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政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0&rec=45&run=13

【市政府常务会议提要】 2005年,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共26次。
1.第5—53次,1月5日召开。研究《东营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东营生
态市建设总体规划》《东营市海洋功能区划》、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
养标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情况和春节前主要活动安排,安排
部署当前工作。
2.第5—54次,1月12日召开。传达贯彻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2005
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东营市200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财政预算
草案报告》《东营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5年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安排部署当前工作。
3.第5—55次,1月13日召开。研究2005年为民办的10件实事和实施的10大
工程等事宜。
4.第5—56次,1月30日召开。研究市政府领导工作分工、全省食品药品
安全工作会议及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见、出具山东凯银集团国债地
方转贷资金还款承诺、减免东营望海科技有限公司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成
立东营永安机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等事宜,安
排部署当前工作。
5.第5—57次,2月19日召开。研究有关工作人员职务任免、2005年对种粮
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方案、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及全省民族宗教工作会议
精神贯彻意见、市城区道路居民小区命名、确定2004年度表彰事项等事宜,
安排部署当前工作。
6.第5—58次,2月27日召开。研究有关工作人员职务任免、2005年城市基
本建设投资计划初步安排意见、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小学实施移交和后续管理
有关问题、调整鼓励外贸出口政策措施、加强基层和一线民警健康保护工作、
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成立杜邦项目推进服务领导小组和杜邦项目谈判
小组以及2004年度综合考核情况等事宜。
7.第5—59次,3月17日召开。研究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2004
年度花园式单位和花园式小区命名、全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见、减免
东营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全省统计工作会议暨第一次经济普查电视
电话会议精神贯彻意见、市级行政许可实施主体情况、涉及行政许可规定的
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情况、东营市依法行政第四个五年规划(2005—2009)、
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开展“依法行政年”活动意见、成立东
营市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工作领导小组、胜利油田中小学移
交工作领导小组等事宜,研究部署当前工作。
8.第5—60次,3月31日召开。研究东营市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所属中小学
管理暂行意见、全省审计工作会议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见、
招聘边防治安协管员、调整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解决广饶县北水南调引水
补源工程建设及引水资金问题、东营市社会评议市政府部门单位方案、2005
年度政务督查考核办法等事宜。
9.第5—61次,4月3日召开。研究加快推进超精硅薄膜液晶显示器项目建
设问题。
10.第5—62次,4月15日召开。研究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新补充工勤人员实
行社会化管理的试行意见、全省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
见、市城区新建道路及居住小区命名、《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帮扶单县
配套建设东营工业园基础设施项目协议书》、广利港北侧区域委托开发区管
委会管理、免缴刘家社区居委会住宅楼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调整有关
临时机构组成人员、新增粮食财务挂账处理意见等事宜。
11.第5—63次,4月28日召开。研究全省地方史志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见、
有关工作人员职务任免、市鼎新粮油直属库改制、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的决
定、市技术学院更新部分教练车等事宜。
12.第5—64次,5月14日召开。研究东营港扩建工程、实施“四进”建设
“两网”工作的意见、设立东营市临港加工制造业项目园区、东营市物业管
理办法、东营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府与利智集团(英国)
公司合作建设齐鲁卡通城项目一期工程协议、关于
创建园林城市的决定、关于加快文化建设的意见、对中心城庭院绿化不
达标单位实施绿化补偿制度、减免市荣军医院基础设施配套费和人防费、银
行(社)考核奖惩暂行办法、成立有关临时机构等事宜。
13.第5—65次,5月24日召开。研究进一步完善城乡住房救助体系的意见、
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的意见、东营市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成立东营经济开发区国有资产运
营有限公司、免除全市农村义务教育段学校在校生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的实
施意见、东营市学校安全管理办法、中心城住宅小区规范化物业管理工作实
施方案、减免金大地建材批发市场基础设施配套费、2005东营经济技术贸易
合作洽谈会工作方案、城市公交票价调整方案、东营职业学院中专部运动场
建设、东营职业学
院学生宿舍及后勤服务中心项目建设、部门单位申请资金、市财政补助
集贸市场管理费问题、成立有关临时机构、2004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
政收支审计报告等事宜,研究部署当前工作。
14.第5—66次,6月10日召开。研究全省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会议及全省水
利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见、市政府党组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的整改意见、有
关工作人员职务任免、2004年第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引荐人奖励、进一步解决
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中心城2005年度土地储备开发整理
以及供地计划、部门单位申请资金、表彰东营供电公司等事宜
15.第5—67次,6月30日召开。研究东营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暂行办法、
东营市城镇居民医疗救助暂行办法、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全省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贯彻意见、东营市商业银行筹建工作、东营职业
学院中专部运动场建设、进一步加强市政府会议组织工作、山东省东营市和
德国巴伐利亚州巴特基辛根市建立友好交往城市关系协议书以及部门单位申
请资金等事宜,研究部署当前工作。
16.第5—68次,8月4日召开。研究有关工作人员职务任免、聘任市政府
高级顾问、东营市城镇居民医疗救助暂行办法、东营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
专家选拔管理暂行办法、东营市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办法、东营市城镇最低收
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东营市招商引资政策、招商引资经费及奖励有关
问题、部门单位申请资金、成立东营市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领导小组、东
营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东营市中心城集贸市场物业管理实施方案、
全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贯彻意见、调整府前街北原汽车城
地块用地性质等事宜。
17.第5—69次,8月24日召开。传达贯彻全省沿海港口工作会议精神,研
究东营港扩建与临港工业园筹建情况、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以及全国整
治违法排污行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电视会议精神贯彻意见、对违法
排污企业依法进行处理、建立东营市物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全省物价局
长座谈会精神贯彻意见、确定中心城区物业服务收费指导标准、对2005年考
入大学的贫困学生进行救助以及部门单位申请资金等事宜。
