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7&rec=80&run=13

农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1992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深化农村改革,以提前实现小
康为目标,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和科教兴农步
伐,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保持了农村经济高速全面发展的好势头。是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达228.69亿元(按
1991年现行价, 下同),比上年增长59.22%。其中,农业总产值达3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7%;农村工业总
产值达143.38亿元,比上年增长55.53%;农村建筑业产值达2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43%;农村运输业总产值
10.34亿元, 比上年增长61.37%; 农村商饮业总产值达18.59亿元, 比上年增长230.38%。 农村经济总收入达
193.24亿元,比上年增长56.69%。其中,乡镇级收入42.85亿元,村级收入82.92亿元,其他收入67.47亿元,分别
占总收入的22.17%、 42.19%和34.92%; 完成国家税收5.84亿元, 实现集体提留10.47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
34.28%和41.9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77元,比上年增加106元,居全省各市地第二位。

农业获得较好收成
1992年,淄博市农村遭受严重干旱和特大虫灾。全市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方面
的大力支持下,通力协作,艰苦奋斗,努力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使以粮棉为主的整个农业生产普遍获得了
较好收成。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81296公顷, 比上年减少8.61公顷, 单产5300公斤,比上年减少457公斤;总产达
149.09万吨, 比上年减产17.80万吨, 虽然比上年减少10.67%, 但仍为淄博第三个历史高产年。 棉花播种面积
22663公顷, 单产779公斤,总产1.76万吨,分别比上年减产36.62%和43.99%。瓜菜种植面积31848公顷,总产达
129.07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9.10%和52.52%。
副食品生产发展较快。在“稳定发展猪鸡,大力发展食草牲畜”方针的指引下,到年底,全市生猪和家禽存养
量分别保持在75.1万头和1371万只, 基本稳定在上年水平。食草畜禽有了较大发展,大牲畜存栏达27.13万头,比
上年增长20.40%。其中牛存栏20.99万头,比上年增长24.64%;羊存栏26.02万只,兔存栏157.32万只,分别比上
年增长1.30倍和21.12%。肉类总产9.01万吨,蛋类总产10.25万吨,鲜奶总产1.0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7.21%、
19.78%和10.50%,其中兔肉比上年增长2.13倍。果品生产在遭遇特大干旱情况下,由于较好地坚持了大搞技术开
发, 加强全面管理,使果品产量稳中有增,总产达10.53万吨,比上年增长45.69%。水产品总产达16991吨,比上
年增长50.31%。

农村奔小康形成热潮
1992年,全市农村各级党政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全市农村提前实现小康目标的意见》,把积极带领农
民提前实现小康目标作为农村工作的总任务,从搞好宣传发动入手,先后共组织下派各种奔小康宣传工作队2000余
人,出动宣传车280多辆,组织奔小康文艺汇演420多场次,受教育人数达50多万人次,很快在全市农村造成人人想
小康、干小康、奔小康的浓厚氛围。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各区县、乡镇、村层层召开会议,以户为基
础,以村为单位,上下结合,发扬民主,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制定落实奔小康的规划措施,把制定和落实小康目
标的过程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根据各区县落实情况,全市将有104个乡镇、2877个村于“八五”期末提
前实现小康目标,分别占全市乡镇、村总数的85.24%和86.6%,均超过市委规定的实现农村小康两个80%的指标。
在具体实施中,各区县抓住重点,突出优势,主攻弱项,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加快了整个农村奔小康的进程。年
内,全市已有18个乡镇、464个村提前达到小康目标。为了给农村和农民树立一个整体的小康形象,让群众看得见,
摸得着,学得起,办得到,根据市委、市府的部署,市委农工委、宣传部、组织部、研究室、政法委联合下发了关
于评选小康先进村的通知,明确规定了评选小康先进村的标准、程序、名额和组织领导,按照由村申请,乡镇推荐,
区县审查,报市批准的评选程序,首先由各区县按照1:2的比例推荐上报初选名单后,市委五部门组成四个考察组,
分赴各区县采取听、看、查、访、议的方法,对62个村进行了重点抽查考核。经过对照标准,全面分析,适当平衡,
初步研究确定了103个小康先进村的名单, 经上报市委、市政府批准,由市委、市政府正式发文命名表彰,颁发了
奖牌,在全市范围内发挥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农村股份合作制有突破性进展
年内,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为深化农村改革,在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完善双层经营、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以此作为农村经济转换机制的主要目标模式。市政府先后召开了两次会议,制
定印发了5个股份合作制方面的文件,举办了两期250人参加的股份合作制培训班,总结推广了一批实行股份合作制
的典型。各区县都建立了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办事机构,培训了工作人员,确立了试验基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周村区委、区政府在认真总结上年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要象当年抓推行联产承包制那样抓股份合作制,把推行
股份合作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重点,集中力量,强化措施,全方位推进。年内,新建和改建股份合作
企业700多处, 全区乡镇企业和区属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已达90%以上。通过在试验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使
全市股份合作制有了较大进展和新的突破。 截至年底, 全市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已达5500多家,其中乡镇企业
5400多家, 种植、养殖和第三产业110多家,股金总额达12亿多元,其中有39家股份合作制乡镇企业发行内部股票
7750多万元, 融资总额达1亿元以上。在此基础上,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国家体改委批准,淄博市建立了全国第
一家乡镇企业发展基金,发行总额3亿元,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以股份合作制为突破口的新的改革热潮。

