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8&rec=28&run=13

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1993年, 博山区国民经济步入快速增长的轨道,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达61.38亿元,比上年
增长37.2%。粮食总产达6614万公斤,比上年增长42%。完成荒山造林7万亩,补植3万亩,实现了“三年基本消灭
荒山” 的目标。实施1511经济林工程,加快百里经济林带和九大林果基地建设,发展经济林2.5万亩,果品总产量
达到3500万公斤, 比上年增长40%。投资2050万元,投工128万个,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1502项,治理小流
域40平方公里, 完善配套机井47眼,完成栏住湾干渠2700米,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2.1万亩。畜牧养殖规模扩大,
总收入达5566.7万元,比上年增长25.7%。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4.96亿元,比上年增长75.94%,农民人均收入达
到1355元,比上年增加216元。有6个镇,115个村率先实现小康目标。工业总产值完成81.5亿元,比上年增长46.48
%。 投资5.4亿元,开工技改项目90项,引进开发高新技术21项,生产专利产品的企业增加到42家。开发新产品45
项,新产品产值7.5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16.7%。完成790个企业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组工作,发售股票8766
万元, 实得资金12671万元。外向型加工区被列为省级开发区。全年办成“三资”企业55家,合同利用外资3686万
美元。出口商品收购值达到1.53亿元,比上年增长49.3%。域城、蕉庄两镇在全省强乡镇中的位次明显前移,白塔、
八陡两镇也跻身其中。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房改试点取得成功,集资合作建房发展迅速。白塔、域城等部分镇村建起农民住宅小区。
硬化城区小街巷2000平方米。建成孝妇河10里喷泉。完成了2000门程控电话扩容建设。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旅游业
有较大突破。
新建、 改建、扩建各类专业市场、农贸市场14处,新增营业面积10.9万平方米。创建国家级文明市场1处,省
级文明市场2处。城乡集市贸易额达4.2亿元,比上年增长40%;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9.2
%。 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3.5亿元,比年初增加1.7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13.82亿元,比年初增加1.98亿元,
城乡储蓄余额达9.06亿元,比年初增加1.15亿元。全区财政收入达到2.0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3.8
%。
成功地举办了′93年技术交易会,引进项目285项,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24名。建成淄博颜山大学和全市首
家少年学校,职工教育全员培训率达90%以上。建成区实验幼儿园和辅读小学。全面落实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
保健规划。 组织了“百星千户”评选活动。创办了《博山报》。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计划生育率
达到99.8%。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农保收入400万元。

(杨长瀛 李力)

推行股份合作制
年内,博山区的股份合作制工作重点采取了四条措施:1、深入发动,统一思想。举办全区股份制培训班3次;
编印《股份制学习资料》2000套及《推行股份合作制宣传提纲》1万份。2、制定政策,促进发展。相继出台了《博
山区股份合作制企业试行办法》、《博山区股份合作制检查验收意见》、《博山区股份合作制企业改组、设立操作
程序》 等配套文件,明确了改组程序。3、搞好试点,以点带面。重点抓了博山华丰实业总公司、八陡耐火材料厂
的试点工作, 为全区提供了经验。4、加强领导,搞好调度。区成立了股份合作制领导小组。从区直部门抽调65人
组成24个工作组, 到各乡镇、部门指导、督促、帮助工作。至年底,全区完成股份合作制企业改组875家,比计划
的736家超139家。共募集资金16246万元。

涌现出一批工业专业村
博山区在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兴办乡村工业的同时,注重引导农民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积极扶持工业专业村
的建设。区委、区政府拟出了三步实施“一村一厂一品”工业专业村计划:第一步依托三大传统产业的大厂矿搞好
服务,拾遗补缺,生产小陶瓷、小琉璃,挖下脚煤;第二步从大企业引进技术、人才,开发自己的拳头产品;第三
步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提高产品档次,实现生产一条龙。全区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工
业专业村分别有:电子、电器、纺织、塑料新兴产业的专业村8个,陶瓷、琉璃传统产业的专业村8个,机械泵类优
势产业村39个, 耐火建材资源优势专业村20个。到1993年底,全区278个行政村中,有75个村发展成为“一村一厂
一品”、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工业专业村。其中,有16个村跻身全市经济百强村行列。

实施“星火”、“丰收”计划结硕果
博山区1987年开始,在山区乡镇村实施“星火计划”。到1993年底,共实施完成农业星火计划项目62项,投入
各类资金5133万元, 实现产值27480万元,获得经济效益5455万元。星火计划的实施,形成了机电、化工、新型材
料、食用菌等6大支柱产业,建立了食用菌、精细化工集团,80%的山区乡镇有了自己的支柱产业,造就了4万名农
民技术员和经营管理人才,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
1990年开始实施“丰收计划”,到1993年底共实施丰收计划项目43项,其中农业10万亩山旱田综合开发、10万
亩玉米高产开发、 万亩立体种植开发、吨粮田开发等,共增效益1017万元。山区无公害蔬菜、万亩中草药、2万亩
板栗、 2万亩香椿、万亩黄烟等开发初具规模。立体高效农业开发、30万亩荒山造林工程技术开发、山区生态农业
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等项目正在实施,加快了全区科技兴农的步伐,促进了山区农村经济的振兴。