18.第5—70次,9月6日召开。听取2005东营经贸洽谈会筹备工作情况汇报,
研究全市利用外资工作、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意见、
东营市院前急救管理暂行办法、东营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东营市土地
储备运营成本核算暂行办法、部门单位申请资金、东营港务局政务考核等事
宜,研究部署当前工作。
19.第5—71次,9月19日召开。研究加强市级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工作、
市供销社改革发展问题、全市中小学安全教育课开设情况、免征安居工程规
划区内民办幼儿园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部门单位申请资金、成立有关临时
机构等事宜,安排部署当前工作。
20. 第5—72次,9月27日召开。研究“十一五”规划纲要 (草案) 、2005~
2006年度农水会战的意见、对部分复退军人实施再就业和临时生活补助意见、
全省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及全省流通现代化现场会议精神贯彻意见、征
招合同制消防员、聘任市政府科技顾问、成立有关临时机构等事宜,安排部
署当前工作。
21.第5—73次,10月9日召开。研究东营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办法、东营
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东营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发展循环经
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见、全省节约集约用地现场会精神贯彻意见、关于进
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开除锡景柱公职等事宜,安排
部署当前工作。
22.第5—74次,10月19日召开。研究东营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部分工作
人员职务任免、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部门单位申请资金、将市农业局
所属单位划拨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综合楼建设、调整中
心城区集中供热价格、减免市气象局雷达楼建设项目以及东虹公司项目城市
基础设施配套费、成立有关临时机构等事宜。
23.第5—75次,11月12日召开。研究东营市东部海防环保栈桥疏浚造陆一
期工程合作协议书,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确定2005年企业工资指导
线,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港苑饭庄职工安置,提高市直企业离休干部生活
待遇,对参加全国十运会获奖牌运动员进行奖励,减免振华百货发展有限公
司、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病害防治与监测中心楼、东营银座广场、黄河工贸
园工程项目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病害防治与监测中心
楼、东营银座广场、石油大学校舍建设工程项目人防费,部门单位申请资金,
成立东营市临港工业园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等事宜。
24.第5—76次,11月29日召开。研究东营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东营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提高市城市供水价格和确定市安居工程
管道直饮水价格、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深化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的意见、公布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省城市化监测评价工作会议
精神贯彻意见、东营机场建设审计情况、部门单位申请资金、成立东营市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等事宜,安排部署当前工作。
25.第5—77次,12月16日召开。研究临港工业园财政管理体制、东营市港
城总体规划、临港工业园国土资源管理问题、垃圾处理项目终止协议书、关
于扶持家禽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招收中心城区交通协管员、确定2006年度农
村老年人生活救助金发放范围、减免东营供电公司基础设施配套费、部门单
位申请资金、建立东营市人民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成立东营市金财
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等事宜。
26.第5—78次,12月22日召开。研究全省民营经济现场会议精神贯彻意见、
实施“金财工程”的意见、部门单位申请资金等事宜,研究部署当前工作。

【市长办公会议提要】 2005年,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共7次。
1.第5—20次,3月1日召开。研究交通能源项目招商投资协议书、油田中
小学移交补充协议书(存档备查)。
2.第5—21次,5月17日召开。安排部署当前工作,研究调整东营港扩建
工程指挥部组成人员、解决东营港扩建工程指挥部工作车辆等事宜。
3.第5—22次,6月7日召开。研究部署当前工作。
4.第5—23次,9月19日召开。研究市财政信有投资公司与中国东方资产
管理公司青岛办事处债权转让协议事宜(存档备查)。
5.第5—24次,10月24日召开。研究部署当前工作。
6.第5—25次,12月9日召开。通报处理油田协解工聚集事件进展情况,
安排部署当前工作,研究2006年度中心城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收入线划分
标准等事宜(存档备查)。
7.第5—26次,12月26日召开。研究解决东营人造板厂贷款及贷款担保等
事宜。

【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 1.研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和职工工资问题
2.研究东营港临时移交管理有关问题
3.研究中心城房屋拆迁有关问题
4.研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和职工工资问题
5.研究春节防疫工作有关问题
6.研究东营市城市资产经营公司整合方案落实有关问题
7.研究山大石大科技集团公司整体搬迁有关问题
8.研究黄河南海堤工程建设有关问题
9.研究东营港扩建和中心渔港建设问题
10.研究做好骨干商贸流通企业设施改造工作
11.研究解决美国杜邦公司项目区用地有关问题
12.研究东营中心渔港建设有关问题
13.研究农村特困群众安居工程建设有关问题
14.研究银座城市广场区域管线迁建有关问题
15.研究西城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问题
16.研究观海栈桥建设工程和东营港扩建工程有关问题
17.研究市市政局两侧安居工程建设问题
18.研究济军生产基地土地管理和房产管理问题
19.研究西城改造工程征地拆迁有关问题
20.研究西城改造项目及庐山路工程拆迁问题
21.研究农村教育有关问题
22.研究供销社职能定位问题
23.研究市安居工程治安有关问题
24.市二届规委会九次成员会议
25.研究东营市会展中心工程建设问题
26.研究银座城市广场项目推进工作
27.研究西城改造有关问题
28.研究东营永安机场运营管理问题
29.研究观海栈桥工程建设有关问题
30.研究东营港扩建工程有关问题
31.研究搞好个别遭受龙卷风和冰雹灾害乡镇救灾工作
32.研究职业学院建设发展有关问题
33.研究中心城河道综治工程有关问题
34.研究南二路黄河路两侧绿化有关问题
35.研究观海栈桥建设有关问题
36.研究东营港扩建和中心渔港建设有关问题
37.研究油田环保及规划区内钻井作业工作
38.研究安居工程供电有关问题
39.研究市明月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施工中有关坟地搬迁工作
40.市二届城市规委会十次成员会议
41.研究广利港扩建滩涂资源综合开发防护工作
42.全市地方税收综合治税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
43.研究炼化路建设有关问题
44.研究解决市安居工程配电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有关问题
45.研究市金融安居工程建设有关问题
46.研究全市橡胶轮胎产业加快发展有关问题
47.研究广利河东城南段驳岸改造有关问题
48.研究土地“五统一”管理工作有关问题
49.市二届城市规委会十一次成员会议
50.研究在临港工业园建设医药化工园问题
51.研究市一中建设发展有关问题
52.研究东营港扩建和临港工业园规划建设管理有关问题
53.研究规范旧机动车辆鉴定评估和交易管理工作
54.研究取暖补贴有关问题
55.研究东营港南港池区域管理权和资产使用权移交有关问题
56.研究东营会展中心工程建设问题
57.研究海河小学春晖分校供暖问题
58.研究地方税收综合治理工作
59.研究利用社会资金修建中心城部分市政工程有关问题
60.研究安全生产等问题
61.研究市二中迁址办学有关问题
62.研究迎接省审计厅对市财政、地方税收审计有关问题
63.研究广北农场改革发展有关问题
64.研究东营火车站改造有关问题
65.研究临港工业园建设有关问题
66.研究临港工业园财税体制有关问题
67.研究东营火车站有关问题

【政令辑要】 2005年3月21日,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管理
的意见》(东政发4号)。(一)切实加强政府投资资金管理。(二)严格控制投资规
模,强化投资概算的约束作用。(三)切实维护投资计划的严肃性。(四)加强和
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台帐管理。(五)全面实行限额设计,搞好取费招标试点。
(六)加强审查论证和审计。(七)加大廉政监督力度。
2005年5月16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实施“四进”建设“两网”工作的意
见》(东政发8号)。决定在全市农村实施超市进乡镇、放心店进村、检验检测
进市场、 “12315”进农村,建设药品配送网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 (简称
