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6&rec=246&run=13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 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
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实施国家战略建设高效生态
经济区和蓝色经济区的紧要时期。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紧紧抓住
千载难逢的新机遇,全面落实高效生态的新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具
有重大意义。本规划纲要根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共
东营市委关于制定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
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
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序言

第一篇 站在新起点 明确新目标

第一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
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
委、省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抢抓机遇、积极作为,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经济
社会保持持续较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
一五”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顺利完成,我市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2008年经济总量突破2000亿元,2010年全市生产
总值达到2360亿元,按可比价格,五年年均增长14.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66
万元,折合1.72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104.9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
22.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49亿元,五年累计完成4627亿元,年均增长
21.6%。城市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重点区域和重点建设实现新突破。临港产业区、生态旅游区、生态高效农业
区、高端产业区四大主体产业区建设全面启动,黄河水城初步建成,正在进行深
度开发。“三路两港一场”建设进展顺利,荣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德大铁路已
开工建设,东营港实现开港通航,黄大铁路、广利港即将开工建设,东营机场扩
建工程基本完成,已开通至北京、上海、重庆、大连的航线。生态环境建设扎实
有效,“三网”绿化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全市生态防护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转方式调结构迈出新步伐。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断优化,由2005年的4.2∶
79.7∶16.1调整为2010年的3.7∶72.6∶23.7。 农业稳步发展,2010年增加值达
到87.38亿元, 年均增长5.5%。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年销
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735亿元。服务业规
模和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增加值达到560.36亿元,占GDP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7.6
个百分点。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家,中国名
牌产品5个, 驰名商标10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
25.4%, 比2005年提高11.9个百分点。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36亿元,年均增长19.9%。
可持续发展取得新进展。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万元
GDP能耗累计降低22%,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38.65%和18%。
积极开展环境整治,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
理率达到91%。 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修复,环境容量进一步提升。先
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
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省园林城市等称号。
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获批为全省高效生态经济改革试点城市,各项改革稳
步推进。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恒丰、华夏、中信、交通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纷纷进
驻,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获准筹建,资本市场逐步完善。农村综合改革深入
推进, 农业税取消为农民累计减负3.5亿元,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机制
不断完善。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加快,科技、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领域
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基本药物制度试点顺利实施,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开始启动。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的层次不断提升、水平不断提
高,东营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成为国家
级石油化工产业区, 大王工业园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 成功举办首届黄洽会。
2010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79.6亿美元,年均增长40%,其中出口27.6亿美元;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五年累计8.6亿美元,年均增长9.8%。
民生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较快,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达
到1.33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0.8万人。城乡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
文化、体育等事业取得新的成就,成功承办了国际马拉松赛事。五年年均人口自
然增长率稳定在3.89‰,人口素质普遍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卓有成效,城镇新
增就业五年累计20.1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城乡居民社会保障
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10年,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796元, 年均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27元,年均
增长12.8%。 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平安东营建设等工作扎实推进,广播电
视、老龄和残疾人、防灾减灾、人防、气象、地震、无线电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
较快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文明程度有了新的提高。援助北川重建
取得重大胜利,帮扶新疆疏勒和菏泽单县、实施突破利津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回顾“十一五”历程,全市上下立足实际,在实践中探索,在创新中前进,
不断拓宽发展路子,为进一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成功经验。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推进思想大解放。五年来,认真开展“解
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当
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排头兵”实践活动、“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实践活动,
精心组织“勇于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和“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黄河三
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等一系列大讨论活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
察东营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境
界和能力,激发了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坚持国家政策与东营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开展工作。着眼长远科学谋划,立
足当前快速突破,提出了“全面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总战略”和“新起点新阶段
新目标新局面”的工作要求,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全力突破“四区一
城”、“三路两港一场”、“三网”绿化的发展思路,采取了招商引资、转方式
调结构、突破发展东营港开发区、统筹城乡发展、市属经济县域经济双轮驱动和
着力打好“三大战役”等一系列战略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坚持抢抓机遇与积极作为相结合,有效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完善黄河三角洲
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推进机制,推行重大项目推进市级领导负责制和项目集
中开工及重大项目观摩活动,做大做强市城市资产运营公司等政府投融资平台,
积极推动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向重点开发区域集中,实行重大项目联审、服务承
诺、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有效地保证了决策科学,
执行有力。
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结合,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始终把群众的
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解
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集中财力向农村、弱势群体和
民生等方面倾斜,每年为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大力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水平、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维护社会安全,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章 “十二五”东营发展处在关键阶段
“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也面对诸
多严峻的风险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处于重要战略机遇
期。
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
深入发展,国际和区域合作不断加强,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经济复苏将是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围绕市场、资
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影响
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
从国内环境看,国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发展的主线,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
需求潜力巨大,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省委、省政府积极实施
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建设,这为我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创造了良
好机遇。但是,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
辽宁五点一线、天津滨海新区和苏北沿海等区域凭借各自优势竞相发展,竞争日
趋激烈,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应对、加快发展、快速跟进。
从我市发展看,“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是东营作为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核心区域和山东半岛蓝色
经济区前沿城市,在两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充分获得政策
支持的优势。二是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雄厚的物质
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我市地理区位优越、土地资源广袤、油气和海洋资
源丰富、淡水资源相对充沛,拥有承接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同时必须看
到,我市产业结构层次低,企业规模小、链条短,缺乏具有带动辐射能力强的大
项目、大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重大
交通设施相对滞后,缺乏对外连接的大通道,完善内联外接的立体交通网络尚需
付出不懈努力;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较为突出;收入分配
差距较大,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对外开放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
提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抢抓
机遇、积极作为、率先发展”的工作基调,有效应对各种矛盾和挑战,立足新起
点,面向新阶段,树立新目标,再创新局面。

