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5&rec=45&run=13

【概况】 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牢牢把握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总战略,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全市经济保
持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和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初步统
计,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359.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完成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1348.98亿元,增长22.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36亿元,增长
18.7%。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4.88亿元,增长29.7%。各项存款余额1567.1亿元,
比年初增加266.12亿元; 贷款余额1148.11亿元,比年初增加248.75亿元。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96元,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8427元,增长15.0%。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完成“十一五”目标
任务。在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调查中,得分列全省第二位。
(一)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实现新突破。2010年是实施国家战略的开局之年。
各级各部门抢抓机遇,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拉开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新格局。一
是“四区一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临港产业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推进,中海
油物流园区、华泰化工园、万通海欣保税罐区等大项目开工建设,一批精细化工
项目竣工投产。高端产业区,科技公园、生态工业园、软件园等产业园建设快速
推进,新签约过亿元项目34个,开工过亿元项目46个,高端产业加快聚集。黄河
口生态旅游区,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湿地公园二期工程竣工投入运营,综合服务
能力明显提升。生态高效农业区,现代渔业示范区二期工程完工,综合配套区建
设加快推进,研发中心大楼投用;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
全面启动。黄河水城,深度开发工程全面展开,金融商务区、河海风情娱乐城、
水城之窗、水城雪莲剧院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清风湖景区正式开放,被评为国
家级新光源示范区。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破。东营港3万吨二号码头建成投
用,实现外轮开放,2个5万吨液体化工码头开工建设。东营机场4D级改扩建工程
全面完成,新航站楼即将投用。德大、黄大铁路开工建设。东营港区防潮堤前期
工作顺利推进。三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网”绿化工程完成投资6.68亿元,
新增绿化面积27万亩,构筑起了“三网”绿化主体框架。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与修
复,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修复湿地20万亩。四是“三争”工作成效显著。土地、
金融、财税等大政策争取实现新突破,一批大项目列入国家、省计划盘子,东营
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王经济开发区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全年争取上级扶持资金26.5亿元。
(二)巩固应对危机成果取得新胜利。2010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
响,着力强化投资消费出口的拉动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财税的保障作用,全
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分析调度会议,及时把握形势,采取
应对措施。 着力抓好大项目建设,开工建设过亿元项目269个,投资拉动经济增
长8.5个百分点。 积极培植消费热点,落实家电、汽车下乡等政策,消费对经济
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努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加强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扩
大信贷投放, 举办两次大型政银企合作洽谈会,签约资金743亿元,缓解了企业
资金困难问题。狠抓财政增收节支,加大治税管费力度,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
强。
(三)经济结构调整有新变化。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结构调整紧密结
合起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升产业层次。一是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认真落
实“四个一”机制,加快传统产业高新化、高端产业集群化发展。新上一批科技
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等产业初具规模,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3.4个百分点。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
伐加快,石油装备、橡胶轮胎等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服
务业发展加快。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商贸餐
饮等传统服务业进一步提升。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
高1.2个百分点。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增强。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国家
大学科技园及“生态谷”等创新平台建设快速推进,组建3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一大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制定出台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和中长
期人才发展规划,一批高层次人才到东营创新创业。组织实施节能减排、安全生
产和环保治污三大战役,有力地推动了可持续发展。
(四)城乡一体化发展拉开新格局。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
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农业结构
调整步伐加快。积极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渔业、畜牧等产业加快发展,特色水产
品养殖面积达到174万亩, 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达到1300个。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到50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92家,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推进标准
化、品牌化建设,农产品质量效益同步提高。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河道治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等重点水利工程全部完成,改造中低产田10.5万亩,