“四进两网”)。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适应农民消费需求,以“四进两网”为
载体,搞好规划,加大投入,采取连锁经营的形式,构建起完善的、覆盖全
市的农村现代商品流通服务网络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
境,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005年6月16日,市政府发出《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东
政发10号)。2005年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健全完善市
场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深化投资、财税、金融、价格体制改革,推进
社会领域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对各
项改革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005年8月26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印发东营市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办法的
通知》(东政发13号)。确定在技能人才队伍中具有高超技能水平、良好职业
道德、丰富实践经验、贡献比较突出,在全市本行业、领域中影响带动作用
大,得到业内广泛认可的高技能人才中每年选拔不超过10名,作为东营市首
席技师,管理期限为5年。市劳动保障部门具体负责东营市首席技师的选拔
管理工作。东营市首席技师应当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有关公益性活动,发挥
业务专长。市政府有关部门在不同行业选择建立东营市首席技师工作站,组
织东营市首席技师参加技术攻关、咨询及技能交流等活动。
2005年9月23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印发东营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选拔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东政发14号)。
确定在本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中
每年选拔不超过10名,作为东营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管理期限为5年。
市人事局具体负责东营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选拔、评审和综合管理
工作。东营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应当参加政
府组织的有关公益性活动,发挥业务专长。
2005年11月4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见》
(东政发16号)。要求各级各部门、单位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
会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能源节约,深入开展节约用水,积极推进原材料节
约,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加大矿产资源节约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的协调发展。
2005年3月1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扶持农村经济协会推动农村经
济发展的意见》(东政办发10号)。要求各级各部门、单位充分认识扶持农村
经济协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农村经
济协会,围绕农业龙头企业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坚持
自愿自主原则,抓好典型示范,切实发挥协会的职能作用,推动农村经济发
展。
2005年4月22日, 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加快东营保险业发展的意见》
(东政办发17号)。(一)切实提高对加快发展保险业重要性的认识。(二)明确市
保险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三)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做大
做强保险业。(四)规范保险市场秩序,有效防范保险业风险。(五)加强组织领
导,积极创造保险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005年6月6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
设的意见》(东政办发25号)。围绕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强日
常监管、信息、信用、检验检测、标准化、预警应急处理、目标责任考核等
七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东营市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
安全,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东营市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好的食品
药品安全区之一,促进“和谐东营”建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
协调、健康发展。
2005年8月31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转发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关于免除全
市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的试行意见的通知》(东
政办发33号)。确定自2005年秋季新学年开学起,免除东营市辖区内政府兴办
的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的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并且对免除
项目及标准、资金来源及实施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 服务工作。一是综合文字水平有较大提高。着力在
提高文稿质量上下功夫,力求做到吃透上情、熟悉下情,善于站在领导的角
度和全市工作大局的高度观察、思考问题,使起草的文稿符合上级政策、切
合东营实际、体现领导意图。全年共起草、修改领导讲话、工作汇报等文字
材料1510余篇,约466.6万字,重要文稿的思想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明显增
强。二是公文处理水平有较大提高。全年制发各类公文260余件、其他文字材
料80余件,编发《政府公报》13期。在工作中做到严把政策关、内容关、格
式关、文字关,公文处理更加规范,没有出现泄密及延误现象,文件处理更
加及时高效。三是信息调研水平有较大提高。全年编发信息681期,其中上报
299期、《政务要情》126期、专报领导参阅信息74期、普刊159期、特刊23期;
编发《内部情况通报》62期。信息编印中注重抓亮点信息、特色信息,上报
信息数量和质量有新的提高,被省政府办公厅采用信息得分在全省17个市中
名列第一,被国务院办公厅评为上报信息先进单位。同时,努力在信息的深
度和广度上下功夫,为领导提供信息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强电子政务建
设, 认真做好网络维护, 保证网上办公正常高效运转。调研工作注重把握
“大、新、热、快”的要求,认真做好总结性调研,积极开展探索性调研。
专门制定了调研计划,并实行责任制,将调研课题分解到科室,全年形成调
研报告35篇,特别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市政府重大工作部署
落实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等重点课题,形
成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调研成果,为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通过将调
研成果呈请领导批示、吸收到领导讲话中等多种形式,努力促进调研成果的
转化利用,促进了参谋助手作用的发挥。四是事务管理工作水平有较大提高。
值班工作做到上传下达及时畅通、规范文明,全年下达电话通知320个、办公
专网通知400个,受理市长公开电话430多个。进一步加强市政府应急指挥系
统建设,组织编写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27个专项预案,妥善
处置突发性事件和紧急重大情况,协助处置突发事件15起。接待上级领导及
来宾1100批1万多人次,承办1330余次会议的会务服务工作,接待工作做到热
情、周到、规范、节俭,得到各位来宾的好评。文印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
全年共打印各类文字材料9000余件,印刷装订710万份,基本做到无差错。组
织人事、财务审计、车队管理、机关后勤、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离退休干
部管理、报刊资料收发、档案资料管理等服务工作也都取得新的成绩,服务
保障水平有新的提高。在为领导搞好服务的同时,提出了全方位服务的要求,
真心实意地为市直部门、单位和基层、群众搞好服务,切实改善服务态度,
提高服务质量,把“三个服务”有机地统一在本职工作中。由于办公室全体
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在社会评议政府工作部门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办公室的服务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高质量搞好综合协调。着眼于政府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决策、执行、反
馈,认真落实综合协调机制,促进政府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转。各秘书长、主
任按照工作分工抓好政府各路工作的协调和内部力量的整合;各有关科室抓
