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召开的重要会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7&rec=39&run=13

1月6日,市委机关刊物《淄博工作》创刊座谈会在鲁中宾馆召开。市委书记杜祥荣,副书记、市长韩新民,副
书记时立军为刊物题了词;市委常委、秘书长常志钧代表市委讲了话。《淄博工作》由中共淄博市委主办,为全省
第一家由地市委主办的工作指导性刊物。
1月10日, 全市公安会议在淄博人民会堂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公安工作的决定》以及第十八
次全国公安会议和第十九次全省公安会议精神,总结了1991年全市公安工作,研究部署了加强全市公安工作的意见
和措施。市委书记杜祥荣在会上充分肯定了全市公安工作的成绩,并对今后的公安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1月28日下午, 市委、市政府在淄博饭店召开计划生育新闻发布会。市委副书记时立军主持会议。应邀出席会
议的有《中国人口报》山东记者站、《山东人口报》、《大众日报》、省电视台、省人民广播电台、《淄博日报》、
淄博电视台、淄博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的记者。市长韩新民作了新闻发布讲话。市委书记杜祥荣也在会上讲话。
新闻发布会上,市领导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2月21日至22日, 全市干部培训工作会议在市委党校召开。市委书记杜祥荣,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延龄在会
上讲了话,提出了全市干部培训工作的意见,强调了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各区县委分管书记、组织部长,
市直各部门负责人共180多人参加了会议。
2月24日上午, 市委召开各区县委、市直各部门负责人会议对狠刹公款吃喝风再作部署。市委常委、市纪委书
记刘喜敏在会上讲了话,并代表市委对“刹风”工作提出要求。
2月28日至29日, 全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鲁中宾馆召开,贯彻第二次全省房改工作会议精神,研究
全市房改方案,讨论有关配套政策,安排1992、1993两年工作。市长韩新民在会上提出了全市房改工作大体按“八
五”、“九五”和长期三个目标进行的设想及下步房改工作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市委书记杜祥荣在会上强调,各
区县、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3月12日至14日, 全市深化企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会议在鲁中宾馆召开。会议主要传达学习中央和中央领导
同志最近一个时期有关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指示,传达贯彻全省深化企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经验交流会议精神,
研究部署下一步的任务和措施,动员全市各级领导机关和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步
伐,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更快地发展。市委书记杜祥荣在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
失时机地加快淄博经济发展》的讲话。提出全市对深化企业改革总的要求是,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搞好大
中型企业和亏损企业为重点,以提高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加快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逐步建立起干部能
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新机制,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市
委副书记、市长韩新民主持会议。市委、市纪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同志,各区县、市直各部门、部
分大中型企业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4月11日上午,市委召开第119次常委(扩大)会议,听取了赴苏南、上海考察组学习考察情况和韩新民同志关
于赴陕西活动及学习考察情况的汇报,并就进一步加快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进行了认真讨论。大家一致认
为, 第一,要进一步学习中央2号文件,扎扎实实做好解放思想的工作;第二,要更加大胆地发展外向型经济;第
三,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第四,进一步理清结构调整的思路,突出调整的重点;第五,切实转变机关职能,更
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4月21日, 全市村级规范化管理工作会议在博山召开。会议围绕全市农村提前实现小康这个总体目标,研究部
署了全市村级组织实现规范化管理工作。市委常委、副市长孙立义主持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延龄讲了话,
章丘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宁延清到会介绍了章丘县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4月24日, 全市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在鲁中宾馆召开。会议传达了全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全市
1991年发展乡镇企业的基本情况, 部署了1992年的工作任务,并对100名优秀乡镇企业家和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
进行了表彰。会议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步伐,把乡镇企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市委书记杜祥荣、市
长韩新民在会上讲了话。
4月27日至29日, 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在淄博人民会堂召开。中心议题是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
神和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精神,借鉴省内外对外开放的先进
经验,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研究确定加快全市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动员全市人民迅速行
动起来,抓住机遇,全面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促进全市经济高起点、超常规、跨跃式发展。市长韩新民主持会议,
市委书记杜祥荣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副书记时立军传达了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精神,副市长王和先汇报了省市
领导赴外地学习考察的综合情况。市委、市纪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同志和部分老同志,各区县委书
记、区县长、分管区县长、外经委主任、乡镇企业局局长、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各大专院校党委书记、
市直各部门党政负责人、中型(一)以上企业厂长(经理)、党委书记、市政府驻外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5月12日上午, 1991年度人口目标责任奖惩兑现大会在市政府一楼会议室召开。市委副书记时立军主持大会,
并宣读了市委、 市政府对8个达标先进单位和市直机关39个计划生育先进单位进行表彰的决定。市领导、淄博军分
区负责人、五区三县党政主要负责人、计生委主任和市直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大会。市委书记杜祥荣在会上作了重
要讲话,市长韩新民总结了全市1991年计划生育情况,部署了今后的任务,并与各区县长签署了《1993年人口目标
责任书》,副市长王天瑞传达了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暨1991年度人口目标责任奖惩兑现大会精神。
6月11日, 市委召开区县委书记会议,主要议题是以中共中央指示和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精神为指针,全面贯
