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石油管理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1&rec=139&run=13

胜利石油管理局

[油田生产建设新成果] 1994年,胜利石油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东部油气田开发工作会议“纯东部、硬稳定”的战略方针,紧紧围绕1994年计划指标,战胜和克服老油田递减加快、部分油区治安秩序较差、黄河断流、资金紧张及电力矛盾异常突出等困难,使各项生产建设均取得新成果。
地震测线:完成三维地震1776平方千米,为年计划的118.4%;
钻井工程:完钻交井1816口,为年计划的99.6%,完成钻井进尺372.94万米,为年计划的98.2%;
井下作业:完成试油441层,为年计划的110%,完成作业交井3164口;
原油产量:完成3090.2万吨,为年指令计划的103%;
天然气工业产量:完成13.07亿立方米为年计划的93.4%;
油田注水;完成2.61亿立方米,为年计划的98%;
原油外销:完成2944万吨,为年计划的104.2%;
稠油加工:完成57万吨,为年计划的114%;
新增原油生产能力400万吨,为年计划的100%;
自营单位建安工作量:完成8.45亿元,为年计划的162.6%;
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上缴国家利税21.79亿元,比上年增长80.8%。

[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 进一步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1994年初,胜利石油管理局分三批完成了对52个二级单位和13个勘探项目组的内部承包合同签定,新的承包办法突出了效益指标,坚持工效挂钩,加大奖惩力度,定期考核兑现,效果显著,效益大增。
培育和规范油田内部市场。1994年,胜利石油管理局在组建10大专业市场的同时,
先后制定出台了9个专业市场的管理规定和7个专业市场的管理细则,并对钻井、基建、
运输、机修、作业等5个专业市场进行了资格审查和认证工作,实现了内部市场的宏观控制,强化了各专业市场的运作管理。勘探市场通过招标的三维地震1301.27平方千米,二维地震3801.4平方千米,化探570平方千米,中标价比定额节约子207万元。科技市场建立交易机构64个,有74个项目参加了石油行业交易,1994年总成交额达1930多万元。局第二届内部机修加工产品业务洽谈会签订合同36份,总成交额达1.5亿多元,比第一届订货会成交额增加2倍。开发未动用储量市场,全年完成23个区块的招标投标。
深化企业配套改革。1994年,胜利石油管理局进一步强化干部岗位资格培训和工人技术等级培训,做好制度的建立完善、基础资料的统计上报和工人技术鉴定三项基础工作,突出两个分开和解体“小而全”、职工总量控制和队伍分离、完善“三岗制”动态运行机制、全体干部实行易岗易薪和强化岗位工资的激励作用四个重点,使全局三项制度改革有较大进展和突破。全年职工总量控制在总公司下达的指标以内,增长幅度为1.9%,实行“三岗制”的职工人数达到181376人,全局干部实行聘任制人数达到52900人,占干部总数的98%。

[海上勘探开发新突破] 1994年3月,胜利石油管理局专门成立了海洋生产领导小组,
协调组织海洋生产建设各项工作的运行,采取行政干预与组织协调、监控、服务结合的生产运行机制,各项工作从严、从快、从优。同时,坚持走“油公司”的路子,把海洋石油开发公司推向“油老板”的地位。各参战单位积极配合协作,发扬“胜利精神”,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海洋勘探运用先进的油藏模拟和油藏描述等新技术,探明新增地质储量相当可观,埕北27、埕北253井试油均获高产油流,使埕岛油田含油面积进一步扩大。钻井生产过程中大胆应用了丛式钻井、抑制型钻井防塌液、抗冰隔水管等新技术,提高了钻井速度,缩短了建井周期。海上工程建设中,各单位密切合作,先后攻克10余项技术难关,接连取得建造和修复海上
移动式采油平台、固定式采油平台,敷设海底管线和海底电缆等重大突破,填补了我国极浅海区域建造海底管线的空白。全年新井投产达14口,组建采油平台4座,计量平台4座,新建产能20.5万吨。全年原油产量提前16天完成30万吨的年度计划,达到30.5万吨。

[5个增油30万吨工程成绩显著] 为落实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周永康副总经理提出的“5个增油30万吨工程”要求,胜利石油管理局在1993年底专门成立了5大项目组,从组织、人员、资金、技术、设备、材料等诸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把实施“5个增油30万吨工程”作为保证1994年原油生产任务完成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作为练内功、增效益、提高企业素质的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一年来,工会系统广泛发动群众,结合“潜力在哪里,办法在哪里”大讨论,各有关单位共同努力,“5个增油30万吨工程”取得可喜成果。其中,特殊政策修井,全年完成400口,开井300口,增油45万吨;减少维护性作业,提高油井利用率和采油时率,与1993年对比减少维护性作业4100井次,增油23万吨;堵水调剖技术在全油田大面积推广,全年现场施工油水井689口,累计增油36.6万吨,“东胜精攻公司”充分发挥油公司体制优势,全年原油产量达到30.2万吨。

