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8&rec=32&run=13

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1993年,全县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针,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强化农业,突破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经
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
农业在又一次遭受历史罕见雹灾的情况下,粮食总产达29.1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建成了全国第一个低酚棉
百公斤皮棉县。 水产业实现产值2585万元,比上年增长64%;果品产量达到1.5万吨,比上年增长54.8%。全县农
业总产值达5.8亿元,比上年增长27%,农民人均纯收入880元,比上年增加168元。
工业生产,以开展“′93工业年”活动为契机,新建“三资”企业9家,合同利用外资380万美元。工业总产值
达5.95亿元,比上年增长55%,首次超过农业产值。建安产值突破3亿元,劳务收入实现1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张田路高青段改造工程竣工通车。整修、新建县城道路5条,新
建县乡、乡村公路50公里。长途汽车站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开通了60路微波电路和无线寻呼台,实现了电话全国直
拨。购物中心、供销大厦、华苑旅游服务公司等一批档次较高的商业服务设施先后投入使用。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
达到1.49亿元, 比上年增长32.77%。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建立了县个体私营经济服务中心,进一步放活了政
策,个体工商户达到5140户,较年初增加1000多户。商品零售总额完成2.38亿元,比上年增长28%。财政总收入完
成3282万元, 比上年增长62.96%。财政总支出5418万元。金融形势逐步好转,成立了城市信用社,年末全县各项
存款余额达3.68亿元,较年初增加697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4.48亿元,较年初增加8609万元。保险业务范围不断扩
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了新的发展。
年内, 全县实施各类科技计划26项,取得科研成果7项。无毒棉系列开发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鸭
用饲料添加剂等被列为市级“星火计划”项目。科技工作达标活动通过考核验收,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新
建了中心路小学,农村合班并校步伐加快,进行了民师队伍整顿,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人才引进工程”
成绩显著, 引进各类人才213人。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卫生工作加强了医风医德教育,股份制中医院正在建
设之中。

全国第一个低酚棉百公斤皮棉县
1993年,全县人民经3年奋战,建成了低酚棉百公斤皮棉县。主要措施:
一、强化宣传,形成共识。县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建设低酚棉百公斤皮棉县的决议》;团委、
妇联、工会等群众团体,都发出倡仪,号召广大团员青年、妇女、职工为百公斤皮棉县建设献计出力。每年春节前
后,县、乡两级都召开棉花生产收购总结表彰大会,大张旗鼓地表彰在棉花生产和收购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
和个人。 县委、县政府还确定每年3月份为“棉花生产宣传月”,印发《致全县棉农的一封信》,做到一家一张明
白纸,一户一个明白人。
二、 依靠科技,挖掘潜力。重点抓了7项关键性措施的落实。一是棉田深冬耕,保证在20厘米以上。二是增施
有机肥和配方施肥。三是良种繁育,选用优良品种。3年共选育中13改良系、冀无252及鲁无2号等优良品种375万公
斤, 实现了全县统一供种和棉花良种化。四是适时早播,全部实行地膜覆盖,拿全4月苗。五是规格化种植,按不
同地力、不同规格实行大小垄种植。六是推广摘早蕾和科学化调等新技术。七是统一综合防治病虫害。推行了全民
齐动、地片全防、方法全用、统一测报、统一培训、统一供药、统一时间、统一防治方法、分户进行防治的“三全
五统一”的防治方法,提高了棉铃虫综合防治效果。在1993年棉铃虫发生早、虫量大、时间长、危害广的情况下,
全县棉田二代棉铃虫百株虫量在10头以下,棉花为害株率仅有15.3%,三、四代棉铃虫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三、健全体系,完善服务。为了促进各项措施的落实,建立了以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宗旨的五大服务
体系。一是由县棉办、科委、农业局牵头,以乡镇科协、农技站和村级农科队、技术示范户为网络的科技服务体系,
具体负责植棉技术的推广、 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3年共聘请省市科研部门、大专院校专家教授来县授课10余次,
培训技术骨干5000余人次, 县、乡、村各级培训的农民达7.5万人次。二是由县农机局牵头,以乡镇农机管理站、
农机技术员为网络的农机服务体系,具体负责抓好农业机械的生产、供应、安装、调试、维修和操作技术培训服务
等。3年全县新增拖拉机579台、棉花地膜覆盖播种机1500台、机动喷雾器1952台,农机总动力达到20.3万千瓦,基
本实现了棉花耕、播、排、灌、防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三是由水利局牵头,以乡镇水利站为网络的水
利管理服务体系, 具体负责水利规划、水利建设、水利设施的管理维修和供水、排水等。3年累计投资1110万元,
投工1077万个,修建建筑物1250座,新挖沟渠3989条,新打机井2450眼,修复旧井1350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5%
以上,增强了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四是由县供销社牵头,以基层供销社、门市部为网络的农用生产资料供应、
棉花收购服务体系, 具体负责棉花生产需要的地膜、化肥和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的货源组织及供应。3年供销部门
累计向棉农供应地膜2660吨,各类化肥9.5万吨,农药1110吨,满足了棉花高产开发的需要。五是以农业银行牵头,
由基层营业所、 农村信用社为网络的金融服务体系,具体负责为棉花生产提供所需资金。3年累计提供棉花生产资
金50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棉花生产。
四、加强领导,保证开发。县成立了建设指挥部,县长任指挥,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任常务副指挥,抽调10名
局级干部,1人包1乡镇;县级领导也分别到乡镇包点,重点抓棉花高产开发;各乡镇、村也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
在抓好领导机构建设的基础上,实行合同管理,强化约束机制。县府将植棉面积和棉花定购任务层层分解,逐级下
达,直到农户,并与农户签订定购合同。为了调动各级抓棉花生产的积极性,县政府出台了棉田深冬耕奖、植棉售
棉贡献奖、夏播棉奖,麦棉套种奖、开荒植棉奖、技术承包奖、局级干部包乡镇奖、五大服务体系服务奖等12项奖
励措施,并逐项严格兑现。共发放奖金近200万元。9月底,经省、市有关部门的专家教授测产验收,全县14万亩棉
花, 平均皮棉单产达到103.9公斤,总产1.45万吨,实现了全县整建制百公斤皮棉高产开发的目标,成为全国第一
个低酚棉百公斤皮棉县。

