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1&rec=41&run=13

2006年,市委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以东营为主战场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
经济区的决策,提出“全面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站在新起点,推动新发展,再创
新辉煌”的总体思路, 确定了“一个总体目标、五个推进、三个着力点”的整体发
展布局。“一个总体目标”就是把全市作为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主战
场,更好地启动内力、借助外力、凝聚合力,把东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
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和国家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五个推
进”即: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工业发展特别是园区建设、推进服务业特
别是新兴服务业发展、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着力点”
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在全年工作中,继
续坚持和完善发展定位、发展思路、发展举措、运作方式、落实机制“五位一体”
的路子,创造性地推进建设和发展。全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全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
值1450.3亿元, 比上年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48.09亿元,增长24.77%。坚决贯彻落
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和市场准入“一个门槛”, 做
到了“两个坚定不移、三个坚决防止”,即:坚定不移地按照宏观调控要求把好关口,
决不盲目发展、粗放发展、无序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切实提高
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没有上马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污染、
高能耗、低效益项目;坚决防止违法占地搞建设,没有发生严重违反国家土地保护政
策的案件;坚决防止各种不切实际的行为,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没有搞劳民
伤财的形象工程。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标准对新开工项目进行清理, 积极支持符合国
家规定和产业政策的好项目,做到有保有压,有升有降,保持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以建设加工制造业基地为载体, 突出抓骨干企业、抓
大项目、抓科技创新, 努力壮大经济综合实力。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07.6亿
元,增长25.6%;利税769.8亿元,增长29.9%;利润541.7亿元,增长17%。高新技术产业
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5.6%, 提高2.1个百分点。积极发展现
代物流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 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04.4亿元,增
长20.8%。抓节能降耗,加强环境保护,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市被命名为国家
节水型城市,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城市。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确立了新农村建设“五新五好”的总体思路,
即:推动新发展、培养新农民、塑造新面貌、构建新秩序、健全新机制,制定好规划、
选择好载体、探索好路子、建设好班子、完善好政策。注重科学规划, 积极探索特
色发展路子,着力抓试点、树典型、创经验,形成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发展格局。
积极培育水产、畜牧、蔬菜、冬枣、粮棉等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农
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抓
好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训农民15.1万人次,农民总体素质逐步提升。加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麻湾三干等干支渠改造,建设改造农村公路712公里,农村集
中供水覆盖到80万农民,3万户农民用上沼气。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超市进
乡镇、放心店进村工程, 全市所有乡镇建立了超市,317个村建立了放心店。完善村
庄规划编制,加大村庄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深化小康文明村创建活动,小康文明村达到328个。
积极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编制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一批中心城专业
专项规划和重点区域详细规划,依据规划组织建设和管理,城市面貌得到改善,生态
绿化建设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7.1%。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落实促强扶弱的政策措施,实施突破利津战略,取得初步成
效; 扩大和落实县级经济管理权限,鼓励和引导各县区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推动了县
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完善大开放、大招商战略,加大专业招商、产业招商力度,
取得丰硕成果。完成进出口总值18.8亿美元, 其中出口11.2亿美元,分别增长26.8%
和31.2%;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4亿美元,增长20.4%。积极深化各项改革,国有粮食购
销企业改革全部完成, 企业、财税、国有资产管理、价格、事业单位等改革及农村
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加快发展各类园区,东营港
经济开发区正式批准成立并启动建设。
二、高度关注民生, 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努力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实施积
极的就业政策, 推进就业机制市场化、就业渠道多样化、就业形式多元化。城镇新
增就业3.79万人,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3%。加
大为民办实事力度, 大力实施农民增收、村镇环境与文明建设、城乡特困救助、健
康关爱、全民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建设等10件实事, 园区建设、东营港建设、旅游设
施建设、公益性场馆建设、卫生设施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等10大工程, 有效改善
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努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施支持农村教育计划,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精神产品
生产,繁荣文艺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成功举办黄河口文化旅游节和第二届
孙子国际文化节。加强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建设, 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认真做好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民兵预备役建设,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大力开展
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群众健康素质。在山东省第21届运动会上,市代表团夺得17枚金
