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5&rec=176&run=13

【东营职业学院】 东营职业学院是东营市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
设有文法、计算机、教育、工业工程、经济、农业工程、艺体7个系,1个中专部
和1个农业科学研究所。 现有教职工810人,全日制在校生14610人,各类成人教
育学员2700余人。2004年,学院被山东省人事厅、省教育厅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
优秀高校。2005年,学院在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
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06年,学院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依法治
校示范校”荣誉称号。2009年,学院德育和校园文明建设两项工作顺利通过省委
高校工委评估,均被确定为优秀等级。2010年,学院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示
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争创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10年初,教育部提出在全国1200多所高职院校中,
确定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引领全国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院圆满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在激烈的竞争中脱
颖而出,首先以优异成绩被评为山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并被推荐参评国家
骨干高职院校。在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评审中,顺利通过国
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评审,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创建
骨干高职院校成功,使东营市有了一所国家级层面推进建设的地方院校,标志着
学院进入全国同类院校一流方阵。
教学。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与“黑” (胜
利油田) 、“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蓝”(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主动对接的专业结构, 构建优势专业群,确定了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有1个专
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1个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
省级教学团队。 目前学院建有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示范性专业,建成2门
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有128人次获
得奖励。 其中,获国家级团体一等奖1项;省级团体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
等奖4项。 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学院代表队获山东省赛区一等奖、北方区
决赛一等奖、 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专升本工作成绩突出,有586名学生被本科院
校录取,总录取率16.1%,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位。
师资队伍建设。学院以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为突破口,实施“人才
引进”“学历提升”和“素质提高”三大工程,狠抓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作,全
面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2010年派出40余名教师参加顶岗锻炼和转岗
培训, 有49名教师取得硕士学位,新录用教师4人,外聘教师69人。学院有副高
级以上职称人员212人,占专任教师的31.7%;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07人,占60.9%。
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建设为平台,努力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建成具
有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具备双师素质
的教师占专业教师的75%。
招生就业工作。完善招生工作机制,落实招生工作责任制,建立覆盖全省、
辐射全国14省份的招生工作网络。2010年,学院共报到新生4289人,计划报到率
102.1%,报到率居全省同类院校首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被省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积极
探索就业工作新模式,全力实施就业特色带动战略,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为纽带,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提高毕业生就业率。2010年新开辟就业基地100余处,全年
共举办2次大型供需见面会和120余场次小型专场招聘会, 提供就业岗位1.5万余
个。201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19%,正式就业率91.27%,各项主要指标居全省
同类院校前列。
学生管理。学生公寓管理规范,宿舍文化内容丰富,在全省高校标准化学生
公寓复审中被评为达标单位,获山东省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
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有2名辅导员被评为山东省优秀辅导员。进一步完
善学生资助体系,2010年有7400余名学生获得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学费减免等
1400余万元。积极开展学生工作理论研究,完成省级课题1项,出版著作3部。通
过“飞翔行动”,帮扶残疾大学生,成效显著。2010年,学院残疾学生袁义志在
亚洲残运会上夺得2枚金牌、1枚银牌和1枚铜牌,并打破一项亚洲纪录。
科研工作。成立“东营市生态农业研究院”,与26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为高层次教学科研工作提供研究平台。 组织全院性的学术活动2次,组织教师学
术讲座等中小型学术活动40余次,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立项市级以上项目8个,
有13项科研成果获得市级以上奖励, 承担的国家863科研项目(海洋滩涂耐盐植
物开发及集成应用技术研究)通过了科技部验收,被评为优秀等级。
成教工作。扩大成人学历教育招生规模、提高办学层次,2010年共招生1031
人,比2009年增加271人,在籍学员达到2700余人。完成近800名毕业生的考试、
论文答辩工作。开拓培训市场,开展各类培训9184人次。为80名未升学高中毕业
生开展了免费专业技能培训。
基建后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学生公寓1栋,对5万平方米的区域共享
型综合实训中心及学术交流中心、学术服务中心、大礼堂等项目进行设计规划。
积极构建规范高效、和谐文明的后勤服务新体系,学院被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高
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高校校园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饮食工作先进