改造建设农村公路409公里, 新建户用沼气池11650个,解决了8万多农民饮水安
全问题。三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全市城镇化率达
到60%。 稳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实施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新建农村住房
2.9万户,改造危房4988户,农村居住环境有较大改善。
(五)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创新
成效明显,引进6家股份制银行,成立10家小额贷款公司,设立黄河三角洲银行、
投资基金等工作进展顺利。 土地管理改革试点积极推进。企业改革继续深化,2
家企业成功上市。国有农场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
快推进,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成效显著,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开始启动。文化体制改
革取得新进展。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对外
贸易实现突破性增长,进出口总值80亿美元,一年翻了一番,增速居全省首位,
其中出口27亿美元。成功举办黄三角经洽会、石油石化装备展、橡胶轮胎暨汽车
配件展,开展一系列高层次境内外招商活动,与香港华润集团、山东高速集团等
大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进比利时苏威、广汽等一批战略合作伙伴,实际利
用外资2.1亿美元。
(六)社会民生建设得到新加强。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市新增城镇
就业4.25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6%,转移农村劳动力5.97万人。健全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企业退休人
员养老金支付标准、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对低收入群体发放了一次性
物价补贴,对在岗乡村医生给予补助,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加大教育事
业投入, 实施中小学和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中心城区3座
小学建成投用。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造乡镇卫生院2处,建设改造村卫生
室352处, 新建城市社区服务机构18个。加快发展文化和体育事业,成功举办黄
河口国际马拉松赛和黄河口文化艺术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新增保障性
住房6138套,建设棚户区安置住房2429套。10件便民实事全部完成。开展中心城
社区集中整治。圆满完成援助北川重建任务。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食品
药品监管和重大疫病防控工作,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一科)

【政府常务会议提要】 2010年,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共17次。
1.第6-37次, 1月6日召开。研究拟提交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
工作报告》(讨论稿)、200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2010年计划初步安排意
见、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2010年度便民实事。
2.第6-38次, 2月1日召开。传达学习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省南水
北调工程建设指挥部成员(扩大)会议精神及东营市贯彻落实意见,研究调整天
然气销售价格及完善天然气价格调节机制和市政府领导工作分工,安排部署当前
工作。
3.第6-39次,2月10日召开。传达全省企业管理大会、全省林业改革与发展
工作会议精神,研究东营市贯彻意见,安排部署当前工作。
4.第6-40次,3月16日召开。传达学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研究
推进技术创新、 《东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及《东营市广利
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5.第6-41次,3月31日召开。研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推进落实工作、《关于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的意见》,2009年度土
地卫片执法检查情况、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
拉松积分赛。
6.第6-42次,4月28日召开。研究黄河水城深度开发重大建设项目,全省农
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现场观摩会精神及东营市贯彻意见、2010中国(广饶)国
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览会筹备、第八届东营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情
况。
7.第6-43次, 5月4日召开。研究黄河南展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规范行政
处罚自由裁量权情况,安排部署当前工作。
8.第6-44次,5月26日召开。研究中心城工业企业搬迁,东营市代表团赴港
招商考察情况、《东营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
9.第6-45次, 7月2日召开。研究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做好下半年经
济工作的思路和措施,研究《东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10.第6-46次,7月26日召开。研究节能减排、生态建设、服务业发展、8英
寸集成电路和LED电视背光模组项目资金问题。
11.第6-47次,8月11日召开。研究民营经济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东营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大额医药费补偿办法》和《东营市农民医疗保险大额
医药费补偿办法》、2011年市级预算编制工作。
12.第6-48次,9月7日召开。研究全市“三争”活动进展情况和第三届中国
(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筹备工作、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情况、
提高城乡居民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安排部署当前工作。
13.第6-49次, 9月25日召开。研究加强环境建设、黄河水城水污染综合治
理、城市住房保障和创建省级低碳生态示范城市。
14.第6-50次, 11月4日召开。《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纲要》(讨论稿)编制、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初步安排和2010年全
市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指标完成情况、东营永安机场关闭整顿、2009年度土地
卫片执法检查和2010年度违法违规用地专项整治情况,安排部署当前工作。
15.第6-51次, 12月7日召开。研究公立医院改革和教育工作,传达省对口
支援新疆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对全市低收入群体发放一次性物价
补贴情况。
16.第6-52次,12月21日召开。传达全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区建设会议精神,研究中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牧业技
术培训中心建设等工作。
17.第6-53次,12月29日召开。研究明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讨论拟提
交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等事宜。(任文学)

【政府专题会议提要】 2010年,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52次。
