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8&rec=27&run=13

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1993年,全区认真实施“主攻乡镇企业、外向经济带动、建设鲁中商城和科技推进”四大战略,抓住机遇,加
快发展, 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突飞猛进。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0.33亿元,比上年增长52.2%。被评为全国
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县,在山东省经济强县中的地位上升到第11位。
工业生产,以企业上速度、上规模、上效益为突破口,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及配套措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03.1亿元,比上年增长92.5%。乡镇工业产值在全省率先过百亿元。新上和技改
项目890个,增添了企业发展的后劲。
大力发展多元高效农业, 综合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62016吨,比上年增长37.29%。农
业总产值4.79亿元,比上年增长29.6%。果品产量达到25928吨,肉类总产量12858吨,23处乡镇总投资1.12亿元,
实现了农村社会化供水, 被誉为江北社会化供水第一县(区)。全年造林8.5万亩,20处有荒山绿化任务的乡镇全
部通过了市级检查验收。农业系统兴办服务实体210个,产值突破2亿元。淄川区被列为全省20个小康区(县)之一。
外向型经济有突破性进展。 全年完成出口收购值3.7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1%。“三资”企业比上年增加88家,
合同利用外资6824万美元。“三资”企业总数、利用外资额、企业产值、利税和出口创汇额均居全市区县之首。
商城建设初具规模。 10多项商业、旅游重点工程相继投入使用。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3.74亿元,第三
产业增加值15.88亿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完成5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7%、78.6%、101.68%。华联商厦、
东方商厦和商业大厦等一批大中型商业网点销售额均突破亿元大关。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亿元, 比上年增长40.6%,连续10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14.8
亿元, 比年初增加1.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8元,比上年增加228元。区属全民、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
达到2708元,比上年增加447元。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年内,编制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大纲初稿;城区综合开发竣工面积50多万平方米;
农村开发建设总量30多万平方米;新修乡村道路50公里;城区改造供水管网8公里,年供水量达720万立方米;集中
供热新铺设主管网5000多米, 增加供热面积6万平方米;市话、农话装机分别增加3940门和3690门,城市化水平进
一步提高。
社会事业成绩突出。全年共实施科技计划34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5项,获得科技进步奖12项,申请专利52项,
推广新技术、新成果78项,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验收。引进招聘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289名,
委培代培1254名,超额完成“双千”人才工程计划。筹资3500万元,使10处乡镇通过了市政府九年制义务教育验收
评估,全区提前两年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南京理工大学淄博教育培训中心、西安乡镇企业大学联办大专班正式
招生开学;淄川区劳动技校在校生增至600余人;全年安置就业人员1908名;淄川二中被批准为全省重点职业中专,
淄川实验幼儿园被评为省级实验幼儿园。淄川电视台在省电视台夺取全省区县电视台总分第一名,实现了“三连冠”。
《淄川报》改为《淄川日报》;大文化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淄川区被评为首批全国社会文化工作先进区,跨入全省
精神文明先进区行列。 全市命名的14个体育先进村,淄川区有7个榜上有名;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4‰,全面
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人口控制指标;区医院、区中医院被评为省“二级甲等”医院,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顺利通过
省级评审验收。

(孙学珍)

乡镇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
1993年,淄川区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龙头”战略,抓强乡镇、强村、强企业,带动全区乡镇工业上速度、上
规模、上效益。全区乡镇工业总产值完成1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8%,成为全省率先过百亿元的区(县)。全
年完成销售收入91.7亿元,实现利税8.8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居全市区县之首。
年内, 全区乡镇企业发展到13010家,从业人员20多万,其中工业企业3797家。引进的12条高档釉面砖生产线
全部投产,新增产值3亿多元。昆仑镇、龙泉镇和罗村镇工业产值分别超过10亿元,6个乡镇分别突破5亿元,7个村
分别过亿元。乡镇企业生产的200多种产品中,80%以上成为中、高档产品,获市级以上优良产品称号的达101种。
产品覆盖国内,远销美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孙学珍 张绪传)

农村股份制改造有较大进展
为加快农村股份制改造步伐, 9月,区委、区政府出台了《淄川区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试行办法》,按照入股
自愿、 股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统一部署,分批铺开,全面推进。全年建成规范化股份制企业123
家, 其中:改制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103家,组建为股份有限公司20家。还有1352家乡镇企业完成和即将完成股份
合作制的改造任务。 已发行股票的11家股份有限公司,共募集社会闲散资金5236万元,总股本1.5亿元。各股份有
限公司还积极与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进行对接, 争取到投资基金900万元。股份合作制的进展,启动了乡镇企业
发展的活力。