(张兴波)

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
高青县是全市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的重点区域,年内全县投资400万元,实施系列化开发项目8个,收到明显效
益。 项目区共增产粮食1200万公斤,完成植树13万株,建成高标准的林网3万亩,淡水养殖面积增加5000亩,增收
水产品1300吨,区内2万亩棉田成为低酚棉百公斤皮棉县建设的样板区。基本做法是:1、高标准建设。以方田建设
为中心,实行沟、渠、路、林、桥、涵、闸、井、泵、房十配套,达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
涝能排、碱能改的目标,满足了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需要。2、高起点健全农业基础设施。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350台
套,治理沟渠路总长78公里,动土55万方;配套水利工程建筑物160余座,整地改土总面积1.1万亩,使项目区土地
达到了整齐划一。 3、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推行科、物、政集团承包,建新科技示范田6000亩,累计建成科技
示范田3万亩,配备农民技术员120名,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户3000余个;推广模式化栽培、立体化种植等农业新技术
14项;淡水养殖推行“一控一创”农、渔、牧综合开发模式,建成高标准鱼池500亩,当年产成鱼250吨;配备农业
综合开发服务中心4处,实现技术指导、物资供应、信息服务一体化。

(纪祥国)

“′93工业年”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年内, 全县开展了“′93工业年”活动:1、抓投入,增后劲。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亿元,比上年增长1倍
多, 完成新上和技改项目124项。其中,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13项。2、抓改革,增活力。认真贯彻《企业法》
和《条例》 ,把应下放给企业的权力全部下放给企业。在62家企业推行了三项制度改革,110家企业实行了股份合
作制。 3、抓管理,提素质。5月份开展了“基础管理月”活动,举办厂长、经理培训班1期,受训人员70名,培训
企业财务、 统计、 销售人员160名,选派268名职工参加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函授学习,培训各类岗位技术业务骨干
1128人。通过开展“′93工业年”活动,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5.95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县属企业实现产值
3.1亿元, 比上年增长9.5%, 乡镇企业实现产值2.85亿元, 比上年增长179.4%。村及村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
5.28亿元, 比上年增长65%。全年累计产销率达101.57%,比上年提高10.17个百分点。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
实现利税2062.4万元,比上年增长60.2%。

(张兴波)