大力兴办农业服务实体
1992年,全市农村各级党政部门认真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在狠抓建立健全农
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工作的同时,把大力兴办服务实体作为增强服务实力、改善服务手段的重点。年初,市政府召开
农业工作会议对此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以淄政[1992]84号文印发了《市政府关于兴办农业服务实体的通知》,
明确规定了兴办农业服务实体的宗旨, 原则和多项优惠政策:对农口事业单位新兴办的服务实体,3年内不减少行
政事业费, 免征产品税、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和能源交通预算调节基金,实体所得的税后利润5年内不上交;
各级有关部门要为农业服务实体提供方便,实行扶持政策。按照《通知》精神,各级农口单位及其所属的事业单位,
普遍从转变职能入手,抓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契机,摆上议事日程,强化组织领导,确定专人分管,加强对服
务实体的综合协调和检查指导,推动了各类服务实体的发展。年底,全市农口共兴办各种各类服务实体2677个,完
成经营收入17.96亿元,实现利税1.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5倍、1.43倍和4.6倍。除了用9652万元支付服务人
员工资外,还用5255万元投入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农口部门服务资金不足的困难,巩固和稳定了
服务队伍,而且改善了服务手段,强化了服务功能。

村级规范化管理有新突破
1992年,全市农村各级党政组织,为更好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党务管理为关键,以经济管理为中心,
以社会秩序管理为保障。 认真扎实地推行村级规范管理工作。4月上旬和12月中旬,市委、市政府在制发《淄博市
村级规范化管理试行规定》的基础上,先后两次召开由各区县委分管书记、区县长及组织部、农委、民政、司法等
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全市村级规范化管理工作会议,对村级规范化管理工作作出了分两年三期全面推开的部署。
为了切实加强这项工作的领导,各区县普遍成立由党政负责人任组长、农工、组织、宣传、政法、民政、司法、团
委、妇联等部门领导参加的村级规范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搞好规划、抽调骨干、认真抓好试点的
前提下,加强组织协调,狠抓推广工作。截至年底,全市有1689个村实行了村级规范化管理,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
50.84%。 通过推行和落实村级规范化管理工作,不仅使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得到加强,而且通过
充分发扬民主,自上而下、由下而上广泛发动群众认真讨论修改规范化管理制度和分解规范化管理目标,既有效地
保证了各项规章制度的合法性、民主性和可行性,又落实了具体责任,提高了实施自觉性,为使村级规范化管理落
到实处奠定了良好基础。

农业科技效益年活动成效显著
1992年,市政府为了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决定在全市广泛开展农业科技效益年活动。年初召开了全市科技兴农
会议,并以淄政发[1992]72号文件下发了《淄博市农业科技效益年活动实施方案》,并召开会议就开展科技效益
年活动专门作了部署,责成市农委负责农业科技效益年活动的组织协调和考核验收工作。年内,各区县、市直农口
各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层层成立了领导小组,集中人财物力,紧紧围绕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
业效益这一中心,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一是在继续充分利用农业广播学校、中华会计函授学校进行系列
培训、大力加快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文化培训,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年内先后利用多
种形式,培训农民技术人才8万多人次,其中培训乡镇农民技术员3166人次,村级技术员26812人次,专业户及科技
示范户50392人次。 二是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服务,年内全市相继有120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服务,其中具有
高级职称的17人, 中级职称的223人。他们直接深入到村和田间地头,利用技术讲座、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向农民
传播科学技术,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水平。三是在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区县、乡镇、村、科技带头户四级农技推广
网络的基础上,认真结合自身实际,有选择地推广普及和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年内全市共推广应用重点技术成果24
项,引进推广各类作物及畜禽良种30余个,全面完成了组织千名农技人员下乡服务、培训万名农民技术员、推广20
项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增产增效2亿元的目标。

