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5&rec=95&run=13

【概况】 2010年,全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和异常气候变化严峻挑
战,围绕保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
业产业结构,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为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
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87.38亿元,同比增长4.5%;农民人
均纯收入8427元,同比增长15%,增幅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农林牧渔业产值稳定增长。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9.64亿元,其中,
农业总产值71.25亿元, 下降0.7%;林业总产值1.49亿元,增长3.1%;牧业总产
值46.81亿元,增长10.6%;渔业总产值37.3亿元,增长5.8%;农林牧渔服务业总
产值12.78亿元,增长7.1%。
粮食产量小幅下降,但仍为粮食生产历史上的第二个高产年份。2010年全市
粮食种植面积181.47万亩,单产437.3公斤,总产79.36万吨,分别比2009年增长
2.2%、 -3.3%和-1.2%。 棉花种植面积186.91万亩, 亩产63.2公斤, 皮棉总产
11.81万吨,分别比2009年增长7.84%、-19.87%、-13.6%,瓜菜种植面积46.39万
亩,总产190.73万吨,分别比2009年增长-8.96%、-10.98%。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市农机总动力225.05万千瓦,农机总值21.5亿元,
拖拉机保有量5.28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0106台,新增大中型拖拉机810台,
联合收获机保有量4352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1592台,免耕播种机保有量4005
台。 全市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 11.44万吨,比上年增长-3.5%。农村用电量
4346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3%。(宋维强)

【农业产业化】 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宽农民增收
渠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培育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入全面提升的新
阶段。 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531”工程(利用5年时间,投资30亿元,培育100
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制定下发《2010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
育工程实施方案》,对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组织成立东营市农
业产业化协会, 吸纳市农林牧渔等13个部门单位,市人民银行等4个金融部门,
101家农业产业化市重点龙头企业入会, 搭建起政、银、企交流合作的平台,为
龙头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新华六合饲料加工
公司等1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扩大了企业群体,提升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加快农业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新上扩建项目46个,其中投资过
5000万元项目15个,完成投资11.2亿元;市财政重点扶持华誉集团等29家规模大、
效益较好、带动能力强的加工、流通型农业龙头企业项目。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监
管,引导龙头企业加强规范化建设,加快技术创新,提高运行质量和发展水平。
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08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31家,市级
124家; 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30家,带动全市75%的农户进入产业链经营。(王红
梅)

【高效生态农业】 坚持把农业生态建设放在首位。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
治活动,保障农产品生产安全;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市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实现
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农业环境检测全覆盖,初步建成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检
验检测体系;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基本农田配方施肥实现全
覆盖,耕地产出能力进一步提高;强化种子监管,主要农作物良种率达到100%;
科学做好农业病虫害预警预报、专业化防治和统防统治工作,植保工作走在全省
前列; 积极培育沼气专业村和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农村户用沼气池达到7.3万户
(新建1.1万户) ;提高全市农机装备水平,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25.05万千瓦;
实现秸秆还田147.4万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5%;全市有290个农产品、157
万亩生产基地通过“三品”认证,中国、山东名牌农产品达20个;农产品注册商
标285件(新增31件) ,其中驰名、著名商标16件;全市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有
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的蔬菜生产基地38个、38.62万亩,已建成2个全省最大的
万吨食用菌生产基地。(张国凤)

【农产品质量安全】 2010年,全市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将其列入重
要议事日程。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方面,列支专项经费用于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建设,增置仪器设备,配备专职人员从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全市农产品
质检体系新增投入318万元,新增农残检测点30个,市农产品质检体系建有1个市
级中心、 5个县级中心、57个乡级(含企业、市场和基地)农残速测点,仪器设
备总值3198万元, 检测人员134人,实验室总面积6570平方米。2010年,市县区
农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及农业环境样品7838个,数据81676个。
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方面,根据《2010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实施方案》,
市农产品质检中心和县区农产品质检站对全市基地和市场蔬菜进行12次例行监测,
对全市重点水产养殖基地进行2次例行监测,共监测样品2338个,数据50416个,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简报的形式向市、县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反馈监测结果及
不合格产品处理情况。通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提高全市农产品质量
安全水平, 在2010年全省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中, 东营市蔬菜抽检合格率为
100%。(张继成)

【农业行政执法】 2010年,全市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及农药执法
年活动, 共出动执法人员1983人次,查处假劣农资案件123起,涉案金额91万余
元,挽回经济损失1000万余元。
实行市场准入。各县区普遍实行农业化学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对辖区内的
农业化学投入品进行备案,对备案产品发放准入书,把住农药市场准入关。全市
共发放农药市场准入书98份,准入品种1100个。
推行高毒农药定点销售。全市确定的44个定点高毒农药定点销售单位,都是
远离蔬菜主产区、信誉度高、技术力量强的单位,做到高毒农药进货渠道清楚、
销售去向明白,实现可追溯化管理,切实解决禁限用农药无序销售的状况。对不
按要求进行经营的,一经发现坚决取消其定点资格。
实行农资打假有奖举报。出台农资打假有奖举报办法,安排10万元经费对举
报人员进行奖励。印制有奖举报办法3000份,在全市蔬菜主产区和农资经营店张
贴,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资打假。
开展放心农资店创建工作。 按照标准要求,组织各县区207家经营单位参加
创建活动。同时对原有的放心店加大管理力度,对照新标准做好质量提升。
开展农药质量监管抽查。对市场上农药质量进行动态监控,全年共监测农药
样品218个, 检测出不合格样品68个,对不合格农药及时进行处理,净化农药市
场。(张大伟)

