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rec=143&run=13

垦利县

中共县委书记:刘玉祥
副 书 记:赵立祥 张日震 陈光华(挂职)
中共县纪委书记:毕学顺
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金星 尹文昌
副主任:王长法 刘吉平 李金章 徐菊三(女) 盖承福 边花田
县 长:赵立祥
县 长:赵福恩 王福昌 王克文 徐广增 王广州(挂职) 王积众(挂职)
王孝义(挂职) 刘敬东(挂职) 杨 峰(挂职)
政协主席:王永德
副 主 席:盖建忠 赵增喜 王爱华 刘五梅(女) 刘立群

垦利镇
党委书记:李金合
镇 长:邓 镇
胜坨镇
党委书记:王秀华
镇 长:李春明
郝家镇
党委书记:胡永亮
镇 长:王建华
高盖镇
党委书记:韩建华
镇 长:韩建华
胜利乡
党委书记:徐奎荣
乡 长:刘国干
宁海乡
党委书记:宋建明
乡 长:曲同德
董集乡
党委书记:盖乃焕
乡 长:徐云峰
永安乡
党委书记:王振环
乡 长:万殿奎
新安乡
党委书记:崔洪印
乡 长:张茂林
西宋乡
党委书记:王树坦
乡 长:侯传伦
建林乡
党委书记:张增新
乡 长:王广怀
下镇乡
党委书记:温永革
乡 长:郭德义
垦东办事处
党委书记、主任:崔炳成
红光渔业社
党委书记、主任:黄银良

[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1994年,垦利县国民生产总值6.23亿元,比上年增长31.1%;社会总产值实现16.6亿元,增长43.1%;工农业总产值完成9.了8亿元,增长36.7%;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32亿元,增长20%。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12元,比上年增加437元。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6.57亿元,比上年增长43%;工业销售产值4.63亿元,增长38%。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8亿元,增长78.1%;实现利润2298万元,增长1.7%。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11.8亿元,增长46.2%;其中工业产值4.72亿元,增长54%;乡村两级企业实现利税6522.1万元,增长49%。全县在建或竣工各类技改和新上项目109项,总投资15906.9万元,已完工项目94项,完成投资9979.2万元。全县农业总产值3.21亿元,比上年增长25.2%,粮食总产12.51万吨,比上年增长3%。大牲畜存栏6.22万头,羊存栏11. 4万只,生猪存栏3.14万头,家禽105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38%、92%、19%和101%;肉类总产量8262吨,比上年增长69.8%;蛋类总产量5528吨,增长71%。水产品总量15395吨,增长18.4%。全年造林4.53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21.8万亩,四旁植树86万株,顺利通过了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和全省灭荒检查验收。果品产量60万公斤,增长27.2%。“双高一优”农业,取得显著成效。全县新增藕田7500亩,总面积1.5万亩;蔬菜大棚1518个;新增经济林4652亩,种植甘草5000亩,淡水养鱼2.56万亩,其中精养鱼池1810亩,河蟹养殖1635亩。
财税工作成绩显著。“两税”征收入库2404万元,地方各项税收和其他收入完成
2513万元。全年实现财政收入4233万元,增长45,7%,“灶内”支出4156万元,比上年增长24.2%。全年社会消费晶零售总额22364万元,比上年增长16%。完成出口商品收购总值3422.2万元,增长110%。年末各项存款余额7298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43926万元,分别较年初增加30796万元和12651万元。
基本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大修公路15公里,新增公路18公里。干线公路率连续8年保持了100%,县乡公路好路率80%,连续两年夺得市级“公路杯”。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16100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1850万人公里。总供电量达6034千瓦时,邮电业务总量569.68万元,分别增长2.08%和69.7%。通讯能力不断提高,垦利至东营光缆传输工程和市话3000门程控护容改造工程准备就绪,全县实现乡乡开通自动电话,并入市话通网,无线寻呼和移动通信发展迅速。全年先后有胜坨、高盖、郝家三个乡撤乡设镇,小镇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县城建设“三大工程”进展较快。中兴路东延伸工程圆满完成,招待所宾馆楼9月交付使用;烈士陵园正在全面进行修建。
科技教育及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1994年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5项,其中2项填补了垦利县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空白;10项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5种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新开发科技产品17项,年新增产值5000多万元。全县有3个企业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业生长点,万达集团公司被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胜坨镇被列为全省26个“省级星火示范乡镇”之一。全县12个乡镇顺利通过了市政府的初等义务教育验收。乡镇卫生院改貌工作全面完成,胜坨镇等5个乡镇卫生院分级管理达到“一级甲等”水平。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29%。,计划生育率达98.5%。治安形势明显好转,爱国卫生运动,拥军优属等各项事业都有较快发展。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垦利县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深入。全县选择18个县属和乡镇企业进行改制试点,已有15家完成改制任务,注册资本5855万元,新增股本807万元,改制新企业运行良好。财税改革主要是适应新税制的要求,组建了国税、地税两局。金融改革,实现了农业银行与信用社的分离,成立了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计划投资、流通、社会保障、住房制度等项改革稳步推进。县政府积极组织有关单位和企业参加了青岛“小交会”等各种地区性招商引资活动,共签订了合资项目协议16个,协议外资额8276.5美元,合同利用外资634.3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9%和131%。全县11家“三资”企业开工生产,生产总值达到5382.8万元,完成出口产品总值61.4万美元。中外合资天利针织品有限公司从项目论证到投产,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并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东营新柏大漆家俱制品有限公司出口创汇11万多美元,产品深受韩国、台湾客商青睐,前景看好。黄河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进入全面启动阶段,各项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