彻落实省委召开的市地委书记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改革,扩大开放,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力争经济
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市委书记杜祥荣就如何深入贯彻邓小平同志谈话和中央指示精神,搞好当前工作讲了话。
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新民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市的经济工作情况。会上,各区县委负责同志围绕学习中央指示和邓小
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紧密联系实际,总结交流了前一段工作情况和经验,提出了今后的打算。
8月30日至31日, 中共淄博市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在鲁中宾馆召开,中心议题是以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
谈话为指针,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动
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全市经济的加快发展,尽快把淄博建成具有国际化、现代化水平的工
业名城、商业名城、文化名城和鲁中地区的商品流通中心、科技服务中心、资金融通中心和信息咨询中心。市委书
记杜祥荣在会上就如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新民对会议贯彻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提
出了具体要求。部分区县和市直部门作了大会讨论发言。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纪委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
员、党员副主任、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政协党组成员、区县委书记、区县长和纪委书记,大企业党委书记,
市直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过市委书记、副书记的老同志参加了会议。

10月24日下午,市委在鲁中宾馆召开各区县、大企业、高等院校及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传达贯彻党的
十四大精神。十四大代表、市委书记杜祥荣作传达报告并就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提出要求。市委副书记、
市长韩新民主持了会议。市委、市纪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同志及部分老同志出席了会议。
11月19日至20日,淄博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二届二次全体会议在张店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了全市
国民经济加速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初步构想及今后20年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市委书记杜祥荣,副书记、市长韩新民
在会上讲话。各区县长、市直各部门、各大企业负责人和全市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
对《淄博市国民经济加速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初步构想》进行了分组讨论,并提出了补充和修改意见。
11月28日至29日,中共淄博市六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在淄博人民会堂召开。市委书记杜祥荣主持大会,
副书记、市长韩新民传达了中共山东省五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
四大和省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十四大的要求和省委的统一部署,进一步研究全市今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
目标、方向、任务和措施。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加快淄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步伐的决议》。讨论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经济强乡镇强村和重点乡镇企业发展的意见》(讨论稿)。
杜祥荣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纪委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市政府党组成员,
副市长,市政协党组成员,区县委书记、区县长和纪委书记,大企业党委书记、厂长(经理),高等院校党委书记,
市直各部门党政党员主要负责人, 担任过市委书记、副书记的老同志共222人出席了会议。鉴于中共淄博市第六届
委员会委员的出缺情况,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全会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递补丁长盛同志为中共淄博市第六届委员
会委员。
12月26日至27日,市委、市政府在淄博人民会堂召开全市乡镇企业暨发展经济强乡镇、村、重点企业工作会议,
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落实全省加快经济强县、强乡发展工作会议和市委六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任务,
研究部署“八五”和“九五”时期乡镇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新目标,争取实现全市乡镇企业的第二次飞跃。会议由
副市长曹钟书主持,市委书记杜祥荣,副书记、市长韩新民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常志钧宣
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经济强乡镇、强村和重点乡镇企业发展的意见》,并公布了1991年度全市25个
强乡镇、 100个强村和50个重点企业的名单。市乡镇企业局局长李伟绩介绍了赴苏南考察乡镇企业的情况。各区县
委书记、分管区县长、各乡镇党委书记、经委主任、市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经济强村、重点企业负责人,市级
以上乡镇企业家参加了会议。

1992年的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
一、 1月24日市委、市政府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精减会议、文件和严格控制检查评比、减少负责同志事
务性活动的规定》 。《规定》共分5项37条。主要内容:一是精简各种会议。建立和实行“无会周”制度;切实减
少各类表彰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和时间;尽量压缩会议经费。二是压缩文件、简报。市、区县党政各部门可制发
1到2种正式文件;综合部门的简报、内部刊物不得超过2种,其余部门只保留1种;尽量减少党委、政府联合行文;
确定适当的发放范围,尽量压缩文件份数;各种简报、内部刊物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统一编号。三是严格控制检
查评比表彰。除国家和省组织并直接派人进行的检查评比、市委市政府组织安排的检查评比、有关职能部门依法进
行的日常监督性质的业务检查、对所属单位正常工作进行的检查外,其他检查评比一律实行申报批准、持证检查办
法。严格控制各类评比表彰。除特殊情况外,不以党委、政府的名义表彰、奖励某一战线、某项具体工作的先进集
体和先进个人。四是减少事务性活动。有计划地安排负责同志参加一些对全局工作有重大影响,对人民群众有宣传
教育意义的活动;一律不集体参加纯属礼仪性、应酬性的内事活动。五是搞好监督检查。各级各部门要把精简会议、
文件,严格控制检查评比、减少事务性活动作为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法的主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监督
检查。各级党委、政府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搞好本《规定》执行情况的督查。对未经批准印发文件、
简报的单位,一经发现即通报批评。对无证组织检查评比的单位,属财政拨款的,扣发当季办公经费的10%,不属
