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9&rec=77&run=13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1994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一康三化”(农村奔小康、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乡村城
镇化)为总抓手,以发展“三高一创”(高产、高质、高效、创汇)农业为重点,以增加农副产品有效供
给和农民收入为目标,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业产出水平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是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
690亿元,比年增长53%。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5282万元,比上年增长12.3%,其
中农业产值227228万元,比上年增长7.8%;林业产值11047万元,比上年减少15.2%;牧业产值131305万
元,比上年增长23.5%;渔业产值5702万元,比上年增长32.8%。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669元,比上年增
加381元。全市粮食总产161.36万吨,是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棉花、油料、蔬菜、水果等全面丰收,棉
花总产1.88万吨,油料总产2.08万吨,蔬菜总产167.24万吨,水果总产18.3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7.2%
、36%、19.1%和31.6%;畜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形势,肉蛋奶生产长足发展,肉类总产11.83万吨
,禽蛋总产14.13万吨,奶类总产1.1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2.9%、31%和11.7%。
一、狠抓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年内,市委先后两次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研究贯
彻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市农委组织了两次大型农村调查,深入基层
,指导贯彻中央及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二、狠抓抗旱“双保”工作。年内,全市共筹集资金8000多万元,供应各种物资5000多万吨。
三、深化农村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市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61.7万亩,比上年增加30多万
亩;全市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到11800家,占乡村两级集体企业的73%,其中一、三产业股份合作制
企业达到1746家,比上年增加1046个。
四、狠抓“两化一创”(农村经济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出口创汇)工作。全市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进一步健全,按产业化组织生产基本形成框架,创汇农业有新进展,全市农副产品及乡镇村企业完成出口
收购值21.6亿元,比上年增长69%。
五、全面组织实施“7314”工程(用7年时间使全市300个贫困村14万人口的收入达到1994年全市农民
人均收入水平),调整扶贫工作的重点(市重点扶持沂源、高青两县),为贫困村落实扶贫包点单位,筛
选扶贫开发项目,安排部分扶贫开发启动资金。

(李东标)

全市农村统算基本实现小康
根据全国小康标准和全省小康监测评价办法,1994年淄博市农村小康实现程度综合得分可达到100分

一、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1994年,人均纯收入1669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为1142元,超过人
均纯收入1100元的小康标准。
二、农民的生活消费结构有了较大改变,由吃饱向吃好转变。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6
%,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超过80克,人均衣着消费支出超过80元,有80%以上的户住上钢木结构住房。
三、农民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电视机普及率达到96%以上,服务消费支出比重达到10%以上,均
达到或超过小康标准。
四、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全市超过71.5岁,超出小康值1.5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达到8年以上

五、农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实现了村村通电、通公路,全市通公路的行政村的比重超过98%,用电
户比重全市达到99.5%以上,安全卫生水普及率达到96%以上。
六、农村享受社会保障的人口不断增加,基本达到老有所养;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万人刑事案件立案
件数不足4件,低于小康值5件的标准要求。
截至1994年底,全市农村统算比全省计划提前6年,比市委计划提前1年基本实现小康,其中淄川区、
博山区、张店区、周村区、临淄区、桓台县,全面通过省检查验收,步入小康区县行列。

(李洪锴)

“三高一创”农业健康发展
1994年,强化农业生产措施,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加农业投入,促进“三高
一创”农业的健康发展。一是农业由单纯的高产开发向“三高一创”迈进。全市吨粮田面积和“双千”田
面积分别到120万亩和108万亩,农作物耕亩产值超过900元,比上年增加280元,农业增加值达到33亿元,
比上年增长13%。二是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桓台县、临淄区和高青县三个全国粮棉生产大县人均占
有粮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保持粮棉稳定增长的同时,在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林果、瓜菜、畜牧、水产
、农副产品加工等有了新的增长,并开始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农村经济出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企
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新趋势。三是科技兴农步伐加快。主要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6%以上立体种植面
积不断扩大,复种指数由1.68提高到1.71;完成了30万亩老果园的更新改造;地膜覆盖、化控技术得到全
面推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以上。四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市能为农户提供5项服务
以上的村达到2600多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1%,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1643个,服务人员超过10
万人。五是农业投入加大。1994年,全市向农业投入资金比上年增长20%以上。投入总额超过3亿元。

(张吉录)

全市农村基本普及股份合作制
1994年,全市农村股份合作制有新突破。
一、股份合作制由乡镇企业向一、三产业全面拓展。截至年底,全市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已达11800
家,股本总额437151万元,吸纳股金175556万元。其中乡村集体企业的股份合作制已达6373家,占乡村两
级集体企业总数的75.6%。
在乡村企业全面推行股份合作制的同时,农村一、三产业的股份合作制也有了新发展。全市一、三产
业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和项目已达1746个,比上年增加1100个。其中种植业132个,面积30380亩;林果
业395个,面积148344亩;养牛场18个,存养量5610头;养鸡场57个,存养量119.8万只;水产养殖场27个
,股本额94.8万元;农技服务组织230个,金融服务组织81个,农村流通服务组织806个。以股份合作形式
开发荒山面积154100亩,以使用权入股形式转让土地面积149200亩。
二、股份合作制形式有创新。在巩固发展横向参股联营型,职工入股共营型,财产折股合营型,农户
参股合作型,多复合共有型的基础上,又创出一批社区股份合作型和租赁、拍卖组合型新形式。全市已有
130多个村和部分乡镇通过实行社区股份合作制组建了总公司。全市已出售、拍卖、兼并企业近千家。