[黄河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初具规模] 黄河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全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龙头,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进入全面启动阶段,形成了基本框架,被市确定为“东营开发综合试验区黄河口经济开发园”,并成立了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投资200万元配套建设了大桥公园游乐设施。区内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自动电话进区开通;在建的10栋住宅楼已有4栋交付使用,21栋商贸楼基本完成室内装修,商贸楼前沿路面硬化一期工程已经完成。目前,已销售住宅116套,商贸楼11栋。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东保汽修厂在区内落户,一批工业项目正在筹建和建设中,“筑巢引风”和“引凤筑巢”双重战略得到有效实施。区内企业已发展到17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4家,项目投资800余万美元,利用外资400多万美元,区内协议利用外资8500万美元。正在签订协议的合资企业7家,合同引进外资3000万美元,已到位资金48万美元。黄河口旅游项目又添新景,投资130万元的“黄河口”号气垫船已投入运营。

[炼油厂调整发展战略和产品结构成果显著]炼油厂强化管理措施,不断调整发展战略
和产品结构,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好成绩,发挥了较好的龙头带动作用。199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310万元,比上年增长22.43%,销售收入1,37亿元,创利税1966万元。新建黄河入海口酒厂,年生产优质白酒200吨,产值154万元,创利税53.1万元。新上节能项目6000千瓦热电厂一座;40万吨/年常减压改造项目已于10月份竣工投产,运转正常。2万吨/年气体分离及催化裂化项目已被省化工厅批复立项,正在建设中;投资1.5亿元的中外合资8000吨/年玻璃棉项目已批复立项,力争1995年完成土建施工任务。实现了管理投入双轮驱动,产值效益同步增长的目标。先后荣获“省级先进企业”、“东营市利税首强企业”称号;被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业厅列为32家重点骨干企业之一,成为东营市规模大、效益好的骨干企业,跨入了“中国50家最大石油加工企业”行列。1994年被省经委命名为“重合同守信誉企业”。

[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快速发展]该公司是在垦利县胜坨安装公司基础上组建
的,以质量赢得了信誉,占领并拓宽了油田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知识、重人才、重科技,敢冒风险,敢为人先,决策果断,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转换机制,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瞄准高科技,大胆投入,在建筑安装的基础上,先后新上了电磁线、纸包线、玻璃丝双包线、绝缘润滑油、无杆采油泵轴、泵壳、导条、端环、高合金精密铸造、镍磷涂镀、金属门窗、装饰装修等项目,迅速由单一劳务型转变为“工业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企业。四种产品分别填补了国内、省内空白。其中电磁线产品先后获国际、国内两项银奖、两项铜奖、农业部科技进步奖、省星火计划奖和新技术产品发明一等奖。研究的温芯盒树脂砂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申报了国家专利权。1994年,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资产5400万元,固定资产2180多万元,占地8.6万千方米,职工1060人,年创产值1.18亿元,利税1600万元的省级“中型企业”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市明星企业”、“市十强工业企业”、“市乡镇企业五十强”第二名。