(梁勇 张绪传)

钟楼工业小区被评为全市示范单位
钟楼工业小区坐落在黄家铺镇, 总面积3平方公里。区域划分为:冶金机械区、新型建材生产区、高新技术开
发区、 商业区和生活区。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划分为:高新技术研究所、钟楼大酒店、3万平方米职工宿舍、粮油
供应市场、农贸市场、职工教育培训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和医疗中心。该小区由黄家铺镇从1991年始开发建设,由
于交通便利、政策优惠、设施齐全,国外、国内来此投资办企业的已有23家,工程总投资5839万元。商业区总投资
1800万元, 完成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小区内已迁入“农转非”2500余人,打工者1000多人,引进各类专业技术
人员200名。为改善投资环境,该镇投入300万元,硬化了“大钟街”路面,并安装了路灯。小区的开发建设带动了
全镇房地产的开发, 促进了经济发展。年内已完成开发任务2.8万平方米,镇村企业完成产值2.7亿元。4月,被市
政府评为全市第一个乡镇工业小区示范单位。

淄博净水剂厂成为全国最大的净水剂生产基地
1993年,淄博净水剂厂组建了淄川区唯一的化工集团——山东鲁净集团总公司。该厂发挥优势,多渠道融资与
引进外资。总投资2550万元,其中外方投资97万美元,建立了淄博青上化工有限公司和淄博展嘉净水剂有限公司。
该厂以科技为先导, 研制开发出十几个新品种。其中rs—PAC净水剂获国际实用技术产品博览会金奖;粉状聚合氯
化铝、聚合硫酸铝获全国星火计划新产品展销会金奖;低品位铝矾土生产聚合氯化铝工艺获国家星火科技一等奖。
全年完成产量1.58万吨, 实现产值3900万元,利税650万元,创汇90万美元。“鲁净牌”系列净水剂畅销全国各大
油田和30多个省、市、自治区,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净水剂生产
厂家。

(孙学珍)

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
年内,全区坚持外向带动战略,以大办“三资”企业和扩大出口创汇为重点,开辟和拓宽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
新渠道。 全年新办“三资” 企业88家,投资总额达1.45亿美元,中方投资和外方投资分别占注册资本的59.2%和
40.8%。 全区“三资”企业累计达157家,投资总额达2.98亿美元。“三资”企业原有建材、纺织、化工、轻工、
机械、 食品、包装、印刷8大类,新增汽车修理、工艺品制作、旅游、房地产等,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完善。全区
出口创汇企业已达43家, 23个乡镇中已有19个乡镇有了出口创汇产品,出口产品已由过去的8大类40余种,发展到
11大类68个品种。1993年区属企业完成出口收购值6808.26万元,乡镇企业完成出口收购值3亿多元。其中“三资”
企业实现出口收购值1.69亿元。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张绪传)

首次组团赴国外招商引资
11月11日至29日,区委常委、副区长马平昌率团赴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地招商引资。这是淄川区首次组
织的出国招商引资活动。 招商引资团在槟城、吉隆坡、新山、新加坡等地举行大型招商新闻发布会5次,参观考察
了冶金、纺织、建材、机械等企业23家,新结识外商168名,签订意向、协议28个,总投资额1.2亿美元,其中利用
外资7100万美元。分别与马来西亚皇后工业有限公司、泰珑公司、中华工商总会、新加坡四合贸易有限公司、香港
兆峰陶瓷集团、圆方陶瓷有限公司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洽谈,并与兆峰陶瓷集团就投资2000万美元年产60万件高档卫
生洁具、 投资600万美元年产20万吨陶瓷原料中心等项目达成协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南洋商报》、《中
国日报》 等7家全国性报纸,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次招商活动,详细介绍了淄川区的地理位置、资源、投资环境、
经济发展及招商团的主要工作成果,引起了马来西亚客商的广泛注意。

(杜曰东 张绪传)

鲁中商城6项工程投入运营
12月1日, 省、市、区领导为鲁中商城六项竣工工程剪彩。这六项工程是:按国家一级公路标准建设的长18.7
公里、 宽31米的湖南路;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经营摊位1571个、投资近千万元的服装城五期工程;投资2000多
万元、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以三层楼为主的公义商业街;投资660万元、营业面积4000平方米的东方华齐精品商
厦; 投资168万元、横穿205国道的西关商业区第二条地下通道——银桥工程;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孟机村住宅小
区及5000吨无水柠檬酸项目。这些工程总投资1.44亿元,新增营业和居住面积14.5万平方米,投入使用后,进一步
增强了商城的辐射力,改善了商城的交通条件,为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投资环境。