1.研究中心城出租车加气问题
2.研究天然气供需问题
3.研究金水社区移交工作有关问题
4.研究金融商务区规划建设有关问题
5.研究国家石油钻采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吹氧
造锍多金属捕集技术”项目推进工作有关问题
6.研究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等事宜
7.研究黄河清+7至汊2河段治理工程有关问题
8.研究2009年度部分跨年度工程有关问题
9.研究泰克托普LED和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项目推进事宜
10.研究中心城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房二期工程建设有关问题
11.研究加快推进金岭公司上市有关问题
12.研究河海风情街详细规划等事宜
13.研究揽翠湖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有关问题
14.研究城建重点项目问题
15.研究土地审批等有关问题
16.研究黄河水城建设及重大城市建设项目推进有关问题
17.研究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建设工作有关问题
18.研究黄河水城建设近期部分重点工作有关问题
19.研究东营港开发区防潮堤工程建设有关问题
20.研究张振来救治有关问题
21.研究东营地区天然气供气有关问题
22.研究加强广利河污染治理确保黄河水城水质水量等有关问题
23.研究重点城建项目建设问题
24.研究高端产业发展和科技公园规划建设等事宜
25.研究有关资金安排等事宜
26.研究东营市技术学院建设发展有关问题
27.研究中心城区及河口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有关问题
28.研究黄河水城水源水循环建设等有关问题
29.研究中石油泰—青—威天然气管线向东营供气有关问题
30.研究东营机场扩建有关问题
31.研究推进东营市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相关合作项目
32.研究有关资金安排等事宜
33.研究丽景、科达两校移交工作有关问题
34.研究东营机场绿化等有关问题
35.研究儿童乐园等项目协调推进有关问题
36.研究水城雪莲大剧院项目推进有关问题
37.研究城市道路建设有关问题
38.研究清风湖景区完善提升工程及东城重点道路改造等问题
39.研究加强东城民办幼儿园管理工作有关问题
40.研究东营港海关监管卡口建设有关问题
41.研究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重点项目启用管理有关问题
42.研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交接有关问题
43.研究水城之窗项目建设有关问题
44.研究新建城市道路有关问题
45.研究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规范有关问题
46.研究东营机场道路绿化和城市湿地建设问题
47.研究东营机场扩建工程协调推进有关问题
48.研究东营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有关事宜
49.研究土地审批等有关问题
50.研究黄河河口清8河段畸形河湾调整应急工程有关问题
51.研究开展全面治理水气污染全民开展环保行动有关问题
52.研究微藻生物能源项目推进落实有关问题
(来小荣)

【政令辑要】 2010年1月5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
技园优惠政策的通知》(东政发〔2010〕1号)。
2010年2月26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东营市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暂
行办法的通知》(东政发〔2010〕2号)。
2010年5月7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印发东营市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的通知》
(东政发〔2010〕7号)。
2010年7月19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快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意见》(东政
发〔2010〕12号)。
2010年8月10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
(东政发〔2010〕15号)
2010年12月22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印发东营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规定的通
知》(东政发〔2010〕20号)。
2010年2月25日, 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印发东营市乡村之星选拔管理办
法的通知》(东政办发〔2010〕1号)。
2010年3月24日, 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加强中心城住宅区配套幼儿园规
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东政办发〔2010〕26号)。
2010年6月7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印发东营市深化矿产资源开发整合
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政办发〔2010〕46号)。
2010年7月13日, 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印发东营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
法的通知》(东政办发〔2010〕54号)。
2010年8月19日, 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印发东营市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
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东政办发〔2010〕59号)
2010年11月25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
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东政办发〔2010〕76号)
2010年12月24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加强二手车流通管理工作的通知》
(东政办发〔2010〕82号)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 2010年,市政府办公室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突出优质服
务这个中心,牢牢把握形势任务的需要,准确把握工作规律和要求,积极参与政
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保证了政府工作高效有序运转,为加快推进黄河三角
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全年共获市
级以上表彰13个。
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坚持把抓好重点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全力协助市政府领
导抓推进、抓调度、抓落实。①抓经济运行调度。完善经济运行调度机制,每季
度召开一次经济运行调度会议,协助市政府领导分析把握形势,科学决策,及时
采取应对措施。 特别是针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协调组织2次大型政银企合作洽
谈会,签约金额743亿元,为企业健康运行提供了资金保障。②抓经济结构调整。
围绕打好结构调整攻坚战,制定出台加快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
积极推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自主创新等重点工作,特别是在支持先进制造业、
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落实上,定期调度,跟上督查,确保
兑现到位。③抓保障改善民生。完善市长公开电话等制度,畅通政府与群众联系
的渠道。创新市长市民对话会的内容和方式,强力督导市民反映问题的解决。突
出抓好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调度督导,10件便民实事圆满完成。积极协调解决
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涉及民生的文件严格把关,高效运转,推行国家
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等政策及
