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东营市委员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rec=7&run=13

中国共产党东营市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东营市一届二次全委会议] 1994年12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东营市委在东营宾馆召开一届二次全委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六届三次全委会精神,认真总结市委一次全委会以来的工作,研究制定措施,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市委书记李殿魁,副书记张庆黎、陈锡山,市委常委丁恩海、张万湖、薛新民、贾其贤和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共28人出席了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党组成员、市政府特邀顾问、市纪委委员、市直各部门及各农牧场党组(党委)的主要负责人列席了会议。会议由市委常委主持,市委副书记陈锡山传达了中共山东省六届三次全会会议精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庆黎通报了1994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及1995年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市委书记李殿魁代表市委常委作了重要讲话。与会人员进一步学习领会了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山东省六届三次全委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实际,围绕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认真讨论、修改、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市委《关于贯彻执行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

[中共东营市委关于贯彻执行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1994年12月19日中共东营市一届二次全委会议通过)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形式下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目标、方针、任务、要求和一系列重大措施,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省委六届三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山东省委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为《实施意见》)。为保证中央《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在我市的贯彻落实,以制定以下意见。
一、认清形式,充分认识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意义
《决定》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实事求是的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深刻分析了党自身存在的与形式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把新时期党的建设作为“新的伟大工程”提到全党面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行。这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住有全局意义和长远意义饿重大问题作出的重要决定,必须对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产生深远的影响。
加强党的建设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党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的需要,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需要,也是加快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跨世纪工程的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繁重艰巨的国内改革、建设任务,我们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胜利实现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宏伟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能否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好。建市以来,特别是市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各级党组织积极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胜利油田和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但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市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少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现代化知识水平和领导水平,还远不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地方和部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党不管党、治党不严、纪律松弛、组织涣散的现象,影响了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因此,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摆在全市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不仅要落实加强组织建设的任务,也要进一步落实加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的任务。只有全面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才能提高党的建设水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使我们党更好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伟大历史使命。
二、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维护党在思想上的统一和组织上的权威性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党内生活最基本的原则。《决定》把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列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首要一条,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的看,我市各级党组织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是好的和比较好的,大多数党组织是团结的、有战斗力的。但也有一些地方和单位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民主不够或集中不够的问题。有的领导同志缺乏民主意识,实行家长制领导,有些重大问题不是由集体讨论决定,而是个人说了算;有的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几套马车,各自为政,互相掣肘,互相拆台,形不成领导核心;有的在执行中央和上级的指示中,存在自由主义,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的政策的贯彻落实,必须坚决纠正。
坚持民主集中制,最主要的是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要严格贯彻执行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这“四个服从”中,核心是全党服从中央。在党的基本路线以及各种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同中央保持一致。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在本地区、本单位的局部利益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自觉地、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任何地方和单位都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阳奉阴违,各行其是。
要切实做到民主与集中的高度统一。各级领导干部要模范地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班子内部在坚持原鹏羹础上的团结。凡属全局性的问题,凡属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等,都必须经党委集体讨论研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表决;在作出某项重要决策之前,要主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包括反对意见,让下一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意愿、主张得到充分表达。各级党组织的一把手作为“班长”,要尊重其他同志的意见,有了问题主动承担责任,在执行民主集中制上做出表率;班子成员要切实维护一把手的地位,按照各自的分工认真履行职责;集体形成的决议,要坚决执行,防止和克服当面不说背后说,会上不说会下说的自由主义。
要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和健全科学有效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要带头执行各项制度,决不允许有章不循。要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班子内部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重大问题要通过民主生活会解决,一般问题则要通过谈心、沟通思想来解决。对严重违反规定的,纪检机关和有关部门要给予纪律追究。
各级纪检组织要按照《党章》、四中全会《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职责,强化监督措施,切实保障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要不断研究探索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有效途径,逐步建立起党内外完整严密有效的监督机制。
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要按照四中全会《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要求,把农村党支部真正建设成为团结带领群众奔小康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今后几年,要努力实现中央通知提出的农村基层建设的五项目标。市和区县都要制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具体规划,认真组织实施。要重点抓好贫困后进村党支部的整顿、转化工作。对贫困后进村,各区县、乡镇党委要认真进行摸底排队,列出单子,采取针对性措施,限期改变面貌。要开阔视野,拓宽渠道,有计划地从在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村企业骨干、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分子中发现人才,精心培养,然后让他们进班子、当支书。不是党员的,可先担任村委会的领导职务,经培养锻炼,条件成熟后及时吸收入党。本村没有合适人选的,要采取上级组织下派、从外村选任等办法解决。
党支部、村委会和集体经济组织主要领导成员可以适当交叉兼职,保持精干,注重工作效率。经济发展较快、党员较多的村,可以酌情建立村党委或村总支。农工商务业比较发达的村,可改变单纯以行政村或居住区域建立党组织的格局,根据需要在某些行业和规模较大、党员较多的企业建立党组织。各种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凡是有党员3人以上的,都要建立党组织;不足3人的可与其他单位联合建立党组织。要进一步落实市委《关于实行县乡两级领导干部联合承包后进村责任制的意见》,把领导干部包村、部门包村和下派干部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贫困后进村实行重点帮助和扶持。对瘫痪半瘫痪的村支部,要找准症结,集中力量,逐一进行整顿,力争在两、三年内把问题解决好。同时,要继续抓好农村先进党支部的巩固、提高工作。通过抓先进,促后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不断上水平。
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搞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按照《党章》规定的企业党组织的五项职责开展工作,保证和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保证和促进企业搞好生产经营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主动、有效地参与企业生产经营重大问题的决策,认真履行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养、教育、考察、监督的职责,对行政管理人员的任免提出意见和建议。要支持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中,要坚持把国有企业改制与党组织的设置同步考虑和配套安排。党组织和企业行政领导原则上可以实行“一人兼”。对企业党务工作机构和党务干部的配备,要力求精干,逐步探索建立与新的企业领导体制相适应的党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外商投资企业,要区别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党组织的组建工作。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要单独建立党的组织。凡是中方投资为主、外方不参与日常管理的,党组织要在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以外方管理为主的合资企业,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做好中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各方的合法权益;外商独资企业,党组织要重点抓好自身建设,采取有效方式开展党的活动。