于财政拨款的半年内不予办理专控商品批准手续。对未经批准召开会议的,除不安排会议经费外,并由同级财政部
门按此次会议经费的50%扣减其办公经费。
二、1月28日市委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培养教育青年干部工作的意见》。主要内容:1. 要充分认识做
好培养教育青年干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克服“重使用轻培养”和“顺其自然”的思想倾向,立即着手把这项
工作抓紧抓好。2. 加强思想理论教育。要求今后5年内,市、区县分期、分批、分层次地对各类青年干部进行理论
培训; 党校要继续办好青年干部培训班,每期学习时间分别为1年和半年;各单位、各部门要制定好青年干部理论
培训的五年规划,建立好培训档案,并把干部培训的情况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3.加强基层实践锻炼。各
单位、各部门要有计划地选送青年干部到基层去,尤其到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继续坚持做好下派干部工作;对由
大专院校毕业直接分配进机关工作的青年干部,要首先安排到基层锻炼,时间至少两年;今后,党政机关凡新提拔
的科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必须具有3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4.实行交流或轮岗锻炼。对在党政机关任县处级职务满6
年的青年领导干部,一般要进行交流;各区县、市直各部门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科级干部进行纵横交流,轮岗
锻炼;企业单位的青年领导干部要结合企业新一轮承包,作好交流调整。5.压担子培养。市委组织部要在抓好各级
各类后备干部宏观管理的同时重点掌握200名左右的优秀青年干部, 其中女干部不少于30名,并有计划地采取多种
形式进行培养,有意识地进行压担子锻炼。在配备领导班子时,领导成员的年龄要形成合理的梯次结构。在区县和
市直部门党政领导班子中,逐步达到都要有1名35岁左右的青年干部;乡镇和区县直部门党政领导班子中至少要有1
名30岁左右的青年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中也要抓紧选配35岁左右的青年干部。6.搞好传帮带。抓紧建立培养
教育青年干部的制度,对重点培养对象,领导班子成员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及时进行帮教。建立与青年干部定
期谈话制度,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教育青年干部识大体、顾大局,一
切听从党召唤,勇于到基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要严格要求,对青年干部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违纪行为,
要敢抓敢管,及时处理。7.切实加强对培养教育青年干部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以政治眼光和战略观点来看待
这个问题,着眼未来,立足当前,把这项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不懈抓下去。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
管理权限,对分管范围内的青年干部进行分析排队,制订出具体的培养教育计划和具体方案,并落实到每个青年干
部身上。
三、 2月27日,市委转发了市委党校、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校工作的意见的报告》,要求各级党委
要从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挫败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图谋,保证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诚于
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干部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全面加强党校建设,不断适应经济建设
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报告》的主要内容:一是加强对党校工作的领导;二是按照党的培训目标,继续办好主体
班次;三是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党校教师队伍;四是坚持干部培训与考核、使用相结合的制度;五是改善
办学条件,落实办学经费。
四、3月4日,市委发出《关于传达学习中共中央[1992]2号文件的通知》。《通知》指出,中共中央[1992]
2号文件印发了《邓小平同志在武昌、 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央和省委对传达学习邓小平同志的
重要谈话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用以指导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等实践活
动。 《通知》要求:第一,集中一段时间,尽快把中央2号文件逐级传达到全体党员、干部,并组织学习讨论。各
级党校要把《讲话要点》做为干部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二,深入学习,把握精神实质和重点,逐条学习领会,
加深理解。第三,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3月下旬至4月上旬,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2号文件,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促进全市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市委书记杜祥荣带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延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新泰和各区县委、市有关
部门负责人,对常州、无锡、苏州和上海等地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学习考察。在学习考察报告中,对调整“八五”
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重要建议。1.抓住九十年代特别是“八五”期间的机遇,打破常规,高标准
起步,跨越式发展。在工作目标上应该考虑提高一点,在农业力争提前五年奔小康的同时,工业可以设想提前五年
翻一番,从1990年的335.76亿元增加到1995年471.52亿元,“八五”后四年平均每年增长14.2%左右。相应的,国
民生产总值也可以力争翻一番。 2要切实把发展外向型经济放在战略地位,在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科教兴市战略
的同时,明确提出外向带动战略。对审批“三资”企业的权力下放问题,可以考虑市有多大权就放给区县多大权,
放权要配套放,包括土地审批等,并做到责权利一起放,坚持谁办谁有;“三资”企业税收也放给区县,以调动积
极性。
五、3月4日,市委印发了《淄博市“八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1991—1995)。《规划》指出:
“八五”期间,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推进经济建设为出发点,认
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和江泽民同志“七一”讲
话精神,努力提高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
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规划》共分7部分:1. 突出加强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一是弘扬
爱国主义精神;二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三是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四是提倡热爱劳动、尊重科学的风尚;五是树立
为人民服务思想;六是增强遵纪守法意识。2.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是思想政治工作应遵循的主要方针、原则
和主要内容;二是要按照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等不同层次提出不同要求;三是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3.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一是“八五”期间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要突出