时出台并得到落实。高度重视包村帮扶工作,帮助河口区太平乡太和村改善生产
生活条件。④抓社会和谐稳定。妥善解决群众上访反映的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
上狠下功夫,加强协调,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使一些不稳定因素得到有效化解。
重要活动组织调度。①组织承办一批重大展会赛事活动。特别是在举办首届
黄三角经洽会、第三届国际石油石化装备展、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过程中,各有
关领导盯上靠上,办公室全员参与,圆满完成欢迎招待会、开幕式等重要活动的
组织工作。②组织开展“三争”活动。牵头制定“三争”活动方案,定期跟踪,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上级支持。土地、金融、财税等大政策争取实现突破性进
展,一批大项目列入国家、省计划盘子,全市争取扶持资金20多亿元。③组织实
施“三大战役”。坚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筹备召开十几次调度会议,加大督
导调度和预警调控力度,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全力抓
好安全生产百日集中行动,牵头组织做好宣传发动、自查自纠、专家会诊、督导
落实和巩固提高的全过程,多次深入基层现场督导,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全市安
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参与组织全面治理水气污染全民开展环保行动,“碧水蓝
天”工程等重点工作全面展开。
重大项目协调推进。①抓重大项目引进。市政府先后开展香港、台湾等境内
外招商活动,与香港华润集团、山东高速集团等大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办公
室作为牵头部门,全程参与,精心组织,及时调度工作进展情况,为引进大项目、
开展战略合作发挥重要作用。②抓重大项目开工。协调组织项目集中开工月活动,
健全完善领导包项目等工作机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完善开工条件,推动
一批大项目按时开工建设。③抓重大项目调度。建立完善重大项目调度制度,对
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工业等大项目逐一排出单子,层层落实责任,实行周调度、
月通报,全力为市领导掌握情况、加快项目建设搞好服务。
综合协调工作。紧紧围绕决策、执行、反馈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在
政府工作运行中的枢纽作用。在总体要求上,坚持细致周到、举一反三,着重把
握细节,创新服务方式,充分体现领导意图。在工作机制上,各秘书长、主任按
照分工抓好政府各路工作的协调调度,各有关科室抓好具体事项的执行和落实。
在工作运行上,按照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抓好协调,使综合协调贯穿于服务全
过程。在工作重点上,突出抓好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点工作的组织协调,确
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全年共组织筹备各类会议630次、领导活动460次。同时,
加强与几大班子和县区、部门办公室的沟通衔接,促进工作协调有序开展。
综合文字。牢牢把握“立意要高、内容要实、措施要硬”的目标要求,始终
坚持“又好又快”的工作标准,注重从全局高度研究工作,准确把握领导意图,
不断提高文稿质量。 全年共起草领导讲话、工作汇报等文字材料1260篇,约450
万字,文稿的思想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明显增强。认真做好公文处理工作,完
善公文处理、机要保密等工作制度,公文处理更加规范高效,文件制发质量不断
提高。全年共制发各类红头文件532件,办理各类来文来电3213件。
信息调研工作。 全年共编辑各类信息1300多期,市领导批示信息105期,其
中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25期,批示信息全部纳入政府决策。上报信息在全省继续
名列前茅, 上报信息248期580篇,有3期信息经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后在全省转
发。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领导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出28个重点调研问题,
把调查研究与推进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在摸实情、理思路、当参谋上下功夫。全
年共完成《关于黄河口湿地保护与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等21篇高质量的调研报
告,其中有5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一批调研成果进入市政府决策。
政务督查工作。①完善机制抓督查,进一步调整工作分工,加强督查力量,
形成以市政府督查办牵头、各有关秘书科室协同督查的大督查格局。②突出重点
抓督查。坚持把全市重点工作、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作为重点,特别是对市政府
常务会议和市政府主要领导确定事项,实行一周一调度,迅速跟进督导,及时向
领导反馈。③创新督查方式。打破长期以来文来文往的督查方式,加大督查力度,
在对全年重点工作实行定期督查的同时,对阶段性重点工作,加密督查频次,真
督实查,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深入现场督查30余次,编发督查通知单34期、呈
阅件127期、 督查通报50期。④规范程序抓督查。修订完善请示报告、领导批示
件等办理规则, 全年共办理请示报告件326件、领导批示件213件;123件人大代
表建议和370件政协提案全部按时办结,代表满意率100%,委员满意率99.5%。
应急管理工作。突出抓好应急能力建设,调整充实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
会,组织修订市政府专项应急预案19项,开展危化品、建筑施工等大型应急演练
9次, 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和宣传教育,整体工作水平有新提高。加强应急值守和
日常值班工作, 及时办理预警预报信息205条, 下发办理会议通知、 来文来电
1200多个,保障各项工作高效运转。探索实行突发事件信息每日调度、信息报告
约谈、应急建议等制度,促进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参
与协调处置突发事件35起,救助遇险人员75人,其中胜利作业三号平台遇险人员
搜救行动得到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事务服务工作。①政务接待工作。创新精细特色服务,优化细化工作流程,
努力打造精品接待品牌。全年共接待外宾20余批次,省部级领导45批次,厅局级
领导430批次, 外地市和企业考察团105个,累计接待来宾1.3万多人次。②机关
事务管理工作。精心组织各类会议,认真搞好会务服务。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
保固定资产安全有效使用。加强文印工作管理,文稿印制质量和效率有了新提高。
③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合理安排
各项支出,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④车队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
制度,加强驾驶员教育培训和车辆管理,实现了安全行车、文明行车。⑤组织人
事、离退休干部服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挂靠管理单位工作。①打击走私工作。深入开展打击走私专项斗争和联合行
动,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打击走私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市打
私办被评为全省反走私工作先进集体。②行政审批工作。围绕建设“政务超市”
的目标,健全完善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和运行新机制,推行“两集中、两到位”改
革, 构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网络系统平台。 全年共受理办结行政审批服务事项
8.3万件, 服务质量明显提高。③会展工作。完成市会展工作办公室组建,初步
构建促进会展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突出抓好重大展会组织工作,筹办首届黄三
角经洽会等10多项重大会展活动。④驻外机构工作。完成全市驻京办事机构规范
清理工作。市政府驻济南办事处、驻北京联络处加强与驻地部门、单位的联系,