机关、事业单位和城市街道党组织要针对新形势、新任务,立足各自特点,搞好党的建设。机关党组织建设,要适应党的中心任务的要求,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监督,使其树立公仆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保持领导机关的良好形象。学校、卫生、科技、文化等事业单位的党组织要紧紧围绕行政业务工作这个中心开展党的工作,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城市街道党建工作,要针对我市城市街居建设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居委会为单位建立党组织,力求达到一居一支部。要不断完善党组织各项工作制度,严格党员的组织生活。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是搞好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保证。要以增强党性觉悟,提高自身素质为目标,努力加强党员教育。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从现在起,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党员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的活动。要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党员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真正解决好《决定》指出的三个方面的问题。要把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科技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立体教育活动。要把加强党员教育同改进党员管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评先树优等活动,大力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坚决清除腐败分子。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逐步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登记卡》、《流动党员考核证》和流动党员定期汇报制度,使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要积极认真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切实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发展党员,尤其是注意及时吸收青年和妇女中的优秀分子入党。要采取得力措施,尽快解决全市部分农村长期不发展党员和部分企业班组无党员的问题。要继续坚持和健全共青团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的制度。要注意在大中专学生中发展党员。要严格遵守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和纪律,确保新党员的质量。
四、做好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努力造就一批跨世纪人才
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养教育。一要抓好基本理论培训,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要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对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轮训一遍。要把学习培训情况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二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教育和约束,提高干部的党性觉悟。三要抓实践锻炼。对从机关提拔起来的侧重于基层锻炼,对从基层提拔上来的,侧重于横向轮岗锻炼,对具备一定条件和有发展潜力的侧重安排承担急、难、险、重任务进行锻炼,使干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要全面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积极选拔年轻干部进入班子。选拔干部要坚持任人唯贤,注重政绩。看干部的德,主要看其政治立场、道德品质和思想作风;看干部的才,主要看其知识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领导才能。但最终要看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绩,通过工作实践识别和选拔人才。对思想品质不好、弄虚作假和伸手要官的人,坚决不能提拔。使用干部要注意社会公论,广泛了解不同层次干部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反映和看法,加以分析综合,全面、公正、客观地了解和掌握干部的德、能、勤、绩情况,凡是多数群众不拥护的不能提拔重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等陈旧观念,广开视野,不拘一格选人才。对优秀年轻干部要大胆提拔使用,不断改善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区县党政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两个班子中要各有1—2名35岁左右的干部。要重视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的培养选拔。要加强女干部和非党干部的培养选拔,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规定应配备上述干部的,要在今明两年抓紧配上。要继续严格执行干部离退休制度,凡达到离退休年龄的干部,除个别确因工作需要、暂无合适接替人选、经组织批准留任的外,都应如期办理离退休手续。要继续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完善选拔使用和管理干部的各项制度。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对不同职务的干部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当前要特别研究加强和改进对企业干部的管理。对现有领导班子成员要实行动态管理,对基本称职、政绩平平的干部,实行诫勉制度;对问题突出、不胜任现职的干部,实行降、免职制度。要结合年度岗位责任制考核,对市直县级领导班子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要完善对干部的考核制度,特别是政绩考核要科学化、规范化。干部任免要认真执行东发[1994]12号文件精神,严格按程序办事。要在注意领导班子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干部交流,并坚持回避制度。县级领导干部要有计划地进行交流,坚持干部易地任职。党政机关部门的干部,可在不同部门之间或系统内轮岗交流,也可与区县交流。要坚持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加强对各级干部的教育、管理。要建立组织部门与执法执纪部门联系通报制度,加强对选拔任用干部的监督,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对违反规定程序选拔任用干部的,上级党委要进行检查纠正。要结合市级机构改革和推行公务员制度,对领导干部选任制度进行探索,使之不断完善。
五、继续抓好党的作风建设,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
党风建设直接关系到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坚决同以权谋私、拜金主义等腐败现象作斗争。要增强公仆意识,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
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各级党的领导干部,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下基层的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要精简会议,压缩文件,认真解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纪律松弛和奖罚不明的问题。对因官僚主义造成失职渎职影响很坏的,要严肃处理。要重视加强基层干部的作风建设,对任劳任怨、大胆开拓、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共同致富的干部要给予鼓励;对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要加强教育管理,错误严重的要给予纪律处分。
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决克服摆阔气、讲排场、挥霍浪费等不良现象。各级党政都要按照中央和省有关规定精神,从实际出发,对接待、会议费用开支、各种节日庆典活动的审批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并严格执行。对领导干部乘车、公费装修住房、公费出国旅游等问题,要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抓紧清理,对典型案件要严肃追查、公开处理。
要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对因思想不端正在上报成绩中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对有意引导下级弄虚作假的负责人,要严格追究,严肃处理。对离任干部要严格审计,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不得提拔重用;情节严重的要坚决从领导岗位上撤下来。各级党组织要注意宣传表彰坚持实事求是的典型,在全党大兴实事求是之风。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与反腐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和要求,继续狠抓三项任务的落实。要集中力量抓好案件查处工作,督促领导干部搞好廉洁自律,大力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六、加强领导,真正做到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两项任务一起抓、两个目标一起落实
全市各级党组织都要把党的建设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常抓不懈。要认真组织好对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的学习和宣传,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充分认识搞好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决定》精神上来。各级党委要把学习贯彻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认真抓好。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力求学得更深一些,更好一些。宣传、新闻、社会科学等部门要加强对学习的宣传、研究和辅导。城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农村党员冬训,要把《决定》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建工作的实际抓好学习,肯定成绩,摆出问题,拿出整改措施,做到边学习、边检查、边整改。各级党组织要采取有力措施,把党的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党委书记是第一负责人,要全面负责;分管的同志是直接责任人,要认真负责;其他成员也要明确工作目标,做到分工合作,要形成党委班子齐抓共管的局面。要深入基层,及时督促检查,直接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掌握第一手材料,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要正确处理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坚持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抓,真正做到“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要把党建工作融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在实践中探索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最佳交汇点和结合部,做到两个目标一起制定,两项任务一起落实,确保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同步发展。要把经济建设成果作为检验党建工作的根本标准。要从实际出发,将经济建设和业务工作的目标分解细化,融于党务工作目标管理之中,纵向分解到党组织,横向分解到班子成员和每一个党员,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把握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和启动点。要加大党建工作对经济建设的推动力,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全市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充分认识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极大地提高搞好党的建设的自觉性,全面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在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宏伟大业中奋勇前进。