[地面工程配套建设圆满完成任务] 1994年,基建战线以产能建设和系统配套建设为重点,加大改革力度,突出经济效益,全年累计完成油田重点工程107项。其中:三水工程46项,注汽工程7项,电建工程14项,海上及其他工程40项;初步建成原油脱水能力50万吨;建成日注水能力12万立方米;建成日污水处理能力3.5万立方米;新增蓄水能力3700万立方米;建成110KV、35KV变电所7座,增加变电器容量21.8万KVA;建成110KV、35KV输电线路253千米。1994年基建工程管理工作体现在“新、高、精、优”四个字上。“新”即管理上的新举措、新思路、新模式。如建设市场的竞争机制。“高”即工作的高起点、高标准、高目标。如工程建设工期方面,油建二公司承建的史深100接转站,经过68天奋战,整个工期比要求提前10天。工程建设质量方面,经“九四质量万里行”检查结果表明,工程合格率和优良率均比1993年有所增长。(‘精”即精心组织、精心指挥、超前运行。“优”即优质服务。

[外事外贸工作成绩斐然] 1994年,胜利石油管理局外事外贸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经报请国务院经贸委、外经贸部批准,胜利石油管理局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1994年在石化工业方面,成立了胜利石油开发总公司,确定了正丁烷一顺酐一丁二醇的化工发展技术路线,并相继制订了分开立项、分期实施、先行轻烃分离、再建顺酐装置、而后建设丁二醇的整体发展方针。年产15000吨的顺酐项目经省体改委批准,正在兴建;年产1000吨丁二醇,联产1000吨四氢呋喃的项目也经有关部门批准立项,正在筹建。与日本2家公司探讨了利用预付款融资法建设500万吨/年炼油厂的项目,被有关专家称为90年代利用外资新思路。主体产业方面,编制了垦东、车西等油田的标书,向外商招标。1994年油田主体产业领域与外商建立合作项目24个,利用外资达24亿美元。并先后从美、德、日、法、加等国引进一批地震、钻井、测井、油气田开发、浅海工程等方面的新仪器、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主体产业积极创造条件,尝试跨国经营,1994年,油田承包了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在科威特投标的集油站项目,参与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秘鲁开发油田的合作经营,进军菲律宾工业水井钻井市场的项目也正在研究之中。在进出口贸易方面,1994年有十几种机电产品、轻工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北美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总值达100万美元。在外交往来方面,1994年共接待来自加、美、日、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组290批、962人次,进行了经贸洽谈、技术交流、参观考察、教育培训等活动;派出国出境团组186个、744人次,出访了美、加、日、意、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东胜模式] 胜利油田东胜精攻石油开发有限公司,于1993年5月15日经东营市体改
委“东体改发(93)62号文件”批准设立1993年6月29日宣告成立,是我国首家股份制的专业化“油公司”。1994年东胜公司实现原油产销量30.2万吨,与上年相比,净增25万多吨。东胜公司主要开发高难区块和特殊未动用油藏,投资机制,实行多渠道、多来源融资,形成产权关系明晰的股份制经济;管理机制上,不组建各类专业施工队伍,钻井、作业、地面建设、科研攻关等一切工程项目和技术服务项目,一律通过招标、雇用、“借脑”等形式,建立甲乙方经济合作关系,实现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经营机制上,原油生产与销售集中一体,拥有完全自主权,一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用工机制上,实施全员合同制管理。截至1994年底,东胜公司已开发了潍北、大芦湖等8个区块,共计含油面积110.2平方千米。1994年,人均生产原油1000吨以上。继东胜公司之后,胜利油田又先后组建13家“油公司”。

