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较大城市意识加快淄博发展步伐
中共淄博市委书记 杜祥荣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改革开放在更
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上展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各地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地区间的竞争日
趋激烈。全国在大发展,淄博作为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应该怎么办?市委以十四大精神为指针,从淄博实
际出发,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总的要求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
要求,深化改革,加快开放,继续实施城乡一体化、科教兴市、外向带动战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促进全市经
济高速、高效、协调、持续发展,力争到本世纪末把淄博市初步建成工业、商业、文化全国闻名,流通、科技、金
融、信息在鲁中具有中心地位的现代化城市,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赶上亚洲中等发达国家
水平,跃上新台阶。
要实现这一宏伟艰巨的任务,很重要的要强化全市人民的较大城市意识。所谓强化较大城市意识,就是要求全
市的干部群众,自觉从较大城市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出发,给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思想要更解放,改革开放
的步子要更大,经济发展速度要更快,发展水平要更高,城市辐射能力要更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人人都为巩固和发展淄博的较大城市地位而努力奋斗,为建设“三名四中心”贡献力量。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一、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步伐
建国以后,淄博就是山东、全国的工业重点建设城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经济建设进
行了巨大投入,又有长足发展,并且跻身于全国较大城市行列,这是淄博市人民一天也不放松地抓经济建设的结果。
今后淄博能否走在全省前列,经济实力是否与较大城市的地位相适应,关键是能否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发展速度之快、步子之大超乎寻常。淄博自己和过去比,虽然发展
较快,但与中央、省委要求比、与先进市地比、与较大城市的要求比,淄博市的发展不算快。因此,我们不能有丝
毫的骄傲自满和松劲麻痹情绪,不能沾沾自喜于一得。应该看到,在全国大发展的新形势下,不进则退,小进也是
退。因此,全市各级都要具有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都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勇于拼搏,不甘落后,奋力争先,
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得更快更好。
现在我们面临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应当认清机遇,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根本的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较大城市的公民,思想解放程度要高,观念转变要快。目前我们的思想还不适
应加快发展的要求,“左”、旧、小、满等思想束缚着人们的手脚。这就要求我们勇于摒弃“左”的、旧的一套,
对过时的红头文件和不利于发展的框框要敢于冲破,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就要敢试敢闯敢冒。要克服小生产思
想和旧的思维定势,发展大工业、大农业、大流通、大经贸,坚持高起点、超常规、跨跃式发展。各级都要按照加
快发展的要求,修定“八五”、“九五”的发展规划,确定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千方百计把步子迈得
大一点,尽快把淄博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化水平的现代化城市。
二、树立以改革促发展的观念,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改革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过去我们十几年的成就得益于改革,今后的发展从根本上讲仍然依靠
改革。特别是在当前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和困难,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体制和机制不适应市场
经济的发展。原有传统体制的弊端还没完全消除,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这些问题不解决,经济就难以较快
发展。因此,要加快经济发展,就要不断深化改革。淄博市作为较大城市,又是沿海开放城市,要想保持优势地位,
就必须树立以改革促发展的思想,扎扎实实地把各项改革引向深入。一是加快企业改革,把企业推向市场。首要的
是理顺产权关系,逐步实现变“死”的国有资产为“活”的国有资本,努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在产权改
革上,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股份制,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的股份制试点面,在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中普遍推行
股份合作制。对一些经营不善、扭亏无望的国有中小企业,采取承包、租赁等办法,实行“国有民营”,有的可以
拍卖。要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的界限,通过联合、兼并、改组等形式大力发展企业集团。对一些技术水平高、
市场前景好、效益好的大型集团公司,赋予相应的权力,增强自由度。要抓好《企业法》、《条例》及省、市实施
办法和意见的贯彻落实,确保企业自主权全部到位。所有企业都要积极主动地进行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企业
内部改革,加速转换经营机制,更加自觉地走向市场,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二是
加快转换政府职能。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改革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一方面政府要放权于基
层,还权于企业,绝不允许明放暗不放或中间截留。另一方面要强调政府放权不放手,要由过去对基层或企业干预
过多,统得过死,转到加强宏观调控上来,主要是搞好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等工
作。同时要搞好机构改革,采取“转、并、撤、建”等办法,减少机关和人员,克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互相扯
皮、效率低下的问题。三是抓好各项配套改革。进一步改革计划、投资、财税、审计、劳动、人事等管理体制,加
强宏观调控。还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待业、养老、医疗保险以及劳动就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
保障体系。
三、树立全方位开放的观念,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度
现在,全国已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对外开放的地域不断扩大,由沿海、沿边、沿江逐步
扩大到内陆省区。当前,淄博又面临“入市”的竞争、“复关”的挑战,如不迅速扩大对外开放,尽快与国际市场
对接,就难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竞争中取胜。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全面实施外向带动战略,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带动全市经济上水平、上档次、上台阶。一是扩大出口创汇。不断
拓宽出口渠道,多渠道、多口岸出口。在巩固传统产品出口的同时,按照国际市场需求,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将一
批名、优、特产品及大宗骨干商品打入国际市场。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实行“美元工资含量”的分配办法,调动外
贸人员的积极性。有外贸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要多出口,多创汇,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二
