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计划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0&rec=76&run=13

【2005年计划与完成情况】 2005年初,编制的东营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经东营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下达执行。
计划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第二产业增长13%,第
三产业增长16%;地方生产总值增长20%;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利润
均增长29%,产销率达到9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22%,其中地方增长29%;外贸出口总值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
其中吸收外商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可支配
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下;人
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9‰以内。
至年底,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166.1亿元,比上年增长17.7%,超年计划4.7
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8.2亿元,增长8.3%,超年计划2.3个
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959.5亿元,增长18.2%,超年计划5.2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58.5亿元,增长18.3%,超年计划2.3个百分点。地方生
产总值在全市的比重占到50%,达到583亿元,增长26%,超年计划6个百分点。
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02.6亿元,增长64.1%,超年计划35.1个百分点,
其中利润72.3亿元,增长69.4%,超年计划40.4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总额达到605.7亿元,增长34.4%,超年计划12.4个百分点,其中地方490.4亿
元,增长46.1%,超年计划17.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9亿元,
增长15.7%,超年计划1.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8.5亿元,同口径增长
36.1%,超年计划23.1个百分点。全市外贸出口总值达到8.54亿美元,增长41.1
%,完成年计划的117%;实际利用外资1.19亿美元,其中吸收外商投资1.16亿
美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939.3元,完成年计划的106.9%,增长15.5%;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2.7元,完成年计划的106.7%,增长14.1%。城镇登记
失业率为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

【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不断完善全市经济运行定期分析制度,组织召开全
市经济运行季度分析座谈会,每月、每季度对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调度, 并将主要发展指标与其他16市进行对比分析,印发《宏观经济监测月
(季)报》10期,适时对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预测、
监测和研究。及时平衡、协调和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
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兰建荣)

【规划编制】 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按照市政府批准的“十一五”规
划编制工作方案(东政办字〔2004〕73号、东政办字〔2005〕2号),“十一
五”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展开,以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优化、建设和谐社会和
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为重点,突出规划创新和可操作性,规划编制工作年度任
务全面完成。一是加强组织协调。成立规划编写小组,研究制定工作进度方
案,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协调各课题组和市直相关部门,同步推进前期调研、
20个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以多种方式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和
市政协汇报规划编制工作阶段性成果,保障了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和区域规
划编制工作相互衔接、有序推进。二是注重调查研究。重大问题研究。及时
调度社会招标的6个课题及委内承担的23个课题,采取课题框架研讨、阶段性
成果汇报、课题评审等方式,与课题组及时沟通修改完善,研究工作6月底
全部完成,部分研究成果直接纳入规划纲要草案。学习交流。5月以资源型
城市产业转型为重点,组织规划编写人员到阜新、大庆进行考察;6月以先
进地区规划创新、规划思路为重点,组织规划人员到无锡、上海浦东新区、
宁波、杭州、苏州、常州和南京等7地市进行考察学习。市情调研。以空间
布局、产业发展、专项领域为重点,对市内各县区、重点企业和胜利油田、
石油大学、济军生产基地进行调研。三是创新规划编制方法。适时向社会发
布“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信息,使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支持规划编制工作,
努力扩大社会公众参与程度。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专题论证会和座谈会,听
取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集思广益,完善规划。
全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精心谋划
发展思路,认真推敲主要观点,反复构思总体框架,深入研究规划内容,科
学测算各项指标,多次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历经规划大纲、规划思路、规划
草案3个阶段,规划文稿修改多达20余次,先后向市政府主要领导、市政府5
-68次常务会议、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进行汇报,11月6日顺利通过市委三届八
次全委会议审议,并形成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稿。纲要共分发展基础与
环境、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区域空间布局等9大部分,29个章节,全面回顾
了“十五”的发展成就及基本经验,科学分析了“十一五”的发展环境,提
出发展目标和区域空间布局方案,确定了经济和社会、城乡建设、资源节约
与环境保护、改革开放创新等重点领域发展重点,制定了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05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7亿元,同比
增长35.5%,其中地方完成481.6亿元,同比增长47.9%。编制下达2005年政府
投资计划,安排项目90个,安排资金143000万元。投资运行的特点:(1)第
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显著加强,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
17.9亿元,同比增长69.7%,统筹城乡、倾斜农村投资已见成效。第三产业完
成投资201亿元,同比增长33.8%。(2)房地产投资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全市
房地产开发商品房施工面积514万平方米,增长24.3%,竣工面积235.3万平方
米,增长82.5%,完成投资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3)大项目对投资
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329个,其中,
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有726个,完成投资占全社会完成投资的68%
以上;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287个,占1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
的95.9%;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118个,占1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
的47.1%。

【重点项目简介】
1. 东营港2×3万吨级码头。 省发改委于2005年8月30日以鲁发改能交
〔2005〕768号批复东营港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建设规模为3万吨
级散杂货泊位2个,年设计通过能力245万吨,项目总投资169950万元,全部由
东营市政府财政列支,具体由东营市港口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筹建,项目建
设工期3年。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高东营港吞吐能力,推动东营市经济社
会的发展。
2.县城电网建设改造。2005年争取省发改委下达东营市县城电网建设改
造资金15500亿元, 所有建设改造项目于2005年7月底前完成, 累计完成投资
31000万元。县城电网建设改造完成后,市农村电网进一步规范完善,供电质
量明显提高。
3. 东营黄河公路大桥及接线工程通车。东营黄河公路大桥及接线工程于
2005年8月7日正式通车。该项目总投资85805万元,由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与
科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大桥公司合资建设。该项目经营期为25年,经
营期内,合作双方按合同规定分配收益,承担风险;经营期满,“大桥公司”
将完好的东营黄河公路大桥及接线工程无偿转交给东营市有关主管部门。
4.荣乌高速公路东营段开工建设。荣乌高速公路东营段全长36.1公里,
路基宽28米,路面宽24米,按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采用全封闭、全立
交、全部控制出入,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桥涵设计荷载汽一超20,
挂一120。项目总投资12亿元,2005年5月已开工建设,预计2007年建成投用。
5.兴广地方铁路。该工程自博兴幸福镇到广饶华泰集团,长度40公里,
为1级地方铁路,项目总投资2.3亿元,由华泰集团有限公司和东营华泰国际
物流有限公司组成的“兴广铁路公司”合资建设。省发改委于2004年3月9日
以鲁计基础〔2004〕160号批复该项目可研报告,项目已于2005年5月开工,预
计2007年3月建成投用。
6.黄大铁路。黄(骅)大(家洼)铁路是由神华集团、山东省政府、中国石化
集团拟采用股份制方式建设的一条地方铁路。铁路从河北省黄骅市黄骅南站
出线,途经河北黄骅、山东滨州、东营、潍坊市,与已建成的大(家洼)莱(州)
龙(口)铁路相连,铁路全长207.68公里,为一级铁路。项目总投资25亿元(山东
省境内工程投资21亿元)。资金来源按神华集团、山东省和中石化60∶25∶15
的比例筹集,50%为资本金,50%申请国内银行贷款。该铁路国务院已批准列
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列入了国家“十一五”建设计划,国家发改
委已批复立项,山东省政府也将黄大铁路作为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建设的
项目写进了省政府通过的《关于全面加快我省铁路建设的意见》。目前黄大
铁路项目初步设计编制和全线定测已完成,可研报告和通航流量已通过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