抓好全省十一省辖市文明城市竞赛、创建省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区)和文明单位建设活动,形成市、区
县基层单位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的格局;二是进一步弘扬“淄博精神”,树立强大的精神支柱;三是
深入开展“满意在淄博”活动;四是继续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和各种共建精神文明活动;五是继续搞好建设淄博
立志立功活动,六是继续搞好“学先进、讲奉献、树新风”活动,七是“八五”期间,要在继续深化各种“满意在
淄博”活动的同时,组织开展争创“十文明”活动,即争创文明路、文明车、文明岗、文明店、文明站、文明医院、
文明市场、文明影剧院、文明舞厅、文明小区;八是要继续深入开展“讲精神文明,比科技致富”和文明村卫生容
貌达标活动;九是要切实抓好农村奔小康工作;十是要努力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研讨工作。4.发展科学、教育
事业,提高全市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一是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加速重点科研项目的开发研究和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二是把教育作为四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5.加强文化、体育、卫
生事业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一是要大力发展文化艺术事业;二是努力发展出版事
业;三是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提高节目制作能力,丰富节目内容,扩大覆盖面;四是进一步办好《淄博日报》,加
强新闻队伍的建设;五是加强体育队伍和体育设施建设;六是努力加强医疗设施和卫生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科学
医疗水平;七是努力搞好计划生育工作。6.继续搞好环境建设,为全市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7.加强领
导,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强化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并列入重要议
事日程;二是建立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管理体系,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三是健
全、充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四是精神文明建设要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五是各区县要
根据《规划》要求,结合各自特点,尽快制定出各自的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认真组织实施。
六、 3月30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淄博市村级规范化管理试行规定》。要求各区县切实加强村级规范化管
理工作,并结合本区县实际,组织干部深入到村,指导各村以《规定》为基本依据,因村制宜,制定落实实施细则。
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分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要通过推行村级规范化管理,加快农村改革的步伐,
使我市农村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规定》包括总则、经济管理、社会管理、村级组织建设和村
干部管理、附则5章、138条。
七、5月18日市委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政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暂行规定》。《规定》共8条。主要内
容:1.现任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含人大、政协工作室主任)和副乡镇级的干部,政治素质好,政绩突出,在现
职工作岗位上连续任职满九年以上、累计任职满十年以上,可分别享受副县级、正科级政治、生活待遇;一般干部
在乡镇工作累计满十五年以上的,可享受副科级政治、生活待遇。2.在乡镇工作的党政干部工作满三年后,在国家
规定工资标准的基础上, 上浮一级工资;在38个贫困山区、5个沿黄乡镇工作的,上浮二级工资,连续在乡镇工作
满六年或累计满八年的可固定一级;继续在乡镇工作的再向上浮动一级。调出乡镇后,不再保留上浮的工资。3.根
据乡镇经济指标及各项事业的完成情况实行奖罚制度。各区县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奖励标准和奖金数额。4.凡乡
镇干部缺编的,其干部来源可从在区县直属部门工作的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军队转业干部以及乡镇企业负责人中
选拔和选聘。要有计划地选聘村级干部充实乡镇领导班子或到乡镇机关工作。5.乡镇聘用制干部按有关规定实行养
老保险制度。6.对乡镇干部实行一年一考核,根据考核情况,给予表彰、奖励或黄牌警告、就地免职。逐步建立能
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用人新机制。
八、 5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意见(试行)》,共10项
26条。主要内容:一是抓住机遇,全面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按照梯次推进、全面开放的原则,以“淄博市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为先导,以胶济、淄八、淄东等交通干线为轴线,在市、区县、乡镇三个层次上全面展开布局,实现
全方位开放、高起点起步、超常规运行、跨跃式发展,以外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带动经
济素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全市整个国民经济再上新的台阶。主要奋斗目标: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确定的“八五”时期外向型经济发展目标,力争提前两年实现。全市出口
创汇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1995年,全市外贸出口总值达到35亿元,年均递增25%以上,占同期国民
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6%以上,比1990年提高6个百分点,外向型企业达到250家。利用外资实现大的突破,至1995年,
全市“三资”企业总数达到800家,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6亿美元。到“八五”期末,全市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第二个翻番。二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全民开放意识。三是积极大胆地利用外资。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多渠
道、多形式扩大引进和利用外资;全市境内试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对引荐外来投资和项目的实行奖励政策。四
是扩大出口创汇。坚持工业、农业、劳务、技术一起上,实施全方位推进和市场多元化出口战略;全方位、多元化
开拓国际市场,逐步形成全球化的海外市场新格局;继续实行出口创汇与企业规格挂钩办法。五是多层次、多渠道
开展对外对内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实行全方位开放、多触角渗透的方针,鼓励各部门、各单位、各团体积极开展
对外联系,扩大淄博市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渠道;积极组织企业到境外办厂、开展工程承包和劳务出口;建立、
完善驻外机构;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经贸活动。六是办好淄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试行经济特区政策。七是进
一步简政放权,提高涉外工作效率。八是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重点抓好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进一步发展、搞活金融市场;按照国际惯例建立适应外商投资企业发展需要的经营管理体制,更多地利用市场