[1994年中共东营市委重要会议提要] 2月16日,全市经济工作大会。主要议题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省六次党代会和市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全国、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总结交流全市经济工作的经验,全面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部署全年的经济工作。市六大班子领导、各区县委书记、区县长、区县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各农场党委书记、市直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共35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分别由张庆黎、阎启俊、陈锡山主持,昌邑县委书记赵俭应邀到会介绍了经验,市委书记李殿魁作了主题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庆黎作了会议总结。会中,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学习大王镇实施乡镇企业驱动战略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决定》,并对全市经济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奖励。胜利石油管理局、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的负责人应邀参加了会议。
5月13日,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近几年来,特别是1992年以来全市对外开放工作,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措施,全面实施带动战略,开创开放型经济新局面,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会议分别由李殿魁、张庆黎、陈锡山主持,副市长滕化迎传达了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副书记、副市长阎启俊汇报了赴诸城、莱阳市考察股份制改革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希芝汇报了赴苏沪四市区的考察情况。市委书记李殿魁及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庆黎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各区县和市经贸委、开发区的主要领导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主席、副主席,各区县委书记、分管区县长、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各农场党委书记、分管场长,市直和区县有关部门的负责
人共300多人参加了会议。

[1994年中共东营市委文件选目]
1月3日 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科技的决定(东发[1994]1号)
1月25日 关于表彰1993年度全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东发[1994]4号)
2月6日 关于县乡机构改革的报告(东发[1994]5号)
2月18日 市委、市政府关于表彰1993年度全市经济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东发[1994]7号)
3月7日 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东发[1994]9号)
3月26日 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政法工作的意见(东发[1994]11号)
7月19日 市委关于贯彻落实省委[1993]17号文件进一步深化党校改革的意见(东发L1994)18号)
7月20日 关于印发《姜春云同志在东营调查研究时的讲话》的通知(东发[1994]19号)
8月2日 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意见(东发[1994]20号)
8月5日 市委、市政府关于广泛深入开展“双增双节”活动推动全市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通知(东发[1994]21号
9月5日 关于贯彻《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加强学习的决定》的通知(东发[1994]23号)
10月25日 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乡镇企业重点管理乡镇企业奖罚的通知(东发[1994]24号)
11月26日 中共东营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东发[1994]25号)
12月7日 中共东营市委关于今冬明春在全市城乡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意见(东发[1994]28号)
12月21日 关于贯彻执行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东发[1994]32号)

[1994年中共东营市委办公室文件选目]
1月5日 关于成立市直机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委员会的通知(东办发[1994]1号)
1月18日 关于印发《李殿魁同志在市双拥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东办发[1994]2号)
2月5日 中共东营市委办公室1993年工作总结及1994年工作思路(东办发[1994]4号)
2月19日 关于印发《广饶县粮油总公司“粮食银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东办发[1994]5号)
3月14日 关于转发市委党史委((1994—1996年党史工作规划》的通知(东办发[1994]6号)
3月29日 关于印发《办文工作程序》的通知(东办发[1994]9号)
4月5日 关年全市宣传工作要10号)委宣传部《1994(东办发[1994]
4月25日 转发团市委、司法局、教育局《关于实施全市青少年普法"119”推进计划的意见》的通知(东办发[1994]14号)
5月17日 转发市委保密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保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东办发[1994]17号)
5月25日 转发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争创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促后进转化”活动的意见》的通知(东办发[1994]18号)
5月26日 转发市委组织部《关于实行县乡两级领导干部联合承包贫困村限期改变面貌责任制的意见》的通知(东办发[1994]19号)
6月7日 关于印发《东营市领导干部谈话制度(试行)》的通知(东办发[1994]23
号)
7月2日 关于印发《李殿魁同志在全市强村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东办发[1994]26号)
7月18日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东办发[1994]27号)
7月27日 中共东营市委办公室 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抓好经济犯罪大案要案查处工作的通知(东办发[1994]30号)
9月16日 关于印发《中共东营市委工作制度》的通知(东办发[1994]33号)
11月28日 转发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关于组织全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一、二卷意见》的通知(东办发[1994]35号)
12月1日 转发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关于领导班子和县级干部年度考核实施意见》的通知(东办发[1994]36号)
12月26日 兼狮发《李殿魁、张庆黎在市委一届二次金委会上讲话》的通知(东办发[1994]38号)

[调查研究工作] 1994年,市委研究室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认真扎实地开展调查研究,以“主动、及时、优质、高效、圆满”为工作目标,努力把握全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动态,适时为市委领导决策提供服务,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和助手作用。调查研究工作有新突破。一是调查研究的规模和力度加大,不仅与领导决策贴得更紧,而且在调研内容和深度、广度以及调研力量的投放和联合调研上,都有新的进展。全年开展较大型调查研究活动10次:(1)关于财政收入超均返还设想的分析;(2)棉花厂户挂钩问题的调查;(3)村级组织建设调查;(4)农业开发情况的调查;(5)农场发展情况的调查;(6)“海上东营”建设情况的调查;(7)全市实施“三百”富民工程情况的调查;(8)与经委联合进行了工业企业发展调查;(9)与市乡镇企业局联合进行了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调查;(10)与市委政法委联合进行了有关城市政法体制的调查及农村社会治安方面的调查。二是理论研究、政策研究进一步深化,取得了重要成果。全年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章16篇,是上稿最多的一年,而且文章的份量和理论层次较高。分别发表在《经济地理》、《山东经济》、《学习月刊》、《山东通讯》、《调查与研究》、《求是.内部文稿》等理论水准较高的刊物上。同时,还为市委、市政府起草政策性文件13份。与东营报社联合,强化了政策宣传。在《东营日报》开辟了“政策吹风”栏目,定期为其撰稿。三是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推动全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筹备召开了全省市地级规模最大的调研工作会议,并组织开展了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调研成果评奖活动。文字服务水平有新提高。一是拓展了文字服务的领域。一方面体现为量的增加,全年完成重要文字服务19项。其中包括市委书记讲话和理论文章5篇、市长文章1篇及提案材料3篇,市委副书记理论文章4篇以及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关于向大王镇学习的决定、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决定,市对外开放会上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意见,市委一届二次全会上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文稿,还有经济工作会议、扩大开放会议、农场调研座谈会议典型材料的审定等。另一方面,体现为文字服务面的扩大。代市委领导草拟公函,以及为《省情手册》、《中国对外开放市县博览》等书撰写了介绍东营市发展情况的文章。与求是(内部文稿)杂志社联合编辑印发了《求是.内部文稿》(增刊,黄河三角洲开发专辑),使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宣传进入了更高层次。二是在确保时效性的基础上,注重文字服务理论水平的提
高,精益求精。注重追踪领导思维,努力在正确世界观的指导下,把握领导思想脉搏,使文字服务适应领导需求。党刊编辑工作保持了高质量。在资金紧张、人员少、编辑时限短的情况下,经过全室同志的共同努力,保证了《东营通讯》月刊的按时出版,并且文稿质量、封面设计、栏目设置、版面编排等有了较大提高,刊物的阵地作用、喉舌作用的指导性、针对性、政策性明显增强,影响力加大。全年共编发12期,文稿160篇,计50万字。内部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从严要求,领导率先垂范。二是量化考核,从管理机制上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强化德业双修,不断提高全室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王守武)

