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3&rec=168&run=13

【概况】 重点宣传贴紧中心。先后组织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科
学发展观、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战略、“四大主体产业区”、“三路两
港一场”、“三网”绿化工程、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建市25周年等重大主
题宣传,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整合
采编力量,打破常规连续作战,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
浓厚氛围。
推进宣传创新。建立新闻阅评制度,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按频道专业化、栏目品牌化、节目精品化的要求,电视
台增加《民生在线》节目的播出密度,广播电视报、电视二频道进行改版。
各台各频道广告干净,格调高雅。市广电局被评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工作先进单位。
社会活动成效明显。组织开展市首届十大经济人物评选、市首届旅游产
品博览会、全市行业歌曲大赛等20多场次公益性活动。其中,“爱心人士免
费送考” 连续举办5年, 每年动员100多辆出租车和私家车为困难学子提供
“一助一”的接送服务;“牵手寒门学子,搭建爱心之桥”助学活动连续举
办5届,募集资金40多万元,帮助180名家境困难的学生上大学。
注重出精品。广播剧《新书记上任》获中国广播剧研究会银奖。电视剧
《黄河口之恋》等5件作品入选省精品工程,东营市获优秀组织奖。市广电
局获“实施山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突出贡献奖”。
加大市外宣传力度。严格落实市外宣传责任制,突出东营经济社会发展
的成就经验和工作亮点,争取在中央台和省台上有影响的稿件,扩大东营的
知名度和美誉度。市电台在省台用稿量位居全省第2位,电视台位居全省第8
位。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5集大型电视纪录片《黄河入海流》,作为介绍中
国文化元素的重点电视片,奥运会开幕前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
播出,社会反响强烈。强化主人翁意识,化解新闻风险近20起,维护东营的
良好形象。
事业建设。以解决20户以上自然村为重点,推进农村有线电视建设。全
市农村有线电视通村率99.6%、入户率79%。落实对弱势群体的有线电视优
惠政策,小康文明村入户率80%以上。把发展数字电视作为广播电视的增长
点,推出多种型号和价位的机顶盒,建成有线电视综合服务厅,设立展销柜
台,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发展到1.2万户。开通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服务项目,
通过CMMB手机等终端扩大广播电视覆盖。广播电视直播车等设施,面向社
会开展有偿服务。
社会管理。5月开展广播电视法规宣传月活动。成立全市卫星地面接收
设施专项整治集中行动领导小组,市委办、市府办转发《关于加强卫星电视
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的意见》,会同市综治办、公安局等部门下发《关于
在全市开展“迎奥运·推动平安建设”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集中行动
的通知》,对非法生产、销售、安装、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行为进行集
中查处。

【东营电视台】 市内宣传。2008年,东营电视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完成重
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和电视转播录播任务。配合全市的中心工作,在《东营新
闻联播》设争当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排头兵、创建文明城市、争创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我为奥运添光彩等30多个栏目。汶川大地震
发生后,调整节目方案,部署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发挥主流媒体在危急时刻
引导舆论、鼓舞斗志、服务大局的作用。在创建文明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
市宣传播出新闻150多条,制作汇报专题片《走向文明》《魅力东营》。现场
转播市委争当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排头兵动员大会实况,《东营新闻联播》
设3个专栏,每天播出专题新闻2~3条。倡导民生新闻,社会新闻《零五四六》
及专题节目《民生在线》《法治社会》形成相得益彰的电视新闻宣传格局。
建立新闻阅评制度,定期对电视新闻进行阅评,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强化民
生宣传,《民生在线》由每周2期增至3期,年底改为5期。开办法制栏目《警
方报道》和访谈类节目《第一访谈》。《0546新闻眼》改版扩容,优化节目
结构。
对外宣传。东营电视台在山东电视台用稿共727条,其中《新闻联播》发
稿418条,头条11个,提要106条。其中,在山东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出重
要稿件19篇。东营电视台在山东电视台用稿排名第7位,在《山东新闻联播》
排名第5位,在《山东新闻联播》头条、提要居全省各市电视台第1名。与中
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五集大型电视纪录片《黄河入海流》,分别在中央电视台
第10套《探索·发现》栏目和中央电视台1、4、9等频道播出,引起强烈反响。
在山东电视台《新闻追踪》节目播发东营“三网”绿化工程的新闻专题10分
钟。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山东新闻联播》对东
营代表的发言进行报道。省“两会”期间在山东卫视播发新闻专题报道20余
篇,用稿量在各市电视台为第一位。
自身发展。策划拍摄风光片《走进黄河口》、电视散文诗《黄河口抒怀》
及MTV《我可爱的东营》。3件作品在山东省第8届精品工程节目评选中获奖。
摄制的戏曲电视剧《黄河口之恋》、歌曲《中华玫瑰》分获首届山东省“泰
山文艺奖”三等奖。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建市25周年文艺晚会、
中国(东营)国际石油装备与技术展演唱会;举办“唱响东营”电视歌手大
赛;举办市第四届播音员、主持人电视大赛;举办“东辰杯”东营市行业歌
曲电视展播大赛;承办省文化博览会“东营形象大使”选拔工作,市电视台
选送的参赛选手付倩获全省亚军,东营市获优秀组织奖;完成“黄河口文化
采风”大型报道暨市首届“文化名人、文化名品、文化名村”评选表彰。创
办《东营电视信息》,全年刊发24期,9万余字,刊发信息111篇。开展纪念
东营电视台建台20周年系列活动,编辑出版文集《足迹--东营电视20年》,摄
制专题片《我们的20年》。