是积极利用外资。大力兴办“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项目,尤其要利用外资搞好整体嫁接、单枝嫁接或多枝嫁
接。要拓宽利用外资领域,既要利用外资新上一批工业项目,又要利用外资加快农业开发、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和发展第三产业。对已批准的利用外资项目,要重点抓好资金到位,投产达产和产品出口,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
水平。同时,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把开发区办成淄博市的利用外资基地,办成全市外向型经济的样板区。三
是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采取举办国际陶瓷琉璃艺术节、经贸洽谈会、派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多种
途径,努力通过扩大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加快引进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淄博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特别要加强同国际大财团、大商社和国际金融组织的联合与协作,大规模地开展
招商引资工作。还要力争在境外办厂、境外设点、技术劳务输出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四、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教育。较大城市的地位,要求我们要有一流的科技队伍、一流的科技教育水平。目
前,淄博市技术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占的比重还较低,各方面的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经贸人才匮乏,充分
发展科技人才积极性、推动科技进步的机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强化全民的科技首位意识,在全
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各级党政组织要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工作,切实把经济的发展转到依靠科
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首要的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放活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
逐步建立、完善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机制,既要多出成果,又要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要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兴办科研机构,市里要积极筹建“淄博科学院”,围绕全市的主导产业,培育几
个开发、服务能力较强的科研中心,并大力兴办厂办、民办科研院所,形成适应各层次需要的科研网络;要鼓励科
技人员创办、领办各类科技实体,领办、承包企业或开发项目,科技人员的报酬要与其劳动成果挂钩,鼓励多出成
果,快出成果。同时,要积极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
技兴工”和“科技兴农”的步伐,努力办好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项目,使之尽快形成产业。通过对
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使科技进步因素“九五”末在全市
经济增长中达到60%以上。
振兴经济的关键是科技,发展科技的基础是教育。我们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教育投入,
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办学。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现有大专院校要扩大规模,
调整专业,提高质量,同时要争取在近几年内把“淄博大学”办起来。要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为全市的经
济发展培养适合不同层次的实用人才。
五、树立强烈的竞争观念,团结实干争创一流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必须树立强烈的竞争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彻底破除计划经济体制
下等靠要的旧观念,坚持在竞争中求发展,奋力拼搏。开拓前进。
树立竞争观念,要大力发扬团结实干争创一流的淄博精神。淄博要保持在全国、全省前列的地位,靠的是全市
人民良好的精神状态,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的紧密团结,靠的是艰苦奋斗的实干工作作风。因此,我们必须继续深
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建设淄博立志立功”、“满意在淄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
动,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建设淄博、振兴淄博的高涨热情和昂扬斗志,动员人民群众为淄博的繁荣和进步贡献力量,
推动淄博的两个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城市
淄博市市长 韩新民
把淄博建成工业、商业、文化全国闻名,商品流通、科技服务、资金融通和信息咨询在鲁中具有中心地位的现
代化大城市,是淄博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到200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奋斗目标。实现“三名四中心”的战略构
想,全市上下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信心和决心,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步
伐。
一、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城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是市场的载体。城市作为
一定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发展得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必然要求加快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发达的城市与之相配套、相适应。特别是城市作为组织生产力、配置
资源、协调社会分工、支撑市场的空间存在形式,是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中心场所,城市不发达,市场体系就不可能
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就难以建立。同时,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城市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城市不发
达,功能不完善,企业就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转换机制、增强活力就难以实现,市场经济也不可能健康发展。加
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必将使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的步子大大加快,农村劳动力将有很大一部分转移到非农
产业,转移到城市。只有加快城市化建设,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因此,我们必须把建设现代化大城市作为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二、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城市是淄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
从淄博市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来看,1992年的社会总产值达到470.51亿元,国民生产总值174.26亿元,
国民收入145.04亿元, 工农业总产值388.1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58.6亿元;全市385.74万人口中,市区人口已
达249.83万, 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1992年12
月17日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中心在北京宣布,淄博被列入全国综合实力50强市之一。可以说,淄博目前
的经济和社会实力已具备建设大城市的基础条件。同时,多年来我们从淄博城乡交叉、工农结合的组群式城市特点
