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2&rec=204&run=13

2007年, 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按照 “实施
‘一个总战略’、力促‘四个突破’、凝聚‘四方合力’”的总要求,转变
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
就,为创建文明富裕和谐幸福的新东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经济运行健康平稳。全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思路,着力
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呈现出结构逐步改善的良好格局。初步测算,全年实
现生产总值1658.42亿元,增长16.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0.63亿元,
增长6.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69.24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实现增
加值328.55亿元, 增长20.1%。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4%、
78.1%和20.5%,其中工业贡献率为76.1%。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7:80.7:15.6调
整为3.7:76.5:19.8。 人均GDP 83761元, 增长14.9%, 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
11021美元。
名牌战略和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到2007年底,全市共有5个中国名牌,
72个山东名牌。共参与制定山东省地方标准11项,批准发布8项。主要工业产
品采用国际标准的达到85%。
非公有经济加快发展。年末,全市私营企业达到12469家,从业人员13.9
万人;个体工商户达到44570户,从业人员8.5万人。实现规模以上非公有工
业总产值154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7.2%,增长68.7%。在社会消费品零
售额中,私营经济增长18.9%,所占比重达86.5%。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年累计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116起,死亡224人,
分别下降15.4%和3.9%。连续七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
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全面下降,连续五年无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二、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9.44亿元,增长6.0%。
其中农业产值51.88亿元,增长1.4%;林业产值1.01亿元,下降11.0%;牧业产
值32.62亿元,增长8.8%;渔业产值24.17亿元,增长4.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
值9.76亿元,增长34.3%。
主要农产品产量基本保持稳定。 全年粮食作物面积161.97万亩, 减少
18.82万亩,下降10.4%。其中夏粮65.75万亩,下降16.4%;秋粮面积96.22万亩,
下降5.8%。全年粮食产量71.79万吨,减少4.9万吨,下降6.4%。其中夏粮产
量28.4万吨,下降13.2%;秋粮产量43.39万吨,下降1.4%。油料产量0.64万吨,
增长13.5%;蔬菜产量213.14万吨,增长0.3%;水果产量10.15万吨,增长5.8%。
棉花播种面积170.2万亩,增长9.6%,总产量11.57万吨,由于受长期阴雨天气
影响,下降6.3%。
当年造林面积减少。全市人工造林面积2.93万亩,其中用材林0.36万亩,
经济林0.38万亩,防护林2.18万亩。人工造林面积比上年减少3.07万亩
畜牧、渔业两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全年肉类总产量23万吨,增长7.2%;
禽蛋产量13.26万吨,增长6.3%;奶类产量11.82万吨,增长30.5%。水产品总
产量48.16万吨,增长7.0%。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8.39万吨,增长10.2%;淡水
产品产量9.77万吨,下降3.8%。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认定无公害
水产品产地17处,增加3处,认证无公害水产品31个,增加11个。
农村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市农村用电量4.3亿千瓦小
时, 增长0.6%。 化肥施用折纯量13.1万吨, 增长0.4%。全市有效灌溉面积
253.49万亩,增长10.0%。其中:节水灌溉面积41.12万亩,增长8.5%。建成旱
涝保收农田面积141.36万亩,增长4.1%。农业机械总动力202.32万千瓦,增长
2.9%。小康文明村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小康文明村达到438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
1247.34亿元,增长16.9%。其中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84.03亿元,增长
34.7%;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063.31亿元,增长14.4%,轻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于
重工业20.3个百分点。支柱产业越来越强大。华泰、万达、利华益、西水、
信义等企业不断上新项目,拉长产业链条,竞争能力逐步增强。规模以上造
纸及纸制品业实现增加值32.55亿元, 增长12.7%; 石油加工业实现增加值
133.23亿元,增长31.3%;橡胶制品业实现增加值45.99亿元,增长40.5%;纺
织业实现增加值62.93亿元,增长51.9%;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45.08亿元,
增长27.7%。塑料制品、皮鞋、小麦粉、纱、烧碱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呈现
较大幅度增长。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良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730.6%。
总资产贡献率46.29%,资本保值增值率137.64%,资产负债率43.54%,流动资
产周转率5.09次,全员劳动生产率767326元/人,产品销售率98.89%。实现主
营业务收入3197.87亿元,增长36.2%;利税815.40亿元,增长6.5%,其中利润
560.35亿元,增长3.5%。工业利税超千万元企业达到325家,增加126家,其中
超亿元企业达到47家,增加18家。
建筑业生产与效益平稳增长。全年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172.84亿元,增
长14.1%,实现增加值62.10亿元,增长7.7%。全员劳动生产率14.58万元/人,
增长14.1%;利润总额10.05亿元,增长11.1%;税金总额2.70亿元,增长3.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8.60亿元,增
长24.9%。当年新增固定资产686.54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98.3%。从三
次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3.38亿元,增长28.1%;第二产业完成投
资495.83亿元,增长28.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79.39亿元,增长15.9%。全市
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1346个,增长23.4%;施工项目1478个,增长21.7%;竣工
项目1356个,增长46.8%;全年项目建成投产率91.7%。
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3.48亿元, 增长
51.4%,其中住宅投资46.08亿元,增长65.7%,占整个房地产开发投资的72.6
%。房屋施工面积713.26万平方米,增长28.8%,其中住宅620.64万平方米,增