积极协助争取支持,扎实做好信访等工作,服务水平有新的提高。
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工作。①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在充分利用《政府公报》、
政府门户网站等载体的基础上,建设市级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公布政府规范
性文件和重大工作。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指导进驻部门印制《办事指南》《政务
公开资料汇编》和《政务公开台账》,并加强监督检查,抓好落实。②加强电子
政务建设。突出抓好市政府门户网站管理,积极做好协同办公系统和政务专网改
造维护。市政府办公室获2010年度中国信息安全“电子政务安全示范奖”,“中
国东营”政府门户网站获“2010年度山东省优秀政府网站”称号。③依法规范行
政行为。通过政务督查、受理市长公开电话等方式,督促市政府部门依法行政,
自觉纠正不规范行为。④认真办理群众诉求。充分发挥市长公开电话的窗口作用,
市政府领导定期现场接听来电,并按照“三个百分之百”(即:有电必接、有电
必办、有电必复)“三个熟悉”(即熟悉政府各部门的职能、职责分工;熟悉群
众反映的情况,要听明白,搞清楚;熟悉工作运转的程序,严格按程序办事,进
一步提高办理成效) 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全年受理群众来电7万多
件, 办结率99.96%,群众满意率99.7%,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
决。
机关建设工作。①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分工负责与民主集中相结
合,凡是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一律集体研究决定;凡是规定明确的事项,由各
分管领导抓好落实,促进科学决策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领导班子成员团结一致,
协调配合,率先垂范,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修订完善各项工作规程和制度,
严格执行秘书长主任例会、科室长例会等管理制度,实现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
事、靠机制推动。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深入开展转方式调结构大讨论活动,组织
专题辅导、参观考察等集体学习活动,全体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
提高。加强干部培养和使用,积极为干部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在完成机构改革的
基础上,开展竞争上岗试点,提拔重用科级干部14名,并择优选调一批工作人员,
优化了队伍结构。②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实践
活动,开展“感恩父母”等特色专项活动。深入开展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成
立领导小组,以市长公开电话工作为突破口,着力提高服务质量,积极争创“市
级青年文明号”“市级巾帼文明岗”“十佳文明示范窗口”,打造“听百姓心声,
树政府形象”服务品牌,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
扬精神文明新风尚。扎实开展普法教育、安全教育,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
积极参加双拥、“慈心一日捐”等公益活动。机关计划生育率、晚婚晚育率均达
到100%。按时超额完成重点党报党刊征订任务。积极参与“平安东营”建设,各
项任务全面落实。③机关党建工作。坚持把机关党建与办公室业务工作紧密结合,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开展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等学习教育活动,全体党员党
性观念进一步增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全年发展党员2人,预备党员转正2人;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机关159名党员全部作出公开承诺,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创
先争优;组织党员参加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广大党员按时参
加组织活动,领导干部带头过双重组织生活;做好群团工作,组织开展文体活动,
定期组织影片放映, 丰富机关文化生活。 ④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学习贯彻
《廉政准则》活动,通过参观廉政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教育干部职工
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作风,严明纪律。坚持把廉政建设作为各种会议的重要内容,
逢会必讲廉政、讲纪律,使大家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
任制,办公室党组成员与分管科室、单位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每一名县级
干部都签订了廉洁从政承诺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制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
腐败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牵头协办任务、机关自身工作两个方面层层分解落实,
加强监督检查,狠抓落实。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严格办公室财务报销制度,所有
开支一律实行“三支笔”审批。加强接待、会议、文印经费和公务用车管理,严
格执行政府采购工作制度。认真落实领导秘书司机管理制度,维护市政府及办公
室的形象。按照纪检监察工作体制改革要求,加强与派驻纪检组的联系,重大事
项及时报告,重要会议及时请纪检组派员参加,自觉接受指导监督,有力地促进
了党风廉政建设。(张立斌)

【政府调研】 服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积极发挥调研室职能作用,
着力加强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相关政策研究, 全年共完成4项
政策6个文件的研究起草工作,市委、市政府印发4个。①关于临港产业区的发展
政策。牵头起草《关于突破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和《关于理顺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落实市级管理权限加快东港新区建设的通知》,在全
市突破东营港大会上印发,成为指导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
②关于高端产业区的发展政策。制定起草《关于深化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
制改革落实市级管理权限有关事项的通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增强东营经济
技术开发区发展活力。同时起草的《关于推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发展的意
见》也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③关于促进“飞地”经济发展的政策。在充分征
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以东营港为飞入地,完成《东营市工业园区“飞地”建设
实施办法》的起草工作。分管市领导作重要批示,原则同意这个办法,待合适机
会再发布实施。④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起草《关于促进全市民营
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明确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提出进一步
放宽经营领域、优化融资环境、落实扶持政策等具体措施,以市政府正式文件印
发。
政务服务。①做好政务文稿起草工作。牵头完成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以
及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全市经济工作会、油地军校座谈会等会议讲话材料的起草工
作。代市政府起草人大代表建议《关于在东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议》。