[组织建设] 党员队伍。截止1994年底,全市共有中共党员62721名。其中,正式党员60818名,占96.97%;预备党员1903名,占3.03%;男党员56453名,占90%,女党员6268名,占10%;少数民族党员41名。入党时间:1937年7月?日至1945年9月2日入党的454名,占0.72%;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入党的4293名,占6.85%;1949年10月至1966年4月入党的10056名,占16.03%;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入党的19899名,占31.73%;1976年11月以后入党的28019名,占44.67%;年龄结构:25岁以下的2641名,占4.21%;26岁至35岁的12816名,占20.43%;36岁至45岁的20432名,占32.58%;46岁至55岁的13448名,占21.44%;56岁至60岁的5842名,占9.31%;61岁以上的7542名,占12.02%。文化结构:大专以上的5519名,占8.8%;中专的7197名,占11.48%;高中的9584名,占15.28%;初中的18193名,占29%;小学的1 9 3 9 9名,占30.93%;文盲28 2 9名,占4.51%。
1994年,党员发展工作重点是做好企业、农村生产一线和35岁以下青年及妇女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认真解决好部分农村党支部长期不发展党员问题。全市共发展新党员1687名,其中男党员1425名,占84.47%;女党员262名,占15.52%;少数民族党员1名。年龄结构:25岁以下的211名,占12.50%;26岁至35岁的880名,占52.16%;36岁至45岁的522名,占30.94%;46岁至55岁的74名,占4.39%。文化结构:发展的新党员中,大专以上的363名,占21.52%;中专的422名,占25.02%;高中的419名,占24.84%;初中的44 6名,占26.44%;小学的3 7名,占2.19%。在发展的新党员中,先进模范人物7 68名,占45.5 3%;共青团员6 72名,占39.83%;工作在企业、农村生产一线的903名,占53.53%。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5个意见:1994年市委组织部相继出台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5个意见。(1)《关于开展“争创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促后进转化”(简称“双争一促”)活动的意见》。《意见》对党建工作先进乡镇、先进村、先进企业、机关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作了规定。各乡镇、村、企业对照争创标准,检查总结工作。各区县委、主管部门成立考评组,进行重点检查验收;市委组织部牵头成立考评组对被推荐对象进行考察;验收合格的单位和个人,报经市委审批后,分别授予“全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关于实行县乡两级领导干部联合承包贫困村限期改变面貌责任制的意见》。参与包村责任制的干部,包括区县六大班子领导成员和有贫困村的乡镇副科以上的领导干部;承包对象为各区县1993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600元以下的行政村。各乡镇副科级以上的干部会同区县六大班子成员联合承包。承包工作的责任及任务目标是:摸清情况,制定脱贫计划选好致富路子;建设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市委组织部建立相应的制度,对贫困村脱贫致富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或抽查,贫困村脱贫任务完成的情况,作为考核区县委和承包贫困村干部工作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3)《关于选派党政机关干部到贫困后进村任职的通知》。选派范围是,区县、乡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除外),有行政职能的经济组织。主要任务是,建立一支整体素质高、凝聚力较强的党支部领导班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健全党内生活制度;抓好精神文明建设。选派干部工作由区县委组织部具体负责;干部下派期间由区县委和所在乡镇党委双重管理;工作与原单位脱钩,原任职务、原单位的一切待遇均不变;乡镇党委、政府根据所包村经济发展状况,确定与经济增长幅度挂钩的奖惩标准。(4)《1995一1997年东营市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规划》。培训目标是,从1995年至1997年底,对全市农村中年龄在50岁以下,有劳动能力的党员、乡镇企业的党员、农村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普遍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一、二门实用技术;使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村党员、干部达到农民技术员以上水平,并获得相应证书。逐步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有领导发展农村经济能力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依靠科技勤劳致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农村党员队伍。(5)《关于整顿、健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为推进全市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
供组织保证的实施意见》。治理整顿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加强农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班子建设,切实抓好贫困、后进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整顿;建立健全乡镇、村综合治理组织,强化农村治保会、调委会及其他群众组织的建设,加强农村党员的管理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在发展经济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这项工作分调查模底、整顿健全村级组织、学习培训、检查验收四个阶段进行。
下派干部工作:1994年,从市直、县(区)、乡镇选调了855名优秀中青年干部,进驻全市246个贫困后进村帮助工作。广大下派干部艰苦创业,勇于开拓,为所包村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了大量工作。
帮助群众解放思想。广大包村干部采取多种形式,千方百计帮助农民更新观念,组织村干部、致富骨干到先进地区学经验长见识,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市场经济知识;请农技专家办讲座,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广大下派干部为所包村举办党员培训班693期1.2万人,组织外出考察参观学习1.6万人次,举办科技培训班470期,培训农民6.7万人。
帮助群众找准致富路子。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农村经济产业化的要求,上了一些“短、平、快”和效益高的致富项目。据统计,发展蔬菜大棚3672个,增加藕池7553亩,新植林果1.6万亩,新增阳畦韭菜、蘑菇2282亩、2.7万平方米,大牲畜存栏量新增牛羊14.7万头,鸡鸭76.4万只,鱼蟹9918亩。扶持发展专业户3554个,新上工业项目75个。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比上年增长500元以上,其中利津县致富工作队所包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983元。
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全市下派干部为所包村引进贷款1557.7万元,周转金519万元,无偿资金416.8万元。为群众捐款19.5万元,捐物5672件折人民币5.5万元。新修建柏油路58公里,新架农电线路106公里,新建水库74座、桥涵172个、校舍175间。解决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人数分别达7.1万人、3.3万人、12.3万人。提供文体用具价值6.7万元,为群众解决化肥1805吨,柴油256吨,农地膜90.4吨,棉籽皮302.5吨,水泥条14.9万根。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调整支部班子41个,建立村级组织264个,建立党员活动室108个,支部升级55个。所包246个村都配备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年富力强的领导班
子。
全市下派包村工作成效显著。其经验一是领导重视。各级党委将包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组织部门靠上抓。抽调的干部素质高,包村组长80%以上是市直部门的科室长和区县委办局的副职,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二是实行部门包村,将包村列入考核部门政绩的重要内容,调动了派出部门的积极性。三是组织管理严密。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健全完善了一整套下派干部管理运行机制,确保下派干部蹲得住、干得实,真正在基层建功立业。
(组织部)

