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4&rec=163&run=13

【概况】 2009年,全市卫生系统加强重点卫生项目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
生服务体系,实施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首批建设的248处村卫生室全
部完工。理顺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增强乡镇卫生院发展后劲,全市90%的
乡镇卫生院完成上划县区管理任务。实施“卫生强基”工程,促进城乡卫生
事业协调发展。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在全市城区规划建设33处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92处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城乡居民的“一刻钟卫生服务圈”初
步建成。各级财政按所辖社区居民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设立专项补助经费,
对政府举办的46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100种常用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药品
降价幅度达35%以上。完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医疗保险水平,2009
年,全市共参保农民102.33万人,比上年净增3.45万人,参保率达到99.37%,
筹集资金1.33亿元,补偿资金1.31亿元,便民实事项目圆满完成。
加强公共卫生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开展政府购买社区
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各级财政按所辖社区居民每人每年15元的标准设立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采取政府购买的方式,向社区居民免费提供“建立健康
档案、免疫接种、妇幼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居民健康保障
水平。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有效控制了各
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加大手足口病防控力度,全市手足口病疫情平稳,
发病数稳定在全省最低水平,未发生死亡病例。全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有效开展,辖区医疗机构未发生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加强医疗机构监管,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完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开展公共场所卫
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试点,食品卫生监督公示覆盖率达到95%以上,住宿业
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30%以上,全市未发生重大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围
绕全市大局,争取卫生国债项目21个,争取中央、省专项资金2147万元。加
强妇幼保健工作,省乳腺癌筛查项目落户广饶县,在市妇幼保健院启动国家
首批围产期营养项目,项目进展顺利。加强卫生培训工作,卫生队伍的业务
素质得到提高。加强学会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营造浓厚的医学
学术氛围。加强中医药工作,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东营市首批老中医
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出师考核顺利完成。
至2009年底,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81家,医院床位10020张,卫生
技术人员11832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总值达578544万元,万元以上
设备3052台(件),业务用房面积691837万平方米。2009年全市门、急诊人次
7678663人, 出院人次399549人。 全市孕产妇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分别降至
5.89/10万和2.71‰。2009年全市计划免疫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白百破疫苗接
种率分别达到了99.03%、99.11%、99.23%,麻疹、乙肝、流脑及乙脑疫苗接
种率分别达到99.22%、 99.45%、99.24%和99.65%。疾病防控工作得到加强,
2009年全市共报告乙类法定传染病13种2884例,发病率为153.97/10万,报告丙
类法定传染病5种3633例,发病率195.96/10万,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全市0~3
岁儿童系统化管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97.43%和96.72%。

【农村卫生工作】 实施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计划两年时间,在全
市规划建设600处村卫生室,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设备装备水平,培训基
层医务人员,提升村级卫生机构服务能力。2009年首批建设的248处村卫生室
全部完工,全部达到“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康复室和预防保健
室”六室分开和医防分别管理的标准。理顺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增强乡镇
卫生院发展后劲,河口区、广饶县、垦利县、利津县的32处乡镇卫生院,按
照“四保一八十”的标准完成上划管理任务。实行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分级管
理,将各类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划分为A、B、C、D四级管理。2009年,有13处
乡镇卫生院、116处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被考评确定为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第二
批分级管理A级单位;对2008年公布的首批122处村级医疗机构分级管理A级单
位装备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计数器;培训乡村医生122人,满足简单检验三大常
规的需要。

【公共卫生】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接
种率达95%以上,有效控制了各类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加大手足
口病防控力度,全市手足口病疫情保持平稳,2009年全市累计发病2553例,
发病数稳定在全省最低水平,未发生死亡病例。全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有效开展。至年底,全市辖区内医疗机构未发生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开
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市级示范区”和“无结核病和谐校园”创建活动,落实
各项防控措施,全市未发生重点传染病暴发流行。