第三章 全力实施国家战略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东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
“新起点新阶段新目标新局面”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牢牢
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全力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总战略,着
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加强生态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
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
二、指导原则
——坚持转型发展。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
攻方向,着力扩大内需促进外需,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
系,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坚持生态优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集
约节约利用资源和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美好家园。
——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
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
型城市。
——坚持统筹协调。把统筹兼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方法,统
筹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统筹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出
科学发展新模式;统筹油地军校融合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海洋与陆地、城市
与农村,着力打好重点带动攻坚战,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
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促进就业,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坚持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全
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全方位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四章 率先建成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
一、功能定位
立足黄三角,面向环渤海,依托大腹地,放眼全世界,努力把东营打造成为
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引领区、宜居宜业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
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坚持高效生态发展定位,以资源高效利用
和环境保护为抓手,以完善基础设施为先导,以生态园区建设为载体,按照“黄
蓝融合、陆海统筹、一体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开发建设,探索生态文明发展
新模式,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和特色鲜明的蓝色经济区,为高效
生态经济区和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示范。
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发挥盐碱地和滩涂资源丰富的优势,统筹
规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合理划分农业、建设和生态用地,探索土地利用管理新
模式,推进土地集约高效开发利用。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区。深化油地融合,搞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试点,率先建立起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区域经济社会一
体化,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提供借鉴。
宜居宜业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突出湿地生态特色,把城乡发展与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依靠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内涵式增
长推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构建紧凑型城市结构与开放生态空间相结
合的城乡形态和城市园林与乡村农田、林网相联通的生态网络,建设宜居宜业城
市。
二、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我市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国家高效生
态经济示范区奋斗目标相衔接,按照三步走战略步骤,“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
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
增长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培育
形成一批带动力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建成全省重要的先进装备
制造业基地、精细化工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休闲度假胜地,成为
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6∶63.9∶33.5,服务业增加值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3.5%,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
到35%以上, 海洋经济实现大的突破,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构筑形成以现代
产业体系为支撑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协调发展明显进步。 地方经济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达到80%以上,资源型城
市转型取得重大进展;市域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油地军校融合发展;全市城镇化
水平达到65%, 新农村建设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陆海统筹、城乡一体、区域协调
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城市污水、生活
垃圾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
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林木覆盖率达到25%左右,湿地生态功能明显增强,形
成天蓝、水清、陆绿的优美环境,展现黄河水城、湿地之城、生态之城新形象。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农民人均
纯收入年均增长12%, 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居民享有比较充分的就业机
会,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每年新增城镇就业3.3万人,转移农村劳
动力3万人。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覆盖城乡
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
断提高。社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五年的努力,到2020年,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开放型经济
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高
度融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现代化,率先建成经济发展、环境
优美、文化繁荣、生活富裕、全国最具活力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和特色鲜明
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第五章 统筹区域发展布局
一、统筹空间功能分区
依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生态
保护、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将全市国土空间划分为核心保护区、控制开发区、
集约开发区三类功能区。
核心保护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水源地保护区、野生
动物主要栖息地和海岸线自然保护带。合理调整核定保护区面积,严格限制各类
开发建设活动,加强植被修复与保护,稳定生态系统结构,维持生物多样性,构
筑生态安全屏障。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绿色种植、健康养殖等产业。
控制开发区。主要包括浅海滩涂、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生态农业区以及黄
河现行和备用入海流路。合理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滩海油田、风能资源、光能资
源、地热资源及农业资源,着力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养殖和加工及休闲观光农业,
有序发展原盐业,适度发展生态工业。
集约开发区。主要包括陆域沿海防潮大堤内以盐碱荒滩地为主的成块连片未
利用地和8个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及城镇建设用地,是集聚经济、
人口的重要区域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点开发空间。充分发挥区域内未利用
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实行产业集聚、园区带动、集群发展,大力发展高效生态
产业、循环经济和蓝色经济。
二、推进主体产业区建设
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在东营港—小清河口之间的临海区域,继续以“四
区一城”作为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点区域和推进黄蓝两大战略有机融合的突
破区域,推动优质要素资源集聚,促进优势产业崛起。
临港产业区。依托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发挥黄河三角洲中心港口的优势,实
行以港带区、港区一体、港城联动、协调推进,加快发展生态化工、电力能源、
机械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大型粮油加工等临海产业,配套发展关联产业,重点
推进中海油、海科、华泰、万达等产业园区建设,同步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现代化滨海港城,建成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生态化工基地、能源供给基地和区
域性物流中心。
生态旅游区。发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突出“黄河入海、
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原生态特色,创建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湿地生
态旅游示范区,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
生态高效农业区。依托垦东防潮大堤两侧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和广阔的宜
渔荒碱地及浅海滩涂资源,大力发展海珍品和畜牧标准化养殖,重点推进现代渔
业示范区和现代畜牧示范区建设,建成全国一流的生态高效养殖和良种繁育示范
基地。
高端产业区。依托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工业园,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基
础较好的优势,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现
代服务业为支撑,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核心零
部件、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高端服务业等产业集群,建成黄
河三角洲高端产业的主要承载区。
黄河水城。完善提升水系,推进深度开发,增强水城建设的生态功能、经济
功能、文化功能,打造水城品牌,提升城市品位。

第二篇 转变发展方式 调整产业结构

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着力推
动产业集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环境友好型
工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和海洋经济为支撑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第六章 加快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资源能源节约为前提,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骨
干企业为依托,以大项目为支撑,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
深度融合,加快改造提升优势支柱产业,着力突破装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
新兴产业,提升工业整体水平。
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实施技术改造,增强产品开发和品牌
创建能力。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引导区域重点产业和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加快园区经济转型提升,提高产业集
中度。重点改造提升化工、轮胎、轻纺等优势产业,促进生产技术高新化、产业
发展规模化、发展模式生态化。
生态化工。重点促进石化、海洋及盐化、精细化工产业联动发展,加快重化
工业向低排放、可循环、规模化、精细化转变,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化学工业精
细化工基地。石油化工,加快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引进国内外大型化工企
业集团,整合现有石化企业,依托东营港和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争取国家布局建
设千万吨级炼油及百万吨级乙烯项目,配套建设国内短缺石化产品、高端石化产
品和支农化学品等后续深加工项目,形成东营临港石化产业集群。支持广饶、利
津、 河口、垦利四个县区对现有石化企业进行改造提升,逐步淘汰100万吨及以
下低质低效落后炼油装置, 适时关停并转100-200万吨炼油装置,发展各具特色
的石化产业园区。对中心城及周边石化企业实施搬迁改造,加快向临港产业区集
聚。海洋及盐化工,依托华泰化工、金岭集团等大型企业,发展有机氯、有机硅
产品,开发功能性、特种专用聚氯乙烯树脂,重点打造以海水梯级利用为龙头的
海洋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氯碱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海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
三条产业链。精细化工,依托石化、盐化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涂料、油田化学品、
医药中间体、化工新材料、橡胶助剂、饲料及食品添加剂等,推动石化、盐化向
精细化工延伸。 到2015年,全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000万吨,原盐产能500
万吨,烧碱产能200万吨。
橡胶轮胎。立足安全环保和品牌建设,提升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扩大生产
规模,扶持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大做强橡胶轮胎及其配
套产业。突出培育广饶(大王稻庄)橡胶工业园和垦利(胜坨)橡胶工业园,引导其
他子午胎生产及配套企业向园区聚集,形成技术、规模和品牌优势。重点发展全
钢载重子午胎、半钢子午胎、工程子午胎和翻新轮胎等产品。依托东营港经济开
发区,集聚发展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等合成橡胶。加快轮
胎生产材料、生产设备的引进、开发,打造以轮胎生产为中心,集合成橡胶、钢
帘线、橡胶助剂、轮胎胶囊、模具、硫化机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到2015年,
橡胶轮胎产业产值突破700亿元。
轻纺造纸。纺织服装,重点培育高档精梳、新型纤维纱线、高档面料、家纺、
服装、产业用布等优势特色产品,完善纺、织、染、后整理及服装加工等产业链,
加大品牌创建力度,着力打造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的高端家纺和以广饶、
利津、垦利和河口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的精纺服装两大特色产业区,建设纺织家纺
服装产业基地。造纸,依托华泰集团,坚持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推
进林浆纸一体化,积极扩大废纸回收利用,发展生态造纸。食品加工,突出发展
乳制品、肉制品、水产品、蔬菜、油料等为主的食品加工业,开发精深加工产品,
着力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到2015年,轻纺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同时,依托骨干优势企业,加快鼓胀规模,完善有色金属再生利用体系,建
设再生金属环保产业园区。重点培育以铜冶炼废气、废渣、阳极泥和再生铜为主
要原料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建成我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铜冶炼、铜拆解、铜深
加工基地。
二、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
坚持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着力提高加工制造、系统集成和关键总成
技术研发整体水平,重点培育壮大石油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
石油装备制造。依托优势企业,立足国内油田市场,大力开拓国外市场,积
极推动与国外大企业集团的合资合作,引导市内企业进行整合提升,重点发展光
机电一体化设备、精密成型加工设备、石油钻具、智能机械设备等;提升发展以
石油套管为主,油管、钻杆等高附加值产品为辅的石油精品钢管深加工。着力培
育以胜利工业园为载体的高端石油装备制造区、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的
海上高端石油装备制造和石油软件服务外包区、以垦利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的石油
辅助配套装备加工区、以河口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的特色石油装备加工区等四个特
色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国家石油装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推动境内企业与
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提高成套设备和关联产品研发制造水平。鼓励
石油装备骨干企业向上游石油开采业和下游工程服务业延伸,推动石油装备产业
系列化、集群化,打造特色鲜明、技术高端、国内一流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到
2015年,石油装备产业产值突破10 00亿元。
高端装备制造。大力发展浮式生产储卸装置、大型钻机、民用航空设备等工
程装备及基础配件。积极发展数控机床、智能电网设备、交直流特高压输变电设
备等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培育发展车轮、
车轴、高速列车线和轮对等轨道交通关键部件制造。
汽车及零部件。加强协作配套,以整车带动零部件发展,重点培育以汽车整
车制造、专用汽车改装、新能源汽车研发、汽车零部件配套为主的汽车产业集群,
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整车,重点支持壮大广汽吉奥公司东营
基地, 在轻卡、皮卡、SUV等车型基础上,鼓励企业增加车型,快速膨胀我市整
车生产规模。特种车,引导企业向重型化、专用功能强、技术含量高、多品种、
小批量方向发展,重点推进油田特种车、工程车生产。零部件,加快培育零部件
骨干企业,重点发展小排量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系统总成、新能源充电设备、制
动系统零部件、行驶系统总成及零部件、精密配件等汽车总成零部件产品,配套
发展关联产业,完善汽车产业链条。到2015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力争达到
1000亿元。
三、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扶持一批龙头企业,重点
培育发展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
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
新能源。合理布局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重点
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完善光伏垂直产业链。扩大风能装机容量规模,提高
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支持开发生物质能,实施地热能应用示范工程、农村沼气推
广工程,搞好废弃余热综合利用。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
设,打造全省重要的光伏产业集群和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基地。到2015年,新能源
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
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实现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充分发
挥云计算信息平台,促进现代物流信息平台、物联网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实
施一批重点专项工程,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电子元器件等
产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园和软件园两大省级产业平台。大力发展数字虚拟
等技术,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十二五”期间,产值
年均增长30%以上。
新材料。重点加强化工新材料、高分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半导体照明材
料、环保节能建筑材料等领域技术创新,推进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延长产
业链条,快速膨胀产业规模。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的开发应用和产业化水平达
到全省平均水平,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
生物产业。加强生物药物系列产品研发,突出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
药物技术,促进生物药物产业化。加强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及蔬菜花卉等生物
育种产品开发,推动生物农业发展。加快发展工业生物技术,努力在生物加工优
化技术、生物工程下游技术、传统发酵产品优化升级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
节能环保。推进高效、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研发,重点发展半导体照
明节能设备、节能机电设备、建筑节能设备、中水源膜材料,加快发展废旧物资
回收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水处理设备。推进环境咨询、垃圾分拣、节能产品
交易等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海水综合利用。
四、稳定发展石油产业
依靠科技进步,加强老油区挖潜,提高采储比,逐步启用难动用区块,延长
开采时间,稳定生产规模。强化滩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确保海洋油气产量稳中
有升,促进油田持续发展,稳固全国重要的石油能源基地地位。