好具体协调事项的落实, 形成综合协调的合力。 在具体工作中,注重抓好
“三个环节”,即事前制定预案或组织有关部门就政府决策事项提出意见和
解决问题的方案;事中做好组织工作,事后分解任务,抓好决策的落实,使
综合协调贯穿于服务的全过程。全年共组织筹备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
会议、专题会议105次,协调运转会议议题350多项。对“双十”工程、经贸
洽谈会以及改革发展中的一些重大事项,按照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精心组织,
积极协调,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主
动地协助市政府领导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全年共接访8600人次,依法化解矛
盾,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注重加强与各大班子办公室的情况沟通和工作
衔接,进一步理顺公文运行、督促检查、议题提报、活动安排等环节的办理
程序,促进了各个方面的协调运转。
高效能搞好督促检查。进一步加大政务督查力度,完善和落实以市政府
督查考核办公室为枢纽,以秘书科室为骨干,各秘书长、主任按照分工各负
其责的全员督查格局。 修订完善《2005年政务督查考核办法》 , 核实下达
《2005年政务督查考核工作任务》,不断改进督查方式,加强督查调研,提
高了督查实效。对全年的工作任务、“双十”工程等纳入年度政务督查考核,
实行跟踪督查;对领导批示件进行专项督查,当日登记、转办,每月向领导
反馈一次办理情况,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市政府决定的重要事
项和重要会议部署的工作任务,进行立项督查;对市政府专业会议、专题会
议确定的任务,相关秘书长、主任及科室列出单子抓好督查落实。全年共下
发督查通知52份,印发《督查通报》45期、《政务督查》10期,办理请示报
告561件、领导批示事项694件,制发批复单303件。认真实施《东营市社会评
议市政府部门、单位方案》,积极稳妥地组织开展社会评议工作。认真办理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8件、政协委员提
案330件,所有建议和提案全部按时办结,代表满意率100%。同时,运转办理
人大方面文件50份,办理人大常委会意见建议32条。办理情况及时向人大常
委会汇报,办理水平有新的提高。
其他工作。 全年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27个,预计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
1.5亿多元,超额完成市招商委下达的招商任务。积极做好包村扶贫工作。按
照“前方出题目, 后方做文章” 的思路,共投资248万元,组织开发荒碱地
1200亩,建设特困群众安居工程20户,修复台田400亩,完成1000亩台田低压
电网延伸以及道路整修、庭院绿化工作,极大地改善了帮扶村的生产条件和
生活环境。同时,帮助指导后毕村完善规章制度,开展村民培训、平安村居
建设和先进性教育活动,村庄面貌有了新的改观。

【政府调研】 2005年,市政府调研室,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充分发挥
部门职能优势,整合各层次研究力量,以实现研究成果转化为领导决策为目
标,扎实开展调研工作。一是积极推动黄河三角洲发展进入国家决策。推动
“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进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工作取得重大进
展。二是扎实开展“九三学社与东营合作”项目——“在山东省东营建立黄
河三角洲盐碱地改良国家实验示范区”工作。完成东营市投资软环境建设研
究、东营的比较优势和在区域发展中的功能定位研究、东营市城市公共安全
体系建设研究、东营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评价及运行机制研究、东营市综
合城市竞争力研究等5大课题研究。开展15项专题调研:1.海堤建设工程社会
经济效益评估方法研究。2.“五保五救助”及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调研。3.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改制对区域发展影响的调研。4.关于东营市农村富余劳动
力就地转移问题的调查。5.关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调研报告。6.黄河
滩区经济社会情况调研。7.关于有效解决“三农”发展必备条件的调研。8.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调研。9.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管理模式调研。10.关于建立
我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调查。11.关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情况调研。12.关于农场改制的前期调研。13.科英公司人本管理情况调研。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关工作的督查任务的跟踪调研。15.关于构建“社情
畅达、问计于民”工作机制的调研。组织了2004年度全市政府系统优秀调研
成果评奖活动,共评出一等奖15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40篇,有力地推动
了县区和市直部门调研活动的开展。
2005年,有1项成果通过部级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项成果获得全
省政府调研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奖;1项获得全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共发
表文章6篇,出版专著1部。
东营市投资软环境建设研究。课题背景:本课题是在省社科重点课题规
划办立项项目。东营市建市以来,在硬环境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软”
环境建设相对滞后,而投资软环境的改善,可使硬环境发挥的程度成倍增加。
因此,投资“软”环境建设正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课题主要内容:
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构建投资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
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地理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基础设施、
社会环境7个方面。第二部分为东营市投资软环境实证分析,就东营市软环
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做相应分析。第三部分为投资软环境建设目标。该目标共
分为政策目标、服务目标、平台建设目标、内部资源整合目标、文化建设目
标、环境建设目标、规划性目标等9项。第四部分为软环境建设的重点内容
及分析。根据投资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类,结合东营市实际,搭建制定
投资软环境建设对策建议的平台。第五部分为投资软环境建设对策建议。提
出符合东营市实际情况的政府行政环境建设、政策环境建设、信用与金融支
持环境建设、企业内外发展环境、社会综合环境建设等7方面对策建议。
东营的比较优势和在区域发展中的功能定位研究。 本课题是市发改委
“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面向社会公开招标课题。其基本要求是以东营市的
地理位置为基点,对东营的定位、优势、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提出进一步加
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发展途径。课题主要内容:关于东营的比较优势,一是
石油开采业是东营发展的最大优势;二是可提升的区域交通潜力是东营市未
来发展的有力支撑;三是土地资源优势明显,是东营市经济提速的保障;四
是其他自然资源相对丰富,是东营实现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支持。根据比较优
势原理,东营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确立为:(1)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人民生活安定富裕。
(2)职能定位:第一,是国家石油开采基地、山东省综合性石油机械、化
工城市和东营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第二,是全国高效生态经济示
范区和黄河三角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第三,是区域生态旅游中心城市和全
国专项学科教育基地。(3)城市性质:国家级石油开采基地,山东省具有
生态特点的工业城市,黄河三角洲的区域性中心。
东营市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研究。课题背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
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由此带来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为
加快市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体系建设,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
建立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研究,提出系统性建设框架。主要内容:通过对东营
市的地理位置、自然生态、产业结构、发展特点等进行深入分析,合理设计
日常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应急救援体系、日常管理和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等。
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为东营市城市公共安全框架的搭建确定目标和
