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0&rec=169&run=13

【概况】 2005年统计年度(2004年10月~2005年9月),全市共出生20111人,
人口出生率为11.27‰, 低于省责任指标1.73个千分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6.15‰,低于省责任指标1.75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99.5%,高于省责任指
标2.5个百分点;综合统计合格率为99.8%,高于省责任指标2.8个百分点;避
孕节育措施落实率保持在98%以上,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6.7,低于省责任指
标1.3个比值;流动人口发证率、验证率、建档率均达90%以上,“三结合”
帮扶率为2%,各项指标均达到省下达的责任指标。东营市人口计生工作在全
省实现八个率先的基础上,又实现了三个率先,一是率先实施全市农村部分
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二是率先把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
保障“六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纳入全市大的保障体系;三是市
及5个县区计生部门率先全部被评为国家、省行风建设标兵和优秀单位。

【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 受东营市特殊的人口年龄结构和《婚姻登记
条例》实施的影响,根据人口发展预测,“十一五”前两年东营市人口自然
增长率都将在8‰以上,后三年也都在7‰左右,是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
未来五年要实现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必须控制在7.6
‰以内, 为此采取积极措施平抑生育高峰。 一是搞好宣传发动。联合开展
“八个一”活动,即一个“宣传月”活动,一套公益宣传广告,一封公开信,
一次集中巡回活动, 一套专题节目, 一万份倡议书,一套宣传光盘,一次
“三下乡”活动,号召广大育龄群众自觉实行晚婚晚育。二是层层分解人口
出生指标,落实到人。发动群众实行自报公议,签订晚婚、晚育协议(合同),
合理分流合法生育。三是加强孕前管理和服务,坚持以长效为主,落实避孕
节育措施,堵塞计划外生育的漏洞。四是实施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
理。市委、市政府分别与市民政局、市公安局签订了《人口目标责任书》,
要求女性初婚晚婚率达到80%以上,死亡人口统计合格率达到100%。五是政
策推动。各县区、乡镇、村分别出台奖励优惠政策,对晚婚晚育者实行100元
~500元不等的现金奖励,引导群众自觉避开生育高峰。

【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一是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章程》的修改完
善。在章程的修改完善中,把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写入章程,使之固定
下来。二是大力推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协议化管理。注意协议的合法性、民
主性、务实性、双向性、可操作性。坚持“公开、自愿、协商”的原则,依
法签订《计划生育协议》,实行协议化管理,在村级建立完善了“一章程、
两书、一公开栏、一监督小组”的自主自治自觉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了
干部群众的执法行为和婚育行为。

【建立完善“十大”长效机制】 2005年,进一步建立完善了体现党和国家政
策法规,符合东营实际的十大长效机制。(1)领导保障机制。主要是各级
党委政府始终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
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2)综合治理
机制。主要是完善党委政府领导、领导小组负责、职责部门落实、社会共同
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使计划生育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3)依法
行政机制。主要是贯彻落实“一法三规一条例”,完善地方性法规和各项制
度,加大宣传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推进人口计生工作依法
行政的进程。(4)村(居)民自治机制。主要是在所有村居完善计划生育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5)全程服务机制。
主要是紧紧围绕群众婚、孕、育、教、养等多方面的需求,全面开展计划生
育优质服务,将计划生育管理转变为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6)政策
推动机制。主要是按照政府为主、单位负责、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
完善少生奖励、服务免费、待遇优惠、贫困扶持、困难救助、社会保障为一
体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7)选人用人机制。主要是以优化结
构、提高素质、增强能力,提高计生队伍整体水平,实现干部队伍建设的制
度化、科学化、规范化。(8)开拓创新机制。主要是以适应人口和计划生
育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为目标,以服务制度、工作方法、指导方式、
工作作风、信息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工作创新,为人口计生工作注
入活力。(9)人口研究机制。主要是加强人口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研究,
为党委、政府提供科学的人口依据。(10)目标责任考核评估机制。主要是
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指标体系,完善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制度,以考核评
估推动工作的落实。

【提高人口优生率】 通过知识培训,对孕期妇女进行优生监护,对患有先
天性、遗传性病史、习惯性流产及其他影响生育的夫妇、批准生育的病残儿
家庭,定期上门服务,减少缺陷儿的出生。据统计,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由
1996年的8.1‰、1997年的7.9‰降到了2005年的2.23‰。

【提高育龄群众健康水平】 2005年,各级计生部门以实施生殖道感染干预工
程为主体,把查环查孕和查病治病结合起来,大力推行健康查体。据统计,
1998年以前自愿进行健康查体的育龄群众为3.1万人次,2005年9月底已上升到
32万人次;1998年以前患生殖道疾病的育龄妇女占68.3%,2005年9月底下降到
37.4%。开展不孕症诊治工作,1998年以来全市治愈不孕症415例。

【打造“五型”计生】 人本型计生。各级计生部门牢固树立人本理念、服
务理念,围绕宣传人、感化人、服务人,以争创新时期育龄群众之家、争做
新时期育龄群众最可爱的人“两项特色”活动为载体,以育龄群众的愿望和
需求为归宿,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了“老法不能用,新法不会用,
硬法不敢用,软法不顶用”的问题。在连续几年市级对县区的考核中,群众
满意率均达到98%以上。
人文型计生。围绕加快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广泛深入开展“双进”“双
建”活动,通过新闻媒体、集中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多种形式,
将婚育新风送进千家万户。2005年1~9月全市晚婚率达到83%,比上年同期增
加20.6%。
人情型计生。 全市计生人员换位思考, 着重解决谁是“主人”、谁是
“公仆”的问题和与育龄群众的感情问题,“关爱”计划生育家庭。同时帮
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补偿”计划生育家庭。在深化计生优质服务过程
中,市、县、乡、村四级成立了计划生育家庭幸福指导站(室),使广大计
划生育家庭得到“关爱”和“补偿”,促进了家庭幸福、和谐美满。
福利型计生。通过不断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使广大计生家
庭真正得到实惠。2005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贯彻鲁发〔2005〕17号和
鲁办发〔2005〕15号文件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意见》。
全市在实施社会救助的基础上,为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增加5%,独
女户增加10%的优惠,进一步完善了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保障
“六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和谐型计生。各级计生部门和计生人员坚持以“两项特色”活动为载体,
推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方法和服务质量的显著改善,市人口计生委机关全
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力打造和谐机关、和谐队伍,形成
一套系统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总体框架、一个展室和一套资料汇编,推进了
机关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计划生育协会工作】 2005年,各级大力加强协会组织尤其是企业、流动人
口协会组织建设,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宣传教育、“三生”服
务、提高生产经营效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后进村转化步伐,转化率达
到90%。全市计划生育协会共协调资金5361.5万元,发展“三结合”项目11848
个,建设示范园舍3551个、示范基地410个,提供致富信息1536条,帮扶14573
户计划生育户实现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