第七章 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依托重点城区、园区、企
业和项目“四大载体”,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加快
发展服务业新业态,培育一批服务业新亮点,构筑业态丰富、结构优化、布局合
理、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一、生态旅游业
突出“神奇黄河口、生态大湿地、梦幻石油城、孙武故里、吕剧之乡”主题,
以品牌为龙头,以科技为手段,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深度开发滨海观光旅游,鼓励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
游,扶持发展民俗文化、会展旅游;加快推进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黄河水城河海
风情旅游区、孙子文化旅游区建设,逐步建成国家级旅游区,形成黄河口生态旅
游和滨海观光旅游、黄河水城现代都市休闲旅游及兵家文化旅游南北中一体贯通
的旅游格局,打造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到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
到60亿元。
二、现代物流业
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配套和功能分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
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重点推进临港、中心城、空港、
广饶四大物流园区和东营西郊物流中心、黄河三角洲国际物流港、利津物流中心、
河口物流中心和广利港渔业交易中心及现代渔业示范区水产品交易中心等一批物
流中心建设,鼓励物流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物流企业集群化发展,形成多层次、
开放式、社会化的物流体系。突出发展临港物流业,加强与周边港口合作,拓展
港口腹地。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大力发展第
三方物流,强化供应链管理,拓展保税物流、金融物流、绿色物流、公路港、第
四方物流等新业务,建成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
三、金融保险业
创新合作发展机制,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发展银行、保险、证券、期货、
信托、基金、风险投资等业务。鼓励多种形式的风险创业投资,畅通非上市股份
制企业产权流通渠道。鼓励担保公司扩大业务领域,丰富担保品种,支持建立中
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大力培育大型担保企业。支持邮政储蓄银行加快
发展,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丰富保险服务品种,拓展大众保险市场,加快发
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规划建设金融集聚区,大力发展金融后台业务,建成区域金
融中心。
四、房地产业
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调整商品房供应结构,适度发展高档住宅,
积极增加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供应,合理引导住房消费与住房开发建设,推
行住宅产业化。加大对房地产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引导房地产企业规范化集约
化发展。扶持发展物业服务企业,建立健全物业服务市场体系。加强房地产市场
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五、商务服务业
大力发展会计、审计、证券、税务、评估等财务类服务业,律师、公证、仲
裁等法律类服务业,信息、咨询、市场调查等资讯类服务业,代理、经纪、拍卖、
担保等市场交易类服务业,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创意设计类服务业。
规划建设创意产业园(街)区,构建创意产品展示和交流平台,提高专业化、市场
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依托会展平台,培育会展主体,开拓会展市场,做大会展经
济,打造区域性会展品牌。培育发展一批新型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信
息、联络、代理、咨询、调解等方面的服务功能。
六、商贸流通业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大力推进流
通现代化。优化商业功能布局,建设布局合理、功能较完整的商业聚集区。鼓励
发展城市综合体等新型业态。鼓励发展大型高档酒店宾馆,提高接待和服务保障
能力。加快推进农村现代消费品流通网络、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网络和农产品流通
网络建设。大力发展物流配送,鼓励发展以生鲜食品、冷冻食品为主的冷链物流
体系。优化社区商业结构布局,完善社区商业服务功能。稳步推进电子商务,积
极发展旧货业,规范发展再生资源回收、拍卖、典当等特种行业。加快推进内外
贸流通企业的重组与合作,扶持出口导向型企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第八章 集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落实农业部、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的《共同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示
范区建设合作备忘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用现代手段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园区化、标
准化发展,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一、产业化经营
调高调优种养结构。在稳定粮棉生产的同时,加快实施畜牧、渔业、林果、
蔬菜、花卉、休闲观光农业等主导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突出发展绿色种植、生态
畜牧和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培育生物质产业和现代种业。(一)绿色种植业。实施
引进、试验、示范、繁育与推广工程,推广立体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多能互补
等技术,着力发展高档花卉蔬菜和特色林果等种植,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
特色果蔬、经济林草基地。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推进田、水、路、林、村一
体化,努力提高耕地质量。2015年,标准化蔬菜达到50万亩,用材林达到80万亩,
特色果品达到40万亩。(二)生态畜牧业。发挥牧草资源优势,规模化发展奶牛、
肉牛、肉羊、生猪、肉禽等畜牧业。搞好天然草场改良和饲草、饲料种植区建设,
配套建设畜禽加工和生产安全保障设施,打造饲草种植—饲料加工—畜禽养殖—
屠宰加工—冷藏—销售产业链,建设全国重要的生态养殖和畜产品活体储备基地。
到2015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三) 休闲观光农业。重点布局南部
现代农业观光区、中部城郊休闲农业观光区、北部滨海生态渔业观光区“三区”,
广饶南部现代休闲农业聚集带、中心城聚集带、北部滨海聚集带、中部沿黄聚集
带“四带”,科学规划设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培育特色
服务品牌,形成新的增长点。到2015年,建成40个休闲观光示范园区。
完善农业市场服务体系。突出优势特色,集中规划建设几个集市场、物流、
检验、信息于一体的特色农产品集散地,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推进大中型农
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重点抓好中心城和县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鼓励大
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覆盖全
市的农产品购销、农资供应和日用品供应三大流通网络。大力推进农村农业信息
化,依托农业信息网站和数字乡村网,进一步推进“金农工程”、“三电融合”
和“12316”三农服务热线等信息设施建设,建立网上交易平台,完善信息查询、
信用保证、网上签约、网络结算、送货验货等制度,积极发展数字农业、精准农
业、智能农业,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实施黄河口特优农产品品
牌战略,加快资源整合,搞好包装策划,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 大力推进以“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
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着力培育市场营销型、科技带
动型、供销服务型,特别是生产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力争到2015年全市规
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00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实施农
村合作组织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工程,引导扶持种植、养殖、农机、流通等各
类农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
业、参股龙头企业和按照有关规定参与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鼓励建立土地股份
合作社,积极探索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组建专业合作联合社。指导农村专业
合作社加强制度建设,创立自主品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力争到2015年农村专
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000家,覆盖全市80%的村。
二、园区化发展
实施“农业园区带动战略”,加快发展农业园区经济,引导园区土地集约规
模经营。重点抓好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济军生产基地现代畜牧示范园区和市高
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 扶持发展河口10万亩冬枣园和2.2万亩“上农下渔”开
发示范区、 龙居5万亩桑椹园、大王万亩花卉园、垦利万亩桃园和10万亩黄河口
优质大米示范区等一批特色园区。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争创省
级和国家级农业高新区,促进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现代农业转变。
三、标准化生产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农业现代化科技支撑专项计划、
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行动和农业技术推广工程,培育农机推广服务组织,加快生
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节水增效、有机农产品、疾病防控、防灾减灾等
领域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建立健全涵盖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
节的标准体系。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国家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认证认可体系,
扶持出口企业及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开展农业规范认证试点。力争到2015年,全
市“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认证达到350个以上,农产品
注册商标达到320个以上。 实施“质量兴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整合
市、县区各类质量检测机构,建设黄河三角洲农产品质量综合检测中心,制定农
产品生产基地生产、加工、包装、储运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完善农产品质量安
全检测检验体系,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力争到2015年,全市80%的主要农产品
实现基地化、标准化生产。

