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2&rec=189&run=13

【社会行政管理】2007年,社会事务管理有序进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坚
持培育与监督并重,发展民间组织。新登记注册社会团体20个、民办非企业
单位31个。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放宽登记条件,减少批准环节,减免登
记费用,优化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加强农村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工作,登
记、备案农村经济协会133个。组织举办3期民间组织负责人培训班,促进民
间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大民间组织年检力度,规范民间组织行为,严格查处
非法、违法民间组织。按照依法治界要求,开展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维
护边界稳定。妥善处理河口区、沾化县边界线问题,提出“一刀切、两面清”、
进行土地置换建议方案,争取尽快解决区划边界问题。参照外地经验,推行
“两图一责”界线管理模式。组织参加国家地名数据库建设培训班,补充完
善全市地名数据信息,推进数字地名城市建设。加强婚姻登记窗口单位规范
化建设,依法办理结婚、离婚、收养登记,登记合格率达100%。深化殡葬改
革,火化率保持98%以上。理顺公墓关系,为永安陵园完善审批手续,依法
查处3处非法公墓。市殡仪馆投资300万元进行改扩建,市第二殡仪馆完成土
地审批手续。
【基层组织建设】城乡社区建设协调发展,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在城市,市
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的意见》,在社区服务、资金保
障等方面有较大突破。召开全市社区工作会议,突出解决社区建设“有人、
有钱、有地方办事”问题。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全面加强社区组织、基础设
施、文化教育、治安管理、社区服务“五个体系”建设。在农村,开展农村
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制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五年规划。对村
务公开实行领导责任制和定期督查制,保证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
策权和监督权。搞好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村委会换届选举稳妥、依法有
序进行。 年内, 全市村委会换届选举基本完成, 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
92.47%,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人兼”比例92.96%,村两委班子年
龄、知识结构得到较大改善。
【双拥工作】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为契机,落实双拥政策法规。市
委召开议军会议,研究驻军部队民兵建设重大问题,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
进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的意见》。争取市编委批准成立双拥工作办公室,配
备专职副县级副主任1名。建立市双拥工作联络员制度,保证双拥工作健康
有序开展。市委、市政府召开庆祝建军80周年座谈会,主要领导在《东营日
报》发表署名文章。举办庆八一文艺晚会、双拥书画展和军民篮球友谊赛等
活动。对来东营市驻训演练的6支部队进行走访慰问,送去慰问金、慰问品
价值110万元。开展为驻军、驻警送科技、送图书等活动。年内,东营市连续
第2年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4个县区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城(县)。
【优抚安置】出台《关于建立困难军人家庭救助机制意见》。做好优抚对象
优待、抚恤、补助、医疗、评残等工作,落实部分军队退役人员“五个方面”
政策。开展清明节悼念革命烈士活动。做好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年内
对1043名退役士兵进行妥善安置。市编委批准成立东营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
服务管理中心,首批接收10名军休干部。做好涉军人员稳定工作,符合低保
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因病致贫的实施大病救助,对43户住房困难的分
配经济适用房。加强优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00多万元的利津县烈士陵园
完成主体工程。
【社会福利事业】开展城市“三无”老人和城乡孤儿普查,有城市“三无”
老人143人、城乡孤儿328人,为集中供养提供资料。参与蓝天计划和霞光计
划,规划设计高标准的儿童福利院和城市“三无”老人福利院,年内完成主
体工程。组织开展社会福利企业年检认证,对符合条件的61家福利企业进行
认定公告,促进社会福利企业发展。开拓福利彩票销售市场,“中福在线”
东城、河口营业厅投入运营,彩票销量不断攀升,全年发行福利彩票1.7亿元,
实现历史性突破。市民政局被表彰为全省福利彩票发行先进单位。
【社会救助工作】2007年。市政府再次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两
区提高到每人每月310元,三县提高到每人每月280元;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
年1300元,保障标准位居全省前列。坚持对重病、重残、“三无”对象、夫
妻双下岗等特殊困难家庭按10%~30%比例提高保障标准,实施分类救助。开
展农村低收入家庭普查,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20304户、35826人,占全市农村
人口的3.45%。