单位。严格财务开支标准,结算水平有较大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连年被市财政局
评为财政集中支付、财务结算先进单位。
党建工作。贯彻落实市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从实际出发,
创新活动载体,积极推进党建创新项目。“高职大学生党员发展答辩制”被市委
组织部确定为全市基层党建书记创新项目。学院总务处党总支顺利通过市委组织
部对市级基层党建示范点的复核,计算机系党总支被确定为第三批“东营市基层
党建示范点”,学院成为市直部门单位中唯一拥有两个党建示范点的单位。加强
基层党组织建设。 2010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2117人次,发展新党员266名,广大
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通过“两公开四差额”方式
组织中层副职竞选和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积极开展
社区共驻共建工作,开展党建工作联创、思想工作联做、社区服务联办、社区治
安联防、 环境卫生联抓活动,学院党员到社区登记报到率达到99.2%,增强学院
党的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推动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崔宏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
“211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中国石
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和四大石油石化企业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教育部和
山东省政府共建的高等学校。
学校现有东营、青岛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300公顷,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
米, 图书馆藏书总量390万册(含电子型图书)。学校建有研究生院,14个教学
学院(部),以及后备军官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和培训学院。全日制在校
本科生2万人、 研究生4500余人,留学生350人,函授网络在籍生5.8万人。学校
现有专任教师1458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819人,博士生导师138人,硕士生导
师744人。 专任教师中有两院院士5人,中组部“千人计划”2人,“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4人,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入选者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山东省教学名师9
人;5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4人分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高校青年教
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6人被授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学校现已建立起一支由学术带头人、后备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责任教
授和学术顾问组成的学术梯队。
学校现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博士后流动站,
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博士点,99个硕士点,另有MBA和19个工程硕士
授权领域,55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石油主干
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学校教育体系完备,以本科生教育为主,各类
教育层次结构合理。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6年保持在90%以上。
学校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在10多个研究领域居
国内领先水平,有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校现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
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石油石化新型装备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等32个国家及省部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学校重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学校骨
干企业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石大胜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
新技术企业,也是石油石化行业重要的科研中试及工业试验基地。
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 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2个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
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启动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特区”工作,开办俄语
强化试点班,与美、英、俄等国高校建立合作培养关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推
进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建设,石油工业训练中心代表
学校参加全国成果展示会获奖数量列全国高校第一。“质量工程”建设取得新成
果, 新增国家级和山东省特色专业各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山东省精品课程5
门、 山东省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②改革
研究生培养机制。学校成为首批64家“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之一和50个“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 之一,有3个工程领域被评为
“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完成申报新增一级学位点的自行审
核工作。获批新增2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③创新教育。
40个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获得立项。大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共获得
省级及以上奖项192项, 其中国家级奖项69项。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三
大检索论文161篇,申请国家专利5项。1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1
篇博士论文和8篇学士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 ④落实五大支持系统。
为本科生发放各类奖助学金2630余万元,创历年新高。制定《研究生专项奖学金
实施办法》,发放奖学金总额达3800余万元。加大困难学生资助和研究生“三助”
工作力度,学校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体育工作再创
佳绩,大学生男排获2010年全国大学生排球锦标赛亚军、2009~2010全国大学生
