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1&rec=178&run=13

【概况】 2006年,市文联联合各协会、会同有关单位,成功举办了一系列有声势、
有影响的文艺活动。一是举办第10届黄河口槐花笔会,组织到渤海垦区纪念馆、大
汶流自然保护区采风,积累创作素材。二是与市地税局、市农业局等单位联合举办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书画展”, 展出书画作品300余幅。三是组织举办“春夏秋
冬看东营”大型摄影采访活动。在《东营日报》整版发表,又编辑出版《春夏秋冬
看东营》摄影作品集。四是精选28首歌曲,邀请阎维文、杨洪基、王宏伟、皓天等
歌唱家演唱录制《在黄河入海的地方》2张CD音乐作品专辑。
基层工作。 一是参加送文化下乡活动,为广饶县丁庄镇群众送去电视机2台、
VCD 2台、 图书1000册、光盘一宗,并在丁庄大集举办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览,为
群众书写春联200余幅。 二是组织开展书画艺术“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军
营”活动,组织到市实验小学、利津县利津镇、东营市消防支队等现场书画创作,
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三是与市老龄办联合举办“东营市老年人书画展”,展出作
品200多幅。
文艺事业发展。坚持正确导向,积极组织参加各类评奖,促进文艺精品生产。
与垦利县政府、《中国作家》《中华散文》《诗刊》《文学报》等联合举办首届黄
河口杯文学征文大赛, 分小说、 散文、诗歌、纪实文学等进行评奖,编辑出版《
“黄河口杯”文学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选》。组织推荐部分文学作品参加山东省第二
届齐鲁文学奖评选,市青年作家瓦当的中篇小说《我的父亲母亲》获第二届齐鲁文
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参加戏曲比赛展演,与文体局、老干局联合主办东营市戏曲
票友大赛。 编排的吕剧《马书记上任》在全国小戏节(博兴)上获7项一等奖,为
吕剧故乡赢得荣誉。与垦利县政府联合组织全国性主题赛事“城建旅游之光摄影大
赛”,评出城建民俗类获奖作品21幅、风光类获奖作品16幅(组)。
文艺人才培养。一是与通艺琴行联合举办音乐培训班,开设全面的专业课,包
括吉他、贝司、钢琴、二胡、琵琶等。二是组织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工作,有
钢琴、电子琴、萨克斯、歌唱等7类专业的1000多名考生参加,及格率85%以上。三
是与市文体局、市妇联共同主办东营市2006年“娃哈哈、爽歪歪”杯舞蹈比赛,市、
县区和油田43个节目参加比赛。 四是与市艺术馆共同主办“通艺杯” 器乐大赛,
100多名小选手参加比赛。 五是注重后备舞蹈人才的培养。六是协办市青年美术家
协会首届精品展暨黄河风情油画展,展出作品近400幅。
文化交流。一是组织文化代表团到韩国三陟开展文化交流,展示市书法、美术、
剪纸、音乐舞蹈等作品和节目。二是与山东省散文学会、胜利石油管理局文联首次
联合举办“新世纪当代散文创作研讨会暨桃花源笔会”,就当代散文创作及理论研
究现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三是联合举办“首届中国书画家走进黄河口名家邀请
展” ,收到参赛作品900余件。四是参与承办由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中国将军书
画研究会、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和东营市政协共同主办的“共和国将军《孙子兵法》
书法艺术展”,展出213件由将军精心创作的作品。
【文学创作】 认真组织开展全市性的文学交流活动。5月9~10日,在垦利宾馆召
开第10届黄河口槐花笔会和纪念毛泽东延安讲话64周年活动。来自市和油田的40多
位作家和重点作者参加,交流探讨了东营市的文学环境、创作现状及发展前景。
继续加强以《黄河口》文学丛刊为标志的文学阵地建设。全年共出两卷。上卷
重点推出旺朗嘉措的电影文学剧本《大河源头的雪狼部落》,下卷重点推出本土青
年作家荒原的长篇小说《铁门关》缩写,在市内外引起较大反响。同时还推出杨春
荣、 苏庆亮等文学新人。组织撰写发表“突破利津”文学稿件4篇:分别是瓦当的
长篇小说《忘川》缩写,荒原的长篇小说《铁门关》缩写,薄文军的纪实文学《文
化乡·蔬菜乡》和介绍利津籍老作家、老书法家王恺的一组艺评。
以市作家协会、垦利县政府的名义,联合《诗刊》《中国作家》《中华散文》
《地火》《文学报》等,举办首届黄河口杯文学征文大赛。大赛以弘扬黄河文化为
主题, 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 台湾和海外华人的各类文学作品11000多篇
(首) 。大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168名。9月25~26日在垦利县举办颁奖
晚会。《获奖作品选》由黄河出版社正式出版,分小说卷、散文卷、诗歌卷、纪实
文学卷和魅力黄河口卷,约120万字。
全市2006年共创作、 出版长篇小说3部,中篇小说16部,短篇小说30多部;创
作、出版散文集、杂文集、诗歌集11部。在全省第二届齐鲁文学奖评选中,青年作
家瓦当的中篇小说《我的父亲母亲》获奖,老作家卢振中的中篇儿童文学作品《寻
找蟋蟀王》入闱。一些有实力的本土作家开始新文学形式的创作(如,电影电视连
续剧等)。市中青年作家队伍有突破性发展。2006年上半年利津县作家协会成立。
全年发展市作家协会会员56人。
【音乐舞蹈】 创作成果。(1)出版《在黄河入海的地方》音乐专辑。由市委宣
