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 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4&rec=125&run=13

【概况】 2009年,全市境内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99.37亿元,下降27.66%。分级
次,中央级完成189.11亿元,下降35.98%;省级完成29.39亿元,下降38.12%;全市地
方财政收入完成80.8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5.02%,增收3.87亿元,增长13.98%。
全市财政支出完成105.2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9.18%,增长17.32%。
2009年, 市本级财政收入完成386548万元, 完成年度预算的110.50%, 增长
18.83%。市本级财政支出完成44241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5.03%,增长21.28%。
2009年,市本级财政收支相抵,累计净结余740万元,其中当年净结余17万元。
2009年,县区级财政收入完成422171万元,增长9.88%;财政支出完成610204
万元, 增长14.61%。分县区完成情况是: 东营区财政收入完成130226万元,增长
1.11%,财政支出完成154130万元,增长6.80%;河口区财政收入完成58666万元,增
长10.08%,财政支出完成81050万元,增长19.01%;广饶县财政收入完成126856万
元, 增长16.38%, 财政支出完成181222万元, 增长11.79%;垦利县财政收入完成
70117万元,增长17.81%,财政支出完成107359万元,增长27.80%;利津县财政收入
完成36306万元,增长8%,财政支出完成86443万元,增长17%。

【支持经济企稳回升】 2009年,各级财政部门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千方百
计扩大投资,拉动消费,促进了全市经济企稳回升。一是大力推进重点项目
建设。全年各级共争取中央、省扩大内需资金16.26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
2.6亿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3.53亿元,争取扩大内需项目118个,为推进“四
区一城”和“三路两港一场”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的财力支撑。二是
支持企业发展。为有效应对危机,全力支持打好扩大投资突破战、企业运行
保卫战和结构调整攻坚战“三大战役”,各级财政部门建议党委政府出台42
项扶持企业政策,投入资金达2.4亿元,对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起到重要作用。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支持设立小额贷款公司4家,参股省再担
保公司3000万元,发放互助自保资金1.68亿元,帮助担保机构争取上级补贴
资金1400万元,改善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认真
落实减免税费政策,全市共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5279万元,减轻了企业负担,
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引进和鼓励股份制银行在东营设立分支机构,拓宽企
业融资渠道。设立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支持“两反一保”和出口信用保险工作,促进市外向型经济发展。三是促进
产业结构调整。市财政安排资金5774万元,设立促进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业
和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的7项扶持资金,加大对结构优化、节能减排、自
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扶持力度。四是扩大消费需求。拨付资金3891万元,推
进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工程,有效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坚持把支农惠农作为财政工作的重点来抓,着力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市财政筹集拨付资金1.5亿元,保障“三网”绿化、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科技
等重点项目建设。各县区也积极筹集资金,支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二是落
实农业生产补贴政策。全年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直补等涉农补贴
1.54亿元,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
经营。市级投入财政资金1200万元,重点扶持30家农业龙头企业,提高了农业
产业化水平。四是积极支持农村综合改革。市财政拨付资金914万元,增加村
干部薪酬待遇,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筹集资金273万元,开展
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积极探索破解农村公益事业难题
的有效路径。

【稳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一是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投入资金
4137万元,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筹措资金2510万元,支持建设城乡安居
住房1000套,落实廉租住房1200套。继续完善社会救助和灾害救助制度,解
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支持开展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农民养老难
实现破题。二是推进医疗保障体系建设。2009年,各级拨付资金8537万元,
支持开展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集资金705万元,用于283处城乡卫生服务设
施建设,投入资金751万元,支持实施基本药品零差价和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三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定额分别提高到400元和600元。 市级安排资金
1000万元,实施全市中小学校舍抗震安全改造和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
试点工程建设;科学制订化债方案,按上级要求及时开展清理化解农村义务
教育债务工作。市财政投入资金6600万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保障职业学
院基建和技术学院东迁等重点项目建设。四是促进就业。落实减轻企业负担、
特别职业培训等就业援助政策;实施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激励政
策,支持创业带动就业。2009年市财政发放各类就业补贴1025万元,特别培
训券4158张。

【推进财政改革】 坚持以改革促工作,以创新上水平,精心谋划、稳步
推进各项财政改革。一是调整完善市与区财政体制。进一步理顺财政收入分
配关系,建立市与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二是深化部门预算改
革。依托“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开发预算指标管理系统,完善部门预
算基础信息库,细化预算编制和管理,提高了预算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三是
推进国库管理改革。规范、整合财政资金管理流程,确定预算指标管理、支
付管理等18项核心业务流程,国库管理的制度体系和技术支撑不断完善;推
进公务卡改革,改革覆盖到所有市级预算单位,提高了公务消费支出透明度。
四是实施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按照“明确责任、分类负担、收支脱钩、
全额保障”的总体要求,争取省政法体制改革经费4682万元。五是推进政府
采购制度改革。通过规范管理和监管核查,政府采购工作实现采购质量、中
标人资质和财政资金节支率的“三个确保”。2009年,市级完成采购合同金
额13亿元,节约资金1.7亿元,节支率达11.56%。《中国财经报》连续刊登7
篇报道,对东营政府采购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六是推动实施交通财务管理
体制改革。按照“权责统一、专款专用、保障改革”的原则,摸清底数,理
清账目,向上争取改革经费1.49亿元,理顺交通财政财务管理体制。七是财
政信息化建设。“金财工程”开发并成功应用了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工
资管理等7个子系统,满足了“财税库行”各部门对财政核心业务的需求,
实现一体化管理。

【财政监管】 一是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坚持内审与外审、政策与资
金、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三结合”的工作原则,创新监督举措,完善监督
体系。重点对16项惠农资金实施专项检查,检查金额达1.6亿元,提出整改措
施,完善相关制度。连续三年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取得明显成效。二是扎实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严把资产使用关、资产处
置关和收益监缴关,实现资产处置收入2.01亿元。加强各项改革、改制工作
中国有资产监管,严格程序,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保障改革顺利进行。进
一步完善车辆“互助自保”工作制度,提升服务水平。全年参保单位达139个,
参保车辆1642辆,节约财政资金535万元。三是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的职能
作用。重点开展重大项目和专项支出预算评审,严格执行“三级质量审核”
制度,完善评审质量保证体系,全年共完成评审值14.37亿元,审减1.94亿元,
审减率达13.50%。四是强化会计管理工作。推进新会计准则实施,为企业发
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会计继续教育制度建设,健全考核、考试等日
常管理制度和培训机构资格准入制度。

【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注重学
习与实践紧密结合,紧扣“科学发展、积极作为、攻坚破难、富民强市”主
题和财政工作实际,精心组织,强化落实,成效显著。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
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内外监督各项制度,层层签订《党风
廉政建设责任书》,建立廉政谈话制度,加大内部监督力度。开展权力“搜
索”、监督定位、流程规范工作,堵塞内部产生腐败行为的“漏洞”。三是
实施“人才兴财”战略。2009年,分三批组织局机关干部、县(区)财政局
长、乡镇财政所长到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参加高级研修班,完成新一轮干部
培训。与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联合,面向全市财政系统干部,开展硕士学位研
究生教育。组织系统内干部参加办公自动化、信息工程等各类专业培训,全
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四是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出台《东营市财政
局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和《东营市财政局关于创建文明系统的意
见》。2009年,市财政局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徐冰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