进文化与经济、旅游、科技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
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支持市黄河文化传媒集团加快发展。
深入挖掘孙子文化、吕剧文化、石油文化、生态文化内涵,开发文化价值,推进
传承创新,着力打造黄河口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深化
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整顿文化市场秩序。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六五”普法和依法治市。
(八)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在社会建设上开创新局面。
努力推动就业创业。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抓好重点群体就业,确
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万人,保持就业形势基本
稳定。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
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加快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落实各项
扶持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全面实施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创
业富民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加强基层公共
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劳动监察,
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每
月60元提高到120元,比国家规定的标准高1倍多;完善企业养老保险接续办法。
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60元,增
加城乡居民大额医药费财政补助,完善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办法。健全被征地农民、
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等特定群体社会保障制度,适时提高城乡低保、农
村五保供养标准,加大城乡弱势群体、困难群众和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保障力度。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养老事业。实施城乡安居工程,年内建设各类保障性
住房1万套, 改造棚户区住房1500户;支持胜利油田、石油大学、济军基地职工
住房建设;适时启动农村安居工程,改造农村危房,建设农村特困群众安居房。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范
围。支持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规划建设急诊急救中心。抓好市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建设。健全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规范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推进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规范乡村医生队伍管理。积极扩大免费医疗试点。深入开
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竞技体育发展,办好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事。做
好人口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扎实开展双拥共建,做
好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关心支持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
人和老龄事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无
线电管理工作水平。积极推进档案、仲裁、气象、对台、史志、红十字会、防震
和救灾减灾等工作。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组织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突破年”活动,加强社区建设,
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共同治理新机制,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
规范化。更加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切实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排查梳理信访积案,着力
解决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完善社会治安和油区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严打整
治斗争和打霸治痞行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严格落实责任制,全面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加大重点行业和领域整治力度,有
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
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高预防预警和处置能力。
各位代表,民生大于天,为老百姓谋福祉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
尽最大努力,投入更多财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问题,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和全市人民的新期盼,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以更加昂
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高标准做好各项工作,全面提升
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要坚持为民执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
肉联系,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反映群众愿望,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人民幸福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目标,把群众满意作为
政府工作的第一标准,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畅通社情民意
渠道,抓好市长公开电话、行风热线、政务微博建设,及时解决各种利益诉求,
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实施好十大民生工程,严格目标责任,狠抓推进落实,确保
按期完成。
要坚持务实从政。把解放思想作为推进工作的源动力,不断提升思想境界、
提高工作标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努力开创
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察实情、办
实事、求实效。落实为民服务举措,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对群众最盼、
最急、最忧问题的调查研究,找准要害、解决问题。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规范办
事程序,简化办事环节,压缩会议文件,推动工作提速增效。加大抓落实的力度,
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督查考核,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细化分工,明确
责任,一抓到底,落到实处。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自觉维护大局,加强
协调配合,提高整体战斗力。
要坚持依法行政。扎实开展“行政程序年”活动,深入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
要,全面落实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规范行政行为,建设法治政府。积极推进依
法科学民主决策,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实行重大决策听证和合法性审查制度,完
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严格行政执法责
任制,严肃查处违法乱纪行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事
项,完善“两集中、两到位”运行机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所有面向社会服务
的政府部门都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抓好政府门
户网站、便民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推行网上审批,更加方便群众办事。自觉接受
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广泛听取社
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要坚持廉洁勤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健全完善惩治
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完善
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
约。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深入开
展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和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加大违纪违法案
件查办力度,依法严惩腐败分子。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勤俭办事
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
全面提高素质能力,带头创先争优,努力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
甘于奉献的人民公务员。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
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
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推
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开创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