【甲型H1N1流感防控】 甲型H1N1流感是2009年新增法定传染病。面对甲型
H1N1流感疫情不断蔓延扩散的严峻趋势,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强化
预防措施、严控社区传播、加强重症救治、减少疫情危害”的防控策略,履
行属地防控职责,建立健全分工明确、统一协调、运转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
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做好人员、技术、设施、设
备、药品贮备等工作。制定完善工作方案和应对预案,突出抓好重点时期、
重点地区(场所)、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的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测,东营
市流感网络实验室10月1日建成并开展监测工作。组织疫苗接种工作,加强重
症病例医疗救治,全市辖区内医疗机构未发生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保障
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行风建设】 全市卫生系统以制度建设为基础,通过开展“两好一满意”
“民主评议行风”“行风治理”等主题活动,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召开全市
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会议,下发《200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及纠风工
作实施意见》,局党委同局直单位、机关科室签订《200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
责任书》,分解34项纪检纠风任务目标督查落实。召开《卫生与健康》栏目
开播三周年社会监督员座谈会,新聘任卫生行业社会监督员40名。完成3轮行
风热线上线任务,共接听热线电话17个,问题解决率、答复率和群众满意率
均达100%。邀请市检察院有关领导,为220余名中层干部举办卫生行业预防职
务犯罪报告会。开展“两好一满意”活动,市中心血站等2个单位被授予全
省“两好一满意”示范集体。2009年10月,省纪委驻省卫生厅纪检组、省卫
生厅纠风办下发《2008年全省卫生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情况通报》,东营
市卫生局与德州市卫生局并列全省17市卫生局第一名,位居全市18个参评单
位(公共服务类)第二名,总满意率达98.87%。

【卫生科教】 实施WHO-卢森堡-山东省农村地区卫生人员培训与慢性
病控制项目。首次组织开展全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备案工作,共
备案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154个,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41个。医学科研成绩突
出,2009年,共有3项卫生类科研成果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9项卫生科
研成果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8项科研成果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总获奖数占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获奖数的75%。加大继续医学教育力度,组
织开展全市卫生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远程教育培训工作,11000余名学
员完成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卫生队伍的业务素质得到提高。东营市选派的2
名援外队员完成援助坦桑尼亚医疗任务,分别被卫生部授予援坦先进个人,
被省卫生厅记二等功。

【医院管理】 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严格医护人员
“三基三严”训练和考核,推行基本医疗服务指南和诊疗规范,使用基本药
物和适宜技术,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规范医疗收费行为,落实医院核心
制度,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完善惠民
医疗服务、临床检验项目报告“一单通”、单病种限价收费等制度,对全市
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价平均降幅达20~30
%。开展省级医疗质量示范科室评选活动,市第二人民医院儿内科等7个科室
被评选为“市级医疗质量示范科室”。2009年共创建省级护理示范病房4个,
市级护理服务示范病房14个。

【医疗队伍建设】 2009年,通过引进与培养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推进高层
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和农村卫生人员队
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考形式,为局属事业单位招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1人,
其中硕士研究生12人;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对城市社区卫生
人员和农村卫生人员进行以全科医学知识为主的技能培训,全市共有1150余
人参加培训。2009年全市卫生系统有5人被选拔为市级中青年专家。
至年底,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0037名,其中执业医师3537人,执业助
理医师810人,注册护士3145人,药剂人员936人,检验人员526人,其他1083
人。

【中医工作】 加强全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将中医科、中药房纳入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配套建设的内容;开展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加大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力度,采取多种形式,
开展中医药防控流感知识、中药煎服方法等培训,指导学校、社区通过食堂
煎煮、茶水炉泡煮等方式开展中药防控流感。落实扶持中医药发展的配套政
策,将各级中医机构确定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将623种中成药、部分中药
饮片和中医适宜技术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确保参合农民中医药报销比例较
其它治疗提高10个百分点,住院患者针灸治疗报销达到90%。完成全市首批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出师考核,38名继承人和23名指导老师出师
考核合格。加强中医经典理论培训,邀请山东省中医药大学教授张思超进行
授课、答疑,全市200余名中医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并与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
提高中医临床从业人员的诊疗水平。

