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rec=74&run=13

石油化工

[概况] 1994年,全市石油化工系统完成工业总产值22022万元(不变价),比1993年增长11.89%,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47137万元,比1993年增长17.3%;完成销售收入29847万元,比1993年下降13.5%;实现利税4869万元,比1993年增长1%,其中利润496万元,比1993年减少1716万元;产品销售率84.5%,比1993年降低9.6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15.1%,比1993年降低5.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31.6%,比1993年增加9.2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2.19次,比1993年减少1.23次;全员劳动生产率36383元/人,比1993年增长66.7%。亏损企业由上年的3家减为2家,亏损额由上年的635万元减至331万元,下降47.9%。
全年主要产品产量:生产合成氨11398吨,比1993年的17299吨减少34.1%;生产氮肥7168吨,比1993年的10352吨减少30.8%;生产碳酸氢铵31635吨,比1993年的54178吨减少41.4%;生产磷肥2301吨(实物量)。橡胶制品完成工业产值1369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22万元,上交税金20.7万元,实现利税20.94万元,人均创利税0.14万元。全年加工原油283258吨,比1993年的275900吨增长2.2%。全年生产烧碱12236吨,比1993年的9727吨增长25.8%,生产液氯7956吨,比1993年的7027吨增长13.2%,盐酸12494吨,比1993年的6059吨增长106.2%。
1994年全市石油化工系统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全市3个氮肥厂只有2个生产,广饶化肥厂因资金短缺一年没生产;胜利磷肥厂因资金不足,全年仅生产1个月;东营区石油化工厂因没有原料来源,停产一年多,职工全部放长假;垦利炼油厂因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产品积压,提前2个月停产检修。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 1994年,市石化局把转换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搞好企业改革的突破口,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先后到诸城、莱阳等地考察。局成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并组成工作组,深入到直属企业市化工厂开展试点工作。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该厂的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市化工厂成立了22人组成的资产评估小组,市审计事务所也对该厂进行了资产评估。企业职工募集入股资金160万元,为下步落实改革方案奠定了基础。广饶石油化工厂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50家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已完成了试点任务。职工募集资金355.2万元,入股人数达到680人,建立了新的领导体制,召开了公司创立大会,按公司章程规范化运行,使试点工作走在了全省同行业前列。该企业全年实现利税2805万元,成为全市国有企业利税的冠军。垦利县化肥厂实行划小核算单位,实行厂部领导下的分厂、公司体制,各分厂、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过半年的试点运转,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已基本扭转了亏损局面。

[技术改造] ①围绕现有装置搞技改。5月29日市化工厂2万吨烧碱配套工程顺利完成,年增加烧碱6000吨,氯气4200吨,盐酸3000吨,年增加产值1356万元。垦利县炼油厂通过技术攻关,对氧化沥青装置改造为减粘和半氧化装置,利用该装置生产的减粘渣油,与焦化装置生产的减粘相比,操作费用大大降低,仅上半年就生产氧化沥青2万吨,新增效益100多万元。②扩大规模搞技改。垦利县炼油厂提前停车检修,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投资800多万元,突击完成了常减压装置改造,使装置加工能力由15万吨提高到35万吨。广饶石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25万吨常减压进行了改造,在保证工艺要求的前题下,缩短工期,提高了炼量,保证了全年加工任务的完成。③为求效益搞技改。广饶石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了解决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与油田签定了以渣油兑换原油的合同,为了对常渣油进行减粘处理,投资588万元新上了1套10万吨渣油减粘装置,边生产边建设,于6月10日建成,一次试车成功,节省资金180万元,实现了高速度、高质量、低投入,受到县政府的通令嘉奖。利津县化肥厂合成工段年设计能力为3000吨合成氨,实际生产量已达到7000吨,严重超负荷,有的工段已达到10000吨生产能力,合成工段已成为“卡脖子”52程。改造合成工段购买新设备需要50多万元,他们了解到成武、梁山两化肥厂倒闭处理设备,派人前往,购进3台主要设备,计8.3万元,并已全部吊装就位,节约资金40多万元。投入使用后,日产量可增4——5吨合成氨,按现行价格每吨1500元,一年可为企业创利100多万元。