第九章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坚持陆海统筹,由陆及海,梯次推进,一体发展,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
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
长点。
一、扎实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
抓住山东列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的机遇,围绕建立海洋现代产业体
系、集中集约生态用海、加强海洋综合管理等领域,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发展政
策和体制机制,为全省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修编海洋功能区
划,加强对港口岸线、旅游岸线和养殖岸线的监管与保护。科学开发海洋资源,
重点搞好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能源和海洋空间等资源的有序开发和综合利
用。
二、着力培育海洋高新技术产业
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加强海洋科学研究和核心技术产品研发,依托重点园区
和重点企业,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壮大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
海洋油气、海洋新能源、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工程、海洋生态环保、海水综
合利用等优势产业。依托油田和海洋石油开发企业,发挥临海、临港和荒地资源
的集聚优势,争取建设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商业储备,
推进建设区域石油流通枢纽和交易中心。
三、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
整合港航资源,推进水陆联运,积极发展近海和远洋运输。依托港口口岸,
建设大型现代物流园区和大宗商品集散地,壮大现代海洋物流业。积极推进海洋
文化、旅游相融合,开发海洋旅游精品线路和高端旅游产品,形成海滨、海滩、
海洋等多层次海洋旅游体系,打造特色滨海旅游目的地。推进发展海洋信息服务、
海洋监测与管理等新兴海洋服务业。
四、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渔业
推进实施渔业资源修复、渔业生态整治等工程,突出发展水产养殖、渔业增
殖、水产精深加工和休闲渔业,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加快浅海滩涂和盐碱涝洼地
规模化开发,重点抓好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推进优势特色水产品标准化生产,
建设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和物流贸易中心。加强渔政渔港设施建设,重
点配套完善东营中心渔港,搞好广利、红光、小岛河、刁口等渔港建设,打造集
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渔港经济区。到2015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5万吨,
渔业增养殖面积达到224万亩。

第三篇 建设两型社会 打造生态文明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创建省级低碳生态示范城市为契机,健全激励
约束机制,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
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构筑完善生态系统,形成有利于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
区。

第十章 构筑“三网”绿化系统
按照外有沿海防护林带、中有“三网”绿化、内有环城森林的规划思路,以
提高防护能力为重点, 着力打造黄河绿洲。 到2015年,全市林木资源总量达到
30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5%左右,达到国家生态市标准。
深入推进“三网”绿化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动员、社会参与、属地管
理的原则,深入实施水网、路网、林网合一的“三网”绿化工程,近期重点实施
市级重点路域绿化贯通、市级示范水系绿化、市级示范区建设等工程,全面推进
县乡工程建设,努力实现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水系风景化、村庄环翠化。
加快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结合防潮堤坝建设,搞好泥质海岸防护林封育试
点,重点实施海岸基干林带和柽柳林示范区建设,逐步构筑沿海绿色生态防护屏
障。
加强城乡绿化。 中心城各组团、各功能区之间建设500米的绿色分隔带;居
民居住区内部完善绿地、休闲、健身等公用设施,达到生态社区标准;沿城市主
干道路建设生态廊道。重点推进环城森林防护带建设,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市,打
造最适宜人居生态城市。依托城镇公园、广场、社区、道路、湖泊、湿地,实施
绿化净化美化工程,加强城镇绿地建设,扩大城镇绿地空间。加强农村村旁、路
旁、宅旁、水旁绿化,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第十一章 构筑湿地生态系统
采取工程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加大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维护生物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增强净化水质、涵养水源、休养生息的能力。
湿地保护和修复。实施百万亩湿地修复、城市湿地保护利用、生物多样性保
护等工程,打造著名湿地之城。重点抓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实行多方
式保护、多形式建设,建立完善湿地保护体系,提升湿地生态质量,增强湿地生
态功能,实现湿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争取将黄河口湿地
保护与发展列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工程,建立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验
区。加强对河流源头、沿岸水源涵养区和水库库区的强制性保护,重点加大大中
型水库以及黄河、小清河、广利河等重要河流水源地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全面落
实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对境内河流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实施沿海生态河
开挖治理工程,以利改碱、排碱和生态改善。
海洋环境保护。加强海岸线自然保护带建设,合理划分海岸线功能,开展海
岸与近岸海域整治与修复,适度围海造地,实现集中集约用海。对莱州湾蛏类、
河口浅海贝类、 利津底栖鱼类、广饶沙蚕类和黄河口生态等5处国家级海洋特别
保护区开展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实施生态系统修复示范工程,维护近海生态功能,
确保环境质量、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协调发展。
天然林保护。加强以柽柳林为主的天然林保护,合理划定天然林保护区,规
范林地征占用行为,进一步强化人工封育措施,增加柽柳盖度,丰富生物多样性。
地质环境保护。开展地质环境调查,综合评价地质环境质量与综合承载能力,
为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地质环境治理机制,加
强地面沉降、咸水入侵、海岸侵蚀淤积和土壤盐碱化以及油气开发污染的监测、
预防和治理。

第十二章 构筑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资
源节约集约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
市场引导、公众参入相结合,实现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次循环经济互动发展。
突出抓好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程,重点实施林纸一体化、废旧轮胎再生利用、海
水综合利用等重大循环经济项目,完善提升石油化工、橡胶轮胎、造纸、盐化工
等循环经济链条,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园区。支持利北低碳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到
2015年,华泰、正和、利华益、富海集团等16家企业建成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东营港及胜利工业园、河口、广饶、垦利、利津经济开发区、山东河口蓝色经济
开发区创建为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为国家生态工业
示范园区,东营市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推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各种废旧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建立可再
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体系。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合理规划园区企业结构,
将原料生产企业和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生产企业有机组合、相对集聚,
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到2015年,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达
到80%以上。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积极探索资源集约节约和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建立完
善资源开发保护长效机制,推进土地、水、矿产和海域资源高效利用。按照功能
分区,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推动土地集约化利用、规模化经营,提
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高度重视水安全,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节水
型社会,重点搞好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镇节水,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提高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依法管理矿产资源,严格开发资格认证和许可管理,
合理有序开发石油、卤水、岩盐和地热等资源。依据海洋功能区划,统筹协调各
行业用海,适度围海造地,集中集约用好海域资源。