2007年,着力解决弱势群众实际困难。在医疗救助方面,除免除低保对
象、优抚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个人负担费用外,对城乡困难群众实
行分段按比例大病救助。在取暖救助方面,对中心城区城市低保家庭每年发
放800元取暖补助金,对月人均收入低于320元的低收入家庭和因意外事故造
成生活困难的城市家庭,每年发放500元取暖补贴金。落实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制度,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1194人次。
【健全救灾应急管理机制】建立《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划分灾害等级
标准,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开展救灾预案演练,确保灾害应急救助有条不紊
进行。加强救灾款物准备工作,储备帐篷、编织袋、衣被等救灾物资,为灾
害救助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物资保障。提高灾害管理信息化水平,实行灾情信
息网上报送,重大灾情2小时内报市政府和省民政厅,受灾群众24小时内能得
到紧急救助。实施《灾民救济卡》制度,规范救助程序。年内,市级先后核
拨救灾资金720万元,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对农村“五保”对象实行集中供养】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800元、生活
补助金400元。投入963.5万元,对全市38个乡镇敬老院进行改扩建,做到规划
合理、使用方便、配套完善。开展等级化管理,提高敬老院生活水平和服务
质量。全市敬老院总床位3634张,集中供养率99.08%。
【实施农村特困群众安居工程】连续3年将农村特困群众安居住房纳入政府
年度便民实事工程,2007年建成安居住房1009套,全市累计建成安居住房3255
套,解决农村困难群众无房户、危房户住房问题。严格按摸底、申请、审核、
公示等程序,审查入住对象,让最需要的群众住上安居住房。为提高入住户
生活质量,为全部安居住房配备电视机、太阳能等设备。中央电视台《新闻
联播》对东营市农村特困群众安居工程进行专题报道。
【老龄工作】2007年,加强对老龄工作领导,市委明确市委常委、组织部部
长和一名副市长分管老龄工作。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听取老龄工作情
况汇报,并就有关问题作出批示,帮助解决老龄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市政府
召开全市老龄工作会议,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东营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
规划》。出台《2007年县区老龄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标准及考核办法》,促
进基层老龄工作上水平。开展“老骥立功”活动,组织社区和农村的老年人
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村组事务管理、民主理财等工作,东营市在全省老有所
为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建设市老年人活动中心是2007年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规划面积6700平
方米,投资1500多万元,年内完成主体建设工程。全市为40672名75周岁以上
农村老年人发放生活救助金1559.89万元。
成立老年科研开发中心,创建老年农业科研实验基地。建成老年科技人
才库,录入2800多名老年科技人才信息;棉花缓释肥试验、棉花品种对比试
验、优质冬枣标准化种植等6个项目落户科研实验基地;100多名老科技专业
人才参与,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多家媒体报道其做法和经验。
开展《老年法》执法检查和优待老年人政策落实情况检查,下发《关于
进一步做好老年人优待工作的通知》,促使各项优待政策落实。实施司法救
助和法律援助。年内,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协调办理各类涉老法律援助案件
87件,义务解答法律咨询1311人次,为当事人减免诉讼代理费67.2万元,挽回
经济损失127万元,有效维护了老年人合法权益。
开展敬老活动。老人节节日期间发放慰问金、慰问品折合人民币278万元。
全市医疗机构为8万余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健康查体。以“快乐庆重阳,
健康迎奥运”为主题,举办“山东万通杯”全市老年人健身操表演活动,240
多名老年人、12个节目参加演出。10月10日,联合市卫生局、鸿港医院启动
“医疗助老送健康”活动。历时一年,免费为东营市2000余名老年人进行心
电图、胸透、肝功等7个项目的查体,免除费用25万元。
成立东营市老年学学会。组织开展老年法规落实情况调研、城市老年人
文化体育活动情况调研和老年人医疗卫生状况调研3项重点课题研究。撰写
的《充分发挥老年人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被评为第八届亚洲/
大洋洲老年学会老年医学大会中文论坛优秀论文。
争取上级支持。11月,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崔惟琳来东营将19万元扶老
助医资金送给600多名贫困老人。争取省老龄办资金4.59万元,全部用于全市
百岁老人生活补贴。(张建国)
【慈善事业】 举办慈心一日捐、 同系爱心结等活动, 全市募集慈善资金
1016.6万元,其中市慈善总会接收捐款266.6万元。扩大慈善募集范围,市慈
善总会接收天丰集团价值100万元太阳能热水器、报喜鸟集团价值100万元服
装用品、市正骨医院100万元无偿医疗救助项目、胜利油田100万元捐赠资金。
组织实施情暧万家、朝阳助学、康复助医、夕阳扶老等9大救助工程,全市
使用善款808.9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4716人次。加强慈善组织建设,全市45个
乡镇(街道)、1844个村(居)建立慈善分会和慈善工作联络站。(唐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