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5&rec=178&run=13

【概况】 根据《中共东营市委、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东营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
的实施意见》(东发〔2009〕25号),2010年,东营市理顺文化、广电、新闻出
版管理职能,实行大文化部门体制,设立东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将原文化
体育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承担的文化、新闻出版、著作权管理等职责,
原市广播电视局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责整合划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取消已由
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增加对从事演艺活动、广播
电影电视节目制作、出版活动的民办机构进行监管的职责;加强推进文化市场综
合执法、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基层文化建设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加强
对信息网络视听节目(包括影视类音像制品的网上播放)服务和公共视听载体播
放节目的业务监管职责。内设办公室、人事科、文化艺术科、广播电影电视管理
科、文化产业科(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牌子)、新闻出版管理科(市版权局与
其合署);编制20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把文化建设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
规划。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充分尊重和采纳宣传文化部门的意见,对统筹城
乡文化发展做出科学规划。把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
战略抉择,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各级政府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
市、县区、乡镇都按不低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逐年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
入。市、县区两级都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黄河口文化品牌打造和群众文
化活动的开展。对需要地方政府提供配套资金的文化建设项目,市、县区财政都
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全年累计投入资金669.86万元。

【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不断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构
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①市级场馆建设。主要建设任务是
改造黄河影剧院,建设市图书馆新馆、市艺术馆、黄河文化博物馆、市科技馆、
水城雪莲大剧院、东营市奥体中心等“四馆一院一中心”。年底,完成黄河影剧
院第一期改造工程,投入120万元,全部更换空调设施,装修了接待室。投资6亿
元的水城雪莲大剧院、黄河文化博物馆、奥体中心开工奠基,2012年底建成投用。
其他新建馆正在积极推进,2011年春全部开工建设,均可按原定计划2012年底完
成建设任务。 ②县区场馆建设。全市5个县区都建有图书馆、文化馆。东营区、
广饶县新建图书馆投入使用; 利津县博物馆完成布展任务,2011年3月开馆;垦
利县文化中心完成主体建设,9月投入使用;河口区新建艺术馆2011年3月开工建
设。③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为2010年市政府十件便民实事
之一,经过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全部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所有文化站建筑面
积全部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全部设立图书室、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培训教室、
多功能活动厅、管理办公用房等基本功能用房,配备了必需的设施设备。④村级
公共文化设施。 全市1781个行政村有1460个行政村建了文化大院,925个行政村
建了农家书屋。

【文化队伍建设】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均配备1至2名正式在编
人员。实施“基层文化能人培育工程”,每年集中培训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免
费培训社区和农村业余文艺骨干。至年底,全市市级文化类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
业单位发展到40多家,农村庄户剧团50多家。全市基层文化指导员队伍达到2100
人,基本实现每个社区和行政村都有文化指导员。

【文化活动】 ①新春伊始,举办“2010黄河口之春”元宵灯会,以“盛世耀中
华、春涌黄河口”为主线,43组形态各异的彩灯集中渲染了喜庆的节日氛围和传
统的民风民俗。②从正月初九到正月十五,组织包括综艺、歌舞、曲艺、戏曲、
杂技、魔术等在内的专场演出,每天安排一个专场,丰富和活跃群众节日生活。
③6月, 举办2010黄河口文化艺术节,7天时间安排18个活动。晚上连续举办7台
文艺演出;白天分别举行东营市首届动漫节、首届中国(东营)空竹文化节、东
营市首届艺术品收藏博览会、黄河口论坛等11个活动。④继续组织开展“放歌黄
河口” 广场群众文化活动,自4月下旬开始,到10月底结束,22个部门、单位共
演出23场节目。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已发展成为东营市群众文化的品牌活动,推动
了企业、校园、广场、社区等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河口黄河广场被评为全省十
佳中心广场;广饶月河文化广场被评为全省十佳社区文化广场。⑤对全市地方戏
曲进行全面调查,并选送16名中青年演员参加全省地方戏曲比赛。组织参加山东
省第二届农村文化艺术节,小品《美丽的误会》获曲艺小品金奖,器乐《快乐的
新农村》获民间器乐、声乐大赛银奖。在2010年全省老年文艺大赛中,市文化广
电新闻出版局获得优秀组织奖,东营市选送的5个节目被评为最佳演出奖,4个节
目被评为优秀演出奖,5个节目被评为演出奖。

