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0&rec=85&run=13

【概况】 2005年,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以农民
增收为中心,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三农”工作的领
导力度和投入力度。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粮食生产有较大发展,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
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0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
到92.32亿元,比上年增长9.2%,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农业产值43亿元,
比上年增长5.3%;林业产值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畜牧业产值22.24亿
元,比上年增长13.9%;渔业产值18.88亿元,比上年增长9.9%;农林牧渔服
务业产值7.15亿元,比上年增长7.6%。农林牧渔内部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牧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
总产值比重上升1个百分点。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8.2亿元,按可比价格
增长8.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2.7元,增加569.3元,比上年增长14.1%,
增加绝对值创我市历史最高。全市粮食总产64.9万吨,比上年增长30.6%;棉
花总产10.4万吨,比上年减少2.8%;油料总产0.6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蔬
菜总产209.4万吨,比上年增长2.2%;水果总产8.1万吨,比上年增长18.8%。
畜产品产量全面增加,肉类总产达到18.5万吨,增长14.5%;禽蛋总产10.9万
吨,增长9.4%;奶类总产8.3万吨,增长27.7%。水产品总产量42.0万吨,比上
年增长13.3%。到2005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19.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4%。
农村用电量4.0亿千瓦时,增长3.8%;地膜覆盖面积11.8万公顷,增长10.3%。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6%, 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
190.6万千瓦,增长4.1%;农机总值达到16.6亿元,比上年增长7.8%;实现农
机服务收入13.6亿,比上年增长9.7%,农机服务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
到13%以上。

【农业产业化经营】 2005年,通过大力实施农业龙头企业五大集群建设工程,
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和指导力度,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继续保持强劲的
发展势头。 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比上年增长29%;已有
19.5万农户进入产业化链条经营,占全市农户总数的62.9%。对29个新上扩建
项目进行了重点扶持,市财政投入扶持资金2000万元,年内有23个项目建成
投产。积极推进银企合作,3月份、9月份分别组织召开2次金融机构支持农业
龙头企业发展项目对接会,协议信贷资金12.1亿元,年内有9.2亿元贷款落实
到位。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市农业主管部门为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争
取到省财政贴息资金340万元。全市新建、扩建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1个,
比上年增加12个,完成投资10.8亿元,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28个。到2005
年底,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62家,比上年增加14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
元的20家、过500万元的139家,分别比上年增加1家、10家;国家和省级农业
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2家,比上年增加7家;新认定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
业44家。通过制定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监督管理,先后制
定《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项目及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市级农业
龙头企业评选认定和例行检测管理办法》,使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管理逐步走
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在2005年9月份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
市农业局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发改委等八部委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
先进单位。

【农业标准化建设】 把农业标准化、检验检测体系、认证体系和标准化生
产基地作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点来抓。全市制定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
标准68项,其中有20项已发布实施,形成了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
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完成6.67万公顷棉田、0.67万公顷
大蒜生产基地配方施肥土壤检测任务,完成省农业厅下达的两批蔬菜例行检
验检测任务,共出具检测数据5000多个。通过政府采购建设了东营区、河口
区质检站,配备了速测车和检测设备,使五县区全部建立质检站,业务正在
逐步展开。万得信公司、力生鸭业公司等14家农业龙头企业新建设自属检测
机构,配备检测人员和相关仪器设备。全市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县、龙头
企业(市场)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检验检测水平较往年有很大提高,
为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市新建优质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
2.24万公顷,使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28个,面积6.07万公顷,已有49种农产品
通过全国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获得标志使用权。2005年,经
国家农业部推荐,东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被最高人民法院认定为全
国农业事故鉴定机构,是全省市级检测机构中第一家。

【农业综合开发和荒碱地开发】 2005年,继续大力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
荒碱地开发工程,全市共改造中低产田0.95万公顷,完成投资8606万元,分
别比上年增长20.3%、58.4%;完成上农下渔开发0.73万公顷,完成计划任务
的109%。一是高标准规划设计,高标准组织施工,严格工程质量。在规划设
计中,对方案严格审核把关,对达不到有效改良土地的方案坚决不予审批,
使所有开发规划全部达到沟渠路桥涵闸配套和旱能浇、涝能排、碱能改的标
准。在开发过程中,市农业局实行县级干部和相关科室包县区责任制,在项
目建设的关键时期,靠在开发一线督导工程质量和面积数量的落实,对达不
到设计质量要求的,坚决返工重建。二是狠抓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实行
严格的县级资金报帐制度,保证资金专款专用。三是积极探索市场化开发经
营机制。着力改变过去由政府主导开发的模式,积极引导村集体、农户以股
份合作形式开发荒碱地,鼓励企业、大户投资开发荒碱地,全市形成灵活、
有效的开发机制,调动了企业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7月,市农业综合开发
办公室、市财政局组成联合验收组对2004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任务进
行全面检查验收。