[光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被列为全市“龙虎”企业之一] 该公司(前身是东营市石油化工设备厂)始建于1994年,拥有固定资产1000万元,流动资金1860万元,固定员工4600人,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总公司所属成员企业8个——东营市石油化工设备厂、垦利县石油机械厂、垦利制刷厂、垦东酒厂、垦利县振威化工实业公司、垦利县安装公司、垦利县联通物资供销公司、光明集团劳动服务公司。主要从事石油机械制造、压力容器制造、化工设备制造、化工产品、物资贸易、石油化工设备研究、工程设计、安装、咨询服务等。主导产品有:封隔器系列、压力容器系列、锅炉附机系列、暖气片系列、压敏胶系列,丁乙酯系列产品等,已基本形成了集石油化工设备、化工产品及研究、开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身的“一条龙”系列化生产经营服务体系,一跃成为全市“龙虎”企业之一,进入全市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行列。199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854万元,实现销售收入5631万元,创利税587.2万元。

[黄河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火炬精细化学工业公司成立] 垦利县黄河口经济技术开发区
火炬精细化学工业公司于1994年3月成立,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检测手段齐全,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国外先进技术和配方,产品质量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占地面积8518千方米,总投资280万元,设计能力年产HFZ系列特种沫粉料300吨,精细化学品500吨,产值5000万元,利税1500万元。

[新林村发挥优势抓畜牧] 新安乡新林村位于垦利县新安乡的东北部,背靠大汶流草场。全村70户,281口人,可耕地880亩。新林村充分发挥区位和牧草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引导群众利用草场,大力发展以养牛、养羊为主的畜牧生产,使群众很快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道路。1994年,新林村突出重点抓畜牧,经济收入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粮食总产64万斤,粮食总收入65.5万元,畜牧业总收入64.7万元。水产养殖、工副业总收入37.1万元,比上年增长91.4%;经济纯收入118.5万元,比上年增长93.8%;人均纯收入4219元,比上年增长95.3%;人均畜牧收入23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55%。目前,村里户户有存款,家家有电视,柏油公路横贯村内,90%的农产住上了砖瓦结构的新房,60%的农户拥有汽车或拖拉机。存栏羊1700只,存栏牛70头,存栏畜牧总价值78万元,成为垦利县的富裕村。

[全县开展向段德娥学习活动] 1994年12月22日,中共垦利县委、县人民政府隆重召
开段德娥事迹报告会,号召全县共产党员、人民群众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段德娥学习的活动。
段德娥是垦利县新安乡敬老院服务员。她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自1987年11月到新安乡敬老院工作以来,七年如一日,不怕脏,不怕累,扎扎实实地工作,用一名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把爱心奉献给了敬老院的老人们,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七年多来,经她赡养和救助过的老人和儿童达四十多位。她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谱写了新时期爱岗敬业、尊老爱幼的壮歌。近年来,她先后被评为省民政系统优秀服务员,市、县级“三八红旗手”等,是省红十字会员,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为表彰段德娥的模范事迹,1994年11月20日,中共垦利县委授予她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1月30日,中共垦利县委做出了开展向段德娥学习活动的决定。县内有关部门举办了各种报告会、座谈会,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渠道进行了大力宣传。从机关、学校、企业到农村迅速掀起了学习段德娥模范事迹的热潮,进一步推动了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
(赵启舜)