[省直机关第七批下派干部来东营挂职] 3月8日,来东营挂职的省直机关第七批下派
干部抵达利津、垦利两县。市委副书记陈锡山,市人大副主任王丁海、蒋成全,市政协副主席刘存吉、张源泉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武秀清前去迎接。这批来东营市挂职的省直机关下派干部共50名,他们分别来自省经贸委、省教委、省粮油集团公司、省石油天然气开发总公司、冶金部山东地勘局五个单位。其中厅局级干部2名,县处级干部9名,科级干部29名,一般干部10名。根据省委要求,全部安排在利津、垦利两县的9个乡镇、6个县属企业和1个县直部门挂职工作。其中厅局级干部在市里挂职,在县里工作;县处级干部在县里挂职,在乡镇工作。主要任务是帮助两县发展经济,尽快脱贫致富。

[市直机关第七批下派干部赴基层包村] 12月9日,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市直机关下派干部第六批总结表彰暨第七批欢送大会。会上放映了反映市直机关下派包村工作的录相片《情系热土》,对5个包村工作先进集体和20名先进个人披红戴花予以表彰奖励。市直机关第六批102名下派干部自去年七月赴经济欠发达的利津、垦利两县包30个贫困村以来,围绕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换脑子、选定致富路子发展经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四项基本任务开展工作,使所包30个村人均纯收入在1992年的基础上增加901元。今年市直机关102名下派干部将继续包村,并力争通过一年的努力,使30个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994年的基础上再增加20%,使中等村达到小康水平,进入全市经济强村行列。包村干部已于12月12日全部进村。
(市委下派办)

[全市经济强村党建工作座谈会] 1994年6月28日,市委在东营宾馆召开全市经济强村党建工作座谈会。会议总结交流了近几年来全市经济强村党建工作经验,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研究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建工作的任务和措施。会上有16个经济强村作了典型发言。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万湖主持会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东营军分区的领导和各区县委书记、组织部长出席了会议。市委书记李殿魁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经济强村的基本经验有六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支部班子;有一条适合本地特点的经济发展路子;有一支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党员队伍;有一种难能可贵的艰苦创业精神;重视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李殿魁对当前的党建工作提出了四方面的要求:(一)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明确农村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要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中心,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小康作为党组织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员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引导农村党员解放思想,树立大开放、大市场、大农业观念,树立敢创敢试、敢为人先的观念,树立知难而进、艰苦创业的思想,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树立起全新的共产党员形象。(三)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党建工作的领导,真正做到思想重视。把农村党建工作抓得如何,作为考核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区县委书记工作政绩的重要依据。(四)各级党组织、宣传、纪检等部门要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关心基层,培养树立典型,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水平,为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全市乡镇以上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经验交流会] 1994年12月31日全市乡镇以上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东营宾馆召开。市委、市纪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东营军分区的领导,各区县委书记、市直各部门党组(党委)书记等共150人出席了会议。中共利津县委、东营区委、东营电业局等16个单位交流了经验。市委书记李殿魁代表市委常委作了题为《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成坚强的领导核心》的重要讲话。他强调:一要充分认识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领导班子素质,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迫切需要。一级领导班子能否真正建设好,切实发挥作用,重要标志在于班子自身是否有过硬的思想作风。二是明确工作任务,采取过硬措施,使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取得新的明显进步。他指示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乡镇以上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做到思想上政治上高度一致,组织上行动上高度统一,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上坚定,思想解放,团结协调,廉洁勤政,熟悉市场经济,勇于开拓创新,能够经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考验,组织带领广大群众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当前,要从工作实际出发,努力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一)抓好“双学”活动,思想理论水平要有明显进步;(二)抓好民主集中制建设,增强团结要有明显进步;(三)抓好宗旨教育,廉洁勤政要有明显进步;(四)抓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有明显进步;(五)抓深入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有明显进步。三是切实加强领导,把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各级领导班子要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重点来抓,切实列入议事日程,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确定思想作风建设的重点。什么问题突出就扭住不放,一抓到底。最后指出,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任务,为我们做好党建工作,搞好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把领导班子建设好,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奋进的工作姿态,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把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994年,各级组织部门,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按照“抓基层、打基础、抓两头、带中间”和“班子、经济、治安一齐抓”的思路,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搞好全市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一是狠抓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对软弱涣散的后进班子进行了整顿。整顿后进支部435个,调整支部书记306人。二是集中精力抓了经济、治安后进村班子的整顿转化,对77个贫困村和43个治安后进村班子实施“多元驱动战略”,采取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包村责任制、派驻党建工作队和致富工作队、选派机关干部进村任实职、经济强村与后进村结对子等措施进行重点治理整顿,收到明显成效。年底,全市77个人均收入600元以下的村,有74个村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43个治安后进村中有42个村有了明显转变。三是发挥组织部门的职能作用,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把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目标之一,与其政绩考核、晋职晋级和奖惩挂钩,调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陈小仙等10人、广饶县大王镇党委等5单位受省委表彰] 1994年6月29日,在省委召开的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命名表彰大会上,广饶县大王镇党委、垦利县炼油厂党委、利津县集贤乡皂坝头村党支部、市水泥制品厂党支部、河口区太平乡龙王村党支部被授予“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市级机关门诊部副主任陈小仙,市造纸厂党委书记、厂长李建华,广饶县粮油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顾效舜,市胜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秀华,利津县利津镇副镇长、官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波然,河口区四扣乡科技副乡长、六吕村党支部书记张学然,中国人民银行东营市分行离休干部宋培周,东营电业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新培,东营区胜利镇党委委员、王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友昌被授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东营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监察局局长耿曰礼被授予“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组织部供稿)