【干部保健】 加强干部保健工作,组织查体医院保健办公室主任参加全省
卫生保健培训班。开展机关干部健康查体工作,规定每家医院日体检人数不
超过40人,在查体结束一周内将查体结果向查体对象进行反馈,对发现的阳
性结果提出治疗建议和保健措施;建立查体咨询与投诉制度,随时接受查体
对象的咨询和投诉,确保干部保健查体质量。2009年分别安排在市人民医院、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和东营鸿港
医院为全市109个单位的2387名查体对象进行健康查体。延伸服务范围,为副
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征订《药物与人》和《新保健》杂志160份,抽调医护人员
100余人次、救护车40余车次,完成30余次全市大型活动期间的干部保健任务。

【农民医疗保险】 2009年,市政府将提高农民医疗保险水平列为便民实事
项目,将各级财政农民医疗保险补助资金提高到人均80元以上,参保农民人
均缴费不低于20元,全市农民医疗保险人均筹资达130元。自2009年起,在农
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和伤残军人个人参保缴费由市财政承担基础上,新增
全市农村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参保个人缴费部分,也由市财政按每人每年20
元的标准承担。2009年,全市参保农民102.33万人,较上年净增3.45万人,参
保率达99.4%,共筹集资金13257.8万元,参保农民发生住院总费用23682.07万
元, 补偿支出9518.88万元; 参保农民发生门诊总费用10832万元,补偿支出
3685万元,便民实事项目圆满完成。
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民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管理试点,提高统筹管理层次,
完善运行机制和补偿方案,增强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按照利民、便民的要求,
完善农民医疗保险现场报销和取消转诊手续限制等制度,简化报销流程,方
便群众就医,保障农民医疗保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医疗保险大额医药
费补偿市级财政补助由42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各县区按当地参保人口每人
每年2元的标准配套,与市级资金统筹计算,合并使用。广饶县、垦利县分
别设立300万元、100万元的县级大病补偿金,垦利县成为继广饶县之后全省
第二个设有县级大病补偿政策的县。2009年全市为1478名参保大病户发放大
额医药费补偿资金689万元,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医保特例选介】 参保人隋玉花,女,63岁,广饶县稻庄镇西水村村民,
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因格林巴利综合症先后在广饶县同安医院、山东大学
齐鲁医院救治, 共发生医疗总费用409284.69元, 其中新农合目录内费用
360153.97元。广饶县新农合常规补偿8358.8元,市级大病救助25021元,广饶
县级大病补偿146697.2元,共计补偿资金180077元,目录内补偿比例达50%。
参保人纪玉豪,男,10岁,广饶县大王镇纪家村民,2009年8月至12月因
白血病在市人民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救治,共发生医疗总费用205128.76元,
其中新农合目录内费用169345.43元。广饶县新农合常规补偿6914.26元,市级
大病救助14663元,广饶县县级大病补偿63095.5元,共计补偿资金84672元,
目录内补偿比例达50%。
参保人徐希海, 男, 25岁, 广饶县大码头乡央五村村民,2009年5月至
2009年6月因颅内动脉瘤在市人民医院和北京天坛医院救治,共发生医疗总费
用195981.58元, 其中新农合目录内费用141416.26元,广饶县新农合常规补偿
7239.1元,市级大病救助11178元,广饶县县级大病补偿52291元,共计补偿资
金70708元,目录内补偿比例达50%。

【社区卫生服务】 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呈请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
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强化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在全市城区
规划建设33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92处社区卫生服务站, 覆盖城乡居民的
“一刻钟卫生服务圈”初步建成。2009年,在省财政补助的基础上,东营市
市、县区两级财政分别按辖区服务人口每人每年补助7元的标准,确定A类项
目16项、B类项目8项全面推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实
行“无病早防、有病早治、规范管理、有效干预”,至年底,已建立居民健
康档案78.1万人份,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开展城市社区基本药物零差率
销售,由财政按所辖社区居民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设立补助经费,对社区常
用的209个常规药品实行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不加成、零差率”
销售,销售零差率药品356万元,让利社区居民220万元,药品零售价格总体
降幅达35%以上,切实减轻社区居民的药费负担。