[乡镇概况] 垦利镇:位于县境中部,系县机关驻地。东邻永安、西宋乡,北倚黄河与利津县集贤乡隔河相望,西、西南与宁海乡、胜坨镇交界,南与高盖镇接壤。地势西高东低,系黄河冲积退海平原。黄河流经境内长达14公里,雄伟的胜利黄河大桥紧依镇政府北侧。有东(营)新(安)、东(营)孤(岛)和通往全县各乡(镇)的支线柏油路,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辖65个自然村,44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113平方公里。总人口3.92万人,其中非农业户口1.56万人(包括县直非农业户口人数)。人口出生率为10.7‰,自然增长率为4.6‰,计划生育率为97.2%。垦利镇是闻名全国并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各国的“黄河大米”主产地。1994年农业实现了小麦、大豆、杂粮种植各两万亩的宏伟目标。有耕地2818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818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00公顷,粮食总产13153吨;棉花播种140公顷,总产棉花128吨;蔬菜种植面积157公顷,总产3895吨。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现有油脂化工、石油机械、建筑安装、食品、酿造、汽车、拖拉机修配等30个门类。该镇生产的丙烯酸系列树脂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被列为省“火炬”项目,畅销省内外。年末,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达3627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753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121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3374万元(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403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35.8元。

胜坨镇:位于县境西部,本年度撤乡设镇,镇驻地坨庄。北与垦利镇、宁海乡接壤,西与胜利乡毗邻,南与董集乡及东营区交界,东与高盖镇、垦利镇相连。地势西高东低,多为沙质土壤。地下油气资源极为丰富,有油气井近2000口,是胜利油田的首采区和发祥地,垦(利)禹(城)公路横贯镇境,胜利油田生产作业路纵横交错,为全镇的工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镇总面积112.3平方公里,辖15个自然村,20个村民委员会。年末,全镇总人口19885人,其中农业户口19336人。人口出生率为7.5‰,自然增长率为0.3‰,计划生育率为97.3%。总耕地1802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800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51公顷,总产粮食9165吨;棉花播种面积446公顷,总产棉花27吨;蔬菜种植面积70公顷,总产2422吨。
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已形成建筑安装、石油、化工、机械加工、电工材料、精密铸造、皮革及皮革制品、农副产品加工等多门类企业群体。生产的产品,有5种填补省内外空白,并被省科委列为“星火计划”产品;1种获“全国七五星火计划产品博展会”银奖;2种获墨西哥“中国实用技术产品贸易展销会”银奖;1种被国家科委列为重点试制产品。2处企业被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生长点”,被农业部评为“全面质量管理达标”单位;4处企业被评为全市“五十强企业”;2处企业产值超亿元、利税过千万元,被命名为全市“十强企业”。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3441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035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811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2292万元(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443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11元。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县之冠,列全市第三,是全市“十强乡镇”之一,为市首批科技示范乡镇。

高盖镇:位于县境南部,本年度撤乡设镇。东与永安乡接壤,北与垦利镇毗邻,西与胜坨镇相连,南以六干与东营区胜利镇为界。总面积35.04平方公里。1991年镇政府驻地由高盖村迁至东营市泰山路东侧、胜利油田井下作业公司北部。境内地下油气资源丰富,油气井425口。驻有胜利油田二级机关2个,三级机关6个,是胜利油田油气主产区之一。依托油田优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目前全镇已形成塑料、化工、建材、农副业加工等乡镇企业新格局。六干渠、八干渠穿境而过,水利条件优越。藕、稻人均占有量居全县之冠,被誉为“鲁北小江南”。全镇辖18个自然村,12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7200人,其中农业户口5481人。人口出生率为千分之六。自然增长率为2.9‰,计划生育率为98.2%。总耕地面积895公顷,有效灌溉面积875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24公顷,总产粮食1230吨;蔬菜种植面积205公顷,总产蔬菜4550吨。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831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5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703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195万元(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91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69元。