农业综合开发向高产优质高效深度延伸
1992年,各级党政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把高产、优质、高效
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积极组织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加速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以增加投入
为基础保证,大力发展林牧副渔和多种经营;以大搞农副产品深度加工为手段,多方面增加开发效益,从而不仅大
大加快了农业综合开发的步伐,而且使开发不断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方向延伸。是年,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共完
成项目投资727万元,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6.17万亩,增产粮食1057万公斤,开发中低产田3.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
6.8万亩, 改良土壤2.7万亩,开荒复耕土地1.7万亩,建设农田林网2.4万亩,治理沙碱地1万亩。经省有关部门验
收, 总评达到良好标准。30万亩山旱田综合开发取得了新进展,大旱之年粮食平均耕亩单产504.6公斤,降水生产
率达1.12,居全省领先水平。全市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由上年的83:17调整为81:19,收入比重也由59:41调
整为各占50%;复种指数由上年的1.81提高到1.86,平均亩产值由520.6元提高到563.8元,其中亩产值过千元的农
田达130多万亩, 并有桓台、张店两区县亩产值收入超千元。同时,一批以淀粉、糠醛、蛋粉、果脯、脱水蔬菜等
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迅速兴起。 截至年底,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641家,比上年增加317
家,完成加工产值29.39亿元,比上年增加7.6亿元。

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基本生产条件
1992年,全市农村各级党委政府把大力增加农业投入,努力改变基本生产条件作为农村奔小康的重要基础工作
来抓,组织带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加快发展优质低耗、高产高效农业,以增加投入为保证,以增强抗御
自然灾害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年内,
全市各级共向农业投资2.9亿元,比上年增长32%,投工6000万个,劳均44.36个,其中仅直接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
设的工日达3200多万个,共完成土石方3701万方,兴修各类水利工程25000多项,新打机井2322眼,建扬水站22处,
修防渗渠62万米, 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42万亩,治理和改善水土流失面积163.5平方公里。全市有40个乡镇铺开了
社会化供水工程,有25处基本实现了社会化供水。全年共绿化荒山41万亩,新建农田林网28.3万亩,四旁植树1000
万株,森林覆盖率达23.52%,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农机总动力达161.28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96万千瓦。由
于采取上述措施,为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大旱之年的较好收成提供了重要保证。

生态农业试点初步展开
1992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李鹏同志视察淄博时提出的“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的重要指示,在
总结推广西单村典型经验的同时,市区(县)配合,加强领导,组织班子,配备专人,以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
目的,以发展种养加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为手段,重点在临淄、桓台两区县铺开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25个生态
农业研究和推广试验点。通过召开会议,举办生态试点单位人员培训班,帮助讨论制定年度计划和“八五”规划;
市里制定了平原型生态农业综合技术开发研究意见,区县制定了加强农业环境管理的政策规章,从而较快地推动了
生态试点工作的进展。 9月,农业部在临淄区举办了全国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干部培训班。期间,听取了临淄区的典
型经验介绍,并现场参观了西单村等部分试点单位,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到年底,所有生态试点单位都按
照区域内种养加良性循环的要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普遍取得了较好收效。其中实行秸杆还田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70%以上, 新建沼气池300多个;临淄、桓台两区县编制的生态农业县建设总体规划已通过农业部、中国农科院等
单位专家的论证和鉴定,两区县已初步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50个农业生态试点县之一。

(田茂春)

农村能源工作成绩显著
1992年,全市各级农村能源工作部门继续把科研、生产、推广新技术和搞好配套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加大力度,
采取可行措施,使能源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年内,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881个,是上年的1.7倍。西单村2200立方米
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通过市级鉴定,全年集中供气17.8万立方米,是全国第一个大型集中供气工程,为北方农村
建设大型沼气工程提供了经验。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510平方米,是上年的1.8倍;推广商品成型省柴节煤灶19600个。
桓台“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除完成沼气建设、太阳能利用等项任务外,推广石油液
化气灶1680户,改造锅炉4台,推广节能灯11000只,完成县化肥厂合成氨蒸气自给技术改造和县水泥厂闭门烧窑技
术改造任务,全县共节约标准煤6万吨,实现经济效益1200万元。

(孙来斌)

