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统计公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rec=165&run=13

1994年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
的 统 计 公 报

1994年是东营市难忘的改革之年、发展之年、稳定之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竺千产,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二十字方针总揽全局,大力推进各项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使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经济总量又上新的台阶。据初步计算,1994年东营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92亿元,比上年净增66亿元,增速为19.1%;农业总产值158.7亿元,增长5.6%,其中地方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0.9亿元,增长25.4%。
一、农林牧渔业
1994年,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双高一优”农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达到21.2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0%。
农业产值117781万元,比上年增长13.0%。粮食产量在面积减少的情况下仍有所增长;棉花生产扭转多年下滑局面。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品 名 1994年 比上年±%
1、粮食总产量 874934吨 0.2
其中:小麦 412256吨 -3.6
玉米 241406吨 5.1
大豆 138084吨 27.4
稻谷 49662吨 -30.9
2、棉花,总产量 22896吨 58.5
3、油料总产量 11268吨 72.8
4、蔬菜产量 530313吨 20.7
5、水果产量 29173吨 69.7

林业产值4094万元。全年造林面积18713公顷,增长8.6%,零星四旁植树448万株,本年新育苗面积1070公顷。
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创产值49781万元,增长43.0%。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头数全面增长。
品 名 1994年 比上年±%
1、肉类总产量 61337吨 51.2
其中:猪牛羊肉 40271吨 45.7
2、牛奶 3402吨 -0.4
3、禽蛋 43163吨 55.3
4、肉猪出栏 28.89万头 24.4
5、大牲畜年末存栏 27.73万头 33.0
6、猪年末存栏 26.9万头 31.0
7、羊年末存栏 54.87万只 84.4
二、工业
文献选辑
1994年,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工业战线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保证重点建设,增加技术改造力度,强化企业管理,走内涵和外延并重的路子,保持了增量增效。全年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374309万元,增长3.7%,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1180899万元,下降1.6%,村级村以上工业总产值193410万元,增长54.5%。地方工业总产值496520万元,增长27.9%。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各种经济类型的工业有升有降,非国有企业产值所占的比重提高。在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中,全民所有制工业总产值949652万元,下降6.2%,集体所有制工业总产值197995万元,增长24.6%,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总产值33252万元,增长18.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172845万元,增长12.1%;重工业产值1008054万元,下降3.6%。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品 名 1994年 比上年土%
原 油 3090万吨 —5.5
天然气 13.07亿立方米 —4.6
原 盐 25.94万吨 —23.4
发电量 207973万千瓦小时 63.6
食用植物油 11200吨 93.1
饮料酒 0.41、万吨 —42.3
其中:白酒 0.24万吨 60.0
啤酒 0.17万吨 —69.6
配混合饲料 7.91万吨 299.5
纱 9039吨 0.9
其中:棉纱 9039吨 0.9
布 2433万米 130.2
其中:棉布 2265万米 186.0
化纤布 168万米
麻袋 108.3万条 — 1.0
服 装 98.4万件 23.9
家具 4.3万件 —50.2
机制纸及纸板 49327吨 31.9
汽 油 12.59万吨 —14.9
柴 油 20.9万吨 —8.3
合成氨 1.16万吨 —33.0
农用化肥 0.76万吨 —28.9
水 泥 1.46万吨
原油加工量 100.62万吨 7.9

