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6&rec=135&run=13

【概况】 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前身是广北农场,成立于1950年3月,2010
年改制为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全区辖一、二、三分场,15个全民队、4
个行政村。全区户籍人口6099人(含村民1488人),土地面积11.4万亩(含村集
体土地2.6万亩)。2011年9月,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管委会成立党政办公
室、经济发展局、财政局、社会事务管理局、建设管理局,设立国土、环保分局,
国税、地税征收征管处和治安办公室,健全完善工作职能,形成精简、高效的管
理机制。2011年,着力开展“规划年、项目年、突破年”活动,坚持体制机制改
革、科学规划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搭建支撑平台、项目带动突破同步推进,全
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16亿元, 同比增长111%, 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分别为
1.7亿元、4.16亿元、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5%、161.6%、30.4%。实现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3.98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收入4400万元,同比增长45.5%;
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同比增长41 9%;实现职均收入24400元,人均收入10997
元,同比分别增长20.9%、30.3%。2011年示范区被国家科技部、山东省政府确定
为共建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的核心区,创建成为省级农业高新技
术产业示范区。

【重点产业项目】 立足高效生态发展定位,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初步构建
起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全产业链开发为重点的高效产业框架。①大地乳业种养加
一体化项目。 计划3年内投资10亿元,以生产有机乳品为基础,以清洁生产和循
环农业为重点,采用生态循环系统,打造集有机牧草种植、奶牛标准化养殖、乳
品加工、沼气发电、生物有机肥、生物医药、科研开发、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循环
乳业产业。 至2011年底,已完成投资3.5亿元,种植有机牧草5000亩;万头奶牛
养殖场一期工程建成标准化牛舍20万平方米,奶牛存栏4300头,首批引进的2000
头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进入产奶期;乳制品加工厂经技术改造已具备生产经营条
件;生物有机肥厂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土建工程正在施工;沼气发
电厂完成申报手续, 建设沼气池3个。②东营南郊林场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43
亿元,3年内建设2.2万亩标准化苗木基地、1.8万亩支脉河风景防护林、0.3万亩
盐生植物园、 0.3万亩武家大沟风景防护林,构建种质资源库、品种创制、种苗
繁育与销售、园林工程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打造东营中心城绿色屏障
和北方平原地区重要的苗木基地。2011年冬至2012年春,投资9758.8万元,集中
实施10282亩一期工程, 引进速生白蜡、速生乔化柽柳、速生国槐、速生法桐、
花灌木等15个品种,140 余万株。至年底,已种植各类苗木17.9万株,植树总面
积272.1亩。③高效能现代化温室及有机蔬菜产业化项目。计划总投资9亿元,利
用3~5年建设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主要包括组培室、育苗工厂、有
机基质厂、 200万平方米高效能现代化温室、配送中心和质量监管与安全追溯体
系。集成应用先进温室设计技术、物联网技术、地热能、光伏环控一体化技术、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打造国内一流的安全食品营销与检测追溯基地。该项目一期
工程于2011年8月底开工建设,投资4700万元,建设高效能现代化温室6栋,面积
35472平方米, 全部采用有机基质无土栽培,引进白皮黄瓜、独根红有机韭菜以
及名贵蝴蝶兰等蔬菜花卉8个品种,30万余株。④棉花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项目。
占地1033亩,投资385.85万元,完成农田道路、水利配套、土地整理等建设。基
地分引种、精量播种、简化管理、新品种生产示范、配方施肥及高产攻关六个试
验区,采取优质棉田建设→优良品种种植→先进技术应用→分级采收的生产流程,
引进、示范、推广鲁研棉28、水浒棉72-8等14个新品种及优质抗虫棉丰产配套栽
培技术。平均皮棉单产100公斤,衣分41%,每亩增产15公斤,各项指标均达到优
质棉标准。

【园区规划建设】 按照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农、林、畜业循环,一、
二、三产融合,集农业高端产品生产与贸易、农业高新技术创新与推广、城乡一
体化发展于一体的总体思路;按照现代农业发展内在要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高
端需求以及园区可持续发展要求;按照技术链集成、产业链融合、服务链配套、
利益链持续的原则,着眼长远科学谋划,立足高点定位、错位发展,提出了“一
城、六园”的规划布局和“一个平台、六个特色产业、三个支撑体系”(农业高
端服务业平台,种苗花卉产业、设施有机蔬菜产业、循环乳业产业、高端农产品
加工产业、农产品物流业、生态旅游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体系)的主导产业体系,探索建立国内领先并与国际接轨的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一城”即生态科技城;“六园”即:现代林业示范园、都
市农业示范园、循环乳业产业园、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农产品综合物流园和生态
产业园。

【支撑平台建设】 按照公司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的机制,高起点搭建融资、产
业、科技三大支撑平台,为推动示范区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①投融资服务平
台。 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东营鑫立方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
通过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支撑示范区建设发展。②产业发展平台。根据产业
发展需求,分别注资1000万元,成立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东营市
菁华现代林业发展有限公司,统筹规划建设设施有机蔬菜、种苗花卉等重点产业
项目。③科技创新平台。与中国林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可持
续发展研究院、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滨州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结盟联合,推进人才、信息、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互通共
享以及金融与产业的有机融合。