淄城镇农民积极参与旧城改造
淄城镇根据区委、区政府“谁开发、谁受益”的方针,引导农民参与旧城改造,加快了商城建设的步伐。1993
年共拆除旧房8719间, 面积12.46万平方米;新建公义商业街、西关二慕王共建商业街、西关二南北商业街、二路
东段商业街、 吉祥路北段商业街,总长2692米,建商业门头646个,商业用房面积5.5万平方米;建住宅楼169栋,
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 总投资达1.8亿元。在参与旧城改造中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与实施全区城建规划相结合;
二是与开发第三产业相结合;三是与实现农民奔小康目标相结合。全年从事第三产业人员占全镇劳力总数的50%以
上,收入占全镇经济总收入的57%以上。75%的村民迁入新居或规划小区,人均居住面积达20.5平方米。

服装城、建材市场成交额分别突破20亿元、10亿元大关
年内, 淄川服装城建筑总面积已达11万平方米, 总投资已达5300万元, 摊位发展到10036个,全年成交额达
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日上市人数达15万之多,创历史最高水平,为全国十大市场之一。
建材市场从业户已达336户,人员2000余人,经营建材品种2000余个,经营面积11万平方米,比上年扩大46%,
产品销往25个省、市、自治区,全年成交额达12亿元,比上年提高53%。

交通事业实现大突破
1993年, 全区交通实现了大突破。全年公路建设总投资1511万元,比上年增长25.83%,公路建设总里程76.8
公里, 比上年增长81.56%。其中,全面贯通了湖南路;对张博路22.6公里路段更换了路沿石,并完成了沿线的整
治任务; 对胶王路西段22.3公里实施了“GBM”工程达标,泉王路昆仑至宋家坊段完成拓宽改建;胶王路沥青罩面
3.5公里; 黄杨路杨寨段新建了沥青路面,黄家铺段新建了路基;淄峨路太河段新建路面;峨(庄)沂(源)路新
建沥青路面及涝洼至张庄段沥青罩面共21.2公里。还健全完善了地方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全区在养地方路好路率
达70%以上。全年完成货运量891.3万吨,货运周转量2.5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19.4%。开通了省内外
客运线路50余条,日客运班车逾百辆,日客流量3000余人次。

(张绪传)

被评为全国首批文化先进区
年内, 淄川区的大文化建设工程,通过在正规健康的5大社会文化市场(节假日、行业、乡俗、现代、服饰)
开展一系列的寓教于乐活动, 达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发展的目的。先后举办了240多次全国、省、市、区级
各类比赛活动。投资近千万元建设般阳大戏院、图书馆等文化基础设施,配备了门类齐全的文化活动场所。乡镇影
院发展到11处, 占全市乡镇影院总数的50%。文化大院及文化中心发展到300多处,经常参与活动的人数占全区总
人数的35%以上。 20万青少年中经常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达80%。150多支农民管弦乐团及业余文艺创作宣传队活
跃在全区各条战线上。城二村管弦乐团曾进京在中国首届农业产品博览会上进行表演,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扬。淄
城镇城一村、洪山镇蒲家村、昆仑镇奎三村建起全国有影响的西游记宫、水上游乐园、聊斋宫、般阳游乐园等文化
旅游设施, 丰富了商城人民的文化生活。5月10日,淄川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在全国首批12家中排行第
三。

(孙学珍)

区、乡镇机构改革
年内, 全区的机构改革工作从12月4日公布改革方案,至25日全面结束。改革后共设置区级党、政、群机构46
个, 其中区委工作部门5个,政府工作部门28个,群众团体和按《党章》、《宪法》及有关规定设置的机构12个,
区政府派出机构1个。 撤并机构75个,其中正局级44个,副局级19个,股级12个。纯行改机构由原来的82个减少到
46个。撤销临时机构110余个,压缩部门内设机构120余个。机关人员由原来的1114人(不含公、检、法、司、人武
部)减少到765人。各乡镇内设机构由原来的23个左右减少到9个左右(包括团委、妇联、武装部)。工作人员由原
来的1972人减少到802人。 全区事业单位通过分类改革,34个单位由全额财政改为差额财政,12个单位由差额财政
改为自收自支, 7个单位由自收自支改为企业化管理。改革后的党政机关更加精干,人员结构进一步优化,增强了
服务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

(孙学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