第十三章 构筑污染防治系统
坚持防治并举、综合治理,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有效提高环境承载力。到
2015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空气环境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天数超过310天。
加强城乡生活污染防治。加快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改造现有污水处
理厂, 配套完善管网收集系统,出水全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采取分散与集中
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加
快中心城垃圾处理厂建设,推广“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处
置模式,推进建设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实行生活垃圾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
清运,提高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水平。加强城市扬尘综合整治,
控制扬尘污染源。扩大集中供热范围,降低污染物排放。有效防治机动车尾气污
染,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强化总量指标控制,对污染排放不
达标或对当地环境影响严重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突出抓好造纸、石化、油
气开采等重点行业水污染治理,建立并实施水污染排放强度大的工业企业退出机
制。推进电力、有色、石化等重点行业二氧化硫和粉尘防治,加快燃煤电厂脱硫
改造,在电力行业全面推行低碳燃烧技术。加快园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和雨污分
流系统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工业企业搬迁。进一步完善重点污染企业排污自动
在线监控体系建设,加快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高污染、高危险物品和放
射源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建设,加快危险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以土壤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
理为重点,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鼓励使用高
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减少农药施用量,禁止在蔬菜、水果、粮食生产
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
术,推广使用可降解材料。加大畜禽养殖场改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推广畜
禽排泄物收集与再利用模式,加强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禁止未处理排放。加
强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推广生态健康养殖。加强生物检疫检测,防止外来物种侵
害。
加强海洋污染控制。强化对沿海石油开采、重化工业的环境风险防范,加强
对主要入海河流流域、河口及陆域排污口的监控管理,严格控制排海污染物总量。
加强海洋工程、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及海洋倾废的环境保护和监管,实施海洋环境
监测预警预报工程,建立浅海原油泄漏事故应急防范体系。

第十四章 构筑节能低碳技术应用系统
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实施严格的目标责任制,突出抓好结构节能、技术
节能和管理节能。严格节能评估审核,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减排,实施重
大节能技术、重大节能装备、重大节能工程等示范项目,对重点用能企业建立每
月网上直报制度。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突出抓好
LED照明、 光伏太阳能等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制定激励政策,加快淘汰落后
产能、工艺和设备。倡导绿色出行,坚持公交优先,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构建
低碳排放的交通体系。完善社会监督和信息公开机制,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
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在政府采购中优先购买环境标
志产品和强制采购节能产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引导全社会形成低碳生产生活
方式和消费模式,推进形成崇尚自然、善待万物、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价值理念。

第四篇 强化基础设施 提高支撑能力

按照统筹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
设施建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第十五章 交通设施建设
以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为目标,加快港口、铁路、轻轨、高速公路、机场建设,
推进水、陆、空一体化发展,逐步建成联接半岛蓝色经济区、济南城市圈和京津
冀经济区、东出日韩等东北亚经济区的对外大通道,形成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的交
通枢纽。
港口。东营港区,重点实施防波堤建设、码头扩建、航道疏浚治理工程,推
动2×5万吨级、 2×5千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建设,开工建设10-30万吨级大型油码
头,积极推动建设精细化工品、散杂货、矿石、煤炭和集装箱码头,逐步建成以
货运为主、客货兼顾,港区工业、物流、仓储配套的区域性综合深水大港。2015
年吞吐能力达到3500万吨,2020年达到7600万吨。广利港区,加强与山东高速集
团等大企业战略合作,加快实施航道整理、码头建设和港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建成集商港、渔港、旅游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口。
铁路。重点推进德大、黄大和淄东铁路“大三线”建设,到2015年德大铁路
具备开行动车组条件,完成淄东铁路升级改造,进入国家高铁网。搞好东营港疏
港铁路、广利港疏港铁路和寿平铁路(寿光至广饶段)“小三线”建设,初步完善
区域铁路网。
轻轨。开展东营至济南城际铁路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按照既要方
便城市居民出行、又要引领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
作,深入论证和优化细化,并适时启动实施。
公路。重点推进沿海高等级公路、东济高速、长深线广饶至高青段高速公路、
东营机场至入海口高等级公路等建设,争取东郑路山东段改造为高等级公路,有
效提高公路运输服务能力。规划县乡道路改造升级1086公里,进一步优化路网结
构。
机场。完成4D级扩建工程,开辟和加密国内航线航班,适时开通日本、韩国、
香港等国际航线,规划建设国产大飞机试飞配套工程和中华航空技术学院,建成
区域性中心机场。到2015年,机场客运量达到50万人次。

第十六章 水利设施建设
加快防风暴潮和引供水体系建设,加大黄河入海流路治理力度,搞好水资源
开发利用,确保城乡、工农业和生态用水需要。
防潮堤。按照新建和改造加固并重原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新建和改造
加固堤坝按50年一遇、关键岸段按百年一遇防潮标准设计建设,切实发挥其防潮
减灾、交通旅游、生态建设、滩涂增殖、产业开发等综合功能。到2015年,新建
防潮堤154公里,改造加固防潮堤75公里,基本形成沿岸高标准的闭合防潮体系。
同时, 在中心城区以东负1米等深线处按百年一遇标准规划建设临海新堤,在筑
牢安全屏障的同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引供排水设施。按照开源节流并举原则,统筹调配淡水资源。继续加强大中
型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实施引黄闸前提水泵站、骨干渠道节
水改造和供水延伸工程,新建河口仙河、利津明集、利津刁口、利津陈北等水库,
实施广饶高店、利津城南、垦利一村等水库扩建和衬砌增容工程,充分利用黄河
水。配合搞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效引调长江水。实施广饶县引水补源工程,
合理开采地下水。搞好河道拦蓄工程,有效利用地表水。加快更新改造供水配水
管网,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中水回用率。实施河道治理工程,到2015年完
成境内骨干河道的综合治理,提高防洪除涝排碱能力。
黄河流路治理。争取国家支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加大黄河口治理
力度,完善分洪、退洪设施,确保现行流路长期稳定。同时,搞好规划论证,留
出远景备用流路。

第十七章 能源设施建设
调整火电装机结构,上大压小,淘汰落后机组,稳步推进生态环保型电厂建
设,重点推进大唐东营电厂建设、胜利电厂三期工程建设,积极发展东营经济技
术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垦利经济开发区和山东河口蓝色经济开发区30万
千瓦以上热电联产及热、电、冷多联产等项目建设。完善电网结构和布局。扩建
油城500千伏变电站,建设黄河北500千伏输变电项目。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升级,
重点建设东营港、 垦利、利津、广饶、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20千伏输变电工
程, 完善110千伏及以下城乡电网设施。配合大型化工项目建设,完善管道运输
系统。建设淄博、潍坊、滨州至东营天然气输气管网及东营港海上天然气登陆设
施,保障生产、生活用气需求。