[科技工作创新水平] 1994年,管理局深化科技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奖励幅度;对承担国家、总公司项目的科技人员实行科研津贴;针对影响油田勘探工作的技术难题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试行科研招标,组织科研项目承包;改革科研经费管理方式,对“短平快”项目试行了贷款回收办法;重用青年科技人员,加强技术市场管理,利用油田特殊政策,促进实用技术进入市场;强化新技术、新工艺的配套推广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这一系列管理措施,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科技工作出现可喜局面。全年取得科研成果230项,13项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获总公司级科技进步奖2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5项。获局级科技进步奖240余项。
科研攻关:1994年,通过科研攻关,在对石油资源认识、天然气勘探、钻井技术和稠油热采技术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中国油气区第三系研究》获总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埕岛油田储量报告》获国家储委会优秀报告一等奖,该成果被专家誉为少井条件下提高储量计算精度、降低勘探成本、勘探隐蔽油藏的新创举。储层研究成果一《济阳坳陷东部早第三纪地层层评、沉积体系和储层预测》通过专家鉴定,认为该成果在国内已到达领先水平,在神经网络储层预测技术开发应用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它提出了“饥饿型三角洲””和“越低扇”等新的沉积相类型,成功地圈定了埕岛地区东营组的含油砂体范围,取得了明显的勘探成效。天然气勘探项目被总公司评为优秀项目,形成了浅层天然气藏地震识别的三项基本技术(亮点技术、AVO技术、多波技术)和定量描述技术。在水平钻井工艺、仪器设备、测井工艺和试油等方面全面配套,整体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1994年累计开钻水平井30口,交钻28口。稠油热采形成了基本适应胜利油田稠油开发特点的综合配套技术。1994年11月,第一口稠油热采测钻井投产。
科技成果:新技术的配套推广应用,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使油田生产建设在浅海石油作业开发、钻井测井、机修、电力等众多领域创出新纪录。(1)浅海石油装备一我国第一座固定单井采油千台,于1994年5月通过国家海监处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这项技术设计制造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填补了国内技术领域的一项空白。(2)我国浅海第一座组合式采油平台一埕岛中心1号自升式平台,于1994年11月17日到达埕北11C井组井位,其投产标志着我国浅海石油开发又达到了一个新水干。(3)我国第一座大型浅海石油作业平台一“胜利作业二号”于1994年12月竣工,是胜利石油管理局自行设计施工的浅海石油开发重要设施,结束了海上修井只能依靠钻井平台的历史,为海上修井提供了保障。(4)我国第一条海上输油管道,1994年9月在埕岛油田敷设完工,11月投产成功。它是胜利石油管理局自行设计施工的,从桩古46井到埕北35井,全长3400米,加大了埕岛油田生产能力,为加快埕岛油田开发提供了成功的经验。(5)我国极浅海域第一条海底电缆于1994年11月2日敷设成功,主干线从桩古46井到埕北35井组,解决了埕北35井组等海上油井原油运输问题。(6)我国沙漠腹地第一口定向井一试1井,由胜利石油管理局60160钻井队施工,于1994年3月20日完钻,为该地区采用丛式井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经验。(7)我国第一口沙漠丛式定向井一试验一井,于1994年5月12日顺利完井,揭开了沙漠打丛式井、水平井的序幕。(8)我国沙漠腹地第一口高难度水平井一水平1井,于1994年11月8日完钻,创出了钻井深度(4293.40米)、水干段长(507.40米)、造斜点井深(3361米)、完钻垂深(3610.51米)等多项全国纪录,首次攻克沙漠腹地苦咸水固井技术难关。(9)SLLJ93A型邻近侧向板于1994年4月研制成功,结束了油田只能依靠进口的历史,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水平。(10)我国第一套“催化裂化一渣油超临界溶济脱沥青组合工艺技术开发”工业装置于1994年10月研制成功,结束了我国溶济脱青抽提装置依赖进口的历史,标志着我国在重油轻质化和提高沥青质量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11)“薄油层压裂改造技术”于1994年11月通过专家鉴定,在深井薄油层压裂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提供的多层限流压裂设计方法及软件,填补了国内空白。(12)我国石油系统第一条大修小钻杆生产修复线,1994年8月投入试生产,结束了油田大修小钻杆全部依赖进口成品的历史。(13)“4190T型天然气发动机和120GFl53一T型天然气发动机组”1994年12月通过部级鉴定,填补两
项国内空白,其中4190T型天然气发动机在国内居领先地位。(14)“游梁式抽油机空载启动运转冲次可调整装置”工艺合理,居国内领先水平,1994年2月获国家专利。其他,如"WZ一500C多功能微机指重表”获全国第八届发明展览会暨山东第三届发明展览会特等发明奖。“液压蓄能石油修井机”和“CW一01型反相破乳剂”获全国第三届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其中前者取得发明专利权;研制生产的“胜利”牌潜油电泵,1994年6月出口俄罗斯,9月出口加拿大,打入国际市场。
(贾文昌 葛庆海 孙开林 孙建震于宗吉 宋占魁 任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