【文化市场发展与监管】 把服从服务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
营造良好文化市场环境作为中心工作,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
通过政府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使文化市场始终朝着健康、有序、规范、繁荣的
方向发展。全市现有各类文化市场经营业户546家,网吧经营业户391家,歌舞娱
乐场所64家, 电子游艺娱乐场所19家,美术品经营单位69家,演出公司2家,动
漫企业1家,从业人员2000余人,产值达1.3亿元。
全市各级文化市场管理稽查机构坚持依法行政,严格监管,建立和完善各项
规章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市场监管科技含量。2010
年,以“平安世博”“平安亚运”为主线,先后开展网络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暑
期集中整治、净网先锋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活动。全市共出动车辆1138台次、执法
人员4839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场所10177家次,查处违规经营场所264家。在全省
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三,被省文化厅授予“全省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工作先进单位”
称号。

【文化体制改革】 2010年,完成市艺术团的转企改制工作。
东营市艺术团成立于1984年,属副县级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成立以来,
该团大力推进艺术创作和生产,推出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演艺
精品,为繁荣发展全市文化艺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做出重要贡献。但随着
形势的发展变化,艺术团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人才老化、包袱沉重的问题越来
越突出。因此,按照中央的要求,通过改革,转化机制,增强活力。
2009年8月, 为确保改制顺利进行,成立市艺术团转企改制工作领导小组。
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市演艺集团组建方案》。《东营市艺术团转企改制工
作实施方案》由市艺术团全体职工审议通过,并经市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领导
小组于2009年9月22日正式批复,明确了转企改制的途径、形式、法人治理结构、
职工安置、资产处置等。根据《实施方案》确定的改革步骤,市财政局聘请中介
机构对艺术团的房产、地产、流动资产、债权债务和财务状况等资产情况进行审
计评估,确定净资产数额,作为国有资产折资入股的定价依据。
2010年5月, 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根据相关组织程序,市委任命
了艺术团改制后的董事长。 2010年6月,市政府通过公开招聘,聘任了总经理。
随后,进行公开募股,成立股东会。根据《公司法》相关规定,先后确定监事会
主席、副总经理等相关人选,成立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初步建立起决策、执行
和监督机构。在完成前期相关工作后,市政府正式批复关于成立东营市演艺有限
公司的申请。2010年10月19日,东营市演艺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文化产业】 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黄河口文化品牌,全方位、多
元化、多层次地发展文化产业。依据《东营市文化发展总体规划》,配合省文化
厅编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
态经济区文化事业发展规划》,为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理清思路。组织
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搜集掌握全市文化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
依据。 2010年,建设面积3万平方米的黄河口文化市场正式投入运营,30余家来
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经营企业入住文化市场。水城雪莲大剧院、黄河文化博物馆、
奥体中心已经开工奠基。黄河口文化产业基地项目,已完成立项、选址等前期报
批手续。孙子文化主题公园建设进展顺利,黄河水城河海风情街项目已正式开工
建设。筛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通过山东省第三届文博会向省内外招商,黄河口
文化产业基地等2个项目参加全省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签订意向销售协议8
项,成交额2720万元。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全年文
化产业实现增加值73.94亿元。

【图书馆管理】 2010年,市图书馆共采购图书2.2万余册、期刊1100余种,加
工图书2.2万余册, 地方文献25种,使地方数字资源总容量扩充至10GB。全年共
向读者推荐优秀书目1200余种, 现场办理读者证500余个,为基层农村、学校图
书室送书2000余册。全年共接待读者12万人次,图书借阅量达22万册次,发展持
证读者4500余人, 累计持证读者达16500余人。 2010年3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
“一级公共图书馆”;5月,获山东省“读者喜爱的图书馆”称号;“书香社会,
和谐东营”全民读书活动和“图书馆进基层延伸服务”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山东省
“图书馆特色服务品牌”。
市图书馆在搞好采编、借阅等常规工作的同时,继续巩固深化“总分馆模式”,
做好图书馆延伸服务。即依托市图书馆的资源、技术、人才优势,选择部分基础
条件好、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等,组建服务点,加
挂东营市图书馆分馆标牌,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和满足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2010年共开展大型读者活动10余次, 参与读者达6万余人,分馆及馆外流通服务
点的数量达到22个。
积极探索文化共享工程与网络数字电视对接的有效途径。在全省率先实施公
共电子阅览室试点工作。 2010年,市图书馆赢得国家图书馆总价值720万元的数
字资源,并在全省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试点工作中获省示范性公共电子阅览室奖
励资金50万元。
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建设筹备工作。市图书馆新馆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
2010年重大城市建设项目,工程位于南二路以南、胜利大街以东、登州路延长线
以西, 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藏书规模150万册,能够为读者提供各类阅览坐席
1200~1500个, 估算投资1.1亿元。截至2010年底,建设项目的各项前期筹备工
作已全面展开,现场“三通一平”、前期考察及规划设计工作正有序进行。(王
景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