第五篇 保障改善民生 构建和谐东营

第十八章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筑空间布局合理、
服务功能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体系,培植环渤海经济圈新的城镇发展区,
推动城乡规划、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体制一体化,在全省率先建立
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建成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特色新区。
一、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
按照特大城市标准,扩大城市规模,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拓展城
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建成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和具有湿地生态特色的黄河水
城,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到2015年,人口规模力争达到100万人。
扩大城市规模。将东营区全部行政辖区、垦利县大部分行政辖区、广饶县丁
庄镇行政辖区纳入中心城规划区,推进“东扩、西疏、南展、北延、中优”,实
施一体化建设,打造“一城五组团”的空间架构,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东
扩,就是城市发展空间向东推进,建设滨海新城区。西疏,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对
西城进行综合整治,推进城市功能和景观完善提升。南展,就是向南拓展城市新
的发展空间,规划建设东城南展区。北延,就是加快与垦利县城的对接,实施城
区向北延伸。中优,就是依托广利河深度开发,对现在的东城、东营区新区、东
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建设进行优化提升。“五组团”,即东城组团,作为市
级行政办公、科教和文化中心,重点发展高端产业和旅游服务业;西城组团,作
为胜利油田办公、科研中心,石油大学和东营区行政办公所在地,重点发展石油
机械装备制造业和商业服务业;垦利组团,作为垦利县的行政办公、文化中心,
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流通、机械制造、高新技术和生态养殖,控制发展污染
产业;滨海组团,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滨海居住于一体的滨海生态组团;广
利港组团,规划集商港、渔港和旅游港为一体的综合性港口,重点发展临港工业、
物流、旅游和港区生活配套设施。
深度开发黄河水城。突出湿地生态特色,继续实施水源建设、污水治理和水
系循环工程,构建“九横十纵”城市主干水系,实现水系、湖泊、湿地三水相连,
配套完善水系、主干道两侧及重要节点的景观绿化,彰显“天蓝、水清、地绿、
气爽”水城特色。推进黄河水城深度开发,重点推进清风湖景区、文化公园片区、
东城南展片区、滨海新城区和广利河沿岸开发带建设,抓好水城之窗等一批标志
性工程,打造旅游文化景观长廊和沿河现代服务业产业带,提升城市品位,增强
城市服务功能。
搞好市政设施建设。加强城市交通建设,重点搞好胜利大街南延、登州路南
延、南三路等道路建设,改造优化城区与周边城镇出入口和道路交叉口,完善主、
次、支道路网络体系建设,形成外成环、内成网的交通框架,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完善供水、供热、供气等公用设施,重点搞好水厂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强公用设
施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改造,提高公用设施供给保障能力。完善建成区雨污管网,
重点推进老城区排污管网改造,实现雨污分流,高标准规划新建区雨污管网。加
强老广蒲河、东营河、五干排等城区骨干河道治理,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建
立健全消防、抗震和人防等综合防灾体系,提高紧急事件处置能力,确保城市安
全。加快改造提升西城,重点搞好道路、管网改造和临建设施清理,确保一年有
变化、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坚持依法、科学、从严、有序管理城市,充分发挥人民
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作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建立市、区、
街道、社区相互衔接、合理分工的城市管理体制。对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
事项实行公示听证制度,提高城市管理决策水平。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建立健全
城市要素资源数据信息库,推进城市精细化、网络化、人性化管理。继续坚持规
划一张图原则,确保各类建设严格按规划实施。切实搞好城市经营,盘活城市资
产,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城市建设项目化。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深入
开展社区集中整治活动,提高社区建设管理水平,创造安全舒适的城市环境。
二、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
次中心城,包括广饶县城、利津县城、河口城区和东营港城,按照中等城市
规模,合理布局工业园区、商贸园区、居民社区,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社会事业
建设、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经济实力,加快规模膨胀,完善服务
功能,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到2020年,人口规模达到10-20万人。
中心镇,发挥港口、大型企业、交通要道、重要商品集散地和风景旅游区等各自
比较优势,明确目标定位,以产业发展、人口聚集为重点,以公共服务、基础设
施建设为支撑,以环境整治、生态建设为保障,建成具有较强集聚辐射功能和鲜
明特色的重点镇。重点培育大王镇、稻庄镇、丁庄镇、陈庄镇、胜坨镇、黄河口
镇、 孤岛镇、义和镇、牛庄镇、史口镇等10个城镇,到2020年人口规模达到1-5
万人。
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把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优化县域经济发展
布局,鼓励各县区发挥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壮大支柱产业,打造各具特色的经
济板块。以广饶、垦利、利津、河口和大王五个省级开发区及胜坨、陈庄、山东
河口蓝色经济开发区三个工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集聚区域,创新园
区建设管理模式,争取胜坨、陈庄工业园和山东河口蓝色经济开发区升级为省级
经济开发区,按照产业链条配套的要求,进行整合提升,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水
平,做大做强园区经济。进一步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落实省委、省政府明确
下放给县一级的各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市级审批权限能下放的全部下放给县区;
实施扩权强镇,赋予重点镇县级经济管理权限,进一步增强县域自主发展能力。
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抓好
大王、稻庄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完善扶持县域经济的政策措施,继续实施“突
破利津”战略,进一步促强扶弱,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着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
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
园。
稳妥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群众自愿、方便服务
管理”的原则,合理布局农村社区,积极稳妥推进迁村并点和合村并居。按照每
个社区服务人口不低于4000人的规模, 规划建设200个左右新型农村社区。加强
规划引导,突出抓好城中村、城郊村、乡镇驻地村、经济强村、经济园区和大企
业周边村改造,全面推进空心村改造和农村住房建设,促进农民居住管理社区化、
生活方式市民化。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自助互助服务体系和市场化服务体系。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搞好农田水
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善村内道路。加快沼气、秸秆、太阳能等可
再生能源利用,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实施《黄河南展区综合规划》,
提升展区综合功能,建成新展区、新景区。广泛开展文明村镇、诚信集市、十星
家庭、环保志愿服务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农民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
制迷信、移风易俗,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的社会风尚。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开展农业实用科技和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
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多渠道增加农业收入。大力实施农民增收计划,继续加大对
农民的补贴力度,严格落实增收减负的各项政策,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和利益
分享机制,持续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增加农民经营
性收入。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工资性收入。支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建立完善农民创业扶持政策,建设农民创业园区,引导鼓
励农民自主创业,增加农民创业性收入。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
经营权流转市场,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建立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城乡平等的
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和农村。深化农村综
合改革,支持具备条件的乡镇开展扩权强镇建设试点,重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
革,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第十九章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好就业、就医、
社保、住房、稳定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推进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形成覆盖城乡、设施完善、适应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体
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安定有序。
一、城乡就业
始终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保持就业水平全省前列。坚持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建立市场主导就业、
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油地统一的人力资
源市场,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劳动力在区域、城乡之间合理有序流
动。实施“三支一扶”、“创业导师计划”和就业见习等项目,引导高校毕业生
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强化政府引导,增加社会公益性岗位。支持发展劳动密
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落实优惠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渠道。加强
就业再就业培训,建设公共技能实训基地,重点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富余
劳动力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择业观念教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
工作。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建立农村劳动力输出地与输
入地对接合作机制,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
二、社会保障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
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制度,积极
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争取到2015年社会保险制度达到全覆盖。完
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到2015年,城镇
低保标准达到560元左右/人/月, 农村低保标准达到3000元左右/人/年,农村五
保供养标准达到6000元左右/人/年。搞好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基层服务平台建
设,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
福利事业。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完善社保基金管理体系,加强基金监管。
加快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开展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实施农
村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支持油田职工住房建设,实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
尽保。
三、医疗卫生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强化政府责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
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城乡卫生机构纵向合作机制,
巩固完善“一刻钟卫生服务圈”。实行市级统筹管理,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
度建设,完善农村药品监督、供应和医疗服务监管网。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提高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强应急处置、精神卫生、采供
血、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安全协调、卫生监督执法,构
建食品药品等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疾病预防控制的
能力。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稳步推进市人民医院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逐步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实行
弱势群体基本医疗服务定额免费、逐年减免制度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限价加
减免”等政策,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基金,有效提高救助能力。鼓励社会资金以多
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促进有序竞争,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
四、人口工作
继续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建
立健全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把握
人口变动规律,做好人口有序迁移聚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逐步推行流动
人口集中居住、集中管理。关心支持妇女儿童事业,落实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规划,
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逐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提高残疾
人教育、就业和康复水平。弘扬敬老风尚,积极发展老年人服务事业,健全养老
服务体系。到2015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市、县区、乡镇
(街道)分别建成一所示范性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站全面普及。
五、民主政治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拓宽反
映社情民意的渠道,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
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级政
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
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支持各民主党派工作。做好民
族和宗教工作。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推进政务、厂务、
村务和社区事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推进依
法治市。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加强国防教育,积极开
展双拥共建活动,密切军政军民团结。
六、社会管理
坚持和谐社会人人共建、人人共享,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强化基层政权建设,重点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发挥基
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完善城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议事协商会议制度,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监管,完善民间组织
自律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困难群体法律救助、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
维护稳定责任追究等制度,改进信访工作,加强行政复议,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
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
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
芽状态。进一步增强预防意识,以积极的制度跟进,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管理预防
体系。着力解决好土地征用、城镇拆迁过程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预防和化
解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认真实施《东营市社会治安视频动态监控系统建设三年
规划》,扎实推进社会治安视频动态监控系统建设,加强社会治安和油区治安综
合治理,不断深化严打整治,创建平安东营。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
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加强社会公共安全预警和应急体
系建设,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件的防范预警应对机制,
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行
业安全生产准入,预防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无线电管理,服务经济社
会健康发展。

