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总工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4&rec=39&run=13

【概况】 东营市总工会辖2区(东营区、河口区)、3县(广饶县、利津县、
垦利县)总工会;直属产业(系统)、直管基层工会67家;市总工会机关设
办公室(财务部)、组织部(宣传教育)部、基层工作部(保障工作部)、
生产保护部(女职工部)4个行政部室和调查研究中心、职工技术协作中心、
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经费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及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5个事业
机构。
2009年全市基层工会组织2263个,比上年净增143个,工会组织增长率6.7
%;工会会员332827人,会员增长率7.6%。

【建立工作联系点聘请工作监督员】 为加强与基层工会和职工、会员的沟
通联系,市总工会领导干部带领分管部室,在县区、市产业(系统)和市属
基层工会建立44个工作联系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掌握联系点职工队
伍状况、工会工作状况、职工维权状况;着力解决联系点工作中的热点、难
点问题。同时,聘请企业厂长(经理)、劳动模范、一线职工代表、基层工
会干部、农民工、下岗再就业职工等不同身份的工会工作监督员14名,及时
反映本区域、本单位涉及职工权益方面的执法维权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向市
总工会提工作意见和建议,对市总工会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廉洁建设进行监管。

【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 确定2009年为全市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年,制定
下发实施意见,明确基层单位规范化标准,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工会情
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推行“标准建会”模式,规范建会程
序,确保高标准建会、规范化运作。将全市各基层工会按规范化程度分为四
类,明确类别标准和升级要求,加强分类指导,实行升级管理,全市305家基
层工会上升一个类别。

【选聘培训乡镇(街道)专职工会干部】 针对乡镇(街道)工会专职干部
缺乏、作用发挥不到位的问题,制定下发《东营市乡镇(街道)专职工会干
部选聘及管理办法》,明确选聘条件、办法、要求及专职工会干部的职责、
待遇等方面问题。全市共选聘乡镇(街道)专职工作人员20人;12月8~11日,
组织举办选聘乡镇(街道)专职工会工作人员培训班,围绕党的十七届四中
全会精神、工会基础知识和具体业务,采取专家辅导、经验介绍、部室长授
课等方式进行培训,20多人参加培训。

【红歌大赛】 6月,市总工会与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局联合开展庆祝新中
国成立60周年“红色歌曲大合唱”活动。活动分为组织发动、深入实施、选
拔汇演和组织比赛四个阶段。全市共成立合唱队200余个,参与职工达3万余
人,在全市唱响了“红色歌曲”主旋律。在层层选拔推荐的基础上,8月13日
晚,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文体局在东城辉煌广场联合举办东营市庆祝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红歌大赛,来自市直和各县区的12支合唱队参加比赛。市
水利局合唱队、市建设工会合唱队、市工商局合唱队获一等奖。

【“职工书屋”建设】 为保障和维护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权益,市总工会
与市图书馆联合建立全市“职工书屋” 建设流动管理机制。 获得市级以上
“职工书屋”称号的单位54个,可与市及所在县区图书馆建立书籍借阅关系。
全市“职工书屋”对所有图书登记造册,并将藏书明细报市、县区图书馆,
根据“职工书屋”需求,每半年“书屋”与图书馆调换一次图书,实现资源
共享、优势互补,逐步形成阅读条件比较完备、广泛覆盖职工群众的工会读
书设施网络。

【实施“造血行动”】 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
会和谐稳定,市总工会启动实施以职工培训和就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造血
行动”。经全国总工会考核评定,在东营市设立“全国工会农民工技能培训
示范基地”(全国仅12家)。成立由专家学者、劳动模范及政府有关部门人
员组成的创业指导智囊团,组织具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意向的职工开展创业带
头人培训。发挥市总工会职业介绍服务处的作用,每月至少组织两次再就业
招聘会,同时举办专场招聘会,为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免费提供就业指导和职
业介绍服务。年内,全市各级工会组织技能培训9720人次,在岗、待岗人员
培训26270人次,创业培训368人次;举办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专场招聘会26
场次,为5.7万余人提供职业介绍服务。

【开展“共同约定行动”】 针对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
效益下滑,用工需求下降,就业岗位紧张的形势,市总工会把保岗位保工资、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维护职工权益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市开展“共同约定
行动”。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引导各类企业签名承诺响应“共同约定行动”,
企业承诺努力做到不停产、不裁员、不减薪或少减薪;职工承诺主动为企业
分忧,为企业发展尽力,与企业共渡难关。市总工会将参与行动企业名单在
《东营日报》等新闻媒体分期、分批刊登。全市623家企业签订“共同约定承
诺书”,营造了“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关爱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
良好氛围。(巩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