郝家镇:位于县境最西南部,本年度撤乡设镇,镇驻地郝家村距县城22.5公里。西、北面与董集乡接壤,东、南部与东营区交界。辖2 9个自然村,2 8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62.14平方公里。境内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水利设施齐全。粮食单产、棉花总产、林木覆盖率均居全县之首。该镇发挥地处油田腹地之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骨干企业有建筑安装、中外合资大漆家俱厂、铝材厂、橡胶厂、综合厂等。大漆家俱厂的雕刻工艺晶远销全国各地及韩国等,年创汇11万美元。年末总人口17668人,其中农村户口17106人;人口出生率为6.6‰,自然增长率为一1.5瓶,计划生育率为98.3%。总耕地2259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233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35公顷,粮食总产12556吨;棉花播种面积1293公顷,棉花总产800吨;蔬菜种植面积261公顷,蔬菜总产2955吨。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1505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27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200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618万元(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1409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78元。

永安乡:位于县城东17.3公里处,北与西宋乡交界,东与下镇乡相连,西与高盖镇紧靠,南与东营区为邻。总面积127.22平方公里,辖30个自然村,28个村民委员会。乡政府驻地永安镇(原名:“八大组”)。境内有永(安)莘(县)公路、新(安)淄(博)公路。永丰河、溢洪河、六干渠、七干渠横贯乡境。东营飞机场座落在该乡十方里村东约1.5公里处。地势西高东低,系黄河泥沙淤积而成的退海平原。地下油气储量丰富。有油气井370余口。年末,总人口12126人,其中城镇户口543人;人口出生率为11.2‰,自然增长率为4.3蜘,计划生育率为98.5%。总耕地面积2499公顷,草场3333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800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70公顷,粮食总产9511吨。棉花播种面积307公顷,棉花总产30吨。蔬菜种植面积101公顷,蔬菜总产3126吨。该乡充分发挥当地草原优势,是全县首屈一指的畜牧大乡,仅此一项,人均纯增收500元。年末,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10242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09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537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750万元(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218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20元。

西宋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乡驻地西宋村,距县城15.1公里。北靠建林乡,东连永安、下镇乡,南与垦利镇交界,西邻黄河与利津县傅窝乡隔河相望。境内有18户引黄放淤闸、“五七”引黄闸、县稻改农场等县属单位。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辖43个自然村,37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6144人,其中农村户口15578人。人口出生率为11.9‰,自然增长率为4.24甄,计划生育率为99.5%。该乡水利设施基础差,长时间处于“家地是沙碱,滩地不保险”的状况,借助“两黄”开发优势,抓水治本,走上了“滩地创高产,家地改稻田”的路子,农业生产、多种经营、乡镇企业有较大发展。总耕地2842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200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51公顷,总产粮食10259吨;棉花播种面积354公顷,棉花总产109吨;蔬菜种植面积140公顷,总产蔬菜5743吨。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803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346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329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121万元(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185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7.01元。

宁海乡:位于县境西部,为现代黄河三角洲顶端。乡驻地原为宁海村,1978年迁至花台村。东接垦利镇,西南连胜利乡,南与胜坨镇为邻,西、北濒黄河与利津县隔河相望。地势西高东低,一马平川,地下油气资源丰富。境内有胜利油田胜采一矿、黄河南展泄洪闸、路庄虹吸工程。总面积63平方公里,辖18个自然村,19个村民委员会。全乡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行科学种田,狠抓农田水利建设,形成“东片稻谷飘香,西片粮棉成方,南片亩产吨粮”的格局,从而促进了乡镇企业、多种经营的较大发展。年末,全乡总人口20749人,其中农村户口20236人。人口出生率为9.0‰,自然增长率为2.6%,计划生育率为99.5%。总耕地面积2261公顷,有效灌溉面
积1733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52公顷,总产粮食11490吨;棉花播种面积28
公顷,总产棉花48吨;蔬菜种植面积120公顷,总产2250吨。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753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196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697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383万元(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1359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47元。