[宣传工作综述] 1994年,全市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市委的工作中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促进全市两个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宣传。重点组织了县级以上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和科级以上干部的培训。山东干部函授大学2东营分校,把邓小平理论作为一门主修课程在1050名学员中开展了系统学习。在抓好经常化理论教育的同时,组织开展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深化改革”学习宣传月活动。对干部群众系统地进行了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宣传教育,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市场经济知识竞赛。组织全市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围绕市场经济条件下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研讨活动,12月份召开了“市场经济与黄河三角洲开发”研讨会,理论研究、宣传得到进一步加强。
加大两个文明建设和黄三角洲开发的宣传力度。《东营日报》变四开小报为对开大报,扩大了信息容量;广播电台成立经济台,加大了经济宣传份量;电视改隔日新闻为每日新闻,增强了时效性。围绕“三百富民工程”,市委、市政府着力办好的“八件实事”,以及市里:推出的大王镇先进典型和双高一优农业、粮食银行、劳务银行等新经验,精心组织系列报道。组织大型采访活动5次,在省级以上新闻单位发稿3000余篇。积极配合全市的经贸活动、外事活动,搞好对外宣传,有力地扩大了东营市和黄河三角洲在国内外的影响,提高了知名度。
思想教育工作扎实有效。按照市委统一部署,认真组织了年初的全市农村社教和去冬今春的城乡社教,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活动扎实。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在全市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召开了各界人士座谈会,组织了“百部爱国主义影片”观评活动和爱国主义知识竞赛,确立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了较大进步,各基层政研会的活动活跃。市政研会被评为优秀社会团体。
精神产品生产和群众文化工作再上新水平。在全省首届精神产品生产“精品工程”评奖中,市委书记李殿魁撰写的论文《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加速实施跨世纪工程》被评为“十佳理论文章”,市委宣传部部长卢得志被评为全省“优秀理论工作者”。在全省第7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市委书记李殿魁、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玉珍的论文分获二等奖,尹秀民的论文获三等奖。市社科联被评为全省优秀社科联。文艺工作出现新的景象,成功地举办了“大河上下艺术摄影展”、和“首届黄河口槐花散文笔会”。组织了国庆45周年文艺晚会和全市农村文艺汇演。
理顺管理体制,全面清理整顿文化市场。建立管理机构,改组了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组建了有综合协调功能的文化市场管理机构。依据有关规定,结合东营实际,理顺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落实了文化市场管理责任制。在全市开展了两次清理整顿文化市场的集中活动,净化了文化市场环境。草拟了《东营市文化市场管理暂行办法》,为全市文化市场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提供了依据。
宣传文化事业建设有较大进展。组建了东营市吕剧团,发展和繁荣吕剧艺术;加快了市博物馆建设,加强了孙武思想的研究及其应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得到加强,东城新华书店正式挂牌营业,市书画院正在筹建中;农村广播网络不断巩固发展,全市农村广播通播率达92%,受到广电部重视,并在全国推广经验。

[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1994年5月11日至12日,市委在东营宾馆召开建市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各区县委分管书记、宣传部长,市直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市直宣传口的业务骨干等3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委副书记陈锡山主持,市委书记李殿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庆黎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对建市以来全市的宣传思想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对今后的宣传工作作了部署。会后,市委以东发[1994)14号文件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促进了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干部理论教育] 加强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宣传。重点组织了县级以上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和科级以上干部的培训。全年组织市委中心组学习10次,并通过各级党校培训科级以上干部1000余人。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目前已发展到10个班级,为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理论教育提供了学习阵地。5月份,组织开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深化改革”宣传月活动。邀请全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魏杰教授,七届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江平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邬名扬教授等知名学者和市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在市直和区县举办了10余场系列报告会,对干部群众系统地进行了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宣传教育,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市场经济知识竞赛,形成了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

[舆论宣传成绩突出] 广泛与各级新闻单位取得联系,组织大型采访活动5次,在省级以上新闻单位发稿3000余篇,有力地扩大了东营市和黄河三角洲在国内外的影响,提高了知名度。黄河口治理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头条位置,以醒目的标题并配发照片刊出;黄河三角洲开发在《香港经济导报》以封面报道及4个页码作了全面介绍;“三百富民工程”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作了重点报道;市委、市政府着力办好“八件实事”先后上了《大众日报》和《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借助、配合大型观念艺术作品《黄河的渡过》媒体工程的实施,扩大东营的宣传,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上级对外新闻传媒的支持下,成功地参与了在美国举办的电视周。通过山东电视台卫星节目《今日东营》播出专题节目23个,充分地向国内外展示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资源优势,树立了东营市在海外的崭新形象。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从创建文明个人标兵、文明班组、文明科室发展到创建文明乡镇、文明系统,使精神文明建设在面上不断拓展,在层次上不断提高,有107个单位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行业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向纵深发展,呈现出一赛带多赛、城市带农村、行业带社会的良好竞赛态势。全市评选出了9个“优胜行业”、1个“先进区县”、28个“明星单位”、123个“先进单位”、147名“优秀服务员”。评选“五十佳”活动进展顺利,首次评出的“十佳文明单位”、
“十佳文明村”、“十佳文明家庭”、“十佳文明市民”、“十佳文明新事”,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隆重表彰。在继续深入宣传老典型事迹的基础上,又相继推出了意志坚强、品学兼优的郑五影;忘我工作、死而后已的陈重道;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段德娥;一心为民、奋斗不息的王瑞孚等新典型。初步构建起一个反映东营人民创业精神和时代风貌的人物“画廓”。
(宣传部供稿)

[统战工作] 非党知识分子和党外人士安排工作有新的进展。一是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对全市知识分子情况调查的通知》,对全市非党知识分子的分布结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对中高级知识分子建立了档案材料,为非党知识分子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做好非党知识分子政治安排工作。物色考察、推荐企业家政协委员侯选人,增补了7名经济界市政协委员,同时考察、推荐了3名经济界市政协常委人选、5名港商为市政协委员人选。三是积极做好党外人士实职安排工作。经全面考核、综合审议、重点培养,已有25名党外干部被列为副处级以上党外后备干部培养对象,对条件已成熟的5名党外干部向市委进行推荐,已安排1名。同时,为保证党外后备干部队伍的稳定,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制发了《关于做好劝留工作的意见》。
加强了民主党派工作。一是继续贯彻中共中央(1989)14号文件精神,协助市委进一步完善了与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制度。协助召开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通报了中央、省、市委的重大决策和有关会议精神。二是帮助支持民主党派加强组织建设和成员发展工作,协助民盟市委在3个支部的基础上调整为6个支部、3个直属小组。坚持标准,协助民盟、民建、民革等民主党派发展了部分新成员。三是协助民盟市委先后召开四次全委扩大会和专题座谈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民盟中央代表大会精神。四是支持民主党派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推荐市民盟成员参加市政府组织的税务、物价大检查活动。协助农工党东营小组开办了“医疗咨询服务部”。帮助黄埔同学会东营联络组召开了“建校七十周年座谈会”等活动。