[开发新项目新产品] 垦利炼油厂为实现全厂的物料平衡,提出了围绕35万吨/年原油加工,走油头化尾综合加工的路子。该项目以1.5万吨/年丙烯酸脂装置为主体,配套建设1万吨/年丙烯装置和2万吨/年气体分离装置以及催化裂化改造的石油化工项目。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实现全厂物料平衡,生产高标号汽油,而且还生产国内外畅销的有机化工原料。整个项目分三期实施,1995年实施2万吨/年气体分离装置及催化裂化装置改造,总投资4800万元。项目建议已经省经委批复立项,工程设计已委托洛阳设计院承担。利津县境内有河口、孤岛、滨南三大采油厂,3000余口油井,每年可回收落地油3万吨,协商回收井和偏远原油4万吨,用渣油换取热采原油6万吨,丰富的资源优势,为建设石油化工厂奠定了基础。利津县委、县政府克服重重困难,于1993年8月1日开始筹建利津县石油化工厂,在利津县化肥厂原领导人员的努力下,经过10个月的奋战,于1994年9月1日一期10万吨/年常减压配套装置建成投产,年底已加工原油8500吨,实现利税130万元。山东省省长李春亭认为该项目的建成是山东省东西部结合的典范,撰文在《求是》杂志上予以介绍。垦利县炼油厂1994年下半年
多次派员到北京、济南、青岛等地考察,于7月底召开了合资建设8000吨/年离心玻璃棉制品项目,9月份与外商进行了第二轮洽谈,同时外商也到厂进行了实地考察,双方达成投资意向,市经委、市计委对该项目已经批复立项,省计委480万美元贷款基本落实,省中行同意解决配套资金1500万元,征地工作已经开始,设备考察工作正在进行。原市计委项目处、胜利石油管理局东辛实业开发公司、省化工研究院联合提报的,“利用东营深层卤水提碘、溴、锂、钾及盐系列产品试验研究项目”,已经国家计委同意,列入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此项目归口化工局领导。化工局领导及有关人员3次去省计委、省化工厅汇报,并到国家计委专题汇报,签订合同,落实资金,力争项目有较快的进展。市橡胶厂通过一年的时间,研制斯太尔减震件。10种减震产品1994年已被重型汽车集团通过鉴定,1995年为重型汽车集团装车配套。该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重型汽车集团去年计划生产2万辆,其中斯太尔车型6000辆,减震产品全部由市橡胶厂配套生产,另外全国35个斯太尔车型维修点,零配件也全部由该厂供货,发展前景广阔。

[企业管理] 1994年,市化工系统以“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为宗旨,强化企业管理。(1)强化责任成本管理。利津县化肥厂提出“从点滴入手,每人节约百元”,创造了连续100天不停机的好成绩。对合成氨产量按下达的生产计划,每超欠1吨,奖罚40元,当月兑现,对5台压缩机全部实行了无油润滑改造,年节约压缩机油3000公斤,折款16650元。(2)节能降耗效果明显。市化工厂对2号锅炉进行了改造,增设了半沸腾分层燃烧装置,降低了用煤质量,减少了灰渣可燃物,每年可节约资金20万元。将济南锅炉厂产的10吨链条炉改为沸腾炉,年可创效益50多万元。省化工厅在该厂召开了现场会,推广市化工厂的这一做法。垦利县炼油厂注重现有设备的节能工作,利用高温烟气及床层提供的热量产生饱和蒸气,每年节约资金50万元;动力车间锅炉和常减压炉尽最大可能烧掉催化干气,节约燃料油,常减压新上了空气热节能设备,通过加收废气预热,炉子热效率提高14个百分点,空气预热温度由20度上升到120度,节约燃油可达13—14%。(3)有针对性地革新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消耗。广饶石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针对生产中水、电、气、风、油五大消耗指标抓了重点和关键环节,改进生产工艺和关键生产设备,提高能源、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利用率;针对锅炉每小时1.502吨连续蒸汽排污造成浪费的问题,将废蒸汽回收应用于全厂取暖,日均节约燃料油1.3吨,5个月节约油1950吨,节约资金1.56万元。

[行业管理] ①根据化工部的要求,在市化工系统开展了“三创活动”,即创无泄漏工厂、创清洁文明工厂、创学吉化先进企业。制定了规划和可具体操作的实施计划,定期深入企业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特别是对已评定的4个“无泄漏工厂”单位和1个部级“清洁文明工厂”进行重点复查,对暂不具备争创无泄漏的单位,提出了争创无泄漏车间的要求,每月1次专题会议,年底检查符合条件的,给期挂牌。②抓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履约工作。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我省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履约工作的通知精神,对东营市行政区域内的民用化工履约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特别是通过对胜利油田和乡镇企业各单位的调查,摸清了全市能够生产化学武器的原料、中间体的存有量等情况,为配合我国政府按时准确地进行“初始宣布”进行了履约数据的统计,上报省化工厅;向市政府进行了汇报,市政府已批准成立《东营市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事务办公室》,牌子挂在市化工局。③抓好环保计量和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市化工厂由三级计量单位升为二级计量单位,环保工作认真落实责任状提出的要求,对农药生产发放生产许可证,并进行了布点协调工作。