机制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健康发展。九是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一支过硬的经贸队伍。十是加强对经贸工作的领导。
九、 6月24日,市委发出《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的通知》。《通知》要求,
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当前的一件大事,作为纪念建党七十一周年的一项主要内容来抓,
并把学习这个讲话同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对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阐述的九个问题,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加以领会,吃透精神,学懂弄通。尤其是要坚持实践
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清除党员干部群众中存在的模糊认识,提高改革
开放、发展经济的自觉性。要以讲话精神为动力,真抓实干,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各级党委和各个部门要认真检
查一下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企业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和1992年各项工作部署的贯彻情况,把加快改革开放、加速
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和农村奔小康的规划、措施真正落到实处,把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及时引导到抓落实、见
行动、干实事上来,力争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等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四大召开。
十、6月24日,市委、市政府制发了《关于进一步调动知识分子工作积极性的暂行办法》,共18条。主要内容:
打破各企事业单位知识分子在全民所有制、县以上城镇集体所有制及干部、工人身份上的界限;对知识分子专业技
术职务实行评聘分开;在各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知识分子,允许在完成本职工作和不侵犯本单位技术权益、经济利益
的情况下,进行业余技术兼职和从事各类技术服务活动;提高在乡镇从事农、林、水、文化、教育、卫生工作和工
作年限10年以上并胜任本职工作的知识分子的待遇;对取得农民类专业技术职务的知识分子、受省教委以上机关表
彰的优秀农村民办教师或获得两次以上市优秀教师称号的教师的奖励政策;引进正教授专业技术职务的高科技人才
的奖励;市委、市政府颁发政府津贴费办法;对市级拔尖人才在管理期内的规定;对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给予重
奖的办法;建立淄博市知识分子奖励基金。
十一、 9月12日,市委、市政府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
的意见》,共30条。主要内容:1.从现在到本世纪末,全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全市经济再上新
台阶的总体目标,以产业化为方向,以外向带动战略为动力,采取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全面发展的方针,加快发
展速度,提高建设水平,逐步建立起适合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
系,把淄博建成初步具有国际化、现代化水平的工业名城、商业名城、文化名城和鲁中地区的商品流通中心、科技
服务中心、资金融通中心、信息咨询中心。2.主要发展目标:第三产业增加值:1995年,全市达到60亿元,占国民
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7%, 平均每年递增25%;到2000年,达到150亿元,比重达到35%,平均每年递增20.1%。
就业人数:1995年,全市达到60万人,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达到26%;到2000年,增加到80万人,比重达到32%,
平均每年递增6.3%。3. 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一是加快发展商品流通业,争取“八五”末商品流通业在国民生产总
值中达到7%以上。 二是加快科技、教育、信息咨询产业化步伐。到“八五”末,科技进步率达到50%以上,1998
年前全市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促进咨询信息向产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发展。三是加快发展交通、通讯业。
提高全市交通网络的技术等级,重点发展联运、集装箱、零担、管道等现代化运输方式。要加速集装箱储运中心建
设,力争在高速公路通车前后建成外代外理、保税、加工、仓储、中转、换装等多功能的与“水、铁、空”相衔接
的综合运输枢纽设施。邮电通讯以市话增容为重点,到“八五”末,城乡电话装机总量达到17.2万门,2000年达到
27.2万门。四是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进一步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逐步形成面向全国、辐射全省、多功能的鲁
中资金中心。积极发展多样化的保险机构,重点发展社会保险业,逐步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在
内的退休、养老、失业、伤残、医疗保险制度。五是加快发展房地产业。以城市住房制度和土地有偿使用两项改革
为重点,按照“整体规划,分层开发,放开搞活”的原则,把房地产业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重要产业。六是加快发
展文化、旅游业。以研究开发齐文化、发展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文化为重点,力争把淄博市建成全省重要文化、旅游
城市。七是加快发展城乡社会服务业。积极抓好城市服务网点和新建居民区的配会建设;完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和
扩大劳务市场;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健全急救医疗体系和农村医疗三级网络,走区域化卫生发展的道路;继续
搞好以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4.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一是
充分调动各方面办第三产业的积极性。任何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或个人,只要符合营业条件,都可执照依法经营,
管理部门要积极办理营业执照。凡是国家允许经营的商品和项目,都允许放开经营。二是支持打破部门、地区、行
业和所有制界限,组建第三产业集团,推进集团化经营。三是有条件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可将现有的信息、咨询机
构、内部服务设施和交通运输工具向社会开放,开展有偿服务;同时,鼓励社会服务组织承揽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
后勤管理和其他事务性工作。鼓励行政人员与机关脱钩,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允许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在不影响
本职工作、不损害本单位利益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四是多渠道增加第三产业投入。今后城区资
金投向要向第三产业倾斜,地方年度基本建设投资第三产业要在40%以上。五是第三产业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基
金, 不上交能源交通和预算调节基金。第三产业企业每年从留利中提取30%,从税前实现利润中提取5—10%,用
于补充自有流动资金,直到自有流动资金占全部流动资金比重国营企业达到30%、集体企业达到50%为止。商业企
业可按市内产品销售额提取销售提成,销往外地的提取0.5%、市内的提取0.3%,列入费用。对科技咨询、信息情
报、广告、旅游等一些社会急需、还贷确有困难的微利企业可适当减免营业税。六是赋予第三产业企业用工自主权。
七是缩小市管价格范围。八是在一定期限内,放活房地产二、三级市场,并适当降低房地产转让增值费提取比例。
九是增大工业企业办第三产业。被兼并工业企业转入第三产业的,经银行批准,自开业之日起,原所欠贷款实行二
年停息、三年减半收息。为安置富余职工兴办的独立核算、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自开业之日起,实行两年免征、
