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4&rec=82&run=13

【概况】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异常气候变化和国内外农
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复杂局面,东营市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
发展现代农业,拓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实现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74.7亿元,同比增
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7327元,同比增长10%,增幅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增幅。
2009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77.57万亩,总产80.2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
长9.7%和10%;棉花种植面积173.6万亩,皮棉总产13.76万吨,比上年增长5.5
%;瓜菜种植面积47.38万亩,总产197.4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11.98%、10.86
%。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40.32亿元,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49.7万吨,同比分
别增长14%和6.6%。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市农机总动力215.6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7
%,农机总值20.17亿元。全市农用化肥使用量(折纯)11.85万吨,比上年增
长3.5%。农村用电量42081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9%。(丁莉)

【农业综合开发】 全年共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6个,其中重点产业化项
目1个,一般产业化经营项目3个,贷款贴息项目1个,科技推广项目2个,中
低产田改造项目9个。总投资10422万元,其中省以上财政投资6083万元,市财
政配套354万元,县区配套728万元,县以下自筹3257万元。12万亩中低产田改
造项目,共开挖疏浚沟渠1696条,1118.7公里,建设防渗渠道37.4公里,新建
修复各类水工建筑物1234座,修筑生产路735.7公里,修筑碎石、煤渣路41.68
公里, 整平土地3.25万亩,维修扬水站3座,新建扬水站3座,新建移动泵站
13座,植树45.35万株;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厂房17060平方米,硬化地面2000
平方米,购置安装设备266台套,建设高标准养殖池塘556亩;科技推广项目
引进抗虫棉新品种鲁棉研18、加州西芹、红日西红柿等品种9个,建立核心示
范区3000亩,辐射区25000亩。全面完成2008~2009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各项
建设内容,实现了当年开发,当年见效。(陈连三)

【高效生态农业建设】 开展秸秆还田新技术试点。积极推广小麦、玉米
联合机收,秸秆还田,节本增效农机新技术、新机具。2009年小麦联合收获
率99.8%,秸秆还田面积68万亩;玉米联合收获率76.1%,秸秆还田面积66万
亩; 水稻机械联合收获率45%; 秸秆综合利用率57%。玉米秸秆机械化青贮
15.5万吨。2009年全市农作物秸秆生产总量为162.7万吨,其中小麦秸秆35.84
万吨,玉米秸秆52.17万吨,棉花秸秆41.16万吨,水稻秸秆4.78万吨,花生秸
秆0.48万吨, 大豆秸秆1.61万吨,瓜菜秸秆26.42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85%。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推广使用生物降解膜、光降解膜和双降解膜。
全市年使用农膜9800多吨左右,主要使用作物为瓜菜、棉花等,其中,蔬菜
大棚用膜约7680吨,棉花用膜约1588吨,大田菜用膜约550吨。通过加强宣传,
提高种植、栽培技术,农膜回收率得到有效提高。全市蔬菜大棚农膜回收面
积在95%以上,露天蔬菜地膜拣除回收率在80%以上,棉花用膜的拣除回收率
在70%以上,全市地膜回收利用率在90%左右。
推行绿色控害技术。2009年累计建立绿色控害示范区5个,面积达10万亩。
其中:蔬菜示范区2个,2万亩;冬枣示范区1个,1万亩;棉花示范区2个,7
万亩。推广病虫防治新农药、新技术。年内,全市建立高效低毒农药试验、
示范区20处,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品种,指导农户进行防治。(张国风)