②围绕领导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专项调研。先后完成《关于2010年上半年全市城
镇居民收入增长情况的分析》《关于广饶县企业家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关于
利津县招商引资情况的调研》《关于县区计生服务站与妇幼保健院(站)资源整
合情况的调研》《关于山西省建立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实施生态补偿的考察报告》
等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③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对广饶县第一季
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部分市直部门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情况进行督查,
完成《广饶县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关于当前全市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
和《关于市委四届九次全会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报告》,为市领导全面掌握工作
情况提供第一手资料。
调研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精心筛选确定调研课题,
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确保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全年共完成《关于东营经济技
术开发区开展产业招商情况的调研》《关于碳交易有关问题的调研》《东营市海
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关于全市盐化工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关于设立黄河三
角洲利北低碳经济示范园区的建议》《黄河三角洲(东营)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报
告》《关于全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市文化产业破题对策研
究》 8个重点课题。其中,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招商情况、碳交易、全市盐
化工业发展现状、 黄河三角洲(东营)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等4篇调查报告,被市
长张建华作出重要批示;关于利北低碳经济示范园区的调研报告被市委常委、副
市长曹连杰作出重要批示。
构建“大调研”格局。①实行重点课题责任制。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
济区建设和全市中心工作,精心筛选并组织完成2010年度政府系统45项重点课题,
大部分成果进入各级各部门决策。②组织完成2009年度政府系统调研成果评奖工
作,共评出一等奖15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40名,有效调动了各级各部门调研
的积极性。③开展联合调研。对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组织相关部
门和县区参加,集中力量实行联合攻关,既解决了自身调研力量不足的问题,又
提高了调研成果的针对性。与市海洋与渔业局合作开展海洋经济调研;与市粮食
局合作开展关于粮油市场建设情况的调研等。④积极打造调研交流平台。全面提
升《黄河三角洲研究》办刊水平,着力打造推动政府系统调研力量整合、加强合
作交流的平台, 全年编辑出版4期,刊发文章88篇。为促进调研成果转化,创办
《调研专报》,将一些重点调研成果及时报市政府领导参阅。全年共印发《调研
专报》11期,市领导做出批示6篇,充分发挥了调研成果对面上工作的指导作用。
(穆瑞贤)

【人事工作】 组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月15日,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
《关于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组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将原市人事局、原市劳动和社
会保障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取消已由国务院、省政府
和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将境外就业职业介绍机构资格认定、初审和
监督检查等职责划给市商务局,将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工作交给事
业单位。加强统筹城乡就业职责,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
就业制度;加强统筹社会保障政策职责,建立健全从就业到养老的服务和保障体
系;加强统筹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整合职责,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
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加强组织协调农民工工作职责,切实维
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新局内设办公室(人事科与其合署)、政策法规科、规划财
务科、市公务员局、调解仲裁管理科、就业促进科(职业能力建设科与其合署)、
人力资源市场与人员调配科、市军官转业安置办公室、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事
业单位人事管理科与其合署)、劳动关系与工资福利科、社会保险科、劳动监察
科(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科与其合署)、市外国专家局等13个职能科室;核定编制
53人, 其中行政编制47人,工勤人员编制6人;配备局长1名、副局长3名、市公
务员局局长1名(副处级)、市外国专家局局长1名(副处级),内设机构科级领
导职数19名(含机关专职党务干部职数1名)。
人才队伍建设。适应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以高层次和高技能
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育才和引才相结合、引才和引智并重,人才队伍服务
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完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市委、市政府召开人才工作会议,
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意见》
《东营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等政策文件,设立人才发
展专项资金,实施黄河口人才工程,开展黄河口杰出人才奖评选工作。加大人才
智力引进力度,组织赴北京和澳大利亚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新闻发布会,组团参
加山东省第六届“海洽会”,与重庆市巴南区、大渡口区建立长期人才合作关系,
争取省批准19个人才引进项目,执行外国专家引进项目18项,引进经济技术类外
国专家18人。 积极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全市已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
“千村引智”示范项目村4个、国家和省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7处。加强专业
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稳步推进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实
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年共举办继续教育项目93个,培训2.8万人次。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展“金蓝领”培训160人,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10项,
完成职业技能资格鉴定23573人, 新增高技能人才5322人,其中高级工4345、技
师785人、高级技师192人,新增省首席技师2人、省有突出贡献技师3人,表彰市
首席技师10人、市技术能手20人。
公务员管理。完善公务员选拔任用、激励保障和监督约束机制,规范公务员