牌,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努力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类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治理群众反映
强烈的问题, 探索建立了单项拆迁工作报告和拆迁听证制度、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
度、学校收费公示制度、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制度等长效管理机制。东营
市在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考核中连续两年列全省第一。2006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达到16742元,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57元,增长12%。在全国地
级市中率先基本实现“三免五通五保五救助”,即:全部免征农业税及附加、免收农
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免收集贸市场管理费, 村村通柏油路、
通自来水、通客车、通有线电视、中小学微机联网校校通,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医
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五保老人集中供养, 贫困学生救助、残疾人救助、
自然灾害救助、老年人救助、农村住房特困户救助,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三、深入推进平安东营建设, 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深
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犯罪分子。把油区治安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切
实维护油区治安秩序和生产秩序。加大对建筑市场、公共复杂场所、城乡结合部、
城中村的整治力度, 加强对出租房屋、暂住流动人员、公共娱乐服务场所和二手市
场等的管理控制。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管理控制能
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全市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村级定时定点集中办公、乡镇司法调解中心、市
和县区“五长”联合接访制度,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扎实搞好矛盾纠纷排查
调处,深入实施信访“网底工程”,切实做好集中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工
作,加大解决问题力度,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实行工作重心下移,深入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健全基层
组织网络,提高基层维护稳定的能力。全市没有发生影响重大的到省进京滋事事件,
没有发生影响重大的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影响重大的治安灾害事故。
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凝聚发展强大合力。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保证
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重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职能。支持政协认真履行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的团结
合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以落实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社区事务公
开为重点,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努力提高
党委、政府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水平,推进了依法治市进程。
认真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大力弘扬“和谐、诚信、创新、卓越”的东营精神,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扎实推进信用东营建设,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
深入推进油地军校团结发展。坚持“团结的思想向下渗透, 结合的工作向实发
展,决定的事情抓好落实”的指导原则,深入推进油地军校思想融合和经济社会发展
结合。积极支持油田、石油大学、济军基地的改革发展, 对招商引资、企业改制及
园区建设、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文明城市等各个层面的工作都建立了协调机
制, 油地军校携手发展石油替代产业,携手推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携手维护
区域稳定,形成了共建美好家园的可喜局面。
五、扎实推进党的建设, 提供坚强有力保证。切实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认真组织学习《江泽民文选》,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努力用党的最新
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遵守党章, 坚决贯
彻维护党章,切实增强纪律观念,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
群众工作纪律,确保了政令畅通和工作落实。
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
以建设群众满意工程为目标,围绕“抓教育、做表率、创佳绩”这条主线,坚持把强
化组织保障贯穿始终, 把深入思想发动贯穿始终,把坚持正面教育贯穿始终,把探索
创新贯穿始终,把坚持群众标准贯穿始终,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各个批次各个阶段的任
务, 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
求, 整个教育活动党员群众满意度达到99.98%。建立健全加强党员学习培训、扩大
党内民主、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联系服务群众、党建工作责任制等方面的制度, 完
善“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中央巡回检查组给予了充分
肯定。
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
例》, 制定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办法,激励各级干部干事创业,进
一步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采取党校轮训、高校培训、下派帮扶等方式, 加
大对干部的教育培养力度。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
圆满完成县乡党委换届工作。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 广泛开展
创建基层党组织工作示范点活动,认真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在
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通互联网。不断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中的
党建工作,提高了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抓党风廉政建设。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着
重构筑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提高干部队伍的拒腐防变能
力。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
采购等各项制度, 深化干部人事、司法体制、行政审批、财政管理、投资体制、金
融监管等各方面改革,努力推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深入贯彻落实两个《条例》和“五个不许”规定, 认真治理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
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以及领导干部配偶、子女违反规定经商办企业等问题。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明确工作责任,加强检查考核,保证了反腐倡廉各项
任务的落实。(崔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