【农业科技教育】 2009年,全年各级共举办培训班1618期,培训农民10.19
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万余份,在市、县区电视台播出技术专题节目20期,
刻录各类科技光盘600套。 其中高端培训200人;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
300人;新型农民创业培训18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870人;农村妇女实用
技术培训3000人;基层农技人员培训100人。中专招生300人;成人高等教育参
加考试人员500余人;办理大中专毕业证书360个。
实施高端培训。选拔部分农民技术骨干,到高校接受高层次的专业和系
统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培养能带领一方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排
头兵、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3月23日,2009年全市返乡农民创业暨农民
技术骨干赴高校培训班开班,来自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畜牧水产养
殖示范区、蔬菜生产基地及返乡的200名农民学员,分别到山东农业大学、青
岛农业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等高校,进行为期10天专业技术学习培训,
重点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果品质量安全、自然养猪关键技术、现
代渔业水产养殖技术等。
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确定11月初至2010年2月,在全
市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全市培训任务5840人,其中东营
区1120人,河口区900人,垦利县1120人,广饶县1300人,利津县1400人。培训
工程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以市场需
求为导向,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短期技能培训为重点,开展农民职业
技能培训。培训突出用工量大的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焊工、驾驶与维修、
服装缝纫与加工等行业,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地方特色产业、农村服务业等
相关技能培训。至年底全市共培训阳光工程学员2870人。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以村为基本实施单元,开展农业生产技能
和相关知识培训,重点培训专业村农民辅导员、农业科技示范户。至年底,
共举办集中培训班60余期次,培训农民辅导员5600人次,入户咨询30余次,
发放培训材料5000余份。
新型农民创业培训。8月,全市选拔180名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学员,到山
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参加现代农业产业经营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创业知识培
训。其中,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负责人70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110
人。
创办农业产业化综合提高培训。创新培训形式,举办产业化综合提高培
训,由过去所有产业一起培训改变为分产业、分层次、分区域专项培训。年
内,分别在广饶、垦利、河口举办优质小麦、水稻、蔬菜、生态养猪、优质
果品生产技术培训班10期,培训2000人,发放《无公害蔬菜》《生物环保养
猪实用技术手册》等2000册。(王瀛 刘法舜)

【减轻农民负担】 制定下发《关于做好2009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
对全市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市政府分管领导与各县区党委、政
府签订《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列入年
度考评主要内容,与政绩直接挂钩。
全面落实“五项制度”。一是落实涉及农民负担收费文件审核制。严格
规范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强化农民负担文件和收费的管理,从源头上防止
农民负担反弹。二是实行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2009年,市涉农价
格和收费公示实现无缝隙覆盖。三是严格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中小
学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四是实行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建
立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预防和查处机制,设立监督举报电话,专人负责,
及时处理来信来电来访,将监督举报电话在农民负担监督卡上公布;实行涉
及农民负担的案(事)件限时办结制和查处问题回访制度,市辖区内连续9
年未发生涉农负担的恶性案件、严重群体性事件和造成重大影响的其他案件。
五是实行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将向农民收费的项目、数量和需要农民承担
的劳务,全部填入负担卡,发放到农民手中,让农民明明白白缴费。2009年
全市共发放农民负担卡38.05万份。
(余青华)

【病虫害综合防治】 2009年,全市农作物病虫草害总发生水平为中等发生,
发生面积1891.96万亩次; 防治2237.41亩次,挽回粮食损失131264.96吨,棉花
56959.6吨,蔬菜264414.69吨,全面控制了病虫草危害。
全年发布病虫信息21次,向省站上报信息120次、模式电报36期,发布病
虫情报144期,1200份。其中超长期20期,预报准确率95%;中长期39期,预
报准确率96%;短期85期,预报准确率98%以上。
全市建立各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16个,面积91.81万亩。其中棉花示
范区4个, 面积达68.2万亩;玉米示范区4个,面积10万亩;小麦示范区2个,
12.20万亩;蔬菜示范区5个,0.41万亩;冬枣示范区1个,1万亩。累计建立绿
色控示范区5个,面积达10万亩。其中:蔬菜示范区2个,2万亩;冬枣示范区
1个,1万亩;棉花示范区2个,7万亩。建立20处高效低毒农药试验、示范区,
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品种,指导农户进行防治。
全市建立不同形式的专业化防治组织62个,从业人员1800余人,新增各
类施药机械1600多台,其中机动弥雾机1548台,大型动力喷杆式喷雾器52台,
服务面积达80多万亩。全年共组织专业化病虫草害防治面积180万亩,其中小
麦28.5万亩,玉米49.5万亩,棉花8万亩,东亚飞蝗94万亩。2009年推广绿僵
菌生物药剂防治50万亩,平均防效在90%以上,利用生态控制结合农业开发,
有计划地对全市蝗虫孳生基地进行改造和综合治理,面积达50万亩。(魏志
顺)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全市5个县区先后出台基层农技推广机
构改革建设意见或方案,明确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核定编制。
一是建设丁庄镇、大码头乡、西刘桥乡、史口镇、北岭乡、虎滩乡6个标准
化示范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其中,史口镇、北岭乡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
网络,开辟农业科教电视频道;虎滩乡开发“虎滩乡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
农民群众可以通过家中电视机点播农业科技电视节目,浏览互联网网页。二
是建设利津县农业信息中心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开发软件、购置设
备建成信息网络、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手机短信服务三个信息服务系统。
三是广饶县、利津县被列为全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两县确定
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建立健全农技人员聘任制度、责任制度、
培训制度和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制度;两县选择以小麦、玉米、棉花、蔬
菜作为主导产业,遴选、评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和
技术指导员责任制在全县进行重点推广,确保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入户
率和到位率,两县共重点培训科技示范户2000个。
(王红梅 王瀛)