【东营有线电视】 2008年,东营有线电视网络中心完成各项安全播出任务,
保持有线电视传输零事故。改进有线电视信号传输方式,由光纤进小区改为
光纤进楼,信号质量得到提升。安装完成9100户,安装小区17个,抢修省市
主干光缆16次,改造市区主干光缆11处。建设管道10公里,建设检查人井100
个。 布放各种型号光缆30公里,更换人井盖板30处,埋设管道标志桩(板)
500块,处理县区主干线倒杆断缆事故10余起,更换线杆50多根,迁移光缆路
线500多米,检查主干线路维护情况,保障省光缆主干线路和市到县区间主干
线路的安全。7月对辖区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进行突击整治,查处非法卫
星地面接收设施650余套,规范卫星电视传播秩序。
有线数字电视运营。安装永新视博与天柏两套CA同密系统及茁壮数据广
播系统,市有线数字电视能兼容国内主流机顶盒,增强了开放性。制定《东
营有线数字机顶盒技术标准》,完成机顶盒的技术测试和招标,确定华为、
创维、长虹等十余家机顶盒供货厂家。在东城百货大楼设立数字电视专柜,
引导市民购买数字电视机顶盒和付费节目,做好数字电视入户和售后服务。
投资50万元在众成都市广场设立有线数字电视展示体验厅,引进更多新节目
资源,对数字电视节目进行扩容,满足用户需求。至年底,付费频道销售收
入20.59万元,销售机顶盒5022台。(陈 杰)

【东营教育电视台】 2008年,重点完成全市“两会”、素质教育在东营、争
当排头兵、迎奥运阳光体育大擂台、让东营的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抗震救
灾、中高考招生、暑假生活、北京奥运、全国第二十四个教师节、全市加强
师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庆祝建市25周年等新闻报道。
制作完成《爱与责任》《成长的故事》《明德》等30余部专题片。为纪念改
革开放30周年和庆祝建市25周年,组织举办“我可爱的东营”全市师生大合
唱比赛。12支代表队1500多名师生参加比赛。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卫视、
山东教育电视台共播发新闻80余条,专题10部,在山东教育电视台用稿保持
全省领先。改建小型播音室1间,购置播音室灯光1套和播音题词器1套,工作
条件得到改善。
年内,选送5部作品在山东省优秀教育电视节目评选中全部获一等奖。6
部作品在全国城市教育电视台优秀节目、论文评审中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
5部,二等奖1部。(李志杰)

【东营人民广播电台】 内外宣传。2008年,围绕全市工作大局,重点策划实
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庆祝建市25周年、争当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排头兵、
创建文明城市、创建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东营)石油装备展览会、四区一城
建设、三路两港一场建设、三网绿化工程等宣传报道活动,完成重要会议的
播音和重大活动的直播。创作的反映新农村建设题材的广播剧《新书记上任》,
获山东省精品奖和全国广播剧评选银奖。
节目宣传。广播电台坚持开门办台,开展对外合作,努力实现广播节目
综合化、广播资讯全球化。新闻频道、经济频道、交通音乐频道的早、中、
晚三个黄金时段,均有综合资讯大板块节目的支撑。不同频道在节目内容选
择各有侧重,满足听众需要。《行风热线》是电台的名牌节目,是党委、政
府联系群众的桥梁,认真对待每一期节目,积极为上线领导服务。围绕民生
开办《雷锋热线》《律师在线》等便民节目。重新定位广播广告宣传,对原
有广告进行清理,对药品讲座进行严格限定,实现广播广告零投诉。
公益活动。制作的奥运公益宣传--“四海之内皆朋友”,首次在奥运公
益宣传中获奖。由交通音乐频道组织的“爱心人士免费送考”活动已坚持5
年。新闻频道、经济频道借助《爱心热线》节目,启动儿童读书成长计划,
设立爱心书屋,将1500多册图书捐献河口小学;经济频道借助《律师在线》
节目开展法律援助行动,为群众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
事业发展。更新三个频道数字调音台,购置部分数字录音设备,对各频
道录播间进行数字化改造,新增对数字安全播出全程监控系统,小型直播车
投入使用。 建立新闻阅评制度,组织新闻阅评6次、编发阅评简报6期、评出
12组优秀节目和18篇优秀稿件。(陈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