【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作为2005年度“双十”工
程的重要内容,由市农业局牵头,市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畜牧局、科技
局、供销社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创新培训形式,狠抓培训管理,
按照内容服从需要、时间服从质量、形式服从实效,严格实行培训农民签到、
授课教师签字、接受培训的乡村盖章、培训现场照片等“四项制度”,做到
必须选择对农民有用的培训课题,必须讲授农民需要的培训内容,必须使用
农民能听懂的培训语言,必须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培训形式,必须选择农民
感到方便的培训地点等“五个必须”,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受
农民群众欢迎。加强农民骨干技术人员培训,选拔50名蔬菜技术人员到山农
大进修深造,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人才探索出一条路子。2005年,
全市共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2408期, 培训农民16.6万人, 完成年度任务的
165.8%。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年内共培训农村劳动
力74 86人,比上年增长49.7%,培训人员就业率达到96%。

【减轻农民负担和土地矛盾纠纷调处工作】 2005年,全市认真落实农村税费
改革及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及附加,从根本上减轻了
农民负担。市减负办通过明查暗访,积极做好农民负担的监督检查,杜绝了
违反规定加重农民负担的现象,实现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不反弹,在全省组织
的减轻农民负担大检查中成绩优秀,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名列全省第一。认真
开展农村土地纠纷集中调处工作,全市因多种原因未落实土地延包政策的7
个村全部落实了延包政策,38个承包关系局部不合理的村和2个群众意见较大
的村全部进行了整改,77个“两田制”的村全部得到妥善处理。年内共解决
农村土地纠纷和矛盾隐患135起,占排查出的案件总起数的98%。通过开展农
村土地纠纷集中调处,全市因土地承包引发的上访案件明显减少,2005年全
市共发生到市上访农村土地承包案件47起,比上年减少94起;到省上访5起6
人,来人来访量大幅下降,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农业信访工作年度
评比居全省第一。

【农村沼气建设】 2005年,市财政投资1000万元用于扶持农村沼气建设。各
级农业部门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在沼气建设任务下达晚、适宜施工时间短
的情况下,选准工作突破口,将各级下派工作组所包村和小康文明村为重点,
狠抓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使全市农村能源建设又上新台阶,继续走在全省
前列。 全市新建设户用沼气池5930个(东营区1300个,河口区600个,垦利县
800个, 广饶县3230个) ,当年出气率达到97.7%;小型沼气池38个,总池容
1900立方米;大型沼气池5座,总池容4730立方米,圆满完成沼气建设任务。
在农村沼气建设中实现了“一突破、两改进”。“一突破”即沼气发电项目
获得成功,2005年建设的开元良种奶牛繁育场沼气发电工程胜利竣工,实现
了全市无大型沼气池发电工程的突破;“两改进”,一是沼气“一池三改”
工程冲厕设备实现改进,采用脚踏式高压冲厕设备,于5月份在广饶县张庄
村试验成功,达到用水少、卫生、方便的效果;二是在大型沼气工程上选用
先进的IC技术发醇罐,提高产气率,实现大型沼气工程设备的改进。同时,
积极完善农村沼气管理、推广服务体系,以配备专用沼气出料设施为带动,
选择群众建设积极性高的村,组建群众性自我服务组织,加快农民沼气协会
建设,年内扶持建立服务组织12个,装配车载出料器90部,购进13吨脱硫剂
(可满足1万户沼气池更换使用),促进全市农村沼气建设向专业化施工、
产业化发展和社会化服务的新机制发展。