排球超级赛第五名,蝉联中国大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冠军。⑤继续教育与培训工
作。全年招收网络、函授教育学生2.5万余人,在籍学生总规模达5.8万人。新建
校外教学站点14个,新增3门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5门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
特色课程。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96个、达2937人次,外籍项目培训取得实质性
突破,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领域得到拓展。⑥招生、就业工作。录取普通本科
生4792名, 全日制博士、 硕士研究生1720人。 其中本科招生理科一志愿率达
98.23%,29个省市区的一志愿率均为100%,生源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共有毕
业生5842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16年超过90%。
科学研究。全年新增纵向课题297项,到位科研经费突破4亿元,获国家科技
进步奖3项,获省部级科技奖32项,其中一等奖5项。文科科研实现新突破,获山
东省优秀社科成果奖4项, 两部著作入选“高校社科文库”部分资助出版计划。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成为
连续3届获此殊荣的40种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之一。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首次获得“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称号。
积极参与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认定工作,申报了“国家能源复杂地质
环境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新技术研发中心”“国家能源重油高效转化与清洁利用
研发中心” 2个中心;5个实验室通过中石油重点实验室建设平台验收,2个研究
室通过中石油认证并纳入其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规划。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
技园被中国产学研促进会评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学科建设。 圆满完成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一期建设任务,期间新增2个国
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山东省重点学科,产生了以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为代表
的一批标志性成果。 完成并上报平台建设二期规划,2011年开始实施。“211工
程” 8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完成投资论证并执行过半,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校
级重点学科建设,实现了各级各类学科的全覆盖支持。依托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
目和“211工程” 建设,培养汇聚了“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青”“百千
万人才工程”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山东
省创新团队等多个高水平团队。
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2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人获山东省青年科技奖, 2人入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获孙越崎
青年科技奖。 全年招聘专任教师74人,其中博士69人,教授4人。加大青年教师
培养力度,继续开展青年教师人才建设工程拔尖人才、骨干人才选拔培养工作,
继续实施“外语水平提升及双语教学培养计划”,支持教师出国研修。
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内合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6个下属企
业,及姜堰市政府、常熟开发区、东营开发区签署合作协议或共建项目协议。召
开2010年校友工作研讨会,设立校友返校日,首次召开校友返校庆典大会,新成
立4个校友会,校友会总数达到49个。
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创新局面。与国外10所大学建立和加强了校际交流与合作
磋商机制(MOU协议) ,以创始成员身份加盟中欧高等工程教育联盟。落实与海
外高校2+2、3+1等联合培养和科研合作项目,先后派出40余名学生进行合作培养。
中英联合培养油藏管理硕士项目第二期、中澳企业管理硕士项目得到教育部批复。
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 启动“荟萃海外名师”项目,顺利执行“111计划”。派
出青年教师海外英语培训21人,出访学科团队7个,推荐5名处级干部出国研修。
全年招收留学生350名, 其中学历生194人,占55%以上。成功举办首届国际文化
节,在校内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化氛围。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第十九次全国高校党建
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等精神为重点,以创先争优活
动为契机,强化全校对中央精神和科学理论的学习。以“争先进位”活动为抓手,
引导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
改革创新谋划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年初召开了学校第十次党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和纪委领导集体,顺利
完成学校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全年共有9位校领导、5位
处级干部参加省部级培训, 选派3人到政府单位挂职锻炼。充分利用党校培训平
台, 开展对全校270名处级干部和87名机关科级干部的培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
质和业务技能。
探索创新基层党支部设置形式,支持和鼓励在重大项目组、重点实验室等最
具创新活力的组织单元组建党支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学生党建工
作格局,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学生群体的全覆盖。研究制定“二级党校建设试
点方案”,推动二级党校建设改革。全年工作以扩大覆盖、强化功能、增强活力
为重点,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惩防体系更加完善。编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风
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制度汇编》,成立廉政文化研究中心,大力推进教育、制
度、监督并重的惩防工作体系建设,实现了廉政教育常态化。
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深入
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涌现出一批优秀集体和个人。山东省先进
班集体“电子06-1” 国防生班成为济南军区集体成才先进典型。储建学院“唤
新”实践队以排名全国第一的成绩被团中央评为“青苹果计划(2010)”优秀活
动总结奖一等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全面加强。(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