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rec=61&run=13

种植业

[粮食生产] 199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25.17万亩,总产达到87.5万吨。入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及早行动,开展苗情调查和普查,搞好水源和机械调动,抓住春季黄河水情好的有利时机,突出抓了麦田春灌、追肥、镇压等春季管理工作,促进了全市麦田的转化升级和平衡发展,为夺取小麦丰收打下基础。进入小麦生长中后期,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实行分类指导,强化中后期肥水、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并改变传统习惯,实施蜡熟期收获,使夏粮再获丰收,总产达41.49万吨。秋作物是全市农业生产的大头,也是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的重头戏。由于持续严重干旱,黄河长时间断流,秋作物的夏种工作遇到了前所末有的困难。各级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牢固树立“夏秋并重,以夏促秋”的思想,打破常规,坚持抗旱“双保”。进入6月下旬及7月上旬,抓住普降喜雨、旱情缓解和黄河水情好转的有利时机,突击抢时播种和扩种,扩种大豆20余万亩。秋粮总产实现了46.01万吨,特别是大豆,播种面积94.42万亩,总产达13.81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柳宝旺)

[棉花生产] 1994年,棉花生产扭转了连续两年严重减产滑坡的形势,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市棉花种植面积63.99万亩,单产皮棉35.8公斤,总产皮棉22900吨,向国家交售皮棉27.13万担。单产、总产、交售量分别比1992、1993年两年的平均值增长45.82%、39.86%、110.23%。植棉效益是近几年最好的一年。据全市692户棉农抽样调查,亩平均收入840.60元,亩成本245.40元,亩纯收入5 9 5.20元,亩纯收入比1 9 9 3年增加238.50元,提高66.86%。棉农户均收入2261.76元,人均收入471.20元。棉花生产的恢复,为实施“三百”富民工程奠定了基础,仅棉花生产一项农民人均增收78.00元,完成棉花应增收任务指标的130%。
规模种植得到发展。1994年,植棉面积2万亩以上的乡镇有8个,1万亩以上的15个。交售皮棉2万担以上的乡镇有3个,1万担以上的有5个。植棉20亩以上、交售籽棉万斤以上的大户34个。其中广北农场三分场五队于胜祥植棉136亩,交售籽棉3.13万斤,纯收入3.65万元,人均纯收入1.825万元,是全市第一植棉状元,受到省政府表彰。垦利县郝家乡前岳村岳福春植棉20亩,亩纯收入1300元,是全市科技植棉创高产的先进典型。在全省棉花工作会议上,东营市有11名植棉先进个人受到省政府表彰。
科技植棉成效显著。1994年推广棉花化调技术面积32万亩,占播种面积的50%;地膜覆盖面积61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5.3%;良种推广应用面积38.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60.2%;良种繁育面积2.0万亩,繁育中12—49等优良品种240万公斤。对棉铃虫实行了全程综合防治,各代棉铃虫均未造成明显危害,对棉花生产的恢复起到了关键作用。
植棉政策深入人心。为推动全年棉花生产的开展,市政府制定了6条扶持棉花生产的优惠政策,提供了在组织领导、资金、物资供应等方面的可靠保障,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农民的植棉积极性。
(乔文奎 范传法)

[蔬菜生产] 1994年,全市蔬菜生产发展较快,栽培面积、产量和效益均达历史最高水平。全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14288公顷,总产量60799吨,总产值30455万元,纯收入1751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25.6%、25.5%和24.7%,仅此一项全市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力口28.9元。
通过推广棚菜栽培综合配套新技术,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工作,促进了塑料大棚蔬菜面积翻番,产量、效益大幅度提高,品种也由单一的黄瓜发展到西红柿、茄子、辣椒、西葫芦、菜花、芸豆、食用菌等多种蔬菜,1994年底,全市塑料大棚达22822个,面积16093亩,亩产量7750公斤,亩产值897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4.5%、100.5%、29.2%和49.6%。
扩大名特优稀产品面积,形成规模优势和商品优势。以明集乡为中心发展芦笋生产,推广高产优质绿芦笋,增加创汇收入。1994年芦笋面积20805亩,采笋面积15000亩,总产量3750吨,创汇3000万元;以大码头、西刘桥乡为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棉籽皮)优势,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推广金针菇、香菇、灵芝、黑木耳等名贵品种栽培技术,增加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全年总产500多万公斤,纯收入400万元。
(王文芬)

[3个吨粮乡镇建成并通过省、市验收] 吨粮乡镇建设项目是1991年省政府规划,省农业厅、省财政厅下达的全省建成百个吨粮乡镇建设项目,东营市由广饶县的李鹊乡、石村镇、小张乡承担。项目实施3年,1994年结束,3乡镇圆满完成了项目合同指标,耕亩生产能力达到吨粮水平。
李鹊乡:1991年粮食耕亩单产980公斤,总产2028.6万公斤。1992年一步到位,
单产达吨粮指标。三年来,连续实现亩产吨粮。1994年耕亩单产1080.5公斤,比1991年增产10.25%;总产2269.1万公斤,比1991年总产增加240.5万公斤。三年来累计亩增151.5公斤,累计增加总产406.4万公斤,按1994年市场小麦、玉米的混合价1.18元/公斤计(下同),总增产值479.55万元。
石村镇:1991年粮食耕亩单产946公斤,总产1844.7万公斤。1992年一步到位,
单产达吨粮指标,三年来,连续实现亩产吨粮。1994年耕亩单产1012.2公斤,比1991年单产亩增6 6.2公斤,增产7%;总产2121.66万公斤,比1991年总产增加277万公斤。三年来累计亩增237.2公斤,累计增加总产761.5万公斤,总增产值898.57万元。
小张乡:1991年粮食耕亩单产931公斤,总产2354.77公斤。1992年由于秋季受到干旱影响,年耕亩单产只有901公斤,比1991年亩减30公斤。1993年该乡粮食生产大幅度增产,单产980.4公斤,比1991年亩增49.4公斤,增产5.31%;总产2617.7万公斤,比1991年总增粮食263万公斤。1994年耕亩单产1017.1公斤,比1991年亩增8.61公斤,增产9.24%;总产2715,66万公斤,比1991年总增粮食360.96万公斤。三年来累计亩增105.5公斤,累计增加总产620.36万公斤,总增产值732.02万元。
(鞠明庆)