具体的步骤。从5个方面研究了建立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体系的主要措施,包括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和处理的基本原则、城市公共安全
风险预测与监控机制建设、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控制
机制建设以及公共安全信息系统建设等内容。
东营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评价及运行机制研究。课题背景:2002年8月,
东营市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的目标。
从2004年开始,全面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程,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
会和环境效益。为客观地分析评价这一工程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效益等,提
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开展该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研究报告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经济、社会、环
境效益评估。经济效益值累计达到47.7亿元。社会效益表现在,从根本上解
决全市广大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节约利用水资源,促进群众生活水平的
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其环境效益表现在供水质量的提高上。水质量的提高,
改变了当地人们的不良卫生习惯,减少了各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了农
民的身体健康水平。第二部分是运行机制的研究。对全市农村饮水工程的管
理机制、投资机制以及经营机制等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结论与建议。一是管
理机制与体制的建立应立足于权变原则;二是加强水经营成本管理;三是实
行分类指导下的经营;四是政策的逐步调整;五是加强后续与发展性资金的
支持。
东营市综合城市竞争力研究。课题背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不仅是加
强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内在需求,是适应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需要,而且也是推进城市发展的迫切要求。该项研究进一步明确东营市城市
综合竞争力状况,在省内相关城市中的地位,与经济强市的差距,为东营市
增强其城市综合竞争力提供依据。主要内容:通过对东营经济结构的分析和
与省6城市的比较以及基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SWOT分析,提出东营市城市竞
争力提升目标与对策建议。长期目标:2006~2026年,经过20年的奋斗,城市
综合竞争力争取追上青岛,构建成总量、质量、流量均衡发展的城市社会经
济体系。短期目标:2006~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应着眼于提升城市综合
竞争力。在排名位次上,东营市城市综合竞争力超过潍坊,赶上威海。提升
城市综合竞争力总体思路是:(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揽城市的协调
发展。(2)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本质为集聚与扩散,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就是增强城市的集聚与扩散功能。(3)城市综合竞争力关键在于综合性,
东营市的当务之急提高总量、流量规模,使得总量、质量、流量三者之间协
调发展。

【人事工作】 公务员队伍建设。公务员法颁布后,全市各级人事部门迅速
行动起来,采取多种形式对公务员法进行学习、宣传。以此为契机,进一步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一是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公务员考录制度,
精心组织实施了2005年度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的考录工作。进一步加强
公务员行政行为考核,提高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规范选人用人制度,对
政府部门中层领导职位竞争上岗严格把关,指导市政府26个部门开展竞争上
岗,有力地改善了公务员队伍结构。二是加大公务员教育培训力度。认真抓
好公务员初任、任职、专门业务和更新知识四类培训。创新公务员培训形式,
在全省率先开展公务员自选式培训,由公务员根据个人工作和职业发展需要,
自主选择培训科目,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加强公务员作风建
设。制定出台《东营市政府系统公务员信用档案建设实施办法》,建成市科
级及以下公务员的信用档案,初步建立起公务员动态管理体系。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环境。及时落实
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相关待遇,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制定出
台《东营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管理办法》,积极完成省、市有突
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的推荐、评选工作。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教育培
养力度。研究制定《东营市2005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计划》,指导各部
门、各行业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全市共开展专业培训班110
多个,参加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6万人次。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
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在全省率先开展非公有制企业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有力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市内高校
和职业学院设立人才培养储备基地,指导各基地科学定位,调整专业设置,
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三是积极引进人才智力。全市共引进市外本科以上高
层次毕业生993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围绕农
业加工、水产养殖、工业技改等重点项目,实施引进外国专家项目27项,引
进外国专家29人次,累计工作天数达300余天。在全省引智工作会议上,市人
事局和河口区人事局、广饶县人事局受到省人事厅的表彰。
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善始善终完成各县区人民政府
的机构改革工作,对市直有关部门“三定方案”进行审核批复。理顺全市国
土资源管理体制,对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进行界定和明确。按照全省统一部
署要求,配合农村税费改革,组织实施了全市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积极
开展改革调研论证工作,做好改革的前期准备。进一步创新机构编制管理体
制,制定下发《关于实施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实名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和《关于严格控制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在全市4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全部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2005年11月,省人事厅、省编办在广饶县召开全
省乡镇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
认真贯彻全省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报请市委、市政府出台
《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为全市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提供指导
性依据。确定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用人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与社会保障、财
政和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制度改革统筹规划、配套进行的总体思路,市委办
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建立机构编制人员与财政预算相结合管理机
制的意见》,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组建市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
办公室,拟定事业单位改企转制有关问题的意见、改企转制单位实行人事代
理的意见、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意见、事业单位首次实行聘用制的意见、事业
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等配套文件,选择4个单位作为改企转制试点,2