【农业行政执法】 2009年,全市重点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共出
动执法人员870人次,整顿市场33个,全年共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232起,
查获假冒农资2.8吨, 挽回经济损失30.5万元, 查处假劣农资138吨, 案值
96.89万元。
规范农资经营主体。对所有农资经营单位经营者进行培训,发放证书,
经营者全部持证上岗;建立起“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农资生产、经营监
管责任制;农资经营单位全部建立两账一票制度;实行销售农药实名制。
推行备案制度。强化农资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在各县区实施农业投入品
的备案登记管理,即所有进入东营市场经营的农资产品,要先到当地农业行
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审查合格的产品方允许进入市场,严把农资产品的入
市关,提高优质放心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占有率。
推行高毒农药定点销售。筛选44家远离蔬菜主产区的农资经营店为高毒
农药销售定点,实行统一管理;对全市的农资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清查,从源
头上管住高毒农药和国家禁用农药的销售和使用。
开展质量检测。加大农资内在质量的抽检密度,农药抽检质量实行全覆
盖。开展以蔬菜主产区为重点的市场农药质量抽检,共抽检农药产品223个,
合格率达78.9%,对不合格农药产品,按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净
化了市农药市场。(杨春明)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2009年,市三县两区及黄河、广北、青坨三农
场实现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全覆盖。共争取国家级项目资金232万元,实
施测土配方施肥311万亩,调查农户施肥5036户;完成土样化验4689个,总化
验项次34227项次,安排田间小区试验78个,田间小区试验小区总数达到828个,
安排示范方47个,示范方面积达到40401亩。制定配方15个,印制发放施肥建
议配方卡175500份,依据农时,及时指导农民合理施肥。同时加大培训力度,
共举办培训班426次,培训技术骨干1673人次,培训农民20787人次,发放技术
资料156634份,派出技术指导人员716人次。录制电视节目52次,电台广播53
次,刊发报刊52期,编发简报61期。在全市城乡初步建立起以配送中心、配
送站、配送点为框架的配方肥推广销售网络,共推广配方肥8000余吨。
(孟凡桐)

【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 2009年,市政府扶持资金100万元,在全市实
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一是按照主要作物布局,以棉花、小麦、玉米为重点,
在全市350万亩耕地上建立了500个土壤养分和墒情长期定位监测点,在作物
生长关键期和水分敏感期组织采集土样16次,采集土样3917个,出具有效数
据9032个,编发土壤养分和墒情简报16期;二是选择100亩田间基础条件较好
的蔬菜种植区,实施节水灌溉和土壤养分、水分及有害物质监测。建立蔬菜
水肥一体化示范大棚3个,配套微喷灌设施各1套;区内100亩蔬菜严格按无公
害绿色食品生产要求进行管理;三是建立了400亩胡萝卜有机质提升种植示范
区。经测产验收,增施商品有机肥示范区胡萝卜产量达到2876.6公斤/亩,比
常规施肥区胡萝卜产量亩增产386.9公斤,增产率达13.4%;四是针对土壤有
机质含量低、养分不平衡的特点,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为目标,在河口区
建立5000亩绿肥种植示范基地,在土壤改碱和提高土壤有机质方面效果显著;
五是结合董集乡暗管排碱项目区,建立了100亩耕地地力提升工程示范区。经
过项目实施,项目区地力得到明显的改善。土壤可溶性盐分明显降低,多数
采样点降低到0.2%作物能正常生长的耐盐极限以下。有机质含量提高0.25%,
土壤全氮和有效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孟凡桐)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2009年,对全市基地和市场农产品开展了8次例
行监测,监测各类样品1967个,数据25291个,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简报的
形式向市、县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反馈监测结果及不合格产品处理情况。组
织召开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会议,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开展农
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先后开展了瓜菜、食用菌专项整治行动,无公
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和
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4月13日,农业部督导检查组对东营市执法年活动开展
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给予高度评价。监测手段不断完善,市农产品质量检测
认证项目扩展到91个产品的1022个检测参数,其检测范围全面覆盖农产品、
农业投入品(肥料、农药、兽药、渔药)和农业环境检测项目。
全市初步建成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为龙头,三县两区农产品质
量监督检测中心为骨干,25个乡级(批发市场、企业)自检实验室为延伸的
三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共有专职检测人员146名。至年底,市农产品
质检体系仪器设备总投资达2808万元(其中,市农产品质检中心770万元,县
级中心1390万元,乡级检测点648万元),建成市级中心1个、县级中心5个、
乡级(含企业、基地、批发市场)检测点31个。2009年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
检机构新增投入780万元,其中,市农产品质检中心新增投入20万元,县级质
检中心新增投入685万元,乡镇(含企业、基地、批发市场)检测点新增投入
75万元。对全市重点蔬菜、冬枣基地,畜牧、水产养殖区,蔬菜、畜产品和
水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例行监测,对中心城区和县区重点农贸市场、超市实行
监督抽检,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张继成)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2009年, 全市规范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
100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14家,至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
展到449家, 资产总额9.08亿元, 入社(会) 农户8.25万户,辐射带动农户
21.75万户; 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57家, 入社农户5.2万户, 辐射带动农户
14.39万户。2009年市财政安排14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合作组织发展,各县区安
排150余万元用于扶持合作社上项目;联合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
开展“银社对接”活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1.46亿元。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制定《东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
化建设标准》,编发《东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手册》,有计划、分层次、
有针对地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人员和业务
指导人员, 先后举办培训班五期, 培训1000余人次。 制定印发《关于做好
2009年度市级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扶
持的申报范围和条件、申报程序和要求,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
供支持。
(余青华)