长32.2%;房屋竣工面积247.4万平方米,增长7.8%,其中住宅215.04万平方米,
增长12.2%。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58.14万平方米,增长55.5%。商品房销售
额60.49亿元,增长54.7%。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6.54亿元,增长
19.0%。从城乡销售增长情况看,城市快于农村。市零售额153.84亿元,增长
19.1%;县零售额24.0亿元,增长19.6%,县以下零售额28.70亿元,增长18.4%。
从行业情况看,批发业零售额22.13亿元,增长29.7%;零售业零售额144.59亿
元,增长19.0%;住宿业零售额2.62亿元,增长17.2%;餐饮业零售额31.66亿
元, 增长16.4%。从经济类型情况看,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23.86亿元,增长
21.3%;私有经济实现零售额178.68亿元,增长18.9%,其中个体经济实现零
售额94.36亿元,增长10.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零售额中,热点
商品持续旺销,金银珠宝类、服装类、汽车类、家具类分别增长58.7%、41.0
%、111.0%、198.8%。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粮油类、肉禽蛋类商品零售增
长较快,增幅分别达到93.1%和33.1%。
对外贸易增长加快。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6.52亿美元,增长41.1%。其
中出口14.01亿美元,增长25.0%;进口12.51亿美元,增长64.8%。在外贸出口
中, 按贸易方式分, 一般贸易完成5.28亿美元,增长11.1%;加工贸易完成
8.23亿美元,增长35.0%。按出口商品结构分,初级产品出口0.28亿美元,减
少7.1%;工业制成品出口13.34亿美元,增长22.3%。按市场结构分,对亚洲
市场出口6.4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5.9%;对欧洲和拉丁美洲出口出口
分别为2.52亿美元和3.59亿美元,分别增长159.0%和34.0%。
利用外资较快增长。全年新批外资项目38个,合同外资1.98亿美元;实
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67亿美元,增长20.0%。
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同18
份,合同额1.0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52亿美元;外派劳务750人;年末在外
人数1379人。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交通运输邮政业全年实现增加值40.64亿元,增长
33.0%。年末全市等级公路通车里程7525公里,其中干线公路里程863公里。
农村等级公路通车里程6762.5公里,其中县、乡道及专用公路里程3247.7公里,
村道里程为3514.8公里。全年共完成货运量6260万吨,增长2.1%,其中营业性
货物运输量4985万吨,增长24.4%;货物周转量786048万吨公里,增长3.2%,
其中营业性货物周转量652089万吨公里,增长38.2%。全年共完成客运量2600
万人次,增长0.1%,其中营业性客运量1220万人次(含出租车),增长4.8%。
客运周转量182443万人公里,下降3.6%,其中营业性客运周转量139464万人公
里(含出租车),增长0.1%。
邮电、通信业较快增长。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72亿元,增长29.1%。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63亿元,增长1.1%;电信业务总量29.09亿元,增长31.0%。
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为80.02万门,增长4.5%;固定电话用户为59.33万户,
增长5.6%,其中住宅电话用户45.40万户,下降0.1%;移动用户178.65万户,
增长12.6%;互联网用户17.5万户,增长2.3%;宽带接入户21.25万户。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29.94万人次,增长35.9%,其
中入境游客1.14万人,增长138.9%。旅游总收入20.5亿元,增长40.8%,其中
旅游外汇收入668.30万美元,增长175.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地方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境内财政收入完成342.19亿元,下降5.4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12亿元,增长25.0%。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重点
支出得到保证。 全市地方财政支出76.29亿元,增长23.3%,其中农林水支出
7.27亿元,增长40.5%;医疗卫生支出3.40亿元,增长27.1%;社会保障和就业
支出4.49亿元,增长20.1%;科学支出1.21亿元,增长20.3%。全市国地税完成
收入258.57亿元,下降1.8%,其中国税收入205.97亿元,下降5.8%;地税收入
52.60亿元,增长17.9%。
金融环境不断优化。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851.61
亿元,比年初增加82.75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844.43亿元,比年
初增加82.92亿元。 在人民币存款中,企业存款余额216.70亿元,比年初增加
25.76亿元; 储蓄存款余额440.72亿元,比年初增加14.64亿元;农业存款余额
34.10亿元,比年初增加4.53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621.92亿元,
比年初增加103.05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598.91亿元,比年初增加
82.52亿元。 在人民币各类贷款中, 工业贷款余额203.97亿元, 比年初增加
31.30亿元;农业贷款余额87.01亿元,比年初增加8.98亿元。从期限结构看,
短期贷款余额430.69亿元,比年初增加74.8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70.20亿元,
比年初增加29.51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财险完成保费收入7.70亿元,增长20.3%,赔款
4.08亿元,增长8.4%,赔付率53.0%;人寿保险完成保费收入19.99亿元,增长
39.7%,赔款0.71亿元,增长20.5%,赔付率为3.6%。
八、市场价格
物价出现结构性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8%,是近年来涨幅最大
的一年。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4%,消费品价格上涨3.6%。在居民消费价
格的八大类别中,食品类上涨11.3%、烟酒及用品类持平、衣着类下降4.7%、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6.2%、交通和通
讯类用品下降2.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5%、居住类上涨3.5%。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0.2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67%,固定资产
投资价格上涨4.0%,房屋销售价格上涨3.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全市小学204所,在校生145206人,适龄儿童入学
率100%。普通初中82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33所,在校生68234人。普通高
中24所,在校生47915人。幼儿园473所,在园幼儿56698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
在校生372人。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8806人,在校生21971人。普通中专
学校1所,其他学院(校)附设中专部3处。职业高中学校8所,招生5871人,在
校生14950人。全市高等院校5所,招生全日制高等教育学生15031人,招生成
人教育、网络教育本、专科学生21934人,全日制高等教育在校生44612人,成
人教育、网络教育本、专科在校生50724人。全市新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