经济统战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一是对全市建市十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
基本特点、存在问题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状况、心理动态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对今后如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发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依据。二是加强了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了60多名遵纪守法、照章纳税的好带头人。三是协助市工商联进一步贯彻中央[1991]15号文件精神,成立了东营市总商会,建立了工商联党组,加强了自身建设。
加强了海外统战工作。一是对与东营有联系的外籍海外朋友30多人加强了联系。为扩大宣传,编辑了《东营市海外联谊会专辑》。二是海联会会长刘存吉亲自走访联络海外有影响、有经济实力的高层次人士,接待丁西班牙何秋华小姐来东营市合作,兴建了衬衣厂、羊毛衫厂。三是积极做好“三引进”工作。到目前为止,海联会成员直接或间接引进外资项目50多个,合同外资达900万美元,引进技术7项。
民族宗教工作得到进——步重视和加强。一是会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山东省民族工作条例》,把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勤劳致富作为重点抓好抓实。二是大力加强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宣传教育,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省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对宗教活动点进行整顿,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三是加强对宗教界代表人士和中青年爱国宗教神职人员的培养和教育。年内两次与宗教界有影响的代表人士进行走访座谈。四是对全市宗教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写出了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宗教工作调查报告。
统战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取得成绩。一是召开了市直部门的统战宣传、理论研究联席会议。一年来共召开各种统战工作会议89次,制发文件135件,简报85期,组织撰写调查报告、理论文章156篇,为市级以上报刊、电台、电视台投递稿件32篇,采用28篇。二是充分利用党校阵地抓好培训学习,领导带头,科室长参与,分别到市委党校县处级班、中青年干部班讲统战教育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研究,先后有13篇文章在市级、省级报刊上发表,有40多篇论文进行了交流。东营市统战理论研究会被评为优秀社团组织。四是扩大了《山东统一战线》的发行范围。由原来的统战口和党政机关扩大到企业、学校、乡镇党委委员、农村党支部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
(王方贵)

[党校工作] 1994年,市委党校按照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抓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按照大专体制的要求,健全了中层机构,配备了得力的领导干部,加强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二是结合实际创建新的教学体系,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体系组织教学,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体系。抓住一个主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突出6方面理论和知识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党史党建理论;文史知识;区域经济理论和省情、市情的学习。加强两个方面的研究:对东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研究,对新时期干部成长规律的研究。市委党校认真贯彻省委提出的“突出中心,强化主体,舒展两翼,两个延伸”的战略,形成了主体班次和非主体班次相结合,计划内班次和计划外班次相结合,学历班次和非学历班次相互促进的新的办学格局,充分发挥了一校多用的综合功能,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干部培训。全年举办主体班次10个,轮训培训党员领导干部543人;招收业余干部函授学员4800人,研究生16人;培训辽刊学员1691人。三是抓教学,促科研,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党校有30余人下基层搞调研活动,有23名教师随学员外出学习考察,部分教师到上级党校进修深造,科研论文国家级采登3篇、省级40篇、市级35篇。
(西日德)

[信访工作] 1994年,全市信访工作按照省、市领导的要求和目标管理标准,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共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705件次,处结率为98%。其中,来信533件,来访172起、363人次。按照中办、国办信访局和省信访局要求,上报查办结果的案件为3件,报结率为100%。省信访局控制进京上访指标为7起7人次,实际进京上访为2起2人次;进省上访20起25人次,较上年度下降了6%。全市全年无进京进省集体上访。来市集体上访的10起比上年度的17起,减少7起,下降41%。通过与上访老户签订责任状,有34户停访息诉,停访率为7l%。全年受理群众署名来信303件,实复221件,占应复信件的70%。全年向上级党委、政府和省信访局提供信息81条,被采用69条,采用率为85%。向省级、市级报刊、电台投稿11篇,省级采用3篇,市级采用5篇。其中,1篇获省级征文一等奖。全市通过开展创建“三无”乡镇活动,有85%以上的乡镇达到了“三无”标准。全市有404人参加了信访干部培训班,提高了广大信访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
(曹国之)