【治蝗专用机场建设和夏蝗防治工作】 由市承担的山东省黄河口治蝗专用
机场建设工期紧、任务重,各级农业部门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科学施工,
倒排工期,靠上建设,5月底主体工程全部竣工投入使用,保证了治蝗需要。
2005年, 全市东亚飞蝗发生面积9.07万公顷, 其中,密度每平方米0.2~6头的
8.76万公顷,每平方米6头以上的高密度区0.31万公顷。严格落实防治责任制,
仅用15天就顺利完成9.07万公顷的夏蝗防治任务,其中飞机防治作业3 0个架
次3.87万公顷,地面专业防治5.2万公顷。投入作业人员100人,动用车辆22部,
药械330台,农药63吨。夏蝗防治工作。一是掌握蝗情准确及时。二是领导重
视,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蝗区视察工
作,协调资金及治蝗物资,逐级落实治蝗行政首长负责制。三是治蝗物资准
备充分。一切防治工作均按扑灭特大蝗灾准备。四是强化调度,搞好督查。
成立以分管农业局长为总指挥的夏蝗防治指挥部,下设飞防和地防两个督查
组。五是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团结治蝗,落实飞蝗查治责任制。六是飞机防
治与人工地面防治相结合,实施科学防治。使用高效低毒、耐雨水冲刷的进
口农药,并试用卫星定位仪导航作业,提高了工效和防治效果。七是进行微
孢子虫生物防治飞蝗试验并获得成功。7月份,国家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来
东营视察治蝗工作时,对治蝗专用机场建设和治蝗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植物检疫工作】 在广泛宣传植物检疫条例,认真搞好有害生物普查的基
础上,加强植物检疫防控工作。一是认真进行产地检疫。先后进行小麦产地
检疫面积1333.3公顷,棉花1066.7公顷,水果、花卉666.7公顷,芦苇1333.3公
顷,努力把危险性病虫消灭在初发阶段。二是严格控制种苗生产与经营。对
全市种苗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详细的资格审查,并为110家单位办理《植物检
疫登记证》。三是加强调运检疫,有效地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共检疫调运
产品112吨。四是加强查治工作。通过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美洲斑潜蝇
和稻水象甲两大检疫发生程度明显下降。

【农业综合执法工作】 一是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2005年5个县区农业
行政主管部门全部正式成立政策法规股和专职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伍,有3个
县正式批复成立执法大队,全市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初步建成。二是注重建章
立制。改变过去的就市场抓市场、就检查抓检查的做法,着力从建章立制入
手,利用一年的时间,初步建立长效市场监管机制。建立台帐制度、抽检制
度、举报制度、责任制度等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三是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从全市各乡镇聘请37名农业行政执法特邀监察员,负责对全市农产品及农业
投入品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和监督;设立举报电话并通过新闻媒体对外公开,
有效加大了社会公众参与的力度。四是大力组织开展以打假护农为重点的农
资市场整治活动。集中开展春季整治、农药专项整治、秋季整治3项活动,
全市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2230余人次,检查各类农资经营业户1493个,查处
各类农业违法案件283起,查获假冒伪劣农资457.9吨,涉案值198.5万元。五
是及时处理农业损害事故。成立农业损害事故专家鉴定委员会,接受农民的
咨询、进行现场鉴定、处理农业损害事故、协调经济赔偿,努力将矛盾化解
在基层。年内,共受理农业损害案件12起,鉴定处理较大的事故4起,协调落
实赔偿资金1.3万元。

【六大蔬菜基地建设】 2005年,市政府拿出200万元支持广饶县广饶镇0.4万
公顷蔬菜生产基地、大王0.33万公顷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花官0.67万
公顷大蒜标准化生产基地,利津县北宋0.2万公顷无公害芦笋生产基地、北岭
0.2万公顷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东营区史口0.2万公顷无公害蔬菜生
产基地等六大蔬菜基地建设,从基地建设、示范区建设、产品认证、合作社
组建、农民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项目县区、乡镇政府也调整支出结构,加
大蔬菜产业发展投入,并注意整合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六大蔬菜基
地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和保障。 年内新发展大田菜0.24万公顷,新建高温大棚
776个,拱棚661个。蔬菜基地总面积达到2.24万公顷。基地内全年蔬菜总产量
达165万吨,产值16.8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9.9万吨和5.6亿元。在抓好基地
建设的同时,还组织制定蔬菜生产技术规程31个;认证无公害蔬菜面积0.79
万公顷,认证无公害产品7个;认证绿色、有机蔬菜面积0.16万公顷,认证产
品24个;成立蔬菜协会、合作社18个,建成千亩示范区10个,总面积1061.5公
顷;共举办培训班310期,受训农民1.6万人次;印发蔬菜标准化生产、高产
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规程15万余份。组织技术人员到项目县区及乡镇、
村庄进行现场指导311次。2005年,广饶县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无公害蔬
菜生产基地示范县”,成为全国87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之一;利津
县北岭蔬菜批发市场被评为“农业部定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