【妇幼保健】 加强妇幼保健工作, 继续实行“政府买单, 免费婚检”,
2009年全市婚检率为52%,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实行全市妇幼卫生工作考
核通报制度,按照卫生部门、妇幼保健机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卫生
院和民营医院四个层次进行考核通报。市妇幼保健院被卫生部列为围产期营
养项目单位,至年底,共为205人次提供围产期营养宣教和指导。开展农村妇
女乳腺筛查工作,广饶县在被列为中央公共卫生转移支付项目试点的基础上,
又被列为全省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试点县区。至年底,共筛查农村适龄妇女
7000人,钼靶检查434人,钼靶、B超检查可疑患者15人,共确诊乳腺癌8例,
全部进行手术治疗。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实现妇幼卫生信息的网络
直报,直报率达100%。2009年,全市孕产妇保健系统化管理率达96.72%,3岁
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达97.43%,婴儿死亡率下降至2.71‰,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降至3.65‰,孕产妇死亡率为5.89/10万,妇女儿童健康素质进一步提
高。

【卫生监督执法】 制定印发餐饮服务环节和保健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
组织开展学校内部食堂和周边餐饮单位食品安全检查、卫生许可证专项检查
等活动,以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开展旅游景点餐饮服务环节食品
安全专项整治,规范旅游餐饮市场,保障广大市民和游客的饮食健康。启动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试点工作,2009年,全市参与评定的公共场
所达到524家,完成评审认定421家,评审率达80.34%。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工
作,实施职业卫生管理“四个一”工程,共对全市363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职
业卫生监督检查,监督覆盖率达100%,对其中46家有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处
罚,保障企业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血液管理】 按照《血站管理办法》和《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
加强采供血机构管理,规范血液和原料血浆的采集、检测和供应。加大对采
供血机构的监督管理,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内采供血机构采供血情况及医疗
机构输血科建设、输血管理、血液储存及医疗废物处理等情况进行全面督导
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对全市输血科进行全部联网管理,统一
使用管理软件,使申请用血、发血确认、库存血液、临床用血更加科学、合
理、 规范。 建立1262人的固定无偿献血队伍。 2009年, 全市无偿献血人数
21380人次, 献血总量为37644单位;临床用血总量为65539单位,成分用血量
65127单位,成分用血比例为99.37%。

【医疗服务市场整治】 建立全市医疗机构审核校验专家库和专家现场审核
制度,严格按程序审批,做到现场检查、现场指导。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许
可证》的填写,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诊疗科目核准到二级科目,加强对重点
科室和重点环节的管理。按照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市各
级医疗机构实行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规范医疗
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市公安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全市集中
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重点整治无证行医行为,
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注册登记审查、依法执业、医疗质量管理情况进行清理
整顿。2009年,全市共出动监督人员1057人次,出动检查车辆296台次,检查
各类医疗机构985个,查处案件124起,罚款21.4万元,没收医疗器械132件、
药品329箱、违法所得1.9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个,全市打击非法行医专
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卫生应急管理】 投资400余万元,购置负压急救车和达菲等药品,建成市
流感网络实验室并于10月1日起开展监测工作,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能力和水平。做好十一运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共组织各类卫生保障知识培训
6次,培训卫生人员854人次,出动急救车辆23车次,医务人员196人次,救治
伤病员15人次,未发生医疗事故及投诉问题;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车辆123车
次,疾病防控和卫生监督员211人次,检查定点接待宾馆、餐饮单位176家,
未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和重点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完善“120”医疗救援指挥
体系,提高院前急救水平。自2009年1月1日零时至2010年1月1日零时,指挥中
心共接警214772次,调度出车30158次,抢救伤病员23323人次,医疗救援的质
量、效率和水平明显提高。

【抗震救灾】 2009年4~6月,东营市派出由42人组成的援川医疗卫生队对
口支援北川县及坝底乡的医疗卫生工作。全市卫生系统累计向四川灾区派出
十四批145名队员开展抗震救灾和对口支援工作。6月29日,东营市援川医疗
卫生队圆满完成援建任务,顺利返回,卫生对口援建工作圆满结束。

【爱国卫生】 卫生村镇、卫生单位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垦利县及东营区辛
店街道、胜利街道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卫生街道活动,年内通过省
级考核验收,如期向国家申报,完成阶段性目标。2009年,全市新增省级卫
生先进单位6个、省级卫生镇5个、省级卫生村34个,另有23个单位和59个村
分别建成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和市级卫生村。组织开展城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有效控制“四害”密度。稳步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至年底,全市累计有
28.36万户农民用上卫生厕所,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8.51%。