三年减半征收所得税。十是鼓励外商投资兴办第三产业。十一是各城区都要确定2—3条街道为商业街,沿街建筑的
底层都要改营第三产业项目。十二是积极扶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大中型企业兴办技术开发、转让、服务、信息
咨询等第三产业,有条件的,可以建立科工贸一体化的经济实体;技术经营机构可以从纯利润中提取10—20%直接
支付给从事该项目的工作人员,此项资金不计入单位奖金总额。十三是鼓励大中专和各类专业技术学校向社会敞开
办学,其办学方式、收费标准、培训方向全部放开;允许有条件的个人举办短期培训、辅导班,除个人收入调节税
外,其他税费暂不征收。十四是加强第三产业的研究和规划。市计委要牵头协调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全市第三产业
发展规划,明确主要行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论证确定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十五是加强对第三产业的组织领导和管
理。从事第三产业的各类经济组织要依法经营,行业主管部门和经济监督部门要依法行政和监督,使第三产业沿着
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发展。要参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有关规定,充分尊重企业的经营
自主权。要建立健全规范的科学的第三产业统计办法和指标体系。
十二、10月16日,市委发出《关于认真组织好党的十四大重要文献学习、收看收听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
一定要按照省委的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好学习、收看收听。一是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学习好江泽民同志的
报告,全面掌握报告内容,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同时学好陆续发表的其他会议文件。二是要围绕改革开放、加快经
济发展这个主题,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密切联系思想、工作实际开展讨论,把思想统一到十四大精神上来。三
是要把学习和生产、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及时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十四大精神激发出来的高涨热情引导到
生产、工作上来,切实抓好当前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四是宣传、理论、新闻等部门,要集中力量
做好会议期间的宣传、报道工作,及时报道和宣传反映学习贯彻十四大精神的经验、体会和实际效果。
十三、11月28日,中共淄博市六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通过《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加快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决议》。主要内容:1.深入学习十四大文件,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2.全市工作的指
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针,以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精
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继续坚持“城乡一体化”、“科教兴市”、“外向带动战略”,紧紧
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大力推进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全面促进社会繁荣进步,力争全市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前十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继续保持在全省市地的先进
地位。在保证市委关于“八五”期间全市农村基本实现小康和工业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的既定目标的基础
上,到2000年把我市建成工业、商业、文化全国闻名,商品流通、科技服务、资金融通、信息咨询在鲁中具有中心
地位的现代化城市;到201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赶上亚洲中等发达国家水平。3.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1991
年到2000年, 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5%,第一、二、三产业平均递增6.3%、13.5%和23%,三产业的比重达到
6.6: 58.7:34.7,出口商品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2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2001年到
2010年, 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5%,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平均递增5.5%、11%、18%,三产业的比重
力争达到3:47:50,出口商品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3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力争控制在6‰以内。
保证“八五”期间全市农村基本实现小康,工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到1993年实现第
二个翻番, 至1998年实现第三个翻番,到201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亚洲中等发达国家水平。4、强化农业基础
地位,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全市农村在确保“八五”基本实现小康的基础上,要继续向更高目标迈进。农村社会总
产值到2000年达到1040亿元,平均年递增24.5%,重点抓好七大开发性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开发、南部山区综
合开发、加快“科教兴农”、农业基础建设、强化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大力扶持经济薄弱地区的自我发展、抓好
绿化工程。乡镇企业要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点,进一步采取扶持政策和加大资金投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
府《关于加快经济强乡镇强村和重点乡镇企业发展的意见》,力争“八五”、“九五”期间乡镇企业以28%以上的
速度发展。5.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近九年内,要立足建成“三个名城”、“四个中心”的目标,集中资金
建设和改造一批规模大、功能全、档次高的专业批发市场和商业服务设施,扩大商品流通量和综合服务能力。6.强
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都市化步伐。进一步调整优化城市结构布局,在发挥组群式特点的基础上,形成全市相对集
中的中心城区,并按照相对集中发展的原则,扩展城区规划范围,扩大城区人口和建设规模,本世纪内着重完善城
市基本框架。要加快农村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水资源和电力建设都要适应都市化
发展要求。7.加快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步伐。各级党政部门对所有涉及企业的权力抓紧进行认真清理,凡是《条例》
要求下放给企业的,必须全部放下去。企业三项制度改革,1993年要基本到位。1993年选择40户左右的国营大中型
企业进行规范化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并要分批选择部分企业实行无部门主管,完全推入市场
机制试运行,全市城市企业力争在3年内基本完成转制。8、加快政府转变职能,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各项配套
改革。要以适应市场经济为目标,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路子,撤并不必要的经济管理部门和职能交叉、业务
相近的机构,加强综合管理部门职能,改善宏观调控和管理。各级计划、投资、财政、税收、物价、金融、工商、
劳动、人事等部门,凡是自己能够实行改革的都要积极主动地早改。各级检查监督部门要完善监督手段,提高监督