【农业科技】 2010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农民科技培训班1700期,培训农民17万
人次。重点推广应用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玉米“一增四改”技术、抗虫棉防早
衰栽培技术、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农作
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冬枣标
准化生产技术、大棚养蚕技术、奶牛精细化管理集成技术推广、禽类标准化配套
生产技术、黄河口大闸蟹生态养殖技术、海参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等,有效解决农
民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王金钟)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2010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
法》和《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加大指导、扶持和服务力度,推进农民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1122”(即一个推进:全面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 到年底力争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一项行动:组织开展农民专业
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年内创建市级示范社50家;两个对接:组织好“银社对
接”和“农超对接”,解决资金短缺和优势农产品营销问题;两项制度:建立农
民专业合作社动态管理制度和固定联系点制度)工程。着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示范社建设行动,出台《东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标准》,重点培育50
家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的市级示范
社,其中,“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加强人才
培训,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培训班2期,培训300余人次。2010年,新发展农
民专业合作社135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556家,其中专业合作社
492家、专业协会64家,固定资产总额5.22亿元,年经营收入30.26亿元,社(会)
员近9万户,年增纯收入总额4.09亿元。
开展“银社对接”活动。建立“银社对接、金融支农”联席会议制度,召开
“银社对接、金融支农”座谈会,20多家合作社代表与有关涉农银行签署合作协
议。 邮储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1.3亿元。(丁子
久)

【东亚飞蝗监控与防治】 2010年,全市东亚飞蝗普查面积531.7万亩次,发生
面积297.8万亩次, 防治面积210万亩次。全市共计投入作业飞机1架,车辆40辆
(台) , 药械805台(部) ,农药150吨,总体防治效果达95%以上,确保蝗虫
“不起飞,不成灾”的应急控制目标。
建立健全目标责任体系。市县分别成立东亚飞蝗查治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
订责任状,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的目标责任体系。加强蝗情监测,通过系统调
查和拉网普查, 准确掌握蝗情,利用GPS查明蝗虫发生范围和重点防治区域,确
定最佳防治时期。建立健全综合防治体系,实行地面防治与飞机防治相结合、化
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探索出综合防治的新路子。实施科技治蝗,建立健全
技术保障体系。根据蝗虫发生的具体情况,分类指导,科学防治,新建生态治蝗
示范区3200亩。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基础保障体系。2010年,全市各级财政
共列支治蝗经费146万元。(尹洪德)