农业后备资源调查全面完成
为了全面查清全市现有农业后备资源,制定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为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根据
国务院[1991]7号和省政府办公厅[1991]20号文件精神,市政府办公室于1991年5月11日以淄政办[1991]65号
文件,印发了《关于开展农业后备资源调查和编制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的通知》。根据《通知》中提出的指导思
想、 目标要求和工作方法,在市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组织协调下,市农业区划部门共组织选调600多名业务骨干组
成业务技术组, 从1991年6月份开始,以区县为单位,以1990年底数据为基础,以四低(低产粮田、低产果园、低
产林木、低产水面)和四荒(荒山、荒地、荒滩、荒水)为主要调查对象,按照查清后备资源数量、质量分布,研
究分析开发潜力,提出后备资源深度、广度开发主要途径和措施,为农业开发提供可靠依据的目标要求,认真组织
开展了农业后备资源的调查评价工作。到1991年底,先后经过资料准备、技术培训、实地勘测、数据汇总和报告分
析,全市五区三县共完成统计表近千份,有效数据18多万个;完成县级评价报告8份,市级评价报告1份,全部输入
微机数据库,并率先完成了省级数据输入工作。在基本摸清全市农业后备资源现状,全面完成数据更新的基础上,
1992年又集中力量组织各区县和市直有关部门开展了分区县、分行业的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着重在科
学分析后备资源特点、成因及开发潜力的前提下,从资源利用参数角度,研究了困扰农业后备资源开发的深层原因
和动态趋势,提出了治理开发的指导思想、目标措施和实施步骤方法,各区县和市级15个规划于1992年底全面结束。
根据市及区县规划预测,通过集中力量,加大政策、科技、资金投入,加快农业后备资源开发,全市可增产粮食45
万吨,果品7.6万吨,木材44.7万m3,水产品2.2万吨、水生经济植物835吨,肉类1746吨。不仅为充分
有效地合理开发利用农业后备资源探明了路子,而且为更好地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资源潜力变
为新的生产能力,推动全市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基础。

(李光训)

30万亩山旱粮田综合开发取得重大成果
自1990年春,到1992年底,全市30万亩山旱粮田综合开发取得圆满成效。3年平均耕亩单产532公斤,比开发前
平均318.4公斤增加213.6公斤,累计增粮19.91万吨,增值1.37亿元,开发区内人均占有粮食由开发前的191.7公斤
提高到342.8公斤, 降水利用率达0.83公斤,比开发前提高32%。经省科委邀请省内有关专家教授进行鉴定,认为
该开发项目立题准确,技术路线先进可行,开发面积大,作物种类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在全省山旱田
开发中居领先地位,达到了国内同类开发先进水平。

30万亩山旱粮田综合开发,是经省科委批准立项,于1990年春开始组织的以山旱粮田小麦、玉米、地瓜、谷子
为主的开发项目。 3年来,南部山区农村各级党政组织始终把山旱粮田开发作为探索山旱地区粮田配套技术、积累
山区增产经验和解决山丘旱地粮食生产低而不稳的重要途径,在充分认识搞好山区开发重要性的前提下,一是加强
领导,强化组织措施。市、区县、乡镇层层建立了山旱粮田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由高级农艺师等高、中、
初级农技人员参加的技术指导课题组,及时研究部署任务,检查开发实施情况。二是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技术服务
功能。在开发中,各级党政组织普遍注重加强以农技服务为主的服务体系建设,除邀请莱阳农学院和省农科院的专
家作技术顾问外, 所有参加开发的34个乡镇按3至5人、村按每千亩1人的标准配齐了农技人员,先后举办各种不同
类型的培训班50余期,培训农技骨干和科技带头户、示范户1.24万人次,培训农民群众20多万人次,放科教电影、
电视240多场次,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咨询408次。同时,根据开发的实际需要,市里共组织了34个承包
集团,有1245人参与了科物政三结合的集团承包,签订开发承包合同,明确岗位目标,落实奖惩办法,有效地保证
了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三是采用常规技术和现代农技相结合的方法,落实各项技术措施。重点针对山旱田无水浇
条件、土壤供水肥能力差等不利因素,在积极抓好调换、改换抗旱耐旱作物优良品种、增强蓄水保墒抗旱能力、改
革种植方式、实行配方施肥等常规栽培技术的同时,大力引进推广小麦固氮菌、增产菌、保水剂、抗旱剂等现代先
进技术。 四是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市财政3年来拨出30万元专款,各区县及乡镇财政按照1:2的配套比
例,积极筹措资金,强化开发配套设施建设;计划、科技及农业部门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大力支持和密切协作,保
证了开发任务的圆满完成。

(田茂春)

