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5&rec=173&run=13

【概况】 2010年,全市(不含胜利油田)有高等职业院校2所,招收学生5079
人,在校生16715人;中等职业教育有普通中专学校1所,职业高中(中专)11所,
技工学校1所,招收学生8963人,在校生22100人。全年高等职业教育共向社会输
送合格毕业生4770人; 中等职业教育共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8771人,其中181
人对口升入本科、 911人对口升入专科院校继续深造学习,毕业生就业率在97%
以上。

【免费专业技能培训】 2010年,根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东政
办发〔2006〕13号),继续开展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免费专业技能培
训工作,共有1487人(其中初中毕业生971人、高中毕业生516人)报名参加培训,
拉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通过政府招标采购配备了价值50万元的培训课本,
拨付培训经费558.5万元。(仲卫部 李志杰)

【东营市技师学院】 前身为东营市技术学院,是山东省政府批准、东营市政府
主办的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资格教育院校,是山东省技师培训基地。2010年11月,
经省政府批准,学院改建为东营市技师学院。学院以培养技师(预备技师)和高
级技工为主要目标,同时承担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人才和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
师资培训任务。 学院现有教职工280人,全日制在校生4210人。开设数控技术、
焊接加工、石油装备制造、汽车维修、建筑施工、办公自动化等14个类别33个专
业,分中级、高级、技师三个层次。其中,焊工专业为全省重点专业,汽车维修
专业为全省名牌专业,两专业同时入选全省技工院校“百强专业”;数控技术专
业为全国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2010年度,学院被评为山东省技工教育先进
集体、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新校建设。加快推进新校建设,实现保廉洁、保质量、保安全、保进度、降
成本的“四保一降”目标,当年建设、当年启用。工程建设中,坚持以防为主,
严格把好集体决策、项目责任、造价控制和工作纪律“四个关口”。干部职工无
一人违法违纪,无一个项目受到投诉,无一项不合格工程,无一起安全事故,被
建设部门评为优质工程和安全文明工地,被纪检部门确定为先进典型,得到中央、
省、市治理工程建设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的好评。
教学改革。两次组团到全国先进职业院校参观学习,根据学院实际,制定教
学改革实施方案,循序渐进,扎实推进教学改革。根据东营实际,新增石油装备
制造、 建筑、农业等专业,提高学院竞争力;全年投资200余万元,购置电教设
备,建设家政、化工、建筑、钳工、汽修等专业实训室,改善实习条件。学生在
全国、省、市技能大赛中屡获大奖。4月,在全市首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
14名学生获得12个参赛项目中的9个第一名,汽修专业2名学生代表山东省参加全
国比赛,并获得二等奖;10月份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中,
9名参赛学生全部获奖;1名学生在东营市第二届导游风采大赛中获得总决赛冠军。
招生就业。继续实行全员招生战略。转变招生思路,由一年一次秋季招生转
为春季招生与夏季招生相结合;创新招生方式,与县区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联合招
生;做好校企联动,为山东亨圆铜业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冠名培养、定向招生;
开拓外地生源,到宁夏固原、山东昌邑等地进行驻点招生。在全省生源大幅下降、
生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全年招生1362人,较去年增长33.8%,遥遥领先于全省
同类技工院校。同时,密切关注毕业生就业工作,201 0年安置毕业生880人,当
年就业率98.22%,就业质量逐年提高。注意做好跟踪调查,先后走访企业40多个、
毕业生300余人; 发放调查问卷300余份,毕业生就业满意率96%,用人单位满意
率100%。
校企合作。继续实施学生下厂认知实习和教师下厂锻炼制度。与开发区40家
企业召开联席会议,通过订单教育、举办冠名班等形式解决学生校外实习和就业
问题,推动校企之间技术、师资、设备共享,实现互利双赢。重点是推进教学系
与企业合作,建设石油装备学院、软件服务外包学院、东营市餐旅学院、汽车制
造学院四个二级学院。2010年7月,学院主办的一期软件开发工程师实训班在东营
软件园开班。年底,34名学员全部完成学业并在软件园各大企业就业。同时,学
院还在2010级新生中组建软件班、物联网班、石油机械装配班,加快二级学院的
建设进程。
教师队伍。发挥职称评聘的导向作用,实行一体化教学和教师轮岗制度,安
排64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加快既有理论教育基础、又有实际操作技能“双师
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招聘、引进各类专业人才、特色人才、高端人才共31人,