孝妇河10里喷泉放异彩
1993年,博山区在孝妇河城区段内,自山头桥至泷水桥长达10华里的河面上,建造起15座样式各异的喷泉,总
投资130万元,总动力217千瓦。本着节约利用水资源的原则,喷泉水源采用了在河内挖渗水坑,用过滤的清水的方
法。10里喷泉给山城增添了新的景观。

房改试点成功
年内,区政府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出售区直管公有住房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一些优惠政
策:对按市场价购买公房,一次性付清购房款的,给予房价20%的优惠;对按标准价购买,一次性付清购房款的,
给予房价14%的优惠;对居民购买区直管公有住房的,免征房产税、契税和营业税;现住公房的区直党政机关和事
业单位的职工购买公有住房后,住房补贴照发。截至年底,全区出售区直管公房8000余套,企业自管房9500余套,
3200余户居民参予了集资合作建房,筹集建设资金1.7亿元。

淄博颜山大学成立
该大学设在区教师进修学校内, 区政府投资100多万元,为其新建一幢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能容纳20个班
的教学大楼。学校由区教育局领导。年内通过成人高考公开向社会招生。招生对象为高考落榜生及高中程度的社会
青年和在职职工。 现开设“计算机及其应用”、“财会与金融”两个专业大专班和1个“旅游服务”专业中专班,
计有187名学生。

(李力)

开通无线调频广播
博山人民广播电台经国家电影电视部批准,年内4月1日由原来的有线广播正式改为无线调频广播。调频发射功
率100瓦,发射频率90兆赫。
为实现全区广播信号覆盖,9月,又在位于崮山镇的岳阳山设转播台一座,使用频率86.3兆赫,发射功率50瓦,
使全区范围内都能收听本区调频广播节目。该台每日3次播出,全天播出时间7小时。

(王威)

旅游业取得突破
年内,博山区把旅游业作为重振博山雄风的带动产业,重点完成了颜灵塔主体工程和淋漓湖大坝加高,开发了
我国北方罕见的小顶山“石海”,在颜山公园修复了一段齐长城。同时,加强了对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和整
理。大力改善旅游接待条件,新建星级宾馆2处,新建和完善大中型接待旅馆10余处,开通了博山景点一日游专线。
全年接待游客20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3000万元。

(李力)

“五千年瑰宝画卷”绘成
大型岩画《五千年瑰宝画卷》于7月9日至23日在博山颜山公园的碧霞元君行宫西南侧的悬崖绝壁上完成。该岩
画长80米, 高9米,画卷以仰韶文化为起点,循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的演进,选取历代具有
代表性的图样进行艺术加工、巧妙构合而成。
该岩画采用丙烯酸颜料绘制,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杨长瀛 李力)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1993年,区委、区政府充实加强了综合治理办公室的力量,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狠抓重点治理和巡警队、
经警队、保安队、治保队伍和农村联防队五支队伍建设。组织了二次纠纷、不安定因素大排查。组织开展了综合治
理宣传月活动和经济犯罪举报宣传活动。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年内全区立刑事案件239起,比上年上升13.8%,发生大要案111起,破案率75.7%。处
理人犯112人。立查经济案件65起,其中大要案35起,审结各类诉讼案件2351件,严厉打击了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
维护了社会稳定,为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博山报》创刊
3月3日, 《博山报》试刊发行。5月18日正式创刊。《博山报》是中共博山区委的机关报。该报为4开4版,周
二期,设“群言堂”、“山城论坛”、“党团生活”、“灵泉”等栏目。

区、乡镇机构改革
博山区的机构改革分两步走。 一是5月22日,对区委、区政府18个工作部门实施了归属领导和合署办公,实现
了领导班子的平滑过渡,为机关机构改革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二是11月11日,召开全区乡镇、办事处、区直各部
门、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宣布全面改革方案。区直序列部门由57个减少为43个,其中,区委、区政府工作
部门由45个减少为32个, 精减幅度为28;9%,序列外行政机构精减19个。全区使用党政群机关编制的工作部门实
有工作人员由1271人精减为715人,减少556人,精减幅度为44.5%。乡镇工作人员由1953人(含亦工亦农人员),
核定为1102人(其中行政编制502人,事业编制600人),精减幅度为43.8%。均超过县乡机构改革所需达到的精减
幅度要求。

(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