【学会工作】 年内,市对眼科等10个专业委员会进行换届选举,成立脑血
管病等9个专业委员会。依法做好医疗事故鉴定工作,全年共受理医疗事故
技术鉴定委托27例,完成鉴定17例。市医学会起草、制定了预防接种异常反
应鉴定的有关文书和程序,2009年首次受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1例。全年
组织学术会议40个,聘请省以上专家近百人来东营市讲学,与会人员达2400
余人;共召开专科分会委员会议35余次,承办省级学术会议6起。

【卫生支农与卫生下乡】 实施卫生强基工程,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市7家市级单位共帮扶25家县区级单位
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家县区级单位帮扶40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
机构,27家乡镇卫生院帮扶179家乡村卫生室,共派出医务人员355人,培训
基层卫生技术人员423人次,免费接收进修人员68人次,赠送药品器械价值47
万余元,提高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技术能力和水平。参与科技文化卫生
“三下乡”活动,组织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系列活动,年内组织卫生下
乡活动62次,服务群众4.7万人次。

【卫生信息宣传】 加强卫生信息宣传工作,将卫生信息宣传工作纳入全局
综合目标考核,在全市卫生系统形成运转协调、规范高效的信息宣传工作机
制;邀请《东营日报》记者深入抗震救灾一线对东营市援川医疗卫生队进行
现场采访,《东营日报》头版头条连续3期刊发东营市援川医疗卫生队队员
的先进事迹,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2009年共编发《东营卫生》简报38期;
在《健康报》《东营日报》《黄河口晚报》等市级以上媒体刊物刊登稿件100
余篇,在省卫生厅《山东卫生》杂志、《山东卫生情况》简报刊发稿件、信
息12篇(条);在省卫生厅政务网站刊发信息72条,位列全省17市卫生局第5
名;在《东营信息》《东营政务信息》简报刊发信息70条,在“中国·东营”
政府门户网站投稿55篇、 采用55篇; 《卫生与健康》 节目连续播发110期,
2009年,该节目被省广播电视局、省广播电视协会评为“全省十佳栏目”。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0月28~30日,温家宝总理到山东考察期间,
听取了东营市深化医改工作情况的汇报,并给予充分肯定。12月15日,全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会议召开,印发东营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
2009年试点工作方案, 规划了东营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明确
2009~2011年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任务及相关措施。