进一步充实壮大教师队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全
年共安排3批22名教师参加市内外各部门的职业师资培训,每月邀请1名市内外专
家学者来院讲学。以魏正涛工作室等为载体,充分发挥首席技师、教学能手等骨
干教师的优势和示范作用,努力构建优秀教学团队。加强教科研工作,启动20个
校本级课题,在全校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2010年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中, 有39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5个;在全市中等职业
院校优质课比赛中,5名参赛教师全部获奖。
培训鉴定。按照“长短并重”的办学理念,完善培训工作制度,出台《东营
市技术学院培训费用管理办法》,使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合理、科学高效。扩大培
训基地建设,2010年,成立城乡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基地和东营市唯一的全省外派
劳务项目培训基地,农牧渔业技术应用培训基地和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初
步方案也已形成, 培训能力进一步增强。与市内外100余名知名专家教授建立业
务联系,建立广阔的培训师资平台,大培训工作格局正在形成。加强校企合作,
密切联系政府部门,积极拓展培训工作领域,2010年共完成建筑业农民工、回乡
退役士兵、阳光工程劳动力、金蓝领、农牧渔业、失业人员、造血行动等各类政
策性培训和企业员工在职培训10272人次,实现培训收入280余万元,分别是2009
年的3.8倍和10.1倍。 短期培训成为学院半壁江山的局面已初步形成。2010年,
学院技能鉴定工作实现突破,全年鉴定校内外高、中、初级工共2002人次,被省
商务厅增补为家政服务员培训鉴定定点单位,实现收入40余万元。
学生管理。制定实施领导干部联系系、班级、宿舍、学生制度,全院形成支
持、关心、帮助学生的浓厚氛围。实行班主任竞争上岗、进驻公寓制度,完善班
主任考核制度、工作通报制度,进一步理顺学生会、自管会、学生社团的管理及
工作机制,选拔学生中的优秀人员为新生军训,组织班主任培训班、学生干部培
训班7期, 提高班主任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工作水平。坚持“德技并重、德育为
先”的理念,加大人文教育、德育教育、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教学中
的分量,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增加校园文化底蕴。按期举办“优秀企业家进校园”
活动,认真开展“从我做起,走向文明”各项评比活动,形成比、学、赶、帮、
超的良好氛围。以重大节庆纪念日为契机,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
读书诵诗、红歌嘹亮大合唱等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推动校园文化
建设。 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岗位,争取社会各方面资助5万余元,解决25名特困学
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全年开展两次家长满意度调查,满意率95.75%。
后勤保障。完成新一轮食堂承包工作,完成新校园教室、办公室的分配及物
品筹备,规划车间、教室改造方案,为实施新校搬迁做好准备。开源节流,加强
收支管理,先后争取国家发改委实训楼建设、政府公共实训基地、工业中专、中
德农牧培训中心等项目, 协调资金1.2亿元。为一线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多媒
体教学设备,提高岗位津贴,实现“保运转、保工资、保一线教学”的目标。财
务工作被市物价局推荐为全省收费管理价格诚信单位,被市统计局评为劳动工资
统计先进单位,被市财政局评为预算管理先进单位。
建设平安校园。认真落实封闭管理制度、领导值班制度,制定校园安全应急
预案,加大人防、技防力度,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的校园安全管理网络。加大
安全管理资金投入,全年共投入维修改造资金20余万元,消除安全管理隐患。在
全院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百日集中行动”等活
动,开展消防安全逃生项目演练,安全生产和操作常识进课堂,广大师生的安全
意识进一步提高。
党建工作。 扎实开展“创先争优” “两带一创”“从我做起,走向文明”
“擦亮窗口,服务百姓”等主题实践活动,突出党员在专业领军团队中的作用,
提高广大干部和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调整2名教学系党支部书记人
选,壮大基层党组织领导力量。学院中层机构设置方案得到市编委的正式批复,
中层业务和管理机构得以理顺。加大在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中发展党
员的力度, 培训入党积极分子352人,发展新党员40名,其中学生党员34名。至
年底,全院共有党员190人,其中在职教职工党员176人,约占教职工总数的63%。
党建带动群建,工青妇工作成绩显著,院团委被评为东营市五四红旗团委,妇委
会被评为东营市先进妇委会,院工会代表队在东营市首届“黄河口合唱节”比赛
中获得一等奖。(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