个单位作为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试点,指导各试点单位拟定改革方案,积极
稳妥地推进改革工作,待取得试点经验后全面推开。
人才市场建设。年内全市各级各类人才市场共举办人才交流会283次,参
会单位14396家、求职人员28.08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40019人。积极推进网
上人才市场建设,实现了全市人才市场的联网贯通,各级人才市场网站的总
点击率达到480万次。不断拓宽人才服务领域,认真开展人事代理、人才派遣、
人才测评等工作,全年共新签订人事代理合同6832份,新增人事档案4154份,
派遣人员552人,为4家单位182名人才进行了测评。积极开展非公有制企业专
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1537人参加了评
审,评审通过1186人。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硬件建设,市、县区人才市场建
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普遍做到设施完善、职能健全、服务优良,为区
域人才资源的流动和整合搭建起有效平台。
其他各项人事工作。认真落实《东营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完成2005年度军转干部安置任务;坚持一手抓政策落实,一手抓思想政治工
作,精心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有力地维护了全市稳定大局。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在全市选择6家企业为“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
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实践机会,增强求职择业能力;完善毕业生就业协
议鉴证制度,开通“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努力为毕业生创造公开平等的就
业竞争环境。2005年,全市共接收报到的毕业生3737人,就业2198人,总就业
率为58.82%,位居全省前列。坚持依法治考,严肃人事考试考风考纪,全年
共完成27个系列22731人的报名、考试工作,树立人事考试良好品牌,受到省
人事厅的表彰。人事部门机关建设取得良好成绩,市人事局被省文明委授予
省级文明机关。人事计划管理、工资福利与离退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人
事争议仲裁、人事信息、人事信访等工作也取得良好成绩,为促进社会和谐
发展做出新贡献。

【法制工作】 2005年,政府法制工作以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为契机,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按照贯彻《纲要》“五年有规划、
年度有安排”的要求,结合东营实际,研究起草《东营市依法行政第四个五
年规划》和《关于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开展依法行政年活动的通
知》,以市政府文件下发全市实施,对全市依法行政工作提出目标要求和具
体措施。3月份筹备召开全市依法行政年活动动员大会,对做好依法行政年
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行安排部署。各县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按照要
求,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各自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开展
依法行政年活动。二是组织《纲要》知识培训班。从5月12日至6月3日,对市
直64个部门、单位的2032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考试。通过培训,进
一步增强了行政执法人员对《纲要》主要内容的理解把握,提高了行政执法
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行政执法水平。三是组织开展“政府领导谈依法行政”
署名文章征集活动。在《东营日报》开辟“政府领导谈依法行政”专栏,发
表刘国信市长、各县区长和市政府部门单位领导关于依法行政的署名文章,
先后共发表34位县区、部门领导的文章。文章围绕贯彻落实《纲要》,结合
各自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
府这一主题, 为贯彻落实《纲要》 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四是组织开展
《纲要》知识竞赛活动。5月20日至6月25日在全市行政机关开展《纲要》知
识竞赛活动。通过办公网络发布《纲要》知识竞赛试题,各县区政府和市政
府各部门积极组织参加。共收到答卷10218份,经市公证处公证,抽出一等奖
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对领导重视、组织工作较好的单位颁发了
组织奖。五是总结推广依法行政先进典型。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下发关于总结
依法行政先进典型的文件,已收到38个先进集体和37个先进个人的推荐材料。
经初步筛选考察确定后,拟于2006年召开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推广
典型。
进一步提高规范性文件的审查质量。按照市政府关于制定规范性文件和
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必须由市政府法制办审查把关,由市政
府法制办向市政府常务会议汇报的要求,市政府法制办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
严格审查把关,确保出台文件的合法性和可行性。全年共审查规范性文件草
案32件,其中出台市政府令18件、市政府文件3件、市府办文件1件,正在审
查处理的8件。一是围绕市政府工作中心,提出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年度制定
计划和调研计划,并对文件起草、协调、会签等提出明确要求。二是在文件
审查工作中,严格程序,深入调研,积极协调,认真把关,保证文件质量。
全年审查的30多件文件中,每件文件都经过调研起草、协调会签、市政府常
务会议研究等环节。对一些影响广泛、分歧较大的文件,都经过多次协调修
改、模拟空转等环节,确保文件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在完善文件审查
制定程序的同时,对文件制定依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相关措施等形成审核
说明材料,并认真测算相关数据,使规范性文件于法有据、符合市情、措施
得当。四是围绕市政府工作重点审查制定文件。先后,审查制定《东营市城
镇居民医疗保险暂行办法》《东营市城镇居民医疗救助暂行办法》《东营市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东营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和
《东营市院前急救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创建园林城市和节水型
城市,审查制定《东营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东营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
行办法》《东营市城市雕塑建设和管理办法》《东营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东营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加强政府法制监督工作。一是开展重点镇、中心镇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
山东省政府《关于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通知》和《山东省人民政
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在重点镇中心镇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若干
意见》,经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台《关于在重点镇、中心镇开展相对集中
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对试点工作提出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
具体工作将于2006年展开。二是努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定《关于推行
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并以市府办文件印发全市实施。11月市政府
召开市政府各部门和县区政府负责人参加的全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动员大
会,对全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提出具体要求和安排部署。三是组织全市行
政执法证件审验考试。按照省政府法制办统一要求,8月,统一组织全市7570
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证件审验法律知识考试,对考试不及格和未参加考试的
人员组织进行补考。对工作岗位调整后无执法任务、退休及补考不及格人员
的行政执法证件,及时收回注销。
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一是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认真履行法定职责。
全年共接收行政复议申请24件,受理21件,审结19件,其中维持12件,撤销4
件,协调处理2件,终结审理1件。案件数量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案件类型
以不服劳动工伤认定行为为主,占受理案件总数的52.4%。二是积极做好行政
复议执法检查。10月21日至24日,省、市人大对垦利县政府、市国土局、市
工商局、市盐务局等县区、部门的行政复议执法工作进行实地检查,对东营
