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rec=77&run=13

纺织工业

[概况] 1994年,全市纺织工业生产棉纱8871吨,棉布1581万米,服装?4万件,麻袋108万条,印染布417万米;出口交货值1400万元;产销率达91%以上;实现工业产值2.25亿元,同比增长42.5%;完成销售产值2.9亿元,同比增长99%;利税2637万元,同比增长45%;其中利润1596万元,同比增600%。
深化了企业内部改革。一是明确年度责任目标,实施奖惩措施;二是推行全员合同制,工资奖金随企业效益浮动,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企业各级干部全部实行聘任制,按岗定酬,能者上,庸者下;分配原则向一线倾斜,一线职工工资高出后勤30%左右;三是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至年底,县区属企业改制工作,已基本结束,有些企业已收到明显的效果,如东营区服装厂,改制后效益很快回升;市直属企业,年底已基本完成改制前准备工作,为1995年产权制度改革打下了基础。
年初分析棉花市场的形势,预测1994年棉花问题必将成为棉纺企业的主要矛盾,必须早安排,早动手,争取全年工作的主动权。了解到新疆棉花丰收的信息后,市纺织局3次组织有关企业去新疆购棉,再加上其它渠道采购,共调进原棉7000余吨,保证了棉纺企业的生产急需。
1994年根据全国、全省纺织工作会议精神,市纺织局加强了行业管理职能。局机关实行服务两条线,即一部分同志在机关主持日常工作,搞好行业管理;另一部分同志到直属企业挂职代职,担任企业的厂长、经理、科室长等,帮助企业解决疑难问题。

[市棉纺织厂生产经营创历史最好水平] 东营市棉纺织厂,1994年实现了工业总产值1.14亿元,同比增长165.35%;完成销售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26.85%;创利税1105万元,是上年的9.94倍,创建厂以来最好水平,成为市工业企业的排头兵。1994年,市纺织厂注重抓市场,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一是扩大营销队伍,完善销售承包办法,制定库存定额,责任到人;加强清欠工作,在清欠的同时,请法院配合,用法律手段追回外欠款598万元,依法保护丁企业利益。二是提高产品档次,多品种、小批量,以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发展高、精:尖产品,走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从7‘到45’纱,高、中、低档品种齐全的合理格局。三是在拓宽原料渠道上狠下功夫。针对近两年棉花缺口大的状况,该厂在积极采购原棉的同时,加大化纤原料的用量,1994年化纤用量高出上年900吨,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对内抓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1994年,该厂采取多种措施,运用不同形式,强化基础管理,并建立于一套质量检测和考核办法,至年底,设备完好率达到976%,比上年提高3.6%;棉纱一等一级以上品率达100%,比上年提高48%;棉布入库一等品率达99%,比上年提高2%;部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大胆创新,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1994年,在不增加土建项目的情况下,利用原有厂房,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增加部分细纱机、织机及其配套设备,形成规模效益;兼并原市毛巾厂,增加40台毛巾织机,建成一个毛巾分厂,扩大了生产经营范围;与西班牙合资成立“东营市坚高利服饰制品有限公司”,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服装线,产品全部出口。东营市棉纺织厂已发展成为集纺纱、织布、毛巾、服装于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性企业。

[市经纬实业总公司成立] 根据转换经营机制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结合纺织系统实际,1994年3月,将原市纺织工业供销公司、纺织局劳动服务公司、东营丝织厂等企业组建成为东营市经纬实业总公司。实业总公司为企业联合体总法人,对所属公司(厂)实行委托法人管理、经营。组建经纬实业总公司的指导思想是:在现有纺织企业实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抗击风险的能力,发挥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搞活企业。

[利津县纺织总厂技术改造有新突破] 1994年,利津纺织总厂技术改造和更新改造总投入资金530万元,为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针对静电植绒分厂因产品滞销而长期停产的状况,经过考察市场和论证,与科研部门挂钩,购买专利,引进技术和人才,对原有设备进行了维修保养,新增了拉幅机、双辊上胶机、主机不锈钢带传动装置、电加热装置,改造单刀切毛机超离合器,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仿羊绒衣料和霸王革、鞋面料等静电植绒新产品,使企业起死回生。10月份投产以来,共生产仿羊绒5.6万米,霸王革22.7万米,实现产值594万元,利税29万元,其中利润14万元。
二、为扭转麻纺厂长期亏损的被动局面,1994年果断决策,淘汰麻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利用现有麻纺厂房,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开发气流纺纱项目。经过3个月的努力,至年底,水电暖、土建工程已全部完工,大部分设备已经到厂,预计1995年5月投产。
三、在抓技改大项目的同时,紧紧围绕企业的节能降耗,堵塞跑、冒、滴、漏,认真开展了技术革新、修旧利废和更新改造工作,节约资金150万元。一是对原设计不合理的水气管线进行彻底改造,由原来的4根主管改为3根,节约管线150多米;二是对原有闲置的旧锅炉进行维修改造,经验收合格后投入运行,为国家节约资金20多万元;三是自行设计制造了7米升降工具车,既节约了人力,又保证了人身安全;四是改进工艺、严格管理、降低消耗,吨纱耗棉比上年降低48公斤,年耗棉降72吨,节约资金130万元。
(曹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