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综合监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0&rec=82&run=13

【概况】 2005年,全市安监系统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狠抓事故隐患
整改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强化宣传教育和培训,全面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
开展,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年全市
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720起,死亡254人,受伤2367人,经济损失881.92万
元,与上年同期相比,4项指标分别下降8.08%、5.58%、8.36%、2.08%,是全
省没有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两个市之一,各项事故指标都在省政府下
达的控制指标以内。
2005年,全市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实现“四个突破”:一是落实“以
人为本”,安全教育有新突破。组织编写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读本》,从9
月1日起在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开设安全教育课,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安
全意识,提高学生识灾避险能力,此做法在全国开创先河。二是机构、队伍
建设有新突破。理顺了监管体制,市安监局被列为政府组成部门,增加内设
机构、编制和职能,建立副处级规格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支队,设立开发区分
局,各县区成立执法大队,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队伍。三是
监管方式有新突破。注重监管实效,实行“专家查隐患”。聘请已退休但身
体健康、热心安全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专家队伍,参与安全执法检查、
安全评审、安全咨询等。四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有新突破。突出企业安全责
任主体的地位,大力推行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活动,企业自身安全管理有了
参照和抓手,各项安全规程和保障设施得以细化和落实。2005年,东营市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被省安委会授予“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受到市
政府通报表彰。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继续完善以落实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为载体的目标责
任考核体系建设,加强指标的过程控制和考核,严格奖惩制度,厉行责任追
究。年初,根据省政府下达的事故控制指标,结合全市安全生产实际,提出
全年事故死亡人数比上年下降3.7%,力争下降5%,遏制重大事故,杜绝特大
事故发生的总体目标。市政府将控制指标以责任状形式分解下达,各县区政
府、市直部门再将指标细化、分解到各乡镇政府、有关部门、村(居委会)
和各生产经营单位。市委、市政府把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平安
东营”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市安委会定期通报各县区、
各部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完成情况,并实行严格考核奖惩,促进安全生产责
任制的落实,全市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体
系。

【监督检查和整治】 紧紧围绕重要时期、关键部位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以
检查和整治促稳定,先后组织开展6次综合性安全大检查,开展“百日治理”
“一大双严”、危化品集中整治等多项整治活动。全年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
1万余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25790条,极大地改善了全市安全生产状况。
在全市开展“百日安全集中整治”活动,围绕9个重点整治领域,全面排查35
家重点监控企业,挂牌督办26处重大隐患,集中消除一大批事故隐患。按照
省统一部署,重点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行业开展“一大、双
严”活动,促进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工作的开展和重点行业的安全形势稳定。
公安、安监、交通、海事、质监、教育等部门结合各自安全生产工作,开展
四小车辆、学生专用车、危化品罐车、海上运输、医用氧舱、冷库和起重机
械等专项检查活动。继续在道路交通、公众聚集场所、建筑施工、烟花爆竹、
危险化学品、海洋渔业捕捞、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极大
改善了重点领域和行业安全生产状况。

【隐患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 强化三项措施,积极探索建立事故隐患整
改的良性机制。一是强化事故隐患整改的督办。对查出的事故隐患逐一登记,
分级录入事故隐患库。对能够当场整改的事故隐患,现场督促企业整改;不
能当场整改的,督促企业排出整改进度表,实行网上挂牌督办。二是强化事
故隐患的监控。对在整改期限内还没有整改和一时难以整改的事故隐患,按
照安全检查责任制和隐患整改责任制要求,安监部门和检查单位通过“回头
看”等形式,督促隐患所在单位落实监控措施,确保整改期间的安全。三是
强化事故隐患的整改。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各级各有关部门通过实行督办、
加大处罚等办法,督促隐患所在单位落实隐患整改的各项措施,明确企业和
政府具体负责隐患整改的人员,定期进行调度,并通过安全生产网站进行公
布。对一时难以整改又不能确保安全的,坚决予以关停。同时,对排查出的
322处重大危险源落实防范监控措施。将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备、产品、预
案、责任人等情况全部录入微机,建立监管台帐和档案,定期组织专家“会
诊”,对存在缺陷和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及时进行治理整顿。