【重点医疗机构简介】
东营市人民医院 该院于1992年5月1日开诊。至2009年底,医院包括总
院、北院和老年乐园三部分,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2.3亿元。2009年门诊量45.8万人次,住院病人1.85万人次。医院设
有“东营为民法医司法鉴定中心、东营市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等机构,被省
卫生厅确定为滨州医学院教学医院,与北京医科大学附院、解放军301医院、
北京安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是一所集医疗、教学、
科研、预防、急救为一体的地市级现代化综合医院。
医院功能齐全, 设有35个临床医技科室,25个行政后勤科室,开放床位
629张,设有内、外、妇、产、儿科、急诊、五官、皮肤、中医、保健(健康
查体)、麻醉科(手术室)等专业科室及检验、放射、超声、CT、特检、药
剂、病理等医技科室。医院整体布局合理,建筑宾馆式设计,标识美观明显,
病房温馨舒适,就医方便快捷。
医院设备先进,拥有64排128层容积VCT、数字平板血管造影系统、日立
磁共振 (MRI) 、瓦里安直线加速器、DR、彩超、X—刀等万元以上大型设备
320余台件。医院通讯、电力、冷暖、供氧等设备齐全,设有ICU、CCU监护
病房,能为患者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保障。
医院有在职职工890多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1人,副高级职称117人,中
级职称17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多人,形成了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技术
精、学术造诣深,具有团结拼搏和奉献精神的人才梯队。心脑血管、骨外科、
妇产科、神经外科、肿瘤科等学科迅猛发展,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每年
开展新技术、新业务80多项,有100多项科研成果通过省、市级鉴定,1项获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78项获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医院主编、参编医
学专著49部,获国家专利78项,在省级以上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00多篇。
医院注重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净化就医风气,患者满意
率保持在96%以上;被推荐为国家级“诚信单位”,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
示范医院”;获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服务业先进单位、全省百姓口碑最佳服
务单位、全省卫生行业文明单位、全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等220多项荣誉称号。
东营市妇幼保健院 是一所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
生育四位一体的公共卫生机构。近年来,市妇幼保健院坚持“以保健为中心,
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
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在保障全市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提高人口素
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妇女儿童系统化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健
康教育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获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级诚信建设先进单
位、省级青年文明号、省级卫生单位、东营市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称号。
东营鸿港医院 于2007年6月3日正式开诊,位于黄河路436号,地处东
营市中心城区,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技术协作医院,被确定为市城镇职工基
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市城乡居民
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东营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市120
医疗急救定点医院、市干部保健查体定点医院及市台湾同胞定点医疗服务机
构。
医院按三级医院标准规划建设,占地240亩,规划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床位1042张,共分两期建设。医院一期建设开放床位500张,投资4亿元,建
筑面积70000平方米,门诊病房综合楼配有中央空调、中心供氧、中心吸引、
中心供气、呼叫对讲、影像网上传输贮存系统(PAC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IS)等智能化自控系统;医院建有学术报告厅、病理实验室、微生物实
验室、生化实验室、解剖实验室、图书馆、手术视频示教系统、专家公寓、
职工宿舍、餐厅等设施;建有现代化的手术室、ICU病房、层流净化产房、
静脉用药集中配置中心、中心供应室。医院一期设备投资1.1亿元,拥有西门
子64层CT、飞利浦1.5T双梯度核磁共振等国内一流的医疗设备。
医院设职能科室10个、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5个,共40个学科专业;
医院人员配备精干,聘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杨兴季担任
院长,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1人、教授2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者13人,其他医务人员近400人,形成医疗、教学、科研等多学科的专业技术
队伍和职业管理队伍。2009年医院门诊接诊量近14万人次,住院病人近4000人
次,收治疾病种类增加,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肺动
脉瓣狭窄球囊瓣膜成形术、断指再植术、慢性骨髓炎新式手术以及新生儿换
血术、肝门空肠吻合术、肺癌切除术等,在东营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
东营市中医医院 是2002年7月由市政府规划,经市卫生局批准成立的
二级中医医院,为东营市和胜利油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核定
床位160张。中医医院位于西城中心地段,占地1万平方米,拥有中医、西医、
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医院拥有西门子全身CT、飞利浦多功能彩超,遥控X
光机、十二导动态心电图、动态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大型胃肠超声仪等医
疗设备;有中医和西医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者60余名。
医院重视发挥中医的特色和优势,除开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
口腔科、眼科、肿瘤科、耳鼻喉科、皮肤科、泌尿科、肛肠科、针灸推拿科
等基本科室外,还开展了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中风科、心脏病科、风湿病
科、不孕不育科、糖尿病科、胃肠科、乳腺科、骨伤整形外科、心理康复科
等,为广大患者提供各种医疗及会诊服务。医院便民药房不仅为患者提供中
西药物,还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开展各种新特药的代购服务。煎药室引进韩
国产全自动煎药机,为患者煎药,使用耐高温软包装。同时,医院开设家庭
病房,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东营市正骨医院 是一所以骨伤专科为特色的二级非营利性民营医院。
医院集科研、教学、临床于一体,在创伤急救、颅脑外科、骨伤治疗、断肢
(指)再植、胸腹部手术、各类风湿病、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以及工伤康复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取得科研成果及国家级论文20余项。拥
有西门子螺旋CT、500mAX光机、柯达CR、日本东芝彩超、瑞典产射频治疗
仪等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数十台。
医院是东营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东营市城镇职工基
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东营市农民医疗保险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东营市
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东营市工伤康复试点医疗机构、东营市人身意外伤
害保险定点医院、东营市交通事故定点医院、东营市120急救网络医院。
东营市正骨医院为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医骨病专业委员会
的挂靠单位,同时被批准设立为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医骨病培
训基地。(孙万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