能力。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住房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9.在加快对外
开放方面要实现5个大突破。 即引进外资要有突破;利用国外技术、嫁接改造国内大中型企业要有突破;出口创汇
要有突破;境外办企业要有突破;开发区建设要有突破。10. 加强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党
的建设方面,一是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
性;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三是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按照党的十四大精神,紧紧围绕经济
建设这个中心和建设文化名城的总体目标来进行。在民主和法制建设中,要充分发挥“较大的市”的立法权限,抓
紧制订完善各种必需的地方法规,继续强化普法教育。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大力加强法制工作,切实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十四、12月21日,市委、市政府批转了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关于机关干部辞职、停薪留职和提前退(离)
休的暂行规定》,共5章34条。
十五、12月23日,市委、市政府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经济强乡镇强村和重点乡镇企业发展的意见》,
决定将全市经济实力较强的25个乡镇、 100个村和50个乡镇企业作为全市的经济强乡镇强村和重点乡镇企业,对其
实行特殊政策,促其加快发展,以带动全市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跨上一个新台阶。《意见》的主要内容:1.指导思
想:以党的十四大和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市国民经济
上新台阶的总目标,从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出发,进一步增强内部发展活力和适应市场机制的能力,使这些强
乡镇强村和重点企业迅速壮大经济实力,使之成为全市农村改革的典型、开放的龙头、经济发展的骨干,为全市的
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经验,带动其他乡镇村和企业,实现全市农村经济的超常规发展。2.经济强乡镇强村和重
点乡镇企业要按照速度、效益、后劲相统一的原则,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积极可行的发展目标。总的要
求是:到“八五”末,经济强乡镇的农村经济总收入要在199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乡镇企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
翻一番半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公共积累年均增长3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经济
强村和重点企业经济总收入或企业总产值平均达到1亿元以上, 村经济纯收入或企业利税平均达到1000万元以上;
村公共积累平均3000万元以上,企业固定资产平均2000万元以上,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力争建成几
个经济总收入过5亿元的经济大村和产值达3亿元的龙头企业。强乡镇强村和重点企业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切
实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都要走在全市前列。3.列入全市经济强乡镇
范围的乡镇(办事处)和列入全市强村、重点乡镇企业,在“八五”期间实行的政策,共17条。4.组织实施。一是
对强乡镇强村和重点企业纳入市重点管理范围,实行动态管理。强乡镇强村和重点企业的排名,以经济总量指标为
主要考核内容,“八五”期间每年排序一次,并由市委、市政府下文公布。上年排在范围之内、下年排在范围之外
的,可继续享受上述政策一年。经济强乡镇强村和重点企业政策中的第一、二条,“八五”期间什么时间达到,什
么时间兑现。二是强化约束机制。按照本意见,在村和企业交叉任职的干部不重复计奖,所有奖励所依据的数字,
须经市、区县农委、乡镇企业、统计、审计部门联合核准。三是各区县和基层单位要不断总结交流经验,督促落实
兑现政策。四是全市强乡镇强村和重点企业的考核组织工作由市委农工委牵头,市委研究室、市统计局、市乡镇企
业局等部门共同负责。
十六、12月22日,市委、市政府批转市机构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关于市级机关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改革的试行意
见》。主要内容:1.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针,以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和事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
脚点,改革旧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逐步将事业单位从福利型、公益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事业单位要创造条件
实行企业化管理走经费自给的路子,使其成为相对独立的法人和经济服务实体。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因
地制宜,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集服务、经营为一体,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2.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增强经营意识,实行全方位开放。凡是有条件的事业单
位,都要结合各自的业务特点,面向社会,扩大有偿服务范围,开展多种经营。二是全额事业单位增加部分自收自
支编制,新增人员编制所需各项经费,由单位通过创收等渠道解决,财政不予补助。三是差额补助事业单位要积级
组织事业单位人员,面向社会开发各种经营服务活动,积极创收。凡全面完成事业计划,每年递减事业补助费,积
极向自支、企业化经营转变的事业单位,可适当放宽编制。四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中,执行行政职能,靠政策收费
解决经费开支的,编制人员要严格控制;凡有稳定收入来源,已形成独立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
实行编制、人员双放开,由单位自主决定。实行双放开的单位要与财政脱钩。五是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将竞争、激
励、风险机制引入事业单位的管理。3.扶持改革的几项措施。一是财政部门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额周转金扶持事业单
位开展经营服务活动。金融部门要适当扩大对事业单位的贷款数额,在开户、信贷、利率、结算等方面积极提供服
务。允许具备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承贷承还。二是事业单位由全额、差额拨款转为经费实行自收自支或企业化经营
的,经有关部门确定后,两年内不核减国拨经费,税务部门三年内免征产品税、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用于该
事业的发展。三是事业单位有权选择灵活多样的经营项目和经营方式,有权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自行确定提供
劳务、技术服务和技术文化成果的价格。四是从1993年开始,新增预算外收支结余资金,用于事业发展最低不少于
50%,其余用于改善办公条件、集体福利和职工奖金。五是由全额拨款转为差额补助或自收自支、实行企业化经营
的事业单位,原事业单位人员的医疗费用两年内仍按全额事业单位的办法执行,从第三年开始由单位自行解决。新
进人员的医疗费一律由单位从创收中解决。4.加强领导,保证改革顺利进行。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监督检
查,严禁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对一切违法所得的收入要全部没收上交财政,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审计。
十七、12月29日,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鲁发[1992]23号文件,进一步做好人武、专
武干部管理使用工作的意见》。主要内容: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军分区和区县人武部要把做好人武、专武干部管