扶贫工作成绩突出
1992年,市委、市政府继续把搞好山区开发扶贫作为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推动全市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
长期战略措施,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密切党同山区人民群众关系的全局出发,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山区开发
扶贫工作。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年内,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各种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协调会10余次,
听取开发扶贫情况, 研究开发扶贫的重大政策措施。3月上旬,市政府组织市直农口有关单位赴枣庄市山亭区学习
考察“高标准起步、跳跃式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学习山亭经验,加快我市开发扶贫步伐的意见。8月中旬,市委、
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第四次山区开发建设暨扶贫工作会议,就进一步搞好山区开发扶贫作出了全面部署。此后,各
山区区县、乡镇普遍加强了开发扶贫力量,从人财物等多方面向山区倾斜。二是从政策措施上为开发扶贫提供良好
环境,靠政策启动山区开发扶贫的活动。市里重新整理印发了市委、市政府自1984年以来从资金物资投入、财政税
收等各方面制定的32条鼓励山区搞好开发扶贫工作的优惠政策,重申山区各级党政组织一定要用足用活这些政策,
真正发挥政策威力,对山区开发扶贫工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继续组织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援山区开发建设,
提倡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先富乡镇、村利用对口支援,开展“挂网联”和缔结“文明姊妹村镇”活动。年内,
市区机关和各企事业单位为贫困村提供无偿扶持资金、物资88.66万元,低息周转资金235万元,帮助申清扶贫贷款
228万元;打并配套15眼,建塘坝9座、修水渠2万米,扩大改善水浇地700余亩,解决了15个村的人畜用水困难;新
上工副业项目10多个, 安排劳力3500多人,新增产值1.3亿元。为贫困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后劲。四
是加强科技扶贫。年内为沂源县贫困村安排50名优秀干部到张店、淄川、博山、周村的40个经济发达村挂职培养锻
炼。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600余期,使参训的5万多人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致富思路。五是从山区长期发展着眼,
把大力改变山区基本生产条件作为搞好山区脱贫致富的长效基础措施,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利用各种扶贫资金、
物资,下大决心,花大气力,集中抓紧抓好。年内先后治理和改善小流域面积163.5平方公里,植树造林15.7万亩,
整修梯田4.12万亩,新建塘坝151座,谷坊547座,建水池水窖853个,建植物堰101万米,挖环山沟19.2万米,增加
灌溉面积865亩, 为改善山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发展后劲打下了基础,促使贫困山区的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到年底,全市36处山区乡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5.53亿元,比上年增长33.9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8.64元,比上
年增加143.38元,超过全市人均增长106元的发展速度。

(刘家德)

陶琉节农副产品展销会收效显著
第三届中国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农副产品展销会,自1992年9月4日至11日在张店举办。期间,共计完成国内成
交额1292.58万元, 国外成交额15万美元。另外签订协议书7份,意向书6份。该届农展会与上届相比一是规模进一
步扩大。 展销面积达到2500多平方米,是上届农展会面积的6倍多。二是参展单位多。上届农展会只有淄川、博山
两个区参加了农副产品展销,该届农展会全市8个区县及市直农口4个部门全部参加。三是展品数量大,共计10大类、
上万个花色品种, 并且质量好、 档次高。四是出口产品实现了零的突破。展销会期间,市畜产公司与俄罗斯签订
1.2万件羽绒服的供货合同,价值15万美元。

(林运祺)

举办农村奔小康文艺会演
市委六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作出在全市农村提前5年实现小康目标的战略决策后, 为推动农村奔小康活动的顺
利开展,市委农工委与宣传部、文化局、财政局以淄农发[1992]22号文件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农村举办奔小
康文艺会演大奖赛的通知》,并成立了领导小组。经过两个多月的层层会演,逐级选拔,8个区县共选出114名农民
演员和43个优秀节目,于12月24日在张店拉开了全市农村奔小康文艺会演大奖赛的帷幕。这些节目反映了农村干部
群众想小康、干小康的精神风貌和业绩;反映了农村人民自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得以改善的情况;反映了全市农村经
济的发展。经过两天的角逐,评出10名最佳演员、22个演出一、二、三等奖和10个优秀剧目创作奖。25日晚将选出
的13个精彩节目,向市五大班子领导进行了汇报演出。而后,由市委副书记李新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冯梦令、
副市长康寿美等带领演职人员赴省城济南在历山剧场进行了汇报演出。省五大班子领导赵志浩、高昌礼、马仲才、
李文全、董凤基、陆懋曾和济南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及1400多人观看了汇报演出,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好评。

(田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