管理, 加强作风能力建设, 公务员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2010年,全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232人,共有17611人网上报名,审核通过
13383人,平均报考比例57.1︰1,经过面试、体能素质测评、考察、体检、公示,
新录用公务员231人。 扎实开展公务员培训工作, 全市共培训行政机关公务员
4200余人次,选派25名公务员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外出培训活动。举办公务员面
试考官培训班, 培训科级以上干部480人。完善竞争上岗制度,市委出台《东营
市市级党政机关中层领导职务竞争上岗实施细则(试行)》等政策文件,12月,
集中组织开展了市直科级干部竞争上岗,21个部门单位315人参加了128个科级职
位竞争。从严控制以政府名义开展的奖励表彰活动,本着规范程序、严格比例限
额、好中选优的原则,共与市直部门联合评选表彰先进集体75个、先进个人3231
人,向省推荐先进集体22个、先进个人3 4人。
人事管理工作。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岗位设置、
公开招聘等制度全面实施。全市89.9%的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89.5%的单
位实施岗位管理;严格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规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
则, 招聘事业单位人员739人。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临时用工管理,制定印发《东
营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坚持以考促学,组织人事考试
60次,报考人员4.98万人。妥善解决军转安置问题,稳妥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
维稳工作,安置军转干部58人。东营市军转安置工作经验得到中央军委和省委的
高度评价并在全省推广。(张培禄)

【法制工作】 2010年,市政府法制办立足建设法治政府的宏伟目标,充分发挥
职能优势,狠抓工作责任落实,被评为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单位。
政府制度建设。立足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大局,充分发挥政府制度建设在经
济社会发展中的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开展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定工作。①积极
争取立法创新和突破。凭借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主战场地位,
将如何争取省级立法支持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努力争取区域及专项立法等方式,
将更多国家优惠政策和东营市重要改革创新成果上升到立法层面,为黄河三角洲
开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取得初步成果。2010年,省政府办公厅将《山
东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条例》列入条件成熟时争取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
议的立法项目之一,将《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作为抓紧调
查研究、起草的立法项目之一;通过积极争取,《山东省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管理
办法》列入2011年省政府立法计划。同时,积极做好立法项目的后续推进工作。
②科学编制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在广泛征求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坚持立足
实际、反映规律、积极创新、引领发展、突出重点、力求特色的原则,将一批事
关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局,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所急需的文件列
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③努力提高规范性文件审查质量。为有效避免政
府文件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坚持从审核把关、组织协调、
合法论证,到提交市政府研究,均由法制办主导运作。对重要规范性文件采取召
开座谈会、公开征求意见、进行民意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
的意见和建议,使文件制定工作既保证质量和效率,又围绕中心、贴近民心。全
年共审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草案16件,审查出台市政府通告、公告18件,对《山
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 等6件法规规章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74条,大
部分被省立法机关采纳。④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为消除不适应当前经济社
会发展要求的制度性障碍,有效改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
政策环境,对建市以来发布实施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清理结果以市政府
文件向社会公布。其中,保留88件,修改50件,废止32件。
政府法制监督。①创新执法证件监管和考试制度。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正规
化、制度化建设,树立全市行政执法队伍良好形象,强化“持证上岗、亮证执法”
制度的贯彻执行,摸清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底数,全部纳入计算机系统进行动态管
理,并在网上公开,方便群众查询,强化社会监督,从源头上杜绝行政执法混乱
现象。新办、审验行政执法证件必须经过严格考试,对考试不合格人员所持行政
执法证件及需换发、注销的行政执法证件在《东营日报》公布作废,并在全市行
政执法人员信息系统中清除,保证行政执法证件使用的严肃性,有效解决行政执
法证件乱用、滥用现象。全市共审验行政执法证件4146个,新办及换发证件4079
个,注销证件3894个。同时,适应工作需要不断创新行政执法证件申领考试模式,
以全省统一审验行政执法证件为契机,组织市直有关部门3500余人分14批次进行
行政执法证件申领、审验计算机在线考试,由计算机随机抽取试题并自动计时,
实现行政执法证件资格考试的无纸化、规范化、标准化。试题内容涉及行政处罚、
行政许可、行政复议等公共法律知识及公务员执业道德等其他知识内容,对行政
执法人员的素质能力考查更权威、更全面、更科学。②积极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
查活动。重点围绕执法主体、执法程序、法律适用、文书格式等方面,对各县区
和市政府55部门单位报送的80个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案卷进行评查,对行政执法
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通报,提出改进措施,达到以评查促提高的目的,促进行
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落实“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
的法治原则,拓宽执法检查投诉工作平台,在东营政府法制信息网设立专门的行
政执法网上投诉栏目,全面启动行政执法监督程序,及时纠正违法行政行为。③
切实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落实《山东省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坚
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对市政府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及时
向省政府和市人大备案,备案率和合格率均达100%;对县区政府和市政府部门单
位报备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严格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审查意见,由文件
制发单位认真整改。保证了规范性文件与上位法相一致,维护了法制统一。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①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