[保密工作]1994年,市保密局被省委保密委员会评为全省保密工作先进集体,广饶县、垦利县保密局被评为全省保密工作先进单位,郭学兰等6人被授予全省保密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深入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全民的保密意识有了新的提高。以传达中央14号文件精神为契机,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保密工作的意见》。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保密宣传教育。1994年全市在各级党校干部培训班上增设保密课32个课时,培训715人次;举办纪念《保密法》颁布六周年保密知识电视竞赛1场次;举办应知应会答卷活动1次,发放试题12000份;举办“保密在我心中”等座谈会5场次;播放保密教育录像片810场次;展出宣传板报1250块;市、区县电视台政播出领导关于保密工作讲话8次。通过开展保密宣传活动,逐步培养形成了自觉遵守《保密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保密工作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密的轨道。对市直71个接到保密范围的单位,进行了定密指导、检查、验收工作,确定产生和可能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共计384项。对全市新闻出版有关部门执行《新闻出版保密规定》情况进行了检查,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在全省专项检查中得到好评。会同工商、公安部门对全市130多个印刷、复印厂(所)进行了规范化注册登记,并对9家国家秘密定点复制单位,执行定点复制制度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配合省国家保密局、安全厅对市党政电话保密专网进行了技术检测,提出了整改意见。
寓保密管理于为各项业务工作服务之中。在对外提供资料、对内加强企业保密管理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全市共办理出境资料审查8起,为中外商提供资料审查86起,为企业健全保密制度120余条,对涉及科技秘密的车间、工序采取保密措施12条。县区保密工作机构得到了理顺和加强,充分发挥保密工作部门既是党委参谋助手,又是政府职能机构的作用。
(张国忠)
[党史资料征集研究] 1994年,党史工作立足为经济建设服务,发掘利用社会主义时期党史“宝藏”,取得了明显成果。(一)编辑出版了《中共东营党史大事记》。《中共东营党史大事记》一书,是省委党史研究室指定编写的史书,以记载东营市的政治、经济和党的建设为主,同时反映了建市以来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重大成果。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市委书记李殿魁对该书的出版非常重视,曾两次召集编审领导小组成员开会,进行审定和修改工作。(二)完成了《渤海怒涛》一书的编辑出版任务。《渤海怒涛》一书,是反映东营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书籍,主要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东营革命老区的战斗故事。故事情节真实、动人,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是对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该书由市委书记李殿魁作序,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庆黎,市委副书记陈锡山、市人大主任刘怿等分别为该书题了词。全书30万字,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出版社出版。(三)编辑出版两期《东营党史》,计15万字。该书设有理论专栏及老干部回忆录、党史人物和党史信息栏目。(四)广泛开展了理论研讨活动。召开了东营市中共党史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市委副书记陈锡山当选为会长。会议审议通过了本会章程,与会人员听取了党史委副主任、学会常务副会长王墨泉作的工作报告;举办了理论研讨会。并向省理论研讨会推荐优秀论文。(五)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党史资料的征编工作。制定了“中共东营市党史三年工作规划”(1994年至1996年);制定了《爱国义举故事》、《新时期山东农村的变革》、《中共东营市企事业组织史资料》等书的撰写实施方案;组员对有关史料进行调查;征集专题资料20多万字、照片10余幅、部分录音录像等,为编辑东营地方党史资料奠定了基础。
(丁月照)

[市直机关党工委工作] 市直机关党工委,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市委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实际加强了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1、狠抓了机关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一是认真抓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学习。结合上党课,举办专题讨论会,深化、系统了教育内容,从更高的角度和更深的层次,认识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意义。二是认真抓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确定了17个调研课题,在基层党组织中掀起了调研活动的热潮。六至七月在市直机关开展了市场经济与党的建设学习竞赛活动,八月份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促进了机关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七一”前夕,组织了市直机关庆“七一”主题党课,市委书记李殿魁作了题为《塑造新时期共产党员新形象》的报告,在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三是认真抓了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专门下发文件,对深入学习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并及时召开了由各机关党委书记参加的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四是狠抓了党员电化教育。制定下发了《1994年市直机关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要点》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党员电化教育的意见》,健全电教组织机构,建立了“两簿一册”工作制度,创办了《电教简讯》。10月份先后组织召开市直机关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会议和现场会。与市委电教中心、市卫生局联合摄制了优秀共产党员陈小仙事迹专题片《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省委组织部已向全省党组织发放2000多部录相带。建立电教工作站25个,播放点128个,配备电教工作人员265名,购置电教设备放像机169台,电视机18台,摄像机11部,建立电教室153个。购置电教片240部,播放720场次,受教育人数达49800人次。五是积极开展了党建工作宣传活动。“七一”前后,在东营电视台开展了“基层党建之光”系列报道活动,集中宣传了4个先进党组织的事迹,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党工委在市级以上新闻单位发表、播放稿件56件(次)。其中,在市级刊物上发表党建工作宣传文章18篇。
2、狠抓了机关党的组织建设。新建党的基层组织27个,其中党委1个,总支5个,支部21个。市直基层党组织改选换届40个,其中总支5个,支部35个。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按时改选换届率达到85%以上。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党务干部200名,其中专职党务干部9名,妇女干部5名。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了对专、兼职党务干部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提高了党务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举办了由300余人参加的市直机关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利用3天时间进行了以党的基本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坚持对入党积极分子要由两名正式党员专门培养和填写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的规定,把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在先进模范人物和优秀的厂长(经理)及一线工人上。新党员中,各类先进模范人物占90%以上,优秀厂长(经理)及一线工人占企业发展党员的85%以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70名,占33.3%;35岁以下的120名,占57%。全年共发展新党员210名,比去年增长31.3%。审批预备党员转正173名,延长了一名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有5人因不符合党员条件没被吸收。认真开展“双争一促”活动。在市直机关党建会上对评出的40个先进党组织和76名优秀共产党员进行了表彰。
3、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了机关纪检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继续抓好中纪委二、三次全会精神的学习。深入进行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政建设教育,认真抓好干部廉洁自律的教育,并配合有关部门对市直机关的“三清一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在春节期间,专门下发了《关于春节期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通知》,对狠刹吃请送礼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加强调查研究,对市直有关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走访,在市直机关范围内聘请了79名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检查员。年内共受理人民群众来信15件次,办结率100%。共查处违纪案件2起,结案2起,处结率为100%。
4、加强工、青、妇组织建设,发挥群众组织作用。认真抓了工、青、妇组织的建立健全和改选换届。新建立基层工会3个,调整换届基层工会8个,新建团支部4个,调整改选支政部11个。并对8个巾帼建功领导小组、61名先进个人和36户五好家庭进行了表彰。开展了适合工、青、妇特点的有益活动。工会工委组织了对特困党员送温暖救济活动、纪念新《工会法》颁布实施两周年活动、开展了主人翁与市场经济知识竞赛活动、合理化建议活动,抓好《劳动法》的学习宣传、与市体委联合开展乒乓球、篮球、象棋比赛等。团工委认真抓了“推优”工作、植树造林活动、学雷锋奉献日活动、向徐洪刚和身边先进模范人物学习活动、希望工程募捐活动、“五四”青年节活
动、新税法学习活动及“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等。妇工委组织了市直机关“黄河口新苗”评选活动、捐赠图书玩具活动、争创“五好家庭”活动、“八五”巾帼建功竞赛活动及省妇女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的学习贯彻活动、庆“三八”节活动、迎接95世界第四次妇女大会的宣传活动等。
5、部署了以“一学三整顿”为核心的城市社教活动。组织开展了“双增双节”活动。组织了市直机关的募集衣被和向残疾人的募捐活动。协同市民政局组织了为灾区募集衣被和捐款活动,市和油田共捐赠衣被30多万件。配合团委募集希望工程资金20万元。认真抓了东城的社会治安综合理工作。集中看管了机动车辆,建立了义务联防队和专业联防队,破获了一批治安案件,改善了东城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认真抓了人武工作,完成了1994年市直机关的征兵任务。
(马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