[华亚东营塑胶有限公司成立] 华亚东营塑胶有限公司(6万吨/年PVC管材制品项目)
是东营市重点建设的合资项目,1993年洽谈并达成协议,1994年开始全面建设。为了使该项目尽快上马,市化工局以主要精力投入该项目的筹建工作。先后完成了300亩土地的征地手续、现场送电、输水管线、地质勘探、11万立方米土方回填等“三通一平”工作,在全国3家同规模、同时筹建的企业中,东营率先完成了前期工作,受到国务院“901”办公室的表扬。1994年5月份在北京与台湾塑料集团王永庆的代表正式签定了《华亚东营塑胶有限公司》的合同、章程,7月25日办理了华亚东营塑胶有限公司营业执照。至此,东营市与台湾最大的一家合资企业正式成立。该工程总投资6000万美元(第一期工程2200万美元),由石化集团总公司、南亚塑胶(香港)、山冠兴业(台湾)三方分别按35%、15%、50%,的比例出资兴建,总规模为年产6万吨PVC管材,一期工程3万吨/年,:注册资金880万美元全部到位。华亚东营塑胶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英灿先生已于8月份来东营居住办公。通过考试,从石化集团总公司录用了10名工作人员,组成PVC项目筹建处。9月份破土动工,至年底围墙工程、碎石桩工程已全部完工,进厂桥及排水沟护堤工程完成50%,完成投资额1000多万元。预计1995年9月份投产。

[市化工厂深层卤水综合利用项目进展顺利]市化工厂深层卤水综合利用3万吨/年离子膜烧碱技术改造项目,是以本地丰富的原盐和地下卤水资源为原料,经综合利用提取卤水中的溴、碘,进行处理后,制取离子膜烧碱。该项目引进世界上先进技术、关键设备材料及控制仪表,并充分利用现有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和服务性福利设施。该装置与目前国内普通采用的隔膜法烧碱装置相比具有生产能耗低、无污染、产品质量好的特点。项目总投资为19927万元(含外汇625万美元)其中工程建设投资16157万元,建设期利息2270万元,流动资金1500万元。投产后,年销售收入10270万元,利润3051万元,税金908万元,全部资金回收期为3.82年(不含建设期)。
1994年5月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由省环保局批复通过。化学工业部批复布点建设3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置,化工部第一设计院编写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由省化工厅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评估并以鲁化外(1994)120号文批复通过。该项目属国家经贸委立项的限上项目,审批难度大,周期长。在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前期准备工作进展较顺利,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1994年9月16日至21日,利用北京国际化工展的机遇,市领导、省化工厅领导及市化工局领导向化工部领导汇报了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和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有利形势,化工部领导同意将该项目上报国家立项。目前该项目的有关文件,已正式呈报化工部和国家经贸委,在化工部、银行等部门签署意见后,即可申请国家经贸委立项。

[小化肥生产步履艰难] 1994年,垦利县化肥厂因电、天燃气、补气尿素涨价、税收制度改革等给化肥生产带来严重困难,利津县化肥厂化肥生产也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主要原因:①电费涨价。如滨州市化肥厂实行大工业电价的合成氨电价,10月份平均单价为0.229元/度,11月份平均单价为0.216元/度,而垦利县化肥厂执行普通工业电价,10月为0.30元/度,11月份为0.3121元/度,垦利县化肥厂每度电比滨州市化工厂多支付0.08575元,以1993年总用电量计算,一年多支付电费127.02万元。②天然气供应不足,且价格上涨,严重影响化肥生产。垦利县化肥厂和利津县化肥厂都是70年代兴建的利用油田天然气生产氮肥的企业,两厂一年用气在1500万立方米左右,原来123元/立方米,1994年提到463元/立方米,每立方米提价340元,仅此一项每年将增支510万元。③补气尿素涨价。为保齐鲁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厂生产用气,1979年省经委下函,自1980年开始,垦利、利津等化肥厂改为季节性生产,停产损失由齐鲁第二化肥厂给予补气尿素补偿,价格按国家规定的一级批发价格,即每吨446元,1994年5月1日起,补气尿素价格由1993年的每吨624元计划内价提高到每吨1050元零售价,每吨提价526元,接近市场价,仅此一项每年又将增支526万元。这样,仅天然气和补偿尿素的提价,两厂一年就增支1036万元,难以消化。④小化肥交纳增值税。小化肥企业属支农企业,按原税收政策是免征产品税的,新的税收制度实施后,化肥企业执行13%的增值税,两厂一年多交税300万元左右。广饶县化肥厂近年来由于受宏观调整的影响和受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又加之三厂分立后,化肥厂“包袱”大,债务重,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多,致使企业无法生产经营,合成氨生产于1993年10月份停产,直到1994年年底,企业一直没开工生产,大部分职工在家待业,少数干部职工看守工厂设备和值班。全市4家小化肥企业,现有固定资产近5000万元,职工1500多人,目前已有3家亏损,实际亏损额400万元(不包括潜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