胜利乡:位于县城西南22.5公里处,乡驻地在胜利引黄闸南侧100米处房台上。南连董集乡,东、北部与宁海乡接壤,西靠黄河与利津县隔河对望。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辖20个村民委员会。全乡大部地域在黄河南展淤区内,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条件差。该乡以“两黄”农业开发为契机,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坚持治水改土为中心,以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双高一优”农业为主攻方向。沟、渠、林、路全面规划,旱、涝、沙、碱综合治理,使之成为垦利重点粮棉区和林果、蔬菜、淡水养殖生产基地之一。年末,全乡总人口12955人,其中农村户口12400人;人口出生率为9.6‰,自然增长率为0.7‰,计划生育率为98.4%。总耕地面积1551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551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14公顷,总产粮食8481吨;棉花播种面积444.3公顷,棉花总产150吨;蔬菜种植面积174公顷,蔬菜总产6597吨。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632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03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11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016万元(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135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0元。

下镇乡:位于县境最东部,东临渤海,北与新安、建林乡接壤,西与永安、西宋乡毗邻,南与东营区交界。辖28个自然村,25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157.49平方公里。全乡地势西高东低,系黄河淤积而成的退海之地。拥有海岸线32.5公里,滩涂面积居全县之首;草场8000公顷。海产捕捞与畜牧业发达。年末,全乡总人口9487人,其中农村户口9041人;人口出生率为10.1‰,自然增长率为5.6%,计划生育率为99%。总耕地面积3058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333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162公顷,总产粮食11004吨;棉花播种面积111公顷,棉花总产8吨;蔬菜种植面积132公顷,总产3395吨。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548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36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059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78万元(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66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28元。

新安乡:位于县境东北的黄河尾阊。乡驻地友林村,东濒渤海,西连建林乡,南与下镇乡接壤。这里地广人稀,气候适宜,自然资源丰富。是垦利县重点农、牧、渔业开发区之一。境内驻有黄河农场总场、市垦东灌溉所和黄河农场奶牛基地。总面积50.3平方公里。辖40个自然村,30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8614人,其中农村户口8084人。人口出生率为千分之九点零,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三点一,计划生育率为100%。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发展迅猛,现有建筑安装、植物胶厂、黄河口海产品加工、大汶流海产品购销四个骨干企业;年产3000吨的淀粉加工项目正在筹建中年末总耕地2083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333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85公顷,棉花总产55吨;蔬菜种植面积29公顷,蔬菜总产3420吨。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9042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23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88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821万元(含村及村以下工业总值141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21元。

建林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乡驻地护林村。东临渤海,西靠黄河与利津县隔河相望,北连河口区,南、西南、东南与下镇、西宋、新安三乡接壤。总面积622.3平方公里,辖57个自然村,33个村民委员会。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一团、胜利油田滨海采油六队、垦东水库、县良种场、县职业中专、黄河“五七”排灌所均在境内。境内黄河河段长28公里,小岛河流经乡境南部,水运、排灌条件良好。农业为乡支柱产业,盛产小麦、棉花、大豆、花生等。林木生产、平原绿化居全县之首。1992-1994年境内三万亩低产田进行了沟、渠、林、路、桥、涵、闸全面配套改造,改善了生产条件。年末,总人口1.70万人,其中农村户口1.6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千分之十一点五,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六点零,计划生育率为97.9%。总耕地面积3436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333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343公项,总产粮食17141吨;棉花播种面积400公顷,棉花总产59吨;蔬菜种植面积133公顷,总产蔬菜3034吨。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1446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73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9826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302万元(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401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68元。

董集乡:位于县境西南部,乡驻地董集村。东临东营区辛店镇,北靠胜利乡和胜坨镇,南、西南与郝家镇和东营区接壤,西倚黄河与利津县隔河相望,总面积64.5平方公里。打渔张总干渠和六干渠分别从境内西南、东北部穿过,排灌条件较好。全乡大力发展粮林间作、棉麦套种的“双高一优”农业,并建成以蔬菜为主,桑菜结合的大棚蔬菜,阳畦韭菜、芦笋和桑蚕四个基地,使农副业生产、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全乡辖36个自然村,33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1084人,其中农村户口20434人。人口出生率为6.1‰,自然增长率为一千分之一点七,计划生育率为98.5%。总耕地面积3112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733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816公顷,总产粮食10031吨;棉花播种面积939公顷,总产棉花176吨;蔬菜种植面积42公顷,总产蔬菜3305吨。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933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26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88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430万元(含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116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0元。
(刘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