出发,坚持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不但促进了全市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而且明
显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从而大大促进了全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全市特别是五个城区的城市化水平
明显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我们完全能够也应该继续走在前列。
从淄博市在全国、全省的地位来看,淄博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城市和“较大的市”,是全国、
全省重要的工业城市,许多工业企业和产品在全国较有影响,在全省名列前茅。近几年通过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商
品流通在全省甚至全国也很有影响。淄博市又是山东省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是鲁中地区的中心,地处全省东部开
放西部开发的结合部,在全省黄河三角洲开发这一跨世纪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淄博市的长远发展来看,1992年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确定了用20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根据这
一构想,到2000年要把淄博建成工业、商业、文化全国闻名,商品流通、科技服务、资金融通、信息咨询在鲁中具
有中心地位的现代化城市,到201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赶上亚洲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这一战略构想的一个重要
标志是建成现代化大城市。
三、加快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
1.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以建成“三名四中心”的现代化城市为总目标,借鉴国内外大城市发展和建设的
先进经验,从组群式城市特点出发,制定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远景规划。以中心点为主体,辅以若干卫星城的松散式
城市结构模式,是当今世界大城市发展的趋势,组群式是淄博城市的突出特点,对建设大城市是个极有利条件。因
此,制定城市规划要充分发挥组群式城市的优势。同时要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加快几个中心城区的发展,扩展城
区范围和规模,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引导沿城区主要交通连接线向外扩张。在此基础上,搞好城区之
间小城镇特别是交通主干线上的城镇的规划,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制定城市规划既要立足淄博实际,又要
跳出市域小圈子,着眼于鲁中地区和全省甚至全国,放眼世界。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因此,制定城市规划一定要更开放、更大胆、更长远,
留有更大的发展时空余地;要有大的气魄,坚持高标准、高档次,有较大的超前性,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要强化规划的权威性,依法治市,严格执行规划,按规划建设,使城市建设快而不乱,活而有序。
2.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大城市必须具有现代化、高效能的基础设
施。因此,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必须首先加快建设基础设施。一是加快交通建设。重点抓好城市道路、公路建设,
按城区道路标准,改造提高城区之间主要道路、公路干线,上马张南立交桥、张博汽车专用线等一批大型工程,在
市区形成“四纵八横一环”的道路公路网络。同时完善市内铁路,加快发展市内铁路客货运输,积极创造条件发展
民用航空运输。二是以市话增容为重点,加快邮电通讯建设,“九五”末市话容量达到30万门以上。三是加快城市
供水、排水设施建设,近期重点是抓好引黄供水工程建设,完善排水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四是加快城市供电、
供热、供冷、供气等配套设施建设。五是加强文化、体育、卫生和广播电视等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主要产业。要围绕建设“三
名四中心”,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是建设商品流通中心,加快发展流通业。继续狠抓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和大型
商业网点建设,双管齐下,使淄博市真正成为鲁中地区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流通中心。二是建设资金融通中心,
形成机构健全、手段先进、市场活跃、融资量大、辐射面广的现代化金融系统。三是建设科技服务中心,全面实施
科教兴市战略,努力强化科技研究开发能力、成果推广能力、科技服务能力,逐步实现科技服务的产业化、国际化。
四是建设信息咨询中心,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和信息传递渠道,形成反应灵敏、手段先进、服务方式多样化的信息产
业系统。同时要大力加强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社区服务事业,完善城市功能。
4.加快工业发展。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是城市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发展工业是加快城市化的必
由之路。淄博市的工业经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较强的实力基础。建国初期,淄博就是山东、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经
济建设重点,五、六十年代,一批全省、全国骨干工业企业在淄博相继建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和省、
部对淄博的工业发展又进行了巨大投入。经过这四十多年来的建设发展,淄博的工业经济实力更加雄厚。今后,一
方面要继续加速量的增长,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气狠抓质的提高,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优化产品结构。乡镇工业的
迅速崛起为我们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乡镇企业已成为全市工业的“半壁江山”,其发
展势头依然迅猛。在保持这一势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上,要作好与城市化结合这篇文章,在城区之间的
主要交通干线两侧,集中布局设点,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小区,推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5.把城市建设推向市场,调动各方面投资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城市建设带
来了新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城市建设推向市场,必将为城市建设带
来巨大活力。把城市建设推向市场,要在设计、建设、管理和投资各方面,引入市场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加快城市
建设。政府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是掌握政策,管住规划,搞好协调服务,抓好质量。把城市建设推向市场,要从投
资体制改革入手,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和市场补偿相结合的投资体制。第一,大力推进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把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收益用于城市建设。第二,开放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市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市政公用设施。第三,继续坚持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代办服务,使收费标准
化、规范化、合理化。在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投资城市建设方面,淄博已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今后要总结经验,实
行优惠政策,继续抓好。要鼓励外商投资参与城市建设,特别要鼓励成片综合开发;继续推行城市房地产综合开发;
大力推广淄川、周村等区县的经验,吸引社会资金特别是鼓励农民进城,以市场等商业设施建设为龙头,推进商业
群、区建设,带动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