第二十章 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推动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
求。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加强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搞好爱国
主义教育基地保护和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丰富和发展“和谐、诚信、创新、卓越”的东营精神,形成
全社会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动力。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
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德”建设工程,提高全民思想
道德素质。实施城乡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扎实开展“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
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积极
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科普工作,加快社会科学活动场馆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办好“黄河口论坛”、“社科普及周”等活动,创建科普示范城市。继续推进信
用东营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做好史志和档案工作,推进档案信
息化。
二、打造黄河口文化品牌
有效整合黄河文化、海洋文化、石油文化、古齐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
和生态文化等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黄河口文化品牌,推动黄
河口文化走向世界。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重点抓好戏剧、电影电视剧、歌曲
和图书创作生产。加强孙子、吕剧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深入挖掘整理短穗
花鼓、霸王鞭等民间艺术,扶持发展齐笔、黑陶等地方特色文化产品,丰富文化
底蕴。
三、发展公益性文体事业
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
入力度,推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重点推进市图书馆、群众艺术馆、黄河文化博物馆、水城雪莲大剧院、奥
体中心(三馆一院一中心)等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每
个乡镇要建设一个配套齐全的综合文化站,每个社区建设一个文化活动中心,每
个行政村建设一处文化大院。办好黄河口文化艺术节、东营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
中国黄河口大闸蟹(天清湖)美食文化旅游节、中国广饶孙子国际文化旅游节等重
大节庆活动, 努力打造2-3个有一定影响力的节会品牌,提升东营市知名度和美
誉度。加强吕剧团等文艺团体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
活。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发展体育健
身休闲服务。积极承办国际、全国和全省性竞技体育比赛,打造黄河口体育品牌
赛事,提高竞技体育实力。
四、培育壮大文化产业
深入挖掘黄河口文化的经济价值,重点培育发展现代传媒、演艺娱乐、广告
会展、出版发行等产业,大力发展以数字设计、文化创意、动漫、网络游戏、多
媒体影视制作、数据库等为重点的信息数字服务产业,积极发展文化健康休闲娱
乐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商贸等产业联动发展。整合有效文化资源,集聚
创意高端要素,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现代影视基地等园区建设。加大
扶持力度,着力培育一批文化企业集团,支持市演艺集团等现有文化企业做大做
强,加快组建广播影视集团、报业集团和出版发行集团,以大集团带动文化产业
的大发展。
五、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
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原则,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稳妥推进公益
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制定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
创新的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多形式进入文化产业。整合行政和执法资
源,建立统一高效的综合执法机构,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健全市场规则,完善市
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第六篇 改革开放创新 增强发展活力

第二十一章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从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主动先行先试,扎实
推进高效生态经济改革试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动力。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提高经济调节和市
场监管水平,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
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形成政
府主导、市场引导和社会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深化机构改革,优化组织体
系和运行机制,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
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推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加强电子政
务建设和管理,完善政务信息发布制度,实行市长市民对话会、市长公开电话制
度。按照有利于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的原则,完善主体产业区管理模式和
市区职责分工与合作机制。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推进统一高效开发。按照政事分
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重点推动供气、
供热等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稳步推进公交客运和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各类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
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二、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机制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用好国家赋予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倾斜政策,创
新土地管理和开发利用方式,开展未利用地开发管理改革试点,推进土地节约集
约利用。统筹海陆资源,探索海域资源和陆地产业布局及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的发
展模式。按照园区化、产业化、城镇化和区域发展一体化的改革方向,深化国有
农场改革,增强农场发展活力。
加快金融创新。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创办新型金融组织,推动金融
服务创新,完善资本市场体系。重点推动设立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政府创
业投资引导基金,组建黄河三角洲地方性银行。发展信托公司信托业务、金融租
赁公司租赁业务,支持发行企业债券,大力推进企业上市。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
支持符合条件的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探索建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
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农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
鼓励金融机构在东营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分支机构及金融服务外包机构。推动
设立黄河三角洲产权交易中心,稳妥开展产权交易、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在林
权、流转土地使用产权和海域使用权抵押融资方面先行试点。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政府建设资金使用机制,完善提升政府融资平台,
建立新型投融资体系。加快推进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健全政府投
资责任追究制度和后评价制度。加强招标投标管理,依法规范招投标活动。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规范财政收入分配关系,建立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配合
搞好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逐步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完善预算管理制
度、政府采购制度和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编制透明度。配合搞好增值税、
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房地产税等改革,引导企业用足用好转型政策。
三、建立资源节约利用与环境保护机制
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市场机制。重点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建立
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节约用水机制,积极推行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非
居民用水超定额加价制度。建立城市燃气销售价格上下游涨跌联动机制。完善排
污许可证制度,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市场,推进污染治理
市场化运营。
建立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开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重点积极
争取国家和有关方面支持,推动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按照“谁开发谁保
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探索建立资源开发补偿、公益性生态林补偿等多种
类型的生态补偿机制。
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
制度。建立健全新建项目准入机制,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建立健全污染
者付费制度。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节能减排投入
机制。建设环境监控信息共享平台,实行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

第二十二章 扩大开放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和区域合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
水平。
一、构建对外开放平台
完善港口口岸联检设施,加快推进电子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争取
设立综合保税区。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将东营机场纳入一类开放口岸。做优做强国
家和省级开发区,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吸引力,发挥其对外开放的窗口平
台作用。
二、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进一步转变招商方式,加大专业招商、产业招商和园区招商力度,着力引进
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节能环保的重大项目,积极引进跨国公
司和行业龙头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
质量和水平。办好黄河三角洲开发投资洽谈会,深化共办共赢机制,构建互利共
赢、合作发展的平台。
三、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
型升级。积极培育出口产品自主品牌,建设橡胶轮胎、石油装备、精细化工、造
纸等重点产业出口基地,促进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
出口。积极承接国外中高端制造业转移,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要能源资
源和原材料的进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石油装备、化工、造纸等优
势企业到境外投资,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对外承包承揽工程,有效利用境内外资源
和市场。
四、加强区域合作
加强与黄河三角洲地区各市的合作,重点在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资源开发
利用、人才使用等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推进一体化发展。推动设立区域联席会
议制度,建立定期联系机制,加强决策层面的交流,及时协商解决跨区域发展中
的重大问题,努力营造互利共赢、和谐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强与山东半岛
蓝色经济区城市群的融合,强化与青烟威等城市的战略合作,充分利用后备土地
资源丰富的优势,设立“飞地”园区,探索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能源保障等
领域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建设、共同治理、共同发展。加强与环渤海经
济圈的对接,重点加强在产业协作、产学研对接、经贸交流、港口协作与口岸通
关、区域旅游一体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不断提升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强与
长三角、珠三角和内陆腹地城市之间的联系协作,重点推进产业对接,实现共赢
发展。加强与中海油、中石化等国内特大型企业的合作,重点突破重大产业项目
建设。
五、抓好对口支援
按照中央关于促进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总体要求,认真做好支
援新疆疏勒县工作,确保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争当对口支援排
头兵。