的行政复议执法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三是坚持疏导与纠错相结合,积极探索
以协调方式解决行政争议。市政府法制办全年协调处理行政争议2件,及时
化解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的矛盾,杜绝了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而
上访情况的发生,在提高办案质量的同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四是热情
提供咨询服务,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全年代理市政府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案
件3件,为市政府审查经济合同12件,接受部门和群众法律咨询60余人次,维
护了市政府合法权益和良好形象,受到有关部门和群众的好评。

【油地校结合工作】 2005年,油地校结合工作按照“把团结思想向下渗透,
具体工作向实发展,决定的事情抓好落实”的工作思路,在促进油地校三方
联合、发展,帮扶地方不发达乡镇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促进油
田开发建设和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油地校结合办被市委、市
政府表彰为2005年度“双十”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和油地校共建美好家园先进
单位。
共建工作。2005年,油地校三方以实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共建重点,其共建工程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工程量以
及共建合作领域等均创历史之最。全年,油地双方安排共建项目24个,工程
估算总投资达12.77亿元,西城济宁路改造,西四路道路完善及绿化,西五路
大桥续建等大型工程陆续实施。油地校三方不断扩大油田工业园和石油大学
工业园的建设规模。市委、市政府计划投入4亿元,用于油田工业园建设;
山东石大胜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环氧丙烷项目、銮新石油机械加工项目、胜
利油田京公老年实业公司等一批油田、石大企业陆续进驻工业园。油田工业
园、石油大学工业园已成为市经济腾飞的先头阵地。
帮扶工作。2005年,油田帮扶工作稳步发展,成效显著。一是帮扶范围
进一步扩大,经油地领导安排,胜利石油管理局油地工作处帮扶垦利县西宋
乡,使油田帮扶乡镇的数量达到21个。二是帮扶项目的数量、质量有新提高。
全年油地双方共实施帮扶项目16个,其中油田方面投入现金、机械物料折款
共计500多万元。一批像供水公司帮扶龙居镇实施供水工程、电力管理总公司
帮扶董集乡建设农技服务中心等利民、富民项目相继上马,对促进乡镇经济
快速发展,帮助当地农民奔康致富起到积极的酵化作用。
安居工程。年初,为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进程,切实改善部分农村特困群
众生活条件,市和油田做出共同实施油田帮扶油区特困群众安居工程的决定。
油地校结合办精心组织实施,层层落实任务,严格监管工程标准和质量。至
10月底,油田援建的496套安居房全部完工,共计投资1000余万元,近900名被
救助群众入住新居。项目的实施,提高和改善了市油区特困群众的生活质量
和居住状况,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信息、调研工作。2005年油地校结合办围绕石油大学、油田重点工作及
出台的有关改革举措,加强信息、调研工作,全年共采编信息50期,撰写完
成“油地共建和谐社会”“关于胜利油田帮扶油区特困群众安居工程实施情
况的调查”“当前油田劳动用工管理现状研究”3个调研课题。5月,组织到
胜利油田经济研究开发院、集体资产管理处等单位,对油地双方涉及区域经
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油区工作】 工农工作。2005年全市油区工农工作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活动为契机,强化服务意识,主动开展各项服务工作,有力地支援了油
田生产建设。一是提前介入,为油田各项重点工程提供优质服务。经常组织
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召开油田有关生产单位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
和建议,了解掌握油田有关生产计划安排情况,争取工作的主动权。二是实
施工农纠纷协调工作责任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人,使油区工农工作在人员
少、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做到忙而不乱。胜利油田物探公司三大
队、五大队、胜利油田电力总公司胜利电厂二期配套工程ADSS光缆工程等,
同时在东营区境内施工,东营区油区办实行分管主任负总责,工农工作人员
分项包干的工作责任制,及时处理各类工农纠纷,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完成。
三是针对油田拖欠赔偿款、赔偿标准低等有关问题,油区工农工作人员主动
与油地工作处和油田有关单位协商,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应付突发性
工农纠纷的具体措施,保障了油田工程的正常施工,同时维护了群众的切身
利益。2005年,全市油区系统累计召开各类工农座谈会160次,走访油田单位
640家次,协助油田开展施工项目265项,化解油地纠纷659起,协调各类赔偿
资金1840万元,办理《油田施工作业核准证》173起。全年没有发生因工农纠
纷调处不当而引发的上访事件,工农关系进一步融洽,为全市区域经济发展
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油区综合治理。 2005年, 油区稽查工作坚持“油区治安重中之重”和
“破大案、打团伙、见实效、保平安”的工作方针,在强化堵源截流的同时,
积极开展春季油区秩序重点整治活动和重点区域专项整治活动,推动“平安
油区”创建活动的健康开展。3月初,组织各县区稽查中队、各采油厂对油
区管理政策法规进行集中宣传。共出动宣传车辆960车次,散发宣传材料5000
份,悬挂横幅500条,深入全市30个重点油区乡镇、40个油田厂矿企业、6家
大的石油炼化企业,受教育群众达36万人次,重点油区宣传覆盖率达到95%。
根据省、市统一部署,3月10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春季油区
秩序重点整治活动。 共取缔“三小一点”12处,清理私接乱拉水、电、气点
112处,检查废旧物资收购站点118家,取缔2家,规范整改8家,查扣违纪车
辆18辆,破获重大盗油团伙1个,制止现场盗油案件2起,收缴私接天然气管
线2500米、原油40吨、作案工具4宗。针对孤岛油区私运“袋子油”反弹现象
及八分场区块井口放油的情况,分别开展了9次较大规模集中检查和集中整
治活动,共查扣私运“袋子油”车7辆,没收袋装原油1400袋、原油30吨;制
止打孔盗油行为2起,破获井口放油案件2起,抓获盗油分子2名,刑事拘留1
名,缴获作案车辆2辆,狠狠打击了涉油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12月初开始,
在全市油区范围内开展冬季专项整治行动,摧毁盗油团伙1个,抓获涉油分
子7人,查扣私运“袋子油”车10辆。2005年,全市油区稽查共出动检查车辆
10634车次,查扣违纪车辆915车次,取缔小炼油7处、小化工2处、小轧钢2处、
小陶瓷2处,清理取缔非法物资收购点10处,取缔窃气、窃电点75处,收缴输
气塑料管线18000米,破获重大盗油团伙2个、井口放油案件1起,制止打孔盗
油案件6起。市油区办被市政府、胜利石油管理局联合授予“全市春季油区
秩序重点整治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11月,国务院督导组来东营指导油区
治安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时,对东营油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东营油区是全
国最好的油区。
能源管理及其他工作。2005年,全市油区能源管理工作,面对不断变化
的油区形势,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能源管理工作的政策规定,调整思路,
理顺关系,保持了能源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全年共办理准运证1150份,调
拨协议油26232吨。
2005年1月中旬开始,市油区办77名党员参加第一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活动,党员素质有明显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实现了
市委提出的“抓教育、做表率、创佳绩”的目标要求,做到先进性教育与业
务工作“两不误”,三个阶段党员干部群众的满意率均在98%以上。5月,举
办全市油区系统书画摄影作品展,共展出作品73幅,其中书法作品24幅,绘
画作品7幅,摄影作品13幅,收藏作品29幅。积极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先后组
织了“爱心助残”“慈心一日捐”“冬衣暖人心”救灾捐赠等活动,共捐助
现金近4万元,棉被、棉衣等150余件。积极做好包村扶贫工作,协调资金5万
元,改造街道7条,铺筑柏油路面长1223米,面积4828.5平方米;建造文化大
院1个,新建房屋6间,建筑面积201平方米,庭院面积360平方米;投资5万元
帮助2户特困群众实施安居工程;拉运土方1000立方米,挖灌溉渠1000米,浇
灌田地650亩,印发农技资料160份,为地方乡镇、群众做好事近百件,及时
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5年市油区
办引进投资项目13个,完成招商引资任务5700万元,超额3800万元。

【老龄工作】 老年人生活救助工作。2005年初,市政府决定将为80岁以上
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360元生活救助金列入2005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根据市
领导关于“务必在春节前将救助金发放到老年人手中”的指示,市老龄办在
人员少、时间紧的情况下,及时制定发放方案,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行抽查
统计,经过多方积极努力,春节前将600多万元的生活救助金,及时发放到全