【土地承包管理】 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山东省实施办法》,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组织县区围
绕农村改革31年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6周年,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将国
家农村土地法律政策宣传进村、入户、到人。依法有序解决土地承包管理中
出现的纠纷,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探索以农经站为依托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
务中心和服务站,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在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
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
展适度规模经营。至年底,全市已建设1个县(区)级和10个乡镇级农村土地
流转服务中心; 流转土地面积12.5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09%,涉及农户
2.32万户,占农业户数的7.1%;流转形式主要有转包、转让、互换、出租;
流入的主体有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流转的土地主要用于粮食、
蔬菜、果品和养殖生产。通过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为农村劳动力从事涉农创
业活动提供便利。(余青华)

【农村能源建设】 2009年,全市共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8000个,规范建设
沼气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1处,秸秆固化示范点1处,
秸秆气化示范点1处,配套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200台,建设秸秆沼气3000个,
每个秸秆沼气农户节约开支近100元。万德福集团大型沼气工程发电项目投入
运营,东旭牧业和华誉集团大型沼气工程正在建设。建设“一池三改”示范
村15个;建设沼气、太阳能配套建设示范村30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200台;
建设沼液、沼渣在大棚蔬菜上的综合利用示范村6个。2009年,全市共举办农
村沼气技术培训班6期,近千名农民参加了沼气使用管理技术培训。全市累
计建设沼气服务网点139个,当年新添置沼气出料车32部。(王力)

【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工程】 2009年,全市休闲观光农业建设着力进行重点
培育,提升规划设计档次和水平,完善行业管理,加强市场开拓。聘请北京
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全市休闲观光农业总体规划,并通过专
家评审。至年底,全市已建成和正在建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42个,其中重点
园区17个, 累计投入资金3.61亿元。 委托专业设计的有12个,规划占地面积
16.2万亩,已建成面积8.7万亩;园区规划种植面积8.9万亩,水产养殖4.4万
亩,畜牧养殖0.1万亩,林业9.3万亩;农业设施建设30.5万平方米,其中,智
能化大棚0.5万平方米,普通钢管大棚30万平方米;休闲体验项目中,采摘园
4.4万亩,垂钓园1.1万亩,其它0.7万亩。年内,园区共举办节庆活动12次,
累计接待游客68.4万人次;固定从业人员2128人,带动农户1.7万户;实现营
业收入19510万元,其中,农产品销售14785万元,餐饮、休闲收入3017万元,
门票收入162万元,其他收入1546万元。年底,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对各县区
上报申请市级补助的观光农业项目进行验收、考评,确定对8个园区给予补
助,补贴资金150万元。(戴树云)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2009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79家,新增11家,
其中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24家,市级101家。全年实现销售收
入142亿元,同比增长5.2%。
围绕渔业、畜牧、蔬菜、粮棉、林果等优势产业,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增
扩项目,膨胀企业规模。全市新开工建设项目33个。市财政重点扶持了华誉
集团等23家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带动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扶持资金1150
万元,周转金500万元。为万得福集团等7家农业龙头企业争取省农业产业化
贴息资金533万元。
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监管。对全市第1~4批省重点龙头企业、第1~4批
市重点龙头企业进行例行监测,取消17家监测不合格企业的市重点龙头企业
资格;新认定东营市景明水产有限公司等27家企业为第五批农业产业化市重
点龙头企业。
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服务。召开全市农业产业化银企合作座谈会,向金
融部门重点推介农业龙头企业建设项目25个,驰中集团等10家龙头企业与市
农发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信贷资金协议3.1亿元。成立东营市农业产业化协会,
搭建政企、银企交流合作的平台,吸收101家农业龙头企业、17家相关部门单
位、5家金融机构入会。