第二十三章 建设创新型城市
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重要推动力量,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把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
位置,建设创新型城市,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
能力。
一、科技创新
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着力解决制约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抢占未来科技竞争
制高点。
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创新。面向优势产业,整合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
校的研发资源,实施联合攻关,集中突破一批共性和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拥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
料、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开展前瞻性研究,重点实施一批具有重大
带动作用的科技专项。汽车及零部件,重点围绕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动车组
火车轮、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石油装备,重点提升成套装备集成水
平,研发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石油化工,重点突破高质量成品油、聚烯烃塑料、
聚酯化纤轻纺等技术。盐化工,重点突破海水提取溴、镁、钾等系列产品及精深
加工、高性能有机树脂合成、高端离子膜制造等技术。纺织,重点研究紧密纺、
数码印染、丝绸高档产品后整理、全电脑无缝加工等技术。橡胶轮胎,重点突破
巨型全钢工程子午胎生产、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和绿色环保复合型防老剂、促进剂
生产等技术。生态农业,重点开展良种培育及推广示范、农林疫病防治、生态养
殖与质量安全保障、盐碱地改造等技术研究。海洋科技,重点研究、集成、转化
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海水健康养殖、海洋药物及生物制品开发等关键技术。生态
环境,重点开展河口生态治理、湿地修复与保护、高效生态林种植等技术研究。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创新平台建设计划,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组
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工
业设计中心,重点支持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及生态谷建设,突出抓好黄
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建设风电室外实验室,努力打造成为国家级创新平
台。争取到2015年,省级以上科研机构达到70家以上。健全与国家部委创新联动
机制,加强院士工作站建设,重点推进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等
院地合作机构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增
强联合攻关能力。加快推进东营软件园、高新技术创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提高
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加快科教园区建设,推动科研院所来东营设立分支机构、研
发中心和中试基地,打造自主创新高地。
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建立政府引导和投入激励机
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切实增
加财政性科技投入,争取财政科技投入占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1.4%
以上,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创业设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研发项目。开展科技金
融试点工作,建立以政府科技投入为引导,企业、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
创新投融资体系。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扶持和培育技术评估、技术服务、
技术培训、管理咨询、技术认证、专利代理、产权交易、贷款担保、风险投资等
科技服务组织,重点加快青年创业基地等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技术创新服务
体系,培育发展技术市场,建立油地校三方共同参与的技术市场联合促进机制。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强化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
产权保护,切实保护自主产权和地区品牌。
二、教育改革发展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遵循教育规律,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
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市和人力
资源强市。
全面加强基础教育。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由政府主导搞好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新建、
改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城
乡学前教育办学体制,率先普及学前教育,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
学前教育。加快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实施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建立健全农村教师补充交流机制,加
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区域、校
际之间差距。健全资助制度,加大对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切实保障进城务工
者随迁子女接受同等义务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紧密结合,加强校企
合作,以提高技能为中心,建立集约化、规模化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健全适应
区域发展的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支持东营职业学院搞好国家骨干高
职院校建设。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城乡成人教育网络,加强成人教育中心学
校建设,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积极创建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支持中国石油大学及胜利学院发展壮大,吸引国内
外优质高教科研机构来东营办学和建立实习、试验基地。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切实改革教育管理体制。
推进政校分离、管办分离,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支持发展民办教育,落实民办学
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的平等法律地位,规范教育收费,提高民办学校办学
水平。以全面发展和人人成才为核心,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招生
制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倡导教育家
办学,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推进教育对外开
放,提升教育国际服务水平。
三、建设人才强市
贯彻实施《东营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服
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以
建设高端人才聚集地为目标,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
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
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人才工程,以高层次人才、高技
能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急需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
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实施党政人才素
质能力提升工程,完善培训制度,加强理论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造就一
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和公务员队伍。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工程,依托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以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创新园区为载体,重点培养一批
创新型人才、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实施高精尖人才引进工
程,着力引进一批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设立人才特区,打造全市人才工作创新试验区、高层次人才聚
集区。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发挥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和黄河口杰出人才奖、
创业创新奖的激励效应,支持引进和奖励高层次人才。统筹区域人才资源,建立
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人才交流、挂职和合作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
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形成促进各类人才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七篇 完善保障措施 推进规划实施

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规划实施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
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把握好规划实施的重点
和时序,确保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顺利实现。

第二十四章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环境是第一要素”的观念,以改进机关作风、
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为重点,着力整治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努力使我市的发展环境对内具有凝聚力、对外具有吸引力,在全省乃至全国最优。
创建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
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项目、审批环节、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积极
探索集中行政审批新机制,实行大项目集中代理审批制度,对纳入省、市重大产
业项目和重点企业实行特事特办,做到管理上“远距离”、服务上“零距离”。
坚决整治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提高服务水平。
创建宽松透明的市场环境。推动建立集中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土地
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以及一定规模使用国有资金建设的各类工程项目招投标
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全面推行公共资源进场公开交易,促进由政府审批向公开
公正公平的市场交易转变。积极主动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
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严禁向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严厉打击破坏市
场秩序行为,保护平等竞争。
创建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在市县权限内进一步加大对
投资创业者的政策支持力度。全力帮助有条件的企业,争取国家和省给予倾斜支
持。
创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杜绝“以罚代管”、“只收费不服务”等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依法保障投资者
及其企业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严厉打击危及企业的经济犯罪和针对企业的敲
诈勒索、强买强卖、强行承包工程、索要“保护费”等不法行为。

第二十五章 扩大城乡居民消费
完善消费政策,拓展消费热点,提升消费层次,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
制,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
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大力提高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例,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缩小城乡、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增强整体消费
能力。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
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
拓宽消费领域。扩大电子信息通讯、休闲旅游、医疗卫生、家政服务等提升
生活品质的服务供给,满足居民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促进消费升级。加快农村
基础设施和流通网络体系建设,扩大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汽车农机具等大型生产
设备、钢筋水泥等生产资料下乡范围,提高补贴标准支持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
造,促进农村消费。完善征信体系和消费贷款抵押担保体系,银企联合增加消费
信贷品种、扩大消费范围,搞好消费金融公司试点,促进信贷消费。
改善消费环境。倡导低碳消费,鼓励和引导居民使用节能环保型产品,形成
文明、节约、绿色的生活方式。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体系和
制度体系,创造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

第二十六章 保持投资合理增长
投资仍是“十二五”时期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必须保持合理较快
增长。初步匡算,“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1600亿元左右。
强化项目支撑。项目是扩大投资的主要载体,必须搞好项目谋划、运作,着
力推进建设一批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龙头项目。按照“建成投产一批、开
工建设一批、筛选储备一批”的要求,精心谋划论证一批重大项目,充实完善项
目库。对纳入项目库的项目,进一步完善协调推进机制,继续实行重大项目领导
领衔推进、重点工程领导牵头负责、重点企业领导挂点服务等制度,探索建立重
点项目全程负责制, 每年集中推进20-30个重大项目建设,突出推进一批有震撼
力的特大项目。
优化投资结构。正确处理投量、投向和投效的关系,加强投资宏观调控,以
投资结构优化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分类指导,有保有压,坚
决控制“两高一资”和产能过剩行业;强化政府投资导向,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
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现代农业、环境保护、改善民生和重大基础
设施等符合产业政策的领域。
积极向上争取投资。准确把握国家和省资金扶持方向和重点领域,加强部门
之间协同配合,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支持我市建设。同时,继续努力扩大利用外资,
积极吸引市外投资,支持民间资本扩大投资。

第二十七章 推进油地军校融合
高举油地军校团结发展的旗帜,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利益双赢、风
险共担”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区域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油地军校决策机制,
建立完善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城市转型。
坚持城市共建。以宜居宜业城市为目标,携手搞好城市建设、重大基础设施
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合力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共建美好家园。
坚持发展共谋。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加快推进转方式
调结构和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步伐,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期重点
在石油装备制造、石化、油田化学助剂等领域以大企业为龙头,推动组建专业化
企业集团,壮大企业规模,培育形成区域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共同开发天鹅湖、
石油科技展览馆、清洁采油厂等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
坚持和谐共促。整合区域社会资源,统筹解决区域民生问题,共享改革发展
和开发建设成果。重点推进卫生、市政、社区事业及生活服务等油田分离社会职
能,实现统一管理;建立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筹解决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统筹考虑油地居民的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化服务等问题,建立统一的社会
保障体系。

第二十八章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由同级党委提出建议,政府组织编制,人民
代表大会通过实施,在各类规划中居于主导地位。
完善衔接协调机制。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是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符合本级和上级总体规划,下级规划要服从上级规划,以保证在总体要求上方
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
完善规划实施机制。按照“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原则,对规划确定的各
项目标任务,通过年度计划予以分解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制定工
作方案,明确推进措施,确保规划实施。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对各级各部门承担的目标任务,纳入政务督查,实行规
划推进落实责任制。
完善督促检查机制。实行年度巡查报告制度、规划中期评估评价制度,加强
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总结分析规划实施的成效、存在的问题,
及时提出推动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根据发展实际,按规定程序进行必要修订和
调整。同时,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的沟通机制,推进规划实施信息公开,加强
社会监督。
全市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按照“新起点新阶段新目标新局面”的工作要求,团结一致,
万众一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东营各项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十二
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二○一一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