2149人,毕业967人,在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46663人。全市有15759人参
加普通高考, 1532人参加高职对口招生考试,共录取新生10153人,总录取率
64.4%。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展。全市科技活动机构179家,其中国有事业性科研
机构6家,省级研究推广中心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高等院校省
部级科研机构25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机构120家;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0亿
元,增长10%。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全市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
技计划项目143项,其中省级58项,国家级15项;取得科技成果118项,2项成
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1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
25 96件,专利授权1841件;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423份,技术交易额12.5亿元,
分别增长14.1%和37.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全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51家,
新增27家, 其中国家级19家, 新增6家。 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611.25亿元, 增长48.9%。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18.7%,比年初提高3.1个百分点。全市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新
增4家;省级研究推广中心5家。
科技创业园区实现新突破。全市科技创业中心共6家,其中国家级大学
园1家,国家级创业中心3家,省级创业中心4家;孵化面积达33.7万平方米,
在孵企业239家,吸引科技创业人员1561名。产学研结合不断深入。全市企业
与高校院所新建科研机构9家,17家企业与高校院所新建长期合作关系,引进
高新技术项目43个,征集企业技术难题47项,聘用人才90名。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群众艺术馆1个,
文化馆5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1个,电影放映单位32个。广播电台6座,
电视台8座,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10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
得新成果。市政府公布了市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项;"吕剧"和"短穗
花鼓舞"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首届全省农村文化艺术节上,
我市选送的作品获得3个金奖、4个银奖、5个铜奖;全年共有18件作品荣获省
级节目评选一等奖。
卫生和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卫生机构数128家,其中医院49家,卫
生院52家,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2家,妇幼卫生机构7家。卫生技术人员8548人,
其中医院5401人,卫生院2443人。卫生机构床位数7574张,其中医院5595张,
卫生院1670张,妇幼卫生机构163张。
竞技体育水平有新的提高。在参加全省比赛中,获金牌24枚,银牌17枚,
铜牌25枚。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全面完成了城市社区12处体育健身设施
的建设。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全年完成城市建设投资20亿元,新增供热
面积140.36万平方米,新增城市道路53.64万平方米,新增城市公共绿地234.47
公顷,新增公交运营车113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万吨。广利河综合治理工
程、污水处理项目、生活垃圾处理项目、中心城道路建设改造项目以及其他
市政设施建设改造项目等顺利实施。全市城镇化率达57.1%.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当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16项,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
资32590万元,全市建成7个烟尘控制区,面积126.8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11
个,面积89.6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总量9120.72万吨;工业化学需氧量排
放量1.73万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9.64万吨。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小幅增长。据1%人口抽样数据推算,全市年末常住总人口199.09万
人。年末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数为59.17万户,人口为183.09万人,增长0.7%,
其中男性人口92.96万人,女性人口90.1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3万人,人口
出生率8.98‰,自然增长率4.33‰,出生人口性别比105.2。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据抽样调查,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达18626元,增长11.3%,其中工薪收入17226元,增长12.4%。人均消费性支
出为12397元,增长15.9%。其中,食品类3388元,增长25.2%;衣着类1965元,
增长11.2%。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7.3。全市城市居民人均现住房使用面积
24.9平方米。
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全市各项社会保险总收入16.81亿元,比
上年同期增长33.8%。其中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
育保险分别征缴3.95亿元、7.36亿元、4441万元、9577万元、481万元,机关事
业单位养老保险征缴4.01亿元,农村养老保险征缴370.83万元,各项社会保险
费征缴率均达到95%以上。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
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3万人、46.7万人、9.95万人、34.8万人和6.7万人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89万人;养老保险基金人均结余超
过5500元,位居全省首位。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分别为3.97万人
和3.63万人。
就业和再就业局势继续保持稳定。年末,全市在岗职工35.38万人,增长
3.0%;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132元,增长9.1%,其中地方25847元,增长11.0%。
实现就业再就业37905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4839人,其中“4050”、“零就
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2808人。为5918人发放岗位补贴1315万元,为6647名
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保险补贴842万元。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654人,城镇登
记失业率为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