【重点农业企业选介】 山东万得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7月,
是一个集大豆加工生产、肉牛养殖加工、新产品开发、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农
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现有员工1685人,占地面积403亩,总资产4.2亿
元。公司通过了IS0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认证,拥有自
营进出口权,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创建了国家大豆标准化示范
区和国家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闯出“企业+协会+基地+农户”产业化
经营模式,农民与协会签订种植、养殖合同,公司与协会签订回收合同,实
行最低保护价回购,农民生产零风险,实现了公司和农户“双赢”。2009年
实现销售收入135402万元,利税6152万元。
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8月,是一家集蔬菜种植及精细深
加工、肉类食品综合加工及贸易进出口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
业。现有员工1000余人,占地面积129773平方米,总资产6.3亿元。公司通过
了ISO9001、 ISO14001、 ISO22000 (HACCP) 管理体系认证、 犹太洁食认证
(KOSHER)和全球食品标准认证(BRC);驰中蔬菜示范基地通过了有机认
证、 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CHINAGAP) 和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GLOBALGAP) , 并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列为全国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
“驰中”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驰中集团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
山东老字号企业,“驰中”牌青刀豆、草莓被评定为山东名牌农产品,“驰
中”牌肴驴肉、果蔬脆片被评定为山东名牌。公司建设优势蔬菜种植基地1
万亩,形成“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周边地区的
蔬菜水果种植户1万余户。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
区。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789 60万元,利税6656万元,出口创汇2102万美元。
山东华誉集团:创建于1988年1月,是集种禽繁育、鸡苗孵化、肉鸡饲养、
蔬菜生产、饲料生产、肉鸡加工出口贸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
业。现有员工3000人,占地面积2000亩,总资产5亿元。公司通过了ISO22000
质量体系认证。华誉商标被认定为著名商标。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品
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按照“公司+基地+标准化养殖场(户)”的运
作模式,辐射周边4个市地、6个县(区)、39个乡镇,带动3000多户农民从
事养殖。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利税1586万元,出口创汇1460万美元
山东半球面粉有限公司:创建于1956年9月,是一个集粮食加工、食品加
工、粮食购销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现有员工817人,占地面
积150亩,总资产3.5亿元。公司通过了ISO9001、ISO14001、ISO18001、HACCP
管理体系证。半球商标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半球牌小麦粉被评为中国
名牌产品。公司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以每市斤高出本地普通小麦5-8分钱
的价格进行收购,已发展订单小麦35万亩,带动220多个村庄,6万多农户增
产增收。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2065万元,利税1822万元。
东营阳光丝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年,占地面积202亩,现有员工520人,
拥有资产1.5亿元,是一家集桑蚕养殖、蚕茧加工、工业缫丝及高档丝绸产品
销售于一体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主导产品为桑蚕丝、捻线丝、丝棉高支倍
捻线,产品销往广东、上海、杭州及省内外各大丝织生产加工企业及出口印
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公司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 省 “守合同重信用” 企业等荣誉称号, 并通过I
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2004环境体系认证; 拳头产品
“阳光丝路”牌白厂丝被评为山东名牌产品。公司发展桑园基地30000亩,建
设养蚕大棚5000个,产业化桑园基地辐射三县两区的12个乡镇,带动全市养
蚕专业户2万余户,其中,龙居镇桑园面积达2.5万亩,成为鲁西北地区最大
的桑蚕生产基地。2009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实现利税3433万元,利
润2300万元。
东营利富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99年9月,是一家集芦笋、葡萄、
白桃、食用菌、赤豆罐头和速冻保鲜水果蔬菜、肉鸭等农产品为一体的现代
化综合性食品生产出口企业、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现有员工675人,
总资产9652万元。 公司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HACCP认证、美国
FDA和SGS认证、英国BRC认证,“维果思”商标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品远销美国、欧盟、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建设有5000亩的芦笋、葡萄、草莓等标准化生产基地,
带动周边地区的种植、养殖农户3000余户,户均增收1000元。2009年公司实现
销售收入13982万元,利税2107万元,出口创汇1068万美元。(王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