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 将全市56个市级行政审批实施机关
40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东营市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 ,实现行政审
批的目录化、动态化管理。上半年,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对市政府各部门单位的
行政审批职能进行合法性审查,保证了部门职能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下半年,根
据国务院有关决定和省政府有关要求,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新一轮清理,依
法取消行政审批6项,下放行政审批4项,新增行政审批10项,划转审批职能11项,
调整审批事项内容138项, 并以市政府通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开。②探索推行行政
指导制度。为适应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形势需要,于2010年上半年开始推行行政
指导工作,促进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创新。通过确定试点单位、组织学习考察
和培训指导,引导各级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实现由“管、审、批”向“扶、
帮、助”的转变,积极采用行政辅导、执法提示、行政警示、整改告诫、行政建
议、案件回访等柔性手段行使行政职能,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
和谐型行政管理关系。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市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指
导工作的意见》,在全市推行新型行政管理工作。③推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
制度。为有效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解决“同案不同罚、合法不合理”等突出问题,
优化行政执法环境, 对全市56个市级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604部(件)
执法依据进行梳理,将带有自由裁量幅度的2042个行政处罚条款,按照不同适用
范围、行使条件、裁量幅度和实现种类,细化分解为8951个条目,形成《市级行
政处罚实施机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大力压缩自由裁量空间,防止行政权
力滥用,在执行和操作层面上对执法者给予明确指导和有效规范,避免行政执法
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行政处罚不当或畸轻畸重等显失公平情况的发生。同时,配套
制定《东营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若干规定》,以市政府令形式发布实施,
强化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建立起严格的行政处罚内控机制,
有效改善行政执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行为的满意度。
行政复议和应诉。坚持“以人为本、复议为民”的宗旨,积极开展行政复议
工作,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
权。①依法受理、公正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广泛宣传行政复议法律、法规,使广
大群众知晓并运用行政复议这一法律救济渠道,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
法权益。同时,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建立完善与信访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案件转
送制度,将行政争议通过行政复议渠道妥善处理。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
准绳,对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该撤销的予以撤销,该变更的予以变更,切实保
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增强行政复议的权威性。全年共审理涉及政府采购、土地征
收、城市规划、社会保障、土地确权等方面的行政复议案件22件。②认真做好应
诉工作。实现与法院关系的角色转变,积极主动与法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疑
难案件充分讨论协商,妥善解决有关市政府的行政、民事诉讼案件。年内,办理
东营怡和置业有限公司诉市政府房屋拆迁合同纠纷、山东省筑港总公司诉市政府
栈桥施工合同纠纷、山东地球村置业有限公司诉市政府转让合同纠纷等民事诉讼
案件5件(诉讼标的额5亿多元) ,行政诉讼案件2件,撰写诉讼答辩状、法律意
见书、民事代理词等法律文书25份。③建立健全矛盾争议化解机制。对重要行政
复议案件采用当面审理、公开听证等多种办案方式,积极运用调解、和解等多种
手段,增强工作透明度,提升复议公信力,增进当事人的理解和信任,促成复议
案件的妥善解决;建立完善与审判机关、有关行政机关的定期联系制度,合力化
解行政纠纷,切实做到案结事了。全年以公开听证方式审理的案件,占案件总数
23.1%,调解、和解结案的占24.7%。同时,实行行政复议建议书制度,法律建议
书直接送达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点出问题,提出建议,受到高度重视,收到良
好效果。为进一步整合行政复议资源,还以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工作为突破口,
对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进行了探索。
法律事务性工作。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合法性审查、法律论证、
法律咨询服务等工作形式,为领导决策、政策衔接、重大项目运作、招商引资等
提供法律服务。2010年,对《东营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2010年重点
工作实施意见》《中心城区企业搬迁工作实施意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
室关于理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落实市级管理权限加快东营港新区建设的
通知》等30件非规范性文件,从合法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审查把关,
提出审查建议80余条,有效促进相关工作合法有序开展;对《东营市城市管道燃
气特许经营协议》《东营市人民政府华夏航空有限公司客运包机运输销售合同》
等10件重大经济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 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100余条,有效避免
潜在的法律风险。针对一些重大法律问题,及时提出法律建议和意见,发挥重要
作用,收到良好效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法制宣传教育。把政府法制宣传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加大力度,
强化措施,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政府法制,加强理论研究,逐步形
成与建设法治政府相适应的社会氛围。打造网络宣传平台,做好东营政府法制网
站的维护、升级及信息更新,发挥网络优势,使其真正成为群众了解政府法制工
作的窗口,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的平台,公民申请行政复议、查询执法人员信
息、进行执法投诉的快速通道。2010年共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省政府法制信
息网、中国东营网、市政府法制信息网及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发表法
制调研文章、 工作信息372篇。同时,切实加强依法行政教育培训。通过举办培
训班、以会代训、送法上门等形式,面向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开展依法行政及法律
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共培训2600余人次。(陈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