[黄河三角洲夏大豆丰产技术开发项目通过验收并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黄河三角洲
夏大豆丰产技术开发试验课题,是东营市科委1991年初下达,东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承担,广饶县农牧局、垦利县农牧局、利津县农牧局协作实施的中试项目,该课题是建市以来科委下达的最大农业开发试验项目,1991年至1993年完成。开发面积为10万亩,分布在花官乡、丁庄镇、明集乡、大赵乡、西宋乡、建林乡、新安乡,开发区共辖3县的7个乡镇。三年来,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实行科、物、政三结合,集团承包推广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配套新技术,圆满完成了课题规定的各项内容指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于1995年3月被评为1994年度东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该项目在基础条件差、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情况下,经过三年的开发试验,到1993年,10万亩开发田平均亩产达到150.6公斤,比开发前三年平均亩增65.6公斤,增长77.2%;其中0.5万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182.5公斤,比开发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97.5公斤,增长114.7%,超额完成合同指标。三年累计项目区增产大豆11546.29吨,增产值1962.8万元。同时针对当地的特点,研究组装了更新品种、早播全苗、合理密植及化学除草为中心的夏大豆高产配套技术,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迅速推广,带动了全市的大豆生产,1994年全市80多亩大豆,平均亩产达140公斤,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魏志顺)

[棉铃虫综合防治] 根据病虫害年度监测,1994年东营市棉铃虫为大发生年,发生程度为5级。全市植保系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突出搞好虫情测报,狠抓措施落实,适时科学防治,达到了经济、安全、高效,棉铃虫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共减少棉花损失9711.4吨。
1994年,按照“工作安排要早于去年,防治措施要强于去年,防治效果要好于去年,防治成本要低于去年,棉花单产要高于去年,棉农收入要多于去年”的要求,制定并全面组织实施了《全市棉铃虫综合防治工程》。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测报体系,提高预报准确率。全市新建和增设病虫测报点7处,建立了以市植保站为中心,以县(区)植保站为桥梁,乡(镇)服务站为基点的测报网络,使虫情信息传递更及时,虫情预报更准确,全市棉铃虫预报准确率达到了96.2%,在全省名列前茅,为指导全市科学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据。二是搞好组织协调,扩大统一防治。为了克服以往植棉户分散防治费工费时、投入大、防效差的缺点,把统一防治、联防联治、群防群治作为提高防治效果的重要措施,采取“技、物、政”相结合的形式,实行“五个统一”,全民动员,打防治棉铃虫的人民战争。坚持人工捕捉与机械防治相结合,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4次棉铃虫防治战役。全市建立机防队29个,植保专业队38个,全市平均亩防治成本降低24.5元,防治效果提高21.6%。三是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开展了农药质量监测,引进、试验和开发农药新品种20余种,筛选出了优质高效对路农药8种。同时,与省内外农药生产厂家、全省植保部门建立松散型联合体,技术服务与物资服务相结合,使生产要素得到了优化配置和组合,向棉农提供全方位系列化服务。
(柳宝旺)

[科技植棉高产高效典型一岳福春] 垦利县郝家乡农民岳福春,1994年承包棉田20亩,
平均亩单产高达542斤,折皮棉100.3公斤,亩纯收入1300元,人均纯收入仅棉花一项即达6200元,成为全市单产和亩效益最高的植棉状元。岳福春提高单产的关键是依靠科技。他根据多年的植棉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特别是棉田大多是盐碱地的现状,模索出一套以地膜覆盖为主、适合盐碱地植棉的综合配套实用技术。
1、选用良种,搞好种子处理。选用坐桃多、产量高的良种鲁棉11,严格选种晒种,并用多菌灵和呋喃丹进行药剂拌种防苗病和地下害虫。2、土壤准备。大水压碱,亩灌水500立方米,降低了土壤含盐量;施足底肥,亩施土杂肥3500公斤,碳铵和过磷酸钙各50公斤。3、确保一播全苗。全部采用地膜覆盖,保墒提温,备好预备苗,对缺苗断垄地块及时补齐,确保棉苗早、全、齐、匀、壮。4、化学调控。初花期亩喷助壮素6—8ML,盛花期8—12ML,株高80—90公分,株形紧凑呈塔形,结铃集中,成熟早,霜前花率达92%。5、科学整技。7月25日前全部打顶完毕,8月15日前去掉全部边心,8月25日前去掉全部无效花蕾。6、综合防治棉铃虫。做到准、稳、狠,达到防治指标时开始用药,适时轮换用药品种,充分发挥机动喷雾的优势,四面打透,狠治二、三代棉铃虫,降低了残留基数,四代只需用2遍药,适当混配用药。
岳福春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降低了成本,减轻了劳动强度,亩成本平均170元,效益显著,连续多年被评为市“植棉状元”和“科技植棉大户”,多次作为普及农业科技的报告团成员,向棉农传授科技知识和丰产技术,为推动全市棉花生产做出了贡献。
(乔文奎 苏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