淄博市被列为全省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
1994年经省政府批准,淄博市被列为全省“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周村、
淄川、桓台为重点区县,其中周村为国家级试验区,淄川区、桓台县为省级试验区。
改革试验总的原则是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农村工业与农村城镇化同步。到本世纪末在全市建成30个
左右、人口2~3万、产值20亿元以上的现代化城镇,使农村80%的劳力集中到城镇,全市人口城镇化率达
到50%以上,基本实现乡村城镇化。
整个试验计划用6年时间分三批完成。每一批选择10个基础较好的镇,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试验,
每批之间相互交叉,实行滚动发展,压茬推进,定期监测。

(张振昌 司志彪)

开创农村外向型经济新局面
1994年,淄博市农村外向型经济取得新进展。全市农副产品及乡镇村企业完成出口收购值21.6亿元,
比上年增长69%。一是发展农村外向型经济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是年,召开了全市外向型经济工作会
议和“两化一创”(农村经济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创汇农业)会议,确立了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出口
创汇,提高农业外向度的具体政策措施。5月中旬,由市委书记杜祥荣带队,组织各区县委书记赴连云港
等地参观学习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经验;下半年,由市委副书记李延龄带队,组成第一个农业出国考察团到
以色列、德国、荷兰等国考察,签订了引进程控灌溉技术等10项协议。二是骨干创汇企业正在崛起。全市
年产值过亿元的村达到90个,其中涌现了一大批创汇龙头企业,如沂源县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年创汇
1500万美元。三是建立了对外洽谈项目库。由淄博市农委牵头,准备并翻译了大量的对外洽谈资料,储备
了合作洽谈项目近百个,并用中英文打印成册,为农村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和领导决策依据。

(林运琪)

农业产业化开始起步
1994年,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大措施,取得重大进
展。
一、主导产业和产品的生产形成基地化。全市基本形成了粮食、棉花、油料、黄烟、桑蚕、药材、畜
牧、水产、果品、饮料等10大主导产业。建设了与主导产业相配套的专业生产基地26个,面积发展到269
万亩。
二、龙头企业发展较快。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为目标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已经发展到2000多
家,其中能够带动100个农户以上或100亩耕地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548家,年加工产值达到
35.39亿元,实现利税2.46亿元。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出口收购值达到6.03亿元,创汇5194万美元。

(张吉录)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市农委于1994年7月13日在周村召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研讨会,对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方
法、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广泛讨论,统一了思想。
至年底,全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已达61.7万亩,比上年增长1倍。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呈现出四个
特点:一是由“均田制”(按人口或劳力平均承包田地)向“两田制”(口粮田、承包田)发展,实行“
两田制”的村发展到2000多个。二是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全市经营2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增长到1100多个
。三是由分散经营区域化种植发展。连片种植面积发展到200多万亩。四是规模经营的范围由耕地转向整
个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部分乡镇开始对荒山坡地进行有偿有限期公开拍卖、租赁、转让。

(焦裕盛)

农村合作基金会实现规范管理
至年底,全市农村合作基金会已发展到79家。年内融资4.5亿元,投放5.6亿元。为加强农村合作基金
会管理,市农业局制定《淄博市农村合作基金会示范章程》、《淄博市农村合作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
《淄博市农村合作基金会会计核算制度》。在全省率先对农村合作基金会进行整顿、登记注册。经过自查
整顿,区县检查审核,市级审批发证,使全市农村合作基金会步入规范管理轨道。

(于克俭)

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展顺利
桓台县是“八五”期间国家确定的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主要内容为:建太阳能禽畜舍540座,阳光
大棚和日光温室8500座,太阳能热水器1500台,户用沼气池800立方米,节煤炉5万台,改造砖瓦窑25座,
改造锅炉10台,农机节能改造1500台,改造型煤厂9座,建立健全农村能源服务体系,积极开发新能源等
17项。至1994年底,已有16项完成,并通过了省级验收。16个项目总投资9297.80万元,实现年节标煤
23.46万吨,年获直接经济效益20416万元。
年内,桓台县陈庄镇东潘村建成全国农村第一台秸杆气化集中供气装置,并于9月25日一次试验点火
成功。该项目总投资15万元,年消化利用秸杆91吨,产气18.3万立方米,节标煤41吨,每处理2.5公斤秸
杆即可供一个4口之家一天炊事用能。

(刁春明 边峰)

农广校开创办学新局面
1994年,招收中专生676名,完成了省校下达的招生任务。按省委组织部下达的干部培训计划,为山
东农业大学招收本科生960名。还结合科技兴农实用技术推广培训非学历教育学员1384名。年底,农广校
有825名中专生毕业,使全市毕业生总数增加到7500名。

(陈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