产销衔接进一步好转,经济效益回升。1994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销售产值2445640万元,比上年下降0.8%,实现利税257474万元,扭转了去年的亏损局面。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8.73%,增长0.61个百分点,基本地方工业为89.65%,下降0.73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1994年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加,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9126万元,比历史最高年份九三年增长23.6%。在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231853万元,增长26.8%;更新改造投资155086万元,增长19.6%,其它投资403915万元,增长20.5%;房地产开发投资10939万元,增长39.4%;农村集体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30679万元,降低3.5%。
重点建设得以加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市里年初确定办好的“八件实事”已胜利完成。PVC管材加工项目,已动工建设;5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土建工程完成70%以上;市自来水厂已完成蓄水库及沉沙工程,市商检大楼、东城贸易中心一期工程、万门程控扩容工程、北区锅炉改造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广饶县220KV变电站和沙营110KV变电站二期工程均已进入运行阶段;西城燕山路、五台山路拓宽改造工程已全线通车;东红路黄河大桥至东营港一级汽车专用线累计完成工作量2.2亿元,路基全部完工;东营港3X3000吨码头已正式开工建设;海河小区安居工程提前一年竣工。
建筑业加快发展,效益稳步提高,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和建筑施工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业生产发展明显加快,全年县及县以上全民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产值152555万元,增长50.4%;全员劳动生产率51408元/人,增长32.8%。
四、国内外贸易业
国内市场繁荣活跃,商品销售继续增长。1994年流通领域大力推行国有民营、公有私营和资产经营承包制,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商品销售。全年社会消费晶零售额289740万元,增长30.0%,其中国有经济完成90915万元,下降7.3%,集体经济完成41999万元,下降0.7%,其他经济完成156826万元,增长90.1%。个体和私营经济成分明显加大。
城乡集市贸易活跃。全市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19525万元,增长18.0%。对外经贸取得新的成就,全年合同利用外资467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00万美元。外贸出口商品供货总值实现253179万元,增长39.1%。其中工业晶232817万元,增长39.3%;农副产品20362万元,增长36.9%。
五、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有新的发展。1994年,全市加强了各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输能力提高。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174.3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40.2公里。全年地方公路货运量1357.9万吨,货运周转量142246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45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8769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到8405万元,比上年增长52.7%,累计发行报刊835.6万份,信函960.5万件,国际港澳电话业务达到48131张,截止到年末,市话已达到57803户,农话2677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62.5%、29.1%。
六、财政、金融业
1994年全市财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1322万元,增长31.5%。两税收入136940.8万元,增长61.8%。地方财政支出56104万元,增长13,3%。
金融形势较为平稳。截止到年末,全市银行、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795847万元,比年初增加297290万元,增长58.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96904万元,增长66.3%。各项贷款余额746818万元,比年初增加116800万元,增长18.6%,按新口径统计全年货币净投放175052万元。保险事业有新的发展。承保总额达到了92.47亿元。全年保险业务收入12132万元,增长6.4%;保险业务支出7124万元,减少19.6%,其中赔款4928万元,赔付率为53.3%,比上年降低12.7个百分点。
七、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市取得市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225项,其中有29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158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励181项;专利申请量105项,授权?3项;有37项成果在全国和国际上参展,获国际金奖1项,银奖3项,国家发明奖2项,银奖3项,铜奖12项;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88522人,比上年增长8.57%。其中高级职称4344人,中级职称19678人,每万人口中技术人员达到547人。
科技经费投入增加。全市用于科技开发的经费投入达到1.25亿元,其中政府拨款470.83万元,比上年增长27.45%。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70项,增加31.08%。“黄河三角洲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被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和第一批优先项目计划,“延长黄河口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列入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
技术市场稳步发展,基层科技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市技术贸易机构达到372家,从事技术贸易的专兼职科技人员达1.3万人,其中有196人获得《技术经纪人资格证书》。全市厂办科研机构发展到63家,从业人员803人;运用高新技术成果44项,开展新产品114个。县及县以下科技推广服务机构达505个,从事科技服务人员达2225人,组成技术承包集团36个,培育科技示范点926个,评定农民技术人员10733人。
八、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教育工作坚持“教育立市、科技兴业”的战略方针,认真贯彻《教师法》,以抓大事、抓重点,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继续巩固提高。全市有小学689所,招生34610人,在校生达到14965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分别达到99.2%、97.2%。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2%。幼儿教育进一步发展。全市幼儿园达1174所,在园幼儿数达到55686人,幼儿教职工达到4559人,专任教师2927人。
——中等教育稳步发展。全市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招生17867人。在校生达到28558人,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59.4%;普通高中现有29所,招生6464人,在校生19556人,比上年增加416人,初中现有142所,招生29764人,比上年增加2727人,在校生104106人。
——成人教育发展势头良好。现有成人高校4所,招生2660人,在校生7615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发展到8所,招生3338人,在校生5336人,教职工536人,专任教师237人。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全年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招生2608人。在校生8374,教职工3689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人。
文化文艺事业繁荣兴旺。1994年末,全市拥有电影放映单位351个,专业文艺表演团体4个;广播电台3座,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台4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64个,其中医院81处,门诊部260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779人,其中医生3642人,共拥有医疗床位5640张。卫生防疫和医疗保健工作有了新的提高。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1994年,我市运动员共取得省及省级以上金牌13枚,银牌24枚,铜牌29枚。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
九、物价和人民生活
市场物价涨幅偏高。1994年,市区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24.4%,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26.6%,分别比上年上升13.1个百分点和12.4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类上升28.3%,衣着类上升32.9%,家庭设备及用品上升19.1%,医疗保健类上升7.7%,交通和通讯工具上升9.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升17.8%,居住类上升101.2%,服务项目上升11.8%。集市贸易价格指数上升28.7%。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据城乡居民住户抽样调查:1994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用收入4446元,比上年增长36.6%,其中地方城市居民生活费用收入332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5元,比上年增长48.0%,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增长18.0%。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截止94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11.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19.1平方米。
城乡居民耐用消费晶继续增加。每百户城乡居民拥有耐用消费品如下:
城 镇 农 村
电视机(部) 116 93
其中:彩电 102 13
电冰箱(台) 97 3
洗衣机(台) 86 8
收录机(台) 66 18
电风扇(台) 211 117
照相机(架) 47 1
摩托车(辆) 5 7
职工队伍稳定,工资水平提高。全市年末职工人数达到349138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270571人。全年职工工资总额188249万元,比上年增长35.7%;职工平均工资收入5524元,增长44.4%,其中地方职工平均工资收入3014元,增长21.0%。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正在形成。全市有乡镇敬老院54处,集中供养1300人,分散供养1700人,其中18处敬老院跨入“省文明敬老院”行列。到年末,全市社会福利企业138个,实现产值2亿元,利税2686万元。
十、人口
据公安部门及市人口调查队统计:全市年末总人口162114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9048人;全年人口出生率8.53蜘,死亡率5.11‰,人口自然增长率3.42‰。计划生育成效显著,全市计划生育率98.8%,晚婚率为98.9%。
注:公报所列指标部分为快报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