【安全生产源头管理】 按照“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的方针,狠抓安全生
产源头管理,切实把好市场准入关,从根本上消除各类隐患的产生。一是积
极推动重点行业的安全评价、评估工作。对全市84家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
企业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对33个生产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对332家危险
化学品经营单位进行安全评价。在完成交通运输行业安全评估的基础上,又
对30家橡胶企业、14家热电企业进行安全评估。二是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
安监局关于加强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精神,强化审查监督,先后
对40个项目开展预评,促进“三同时”工作的开展,杜绝隐患的产生。三是
开展《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工作。按照省局的统一要求,主动上门督办,
帮助企业解决在申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工作进度,率先在全省
完成申报工作。至年底,全市有48家非煤矿山企业、2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和
82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领取许可证,有322家危化品经营企业取得经营许可
证。

【安全标准化工作】 按照“典型引路、政府领导、部门负责、企业落实”
的原则,深入推动安全标准化工作开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调度。市政府
制定下发《关于开展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暨争创安全生产示范企业活动
的意见》,明确企业安全标准达标的目标任务和内容。市长刘国信对推行企
业安全标准化工作提出逐个企业达标、逐个企业规范的要求,市政府将此项
工作进行立项督查。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确定专人负责,及时进
行调度。二是树立典型。年初市安委会表彰了20家安全标准化示范企业,各
县区也都确定了样板企业和样板车间,通过召开现场会议等形式大力推行标
准化管理。三是分类指导。各县区对辖区内企业进行摸底,确定分类实施的
目标,派出专门人员进行指导,有效促进了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的开展。
四是层层审核。按照“政府强力推动,企业申请达标,县市层层审核”的原
则, 年底, 对全市110家企业进行审核,有60家企业达标,被市安委会授予
“安全标准化达标企业”称号。

【举报事项和事故查处】 市、县(区)、乡镇(办事处)三级安监机构全
部开通“190”举报电话,实行有奖举报,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2005年,市安监局接报的12起举报事项,全部按程序严厉查处,并及时
向举报人回访,结案率100%。对发生在境内的3起生产安全事故,组织有关
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四不放过”的原则,及时立案调查、批复结案,
依据法律有关条款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有力地震慑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宣传教育和培训】 日常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强安全生产法
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常识的宣传力度,重大节日、“两会”等敏感时期,在电
台、电视台连续播出公益广告,营造安全生产舆论氛围。2005年,共举办各
类培训班47期,培训各类人员1876人。通过培训,进一步强化了企业负责人、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集中宣传教育。“安全
生产月”期间,突出“关爱生命,遵章守法”的主题,注重教育的实效性和
针对性,实行重心下移,面向基层政府和企业,宣传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
富。组织广场文艺演出、安全知识竞赛、第二届安全生产广场文化展等特色
活动。市长办公会议确定,每年投入140余万元用于学生安全知识教育,在中
小学校设立安全教育课,9月份安全教育已进入学生课堂。

【事故应急处理】 年初,分政府、行业、企业3个层次部署开展增强事故应
急救援能力工作。市政府对全市建立安全生产救助体系问题进行立项督查,
督促重点部门制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全市各重点部门对行业救助资源情
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年内,全市危险化学
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水上运输、海洋渔业等重点行业主管部门和118家
企业全面开展了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有效检验应急预案操作性和实效性,
提高了应急救援能力。

【执法监察工作】 一是规范执法监察工作。市、县执法队伍结合实际,制
定了一系列制度规章,确定了执法监察的重点,对重点企业建立监察档案,
逐一会诊检查。二是执法质量明显提高。认真开展执法质量考评工作,加强
行风建设,聘请22名社会监督员,实行执法监督反馈卡,有效规范执法人员
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市局安全执法质量工作被省安监局评为优秀等次。三
是执法效果明显增强。突出重大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查处,加大
违法违规案件的经济处罚力度,有力促进了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全年共开
展安全执法监察活动1062次,查处问题3230条,整改率达到100%,先后处理15
起较大违法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