【基础设施工程】 积极争取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将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纳
入全市计划,推进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①水利设施工程。投资161万元,
实施三分场农田水利配套工程, 维修支脉河饮水泵站1座,衬砌清挖沟渠6.77千
米,新筑农渠2.2千米;投资589.7万元,实施广北干沟水利配套工程,清挖广北
干沟等引水渠、排渠9.51千米;配合市水利局规划四干十四支恢复工程,项目投
资2761万元,实施后可将黄河水引入示范区,为示范区二分场农田灌溉提供有效
水源保障;南郊林场水库建设工程,计划投资1986万元,完成图纸设计等前期准
备工作,项目实施后将有效解决示范区无储备水源问题,为建设“旱能浇、涝能
排、碱能改”的高标准农田和林地奠定基础。②电力设施工程。计划总投资8200
万元,改造全区供电线路、设施,其中10KV以上线路改造工程2200万元,10KV以
下6000万元。 ③道路设施工程。项目总投资1.5亿元,规划新建、改建道路20.2
千米,形成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满足园区生产、观光、运输、管理等各项需求。
④土地整理工程。规划灌排模式转换工程,变渠道灌排模式为节水节地型精细化
“管道”灌排模式,增加土地面积,建设高标准现代化农田。⑤保障性住房建设
工程。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基础上确定保障性住房的户型和建设方案,委托上海
同济大学设计院按照“低碳、 生态,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完成首期500套
保障性住房建设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单体设计。

【惠民实事】 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财政重
点用在解决群众一家一户办不了、 办不好的大事、急事、难事上,集中办理5件
惠民实事。 ①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投资181万元,分别在总场驻地、三个分场居
住区新打深水井6口;投资456.5万元,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接东城自来水管网入
示范区生态科技城,将职工群众安全饮水纳入全市安全饮水保障体系,彻底解决
职工群众安全饮水问题。②为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本着从无到有、逐年递增的
原则,制定出台住房公积金实施方案,投资70.8万元,为1096名农场职工办理住
房公积金。③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投资20.1万元,为2304名符合条件的群众
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达到应保尽保。 ④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投资
38.8万元,为4300名群众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⑤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程,
搞好中德农牧业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劳动力技能素质,努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
作。以大地乳业种养加一体化项目、金银花引种实验与繁育基地、棉花标准化生
产示范基地、高效能设施有机蔬菜基地和林木种质创新基地为依托,建设中德农
牧业实训基地。实行政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基地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开展农牧
业科技创新、科技引领新农村建设“三大作用”,与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国畜牧
兽医学会、中国农大中美奶牛研究中心、中国林科院、山东农大、台湾三益集团
等先进地区、大院大所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组织开展参观学习、实用技术培训、
现场技术指导以及外出培训、专家讲座、技术论坛、农业展览等活动,提升干部
职工技能素质。 2011年9月示范区被省科协命名为“山东省十大高效生态科普示
范基地”;大地乳业牧草基地被授予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科技示范基地和山东
省农业科学院牧草科技示范基地两块牌子。同时,通过实行土地经营机制转换、
鼓励领办创办企业等政策,依托重点产业项目,妥善安置农场家属、子弟就业30
名,安置失地人员、停产工副业单位职工再就业32名。

【塑造新型文化】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剖析、研究农场
文化的基础上,注入人文环境和生态文明理念,以培育示范区新型文化为目标,
以人才智力引进为带动,以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突破口,努力打造“科技广北、低碳广北、绿色广北、数字广北、信用广北、
人文广北” 。投资3万余元,完善和配套文化广场、职工活动中心、老年大学、
图书室等场所设施; 成立象棋、书画、钓鱼、健身、戏曲等协会7个;组建老年
门球, 太极拳(剑)、健身操(舞)、中老年女子舞蹈等队伍6个;利用春节、
五一、七一、九九重阳等节日,发挥工会、团委、妇女、老年等组织主体作用,
以“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为主题,广泛开展“安康杯”创建、青年志愿者服务
以及各类文体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座谈会等职工群众参与度广的精神文
明创建活动;组织参加黄河口国际马拉松比赛;老年门球、书画比赛在全市获得
多项表彰。新建并开通示范区网站,计划投资2000万元,建设涵盖征信系统、数
字管理、人文平台的信息化工程,打造智慧农场、数字园区;成立《新广北》报
编辑部,出版发行10期8000份;在《中国农垦》《山东科技报》《东营日报》等
市级以上媒体发表理论、新闻、文学、信息等稿件10余篇;超额完成党报党刊征
订任务。2011年,示范区工会获全市先进集体、先进职工之家、工人先锋号等称
号;计划生育工作获得市政府人口与计生工作一等奖。(刘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