【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选介】 山东万得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主
要从事大豆深加工,现有员工600余人,占地面积700亩,总资产5.72亿元,其中
固定资产4.47亿元。公司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
体系、IP非转基因认证,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高新技
术企业、全国少数民族特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全省“三个亮点”一起亮典型民
营企业。主要产品有大豆蛋白系列产品、大豆蛋白素系列保健品、精炼大豆油、
清真牛肉食品,主要销往湖南、四川、河南、广东、浙江、黑龙江、北京等省市,
并出口南非、俄罗斯、土耳其、荷兰、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四十多个国家和
地区。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辐射带动周边2.86万农户从事大
豆种植和肉牛养殖, 年增加农民纯收入3206万元。 201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6.82亿元,利税1361万元,出口创汇1409万美元。
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主要从事蔬菜种植及精细深加工、
肉类食品综合加工、 国际贸易业务。现有员工1600人,占地面积200亩,总资产
8.6亿元, 其中固定资产38608万元。 公司通过ISO9001认证、 ISO14001认证、
HACCP认证、 KOSHER认证、BRC认证和Halal认证,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
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驰中”商标被认定为中国
驰名商标。驰中蔬菜示范基地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列为全国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
区。驰中集团蔬菜研发中心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山东省蔬菜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公司主要产品有速冻、保鲜、冻干、调理蔬菜等出口蔬菜系列产品,VF果蔬
脆片系列产品,驰中牌肴驴肉、烧牛肉、“鼎味居”卤味肉食等肉类系列产品,
主要销往全国各地及欧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公司发挥农业龙
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按照“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辐射带动周边
5.3万多户农民从事标准化蔬菜种植, 年增加农民纯收入1300多万元。2010年,
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27亿元,利税9260万元,出口创汇2200万美元。
山东华誉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8年,是集种禽繁育、鸡苗孵化、肉鸡饲
养、蔬菜生产、饲料生产、肉鸡加工出口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现有职
工3000名, 资产总值6亿元,辖5个公司、24个分场(厂),基地辐射周边4个地
市、8个县区、39个乡镇,带动养殖从业人员3500户,带动周边良种猪养殖量1万
头, 蔬菜种植面积1万多亩,饲料转化粮食(大豆、玉米)种植面积15万亩,综
合产值20亿元。 集团通过1SO22000、HACCP认证,先后被授予农业产业化省重点
龙头企业、山东省文明诚信百佳企业、山东省环境友好企业、山东省循环经济试
点企业等称号,“华誉”商标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集团主导产品为冻分割
鸡及其熟制品,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3.6亿元,
利税2600万元,出口创汇1765万美元。
山东半球面粉有限公司。创建于1956年,是一家从事粮食购销与食品加工的
国家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公司现有员工647人,占地面积120亩,总资产2.6亿元,
其中固定资产1.2亿元。 公司拥有年加工小麦粉40万吨,购销粮油30万吨,加工
面条5万吨的能力, 建有优质小麦生产基地45万亩,是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
头企业,国家粮食行业十大面粉加工企业,国家食品行业百强企业。公司制粉工
艺水平及设备技术等级均达国际领先水平,“半球”牌系列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
品认证, 获得首批食品生产许可证、ISO9001、ISO14001、ISO18001、ISO22000
国际管理体系认证,销往全国27个大中城市,并出口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
印尼等国家和地区。“半球”牌小麦粉连续12年保持山东省名牌称号,2007年获
中国名牌称号。公司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按照“公司+基地+农户”
运作模式,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辐射带动周边7万多户农民从事优质专用小麦种
植, 年增加农民纯收入3000多万元。201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1亿元,利税
3700万元。
山东光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是一家集良种鸭苗孵化、鸭饲料加
工、商品鸭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
司现有职工2200名, 占地面积380亩。公司主要生产鸭苗、饲料及肉鸭冻、鲜产
品,主要销往山东、河南、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安徽、东北三省。集团以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 的方式实现集团与农户、市场的连接,辐射带动东
营市及周边地区3000多户进行肉鸭养殖, 增加农民纯收入90 00多万元。 截至
2010年底,集团资产总值7.19万元,年营业总收入11.2亿元,利税0.83亿元。
山东华津植物蛋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是一家集棉籽收购与加工、植
物蛋白以及食用植物油生产经营及进出口业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加工企业。有
员工380人, 总资产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4653万元。公司拥有年产3万吨棉籽蛋
白生产线,主要产品有棉籽蛋白、植物油、棉籽皮、棉短绒、棉皮颗粒等,主要
销往山东、河北、天津等地。公司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
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201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01亿元,利税2851万元。
东营利富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92年,主营果蔬罐头、冷冻肉鸭等。
有员工1400余人, 总资产1.0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5792万元。公司通过ISO9002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HACCP认证、ISO9001认证、美国FDA和SGS认证、英国BRC认
证, 获得美国汉堡王认证书,制定实施SSOP和GMP程序,使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和
产品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产品以出口为主,远销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
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公司围绕国内外市场走势,立足水果、蔬菜、畜禽深加工,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初步建立起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
格局,辐射带动周边6000多户农民从事果蔬、肉鸭养殖,年增加农民纯收入3000
多万元。 201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利税1478万元,出口创汇1453.9
万美元。
东营阳光丝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年,是一家集桑蚕养殖、蚕茧加工、工
业缫丝及高档丝绸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 公司有员工520人,占
地面积202亩,拥有资产1.5亿元。主导产品为桑蚕丝、捻线丝、丝棉高支倍捻线,
销往广东、上海、杭州及省内外各大丝织生产加工企业,并出口印度、东南亚等
国家和地区。公司先后被评为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
业、 省 “守合同重信用” 企业, 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
ISO14001∶2004环境体系认证,“阳光丝路”牌白厂丝被评为山东名牌产品。公
司发展桑园基地3万亩, 建设养蚕大棚5000个,桑园基地辐射三县两区的12个乡
镇,带动全市养蚕专业户2万余户,特别是龙居镇桑园面积达到2.5万亩,成为鲁
西北地区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公司先后成立新阳光桑蚕协会和蚕农合作社,通
过协会和合作社与蚕农签订蚕茧保护价收购合同, 让广大蚕农养上 “订单蚕”
“放心蚕”。201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 8亿元,利税1032万元。
东营市景明水产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加工和销售。
公司有员工85人,占地面积1000亩,总资产6465余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410万元。
公司开发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海参、黄河口虾皮、黄河口刀鱼等20余种黄河口
特优水产品,并突出“黄河口”品牌,对产品精细包装,推出景明系列产品,主
要销往北京、济南、烟台、香港等地区。公司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按
照“公司+基地+农户” 运作模式,辐射带动周边800多户农民从事大闸蟹养殖、
海参养殖, 年增加农民纯收入3200多万元。2010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434万
元,利税966万元。(王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