市16706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手中。2005年底,根据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市老龄办在认真调研和详细测算的基础上,向市政府提出适当扩大老年人救
助范围和适当提高救助标准的建议, 市政府第5-78次常务会议通过后,以第
138号政府令出台《东营市农村老年人生活救助暂行办法》。
家庭赡养协议书工作。4~6月,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新一轮签订家庭赡养
协议书工作。签订工作实行“五统一、一突出、一强化”(统一文本、统一
签订范围、统一签订方式、统一供养基本标准、统一工作步骤,突出经济供
养,强化协议监督),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共有67150户老年人家庭,96412名
老年人签订协议书,分别占应签老年人家庭总户数和应签老年人总数的94.63
%、96.23%。东营市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工作引起社会各界和各级新闻媒体
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每日电讯、光明网、中央电视台、大众日报、
山东卫视、齐鲁晚报和东营市各新闻媒体对此先后进行报道,齐鲁电视台对
此进行新闻专题报道。
继续开展“老骥立功”活动。年初,市老龄办下发《关于继续深入开展
“老骥立功”活动的意见》,广大老年人在各级老龄组织的带领下,充分发
挥所长,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全市三个文明建设中,他们通过举办培训班、开
展咨询服务、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参加招商引资等方式,积极投身经济建
设。东营区老干部3年来招商引资近亿元;利津县离退休老人开展“我为利
津发展建言献策”活动,提出200多条有价值的建议。广大老年人作为农村和
社区生产生活的主体,积极参与“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
选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广大老年人充分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建议权,通过参与民
主理财、民主议事等活动,积极支持和参与基层工作,使基层工作更加民主
和规范,有力地促进基层民主化进程。东营市开展“老骥立功”活动的做法
和经验,得到省老龄办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在全省老龄办主任会议上
作经验交流。
庆祝老人节活动。老人节期间,市老龄办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一是与市文明办联合开展“敬老月”活动。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
自带队,深入乡镇敬老院和百岁老人家中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节日祝福;
市直35个部门单位组织到离退休职工和所包村点老年人家中走访慰问,为老
年人送去面粉、食用油、被褥等生活必需品和慰问金,共折合人民币30余万
元。二是承办山东省“凯银杯”老年曲艺大赛。大赛是由省老龄办、省文化
厅、省曲艺家协会联合主办,全省各地选送的22个老年人节目参赛,东营市
选送的对口快板《红蜡烛》获得金奖,小品《夕阳情》、快板《奉献》获得
银奖,《解聘》获得最佳创作奖。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敬老氛围。东营
电视台、东营日报、油城周刊、东营广播电视周报开设专栏,刊登、播出老
年人专题。市老龄办在主要交通干道协调制作了7块大型尊老敬老宣传牌,
市直各单位办公楼前、主要街道都悬挂大量尊老敬老的条幅。各级各部门结
合实际纷纷开展敬老活动。团市委、市教育局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志愿者助老
服务活动,广大青年志愿者走进敬老院、独居老年人家中,为老年人做清洁
服务工作。各级医疗机构免费为老年人进行健康查体,并建立健康档案。50
多个市直部门召开离退休职工座谈会,通报工作情况,征求工作建议,组织
老年人参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各县区也结合实际普遍开展丰富多彩的
庆祝活动,营造尊老敬老的浓厚社会氛围。
青少年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市老龄办与市教育局、市委宣传部、
团市委、市妇联联合对2004年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选表彰27
个先进单位、27名先进个人、30件敬老好事迹、50名“小孝星”和70篇敬老
好文章。决定进一步强化措施,在青少年中长期深入开展读敬老书、写敬老
文、做敬老事活动。各级妇联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家庭”评选活动,团
市委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金晖行动”;垦利县在学校开设“孝敬课”、设
立“孝心日”、推出“孝心榜”。通过一系列活动,全市敬老爱老助老的好
人好事层出不穷,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调查研究工作。全年共深入基层调研6次,写出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5篇,
其中《和谐社会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获省老年学会二等奖,《因地制宜重
在利用扶持发展——谈农村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建设、 管理和利用》 先后被
《黄河三角洲研究》《东营通讯》刊发。(张建国)

【史志工作】 2005年,史志工作在组织开展修志编鉴等常规工作的同时,
坚持做好史志为现实服务的文章。各项工作组织有力、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史志工作会议精神。4月28日,市政府召开第5-63次常
务会议,听取市史志办关于全省地方史志工作会议精神的汇报,研究确定具
体贯彻方案,确定召开全市史志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省会议精神,部署全市
史志工作任务;以市政府办公室、市人事局名义对全市史志工作先进集体和
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编制下发《2005—2010年东营市新一轮修志工作规
划》;建立健全市情资料征集网络;同意建设市方志馆等。5月20日,全市史
志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信作了书面讲话,对近几年史志工
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今后史志工作发展提出新要求。
学习宣传贯彻《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条例》颁布后,及时组
织召开全市史志系统学习贯彻《条例》座谈会,并专门就《条例》的学习、
宣传、贯彻向市政府作出汇报。自11月30日起,通过在东营电视台新闻节目
前打出宣传字幕,以及在市区、县区主要街道挂过街条幅等形式宣传《条例》;
12月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刘国信在《东营日
报》发表题为《深入贯彻〈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认真做好史志工作》
的署名文章,同时全文刊出《条例》内容,推动社会各界了解《条例》、执
行《条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史志工作的局面。
续修新志工作扎实推进, 基层志书编修出新成果。 编制下发 《2005—
2010年东营市新一轮修志工作规划》。继续做好三县续修新志和市直部门志
编修的督导和服务工作。市史志办专门成立“东营市县区志审稿领导小组”
和“东营市直部门(行业、单位)志审稿小组”,负责志书的评审工作。垦
利县续修新志工作超常规运行,8月,续修《垦利县志》正式出版,其编纂
速度为全省第一;利津县顺利召开志稿评审会;广饶县完成志稿总纂,筹备
召开评审会。市直部门(行业、单位)志系列丛书的编纂出版有新进展,先
后完成《东营市检察院志》《东营市科协志》《东营市妇女联合会志》《东
营市工商志》等志书的审稿和出版工作。推动基层志书编修工作,年内各县
区共有13部基层志书出版。
2005卷《东营年鉴》的编纂质量和速度实现新突破。按照“有创新、求
特色、出精品”的总体要求,开展年鉴编纂出版工作。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
发行。该卷书紧紧围绕油地军校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区域经济这个主题,从
不同角度全面展示2004年东营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对东营市创建文明城市、
“平安东营”建设、“双十”工程建设等给予重点记述。编纂工作注重提高
年鉴的资料性、实用性和时效性,该卷年鉴在全省优秀年鉴评比中,获综合
奖项和框架设计、条目编写、印刷装祯3个单项4个特等奖。
史志为现实服务工作取得新成绩。为更好地服务于招商引资工作和创建
文明城市等政府中心工作,编纂出版《东营手册》一书,简明介绍东营市情,
是一本市情“小百科全书”,为各界人士提供了解东营的便捷“窗口”,受
到社会各界的欢迎。与东营电视周刊协办“天南地北东营人”专栏,产生良
好的社会影响。各县区史志为现实服务工作有新成果。分别开展“爱国主义
宣读报告”、建立区情教育基地、建设图片资料中心,编辑出版《河口同乡
英才录》《河口工作手册》《广饶县大事记》《利津同乡英才》《垦区革命
史》等等。
稳步推进史志信息化工作。重点做好东营市情网站和东营市情资料库的
维护工作。上网信息做到每天更新,新增市情资料500余万字。利用市情资料
检索功能为上网者提供强大的全文检索,便查实用;利用本埠快讯、嘉宾访
谈、天南地北东营人、服务指南、企业之星等栏目,加强对东营的宣传。网
站点击率持续升高。建成东营市情资料征集网络。经第5-63次市政府常务会
议通过,建立了东营市情资料征集网络,网络覆盖全市,分为市和县(区)
两级网络,在境内各级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
他组织设市情资料征集网联络站,各联络站设站长1名、联络员1~2名,负责
搜集、整理本领域的市情资料,向同级史志部门报送。该网络的建设为新一
轮修志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