发展工农结合型企业
年初,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一手抓农业、一手抓二、三产业,发展一大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长、
互相依存” 的工农结合型企业。年底,这种“农”字号企业已形成7大系列:一是粮食加工系列。全县共有粮食加
工企业7家, 其中县食品加工厂与香港多荣实业有限公司合资开发的食品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并一次向
俄罗斯出口5000箱儿童小食品。 二是棉花开发、加工系列。全县建成5个棉花加工厂、1个3万纱锭的棉纺厂和年产
近千万米的织布厂,服装车间也已投入运行。三是禽畜养殖、加工、销售系列。全县以常家村百万只规模养鸭厂为
龙头,发展形成了种蛋、孵化、饲养、饲料、防疫、宰杀、冷藏、运销的一条龙行业,建起了肉联厂、鱼粉厂、羽
绒加工厂和鸡、 鸭、 猪、牛分割的深加工企业。四是桑蚕加工系列。全县桑园面积已达9000多亩,蚕茧年产量达
5.19万公斤,形成了以青城丝织厂为龙头的桑蚕加工系列。五是副产品加工系列。以麦秸为原料的编织工艺品、造
纸,以稻草加工为主的草袋、草绳,还有苇蒲加工等,使昔日的烧柴变为今日的财富。六是淡水鱼养殖加工系列。
年内,全县淡水养殖面积达1773公顷,水产品达6102多吨,被市政府确定为“渔业基地县”。七是果品保鲜、加工、
销售系列。全县果品年产1.5万吨、蔬菜年产4.58万吨,保鲜厂、恒温库、运销队已达20多个。

(王波)

全市第一家中外合资旅游宾馆
10月,由高青县招待所与香港华辉实业公司合资兴建的全市第一家中外合资旅游宾馆——淄博华苑旅游服务有
限公司正式建成开业。该公司是集旅游、食宿、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公司。下设高青宾馆、华苑酒楼两个实体。
公司占地面积35亩,有职工95人,固定资产800万元,其中,港方投资388万元。该公司的建成,标志着高青的接待
条件跨上了一个新的档次,对改善全县投资环境将起一定作用。

(张兴波)

商业购物中心建成使用
5月,投资500多万元的高青县商业购物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设计面积为4600平方米,与新装修的原第
一百货大楼以空中通道相连接,形成了营业面积8600平方米、经营品种23000多个的大型购物场所。内设各式名表、
高档系列化妆品、高档服装专柜,配有中央空调、灯箱、彩色电视墙及电梯。成为全县规模最大、档次最高、设施
最全的综合性商业网点。

767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电
1993年,全县实施“村村通电工程”,采取“三免”、“四优先”政策消灭无电村。“三免”即:拨出60万元
专项资金扶持无电村通电,对其免收设计费、施工费、验收费;“四优先”即:对无电村优先审批用电申请,优先
供应材料,优先组织安装,优先验收通电。经过县、乡政府和电业部门的共同努力,10月10日尚未通电的29个行政
村通了电,至此全县767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

计划生育走出低谷
年内,县委、县政府针对本县计生工作的实际,采取有力措施,使计生工作走出低谷,跨上新台阶。全年人口
出生率为4.94‰,计划生育率为99%,晚婚率为99%,晚育率为9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5‰。各项指标均
比上年有明显增长。
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全面推行了领导干部包片、脱临干部包村、计生干部包重点对象,计生工作与岗位目标责
任制和奖惩挂钩,落实计生协会会员联系户的“三包二挂一联系”工作制。各级党政一把手都亲任各级计生领导小
组、计生协会主要领导。县委、县政府分别与各乡镇和计生部门签订了计生工作责任状,并规定对完不成各项指标
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二、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在400人以上的村设立计生专职干部,400人以下的村由村支部书记兼管,档案由村会
计管理;各村按原生产小组建立育龄妇女小组,实行统一管理。同时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各乡镇设立计生服务站。
三、进行岗位培训。为提高基层计生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对各乡镇分管领导及全体计生干
部进行了3次培训,使各级计生干部对其分管范围内的计生工作达到“一口清”。

县、乡镇机构改革
全县机构改革, 从5月份开始准备,10月份组织实施,经过调查摸底、制定方案、组织实施、部门自查、检查
验收、建章立制、总结完善等阶段,于年底全部结束。
此次机构改革,县直党政工作部门由52个精减到28个,精减率为46%;行政人员由975人精减到560人,精减率
为43%;乡镇行政人员由916人精减到320人,精减率为66%。县乡两级共分流977人,共中县直381人,乡镇596人。
上岗人员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5.5岁降到41.4岁。

(王秀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