传部、市文联、市广播电视局监制、市音乐家舞蹈家协会承制的音乐作品专辑《在
黄河入海的地方》 ,由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2006年12月5日出版发行,专辑收集
建市来东营市词曲作者创作的28首最优秀的歌曲。 (2)出版杨青山个人音乐作品
专辑。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作曲家作品经典
系列》收录中国当代50位著名作曲家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市音乐家舞蹈家协会
主席杨青山名列其中。专辑收录杨青山作曲的《口碑》《我为祖国骄傲》和《大哉
孔子》等13首歌曲和《老家》等2首伴奏音乐作品。
获奖作品。市词作家,石大科技集团公司霍兆利的歌词作品《血脉》获“2006
年度中国歌词佳作”,入选著名词作家、编辑家曾宪瑞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的系列丛书《2006年度中国歌词精选》;并获得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办的“第七届
北极星群英杯” 全国词曲创作笔会·歌词创作银奖。市协会副秘书长史党华编导
的《小油娃》在全国小荷风采比赛中获得银奖;舞蹈《芭蕾之梦》在山东省“小飞
天”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同时在华东六省一市大型舞蹈比赛中获得创作一等奖;舞
蹈《童戏草原》在山东省“小飞天”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华东六省一市大型舞蹈
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美术】 2006年底,协会会员达到197人。有7人加入山东省美协。2月22日,东
营市美术家协会举办市美术家协会“五老”(温少卿、王烈、李益年、于汝仁、范
乃集)及三届美协会员作品展,并出版《东营市美术精品集》。展出290多幅作品,
有国画、油画、装饰画、剪纸、水彩画等,作品艺术形式多样、艺术风格不一,全
面展示了东营市书画艺术取得的成就。为进一步挖掘整理东营市老艺术家的艺术成
就,将“五老”的部分作品和会员的获奖作品汇集成册,出版《东营市美术精品集》。
10月, 举办庆祝长征胜利70周年暨建党85周年书画展,市100余名美术作者参
展。为展示和宣传东营市美术创作成果,打造东营书画艺术品牌,加强对外交流,
扩大东营美术创作队伍的影响,市美协组织东营市较有影响的画家李益年、王烈、
陈宏光、周海波、任勤林、任勤斌、盖和祥、尚波,出版《当代实力派画家作品丛
书》。
【摄影】 东营市摄影家协会有会员80名,其中国家级会员7名,省级会员21名。
协会分设东营区、 广饶、垦利、利津4个分会,在协会的统一组织下积极开展内容
丰富的摄影创作活动。
组织举办“春夏秋冬看东营”大型摄影活动。协会分别于3月21日(春分)、6
月21日(夏至) 、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四个特殊节气,组织全体
会员及广大摄影爱好者,深入农村和城市,拍摄了大量鲜活的人文纪实和艺术性较
强的摄影作品;编辑出版《春夏秋冬看东营》。12月28日,中国图书出版社正式出
版《春夏秋冬看东营》摄影专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举办“黄河口城建旅
游之光”全国摄影大赛。6月、8月两次组织国内著名的摄影家和协会骨干会员到黄
河入海口进行采风创作。9月1日,在垦利县黄河广场举办“黄河口城建旅游之光”
全国摄影大赛作品展,并出版获奖作品集。举办“第二届黄河口摄影发展研讨会”。
3月10日, 协会邀请著名摄影评论家、中央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刘树勇,著名纪
实摄影家、民族画报总编室主任袁冬平,《摄影之友》杂志副社长曾星明,著名摄
影家、大众日报摄影部主任、图片总监孙京涛及淄博日报、东营市、胜利油田的摄
影工作爱好者40余人参加会议。
【书法】 为纪念黄河人工改道30周年,市书协、黄河口书画艺术研究会、河口区
政府、孤岛采油厂联合举办“丹青墨韵黄河口全国诗书画大赛”,面向全国征稿,
收到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6338人的7189件作品,邀请全国著名评委于志学、薛
夫彬、李小雨、江岚等担任评委,进行评奖。7月31日~8月9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
展览部、山东省书协、东营市委宣传部、黄河口书画艺术研究会主办,东营市文联、
文化体育局承办的“穿透心灵的生命强音——许好成书法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
行,中国书协、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北京书协、东营市委宣传部、市政协有
关领导以及北京、 山东地区部分知名书法家、书法爱好者500余人参加开幕式并参
观展览。
【戏剧】 2006年,全市有戏剧会员70人,其中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3人,山东省
戏剧家协会理事2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1人。组织参加戏曲比赛展演,编排的现
代吕剧《马书记上任》 在全国小戏节上获得编剧、导演、表演等7个一等奖,为吕
剧故乡东营赢得荣誉。 2006年5月,第20届田汉戏剧奖评奖活动在上海隆重举行,
东营市作者王秋林获二等奖,参赛作品话剧《欲望城》由山东省话剧院演出,并在
《戏剧丛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