理使用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齐抓共管,并把人武、专武干部纳入地方党政干部统一管理范围。二是人武、专武干部
的考核要纳入地方党政干部年度政绩考核计划,并与地方干部一样实施奖惩。三是区县人武部党委的组成,人武、
专武干部的任免程序等规定。四是做好调整交流工作。今后各区县人武干部每年至少要调整交流一至二人;专武干
部每年要调整交流10%左右, 力争基层武装部长每10年轮换一遍,一般干部每5年轮换一遍。五是人武、专武干部
的选配聘用、培训工作及工资、补贴等。
十八、12月30日,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省
〈实施办法〉的意见(试行)》。主要内容:1.各级党政部门和企业要全面贯彻《条例》和《办法》,要按《条例》
和《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彻底清理过去的有关文件,凡与其相抵触的,立即停止执行并明令废止。2.选择骨干企
业实行无主管。1993年分两批选择20至40家企业,脱离与企业主管部门的隶属关系。无主管企业主要选择已改造为
股份制的企业、实行合资经营的企业和实力较强、具有独立发展能力的大中型骨干企业。3.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4.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和完善以待业、养老、工伤、大病医
疗保险以及劳动就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设“三个名城”、“四个中
心”的战略规划,进一步发展和培育生产资料、劳务、资金、技术信息和产权转让市场,使企业走向市场的社会环
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5.理顺产权关系,强化资产经营责任。一是加快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步伐,实行按国际
惯例管理企业。二是选择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和企业集团,进行放开经营试点。三是大力推进
股份制。四是积极试行把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出租、出售或拍卖。五是成立淄博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6.加快企
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7.加大劳动用工制度改革。8.搞好企业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工效挂钩办法和实行
提成奖励制;企业内部工资奖金的分配要体现按劳分配原则;设立厂长奖励基金。9.建立和发展企业内部的模拟市
场。在企业内部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实行分级分权管理;鼓励后勤服务部门逐步办成经济实体。10. 各
企业都要按照《条例》和《办法》的要求,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11.完善对企业的监督机制。12.切实加强对贯
彻《条例》、《办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实施《条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贯彻落实《条例》和
《办法》的组织领导工作。13. 市委、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条例》和《办法》所涉及的有关内容,结合本部
门的职责范围,按照本意见的要求,制订各部门贯彻《条例》和《办法》的专业实施细则。经市实施《条例》领导
小组审定后,与本意见配套执行。

(胡玉敏)

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决策水平
1992年,市委研究室和全市各级调研部门坚持以加强调查研究、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为总的指导思想,努力发挥
决策研究、参谋咨询和综合服务职能,集中力量抓了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领导关心的重大问题,积极主动开展调查研究和决策研究,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和参考意见。一是进行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全面加快淄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查研究,论证了全市至2010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依据、战略重点和实施的方式、实现的途径,在此基础上起草了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
十四大精神,加快淄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决议》,经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通过,已成为全市当前和今后20年工作的
指导性文件。二是进行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全市“八五”期间第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任务
目标和方法措施,起草了提交市委六届十次全委会讨论的《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
第三产业发展决定的意见》,并围绕市委确定的在本世纪末把淄博建成现代化工业名城、商业名城、文化名城和鲁
中地区的商品流通中心、科技服务中心、资金融通中心、信息咨询中心的总体要求,分若干专题进行调查研究,分
别提出了建设“三个名城”、“四个中心”的目标模式、途径、措施。三是进行了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的研究,认真
总结了各地各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深入分析了带有普遍性、长远性的问题和矛盾,提出了加快全市对外开放步
伐的建议和对策,召开了全市对外开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编辑出版了《外向带动战略研究》一书,为各级领导出
谋划策。四是加强了深化改革的调查研究,对农村稳定家庭承包制和发展双层经营,扩大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造,对
加快以三项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企业内部改革,对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以及以县乡两级为重点的机构改革等都进行了
深入调查研究,为市委提出了若干参考意见。五是加强了对工业生产建设的调查研究,先后提出了采取选择和培植
主导产业、加快对大中型企业进行技术嫁接、技术改造、集中力量发展龙头企业和龙头产品、规划一批跨世纪重点
工程等措施、加快产品产业调整、促进技术进步、企业扭亏增盈以及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乡镇工业小区等建议,
都以不同形式被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采纳。其中关于调整产业结构的建议,成为全市“八五”后三年工业结构调整
的主导性意见;有关解决企业亏损问题的对策建议,成为市政府制定《企业扭亏增盈意见》的主要依据;关于贯彻
《条例》需要突出解决的几个问题的建议,被市委领导批阅和省有关综合部门采用。六是进行了全市经济强乡镇、
强村和重点乡镇企业情况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测算确定了强乡镇强村和重点乡镇企业的标准、考核办法及管理措
施,制定了鼓励政策,起草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强乡镇、强村和重点乡镇企业发展的意见》,经市委
六届十一次全会讨论通过,下发实施。七是与有关部门联合进行了小康村、小康乡镇的验收及调研工作,及时总结
了一些农村奔小康的典型和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促进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开展。关于加快推
行秸杆还田的建议也受到市委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被省有关部门采用,并呈送省委、省政府领导参阅。
二、全面收集掌握各地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及时提供领导参考。调研部门充分发挥对外
联系广泛、资料信息丰富的优势,全方位多层次搜集整理市外信息资料及时向领导传递,使领导能准确及时地了解
全国各地的重大举措和发展态势。如关于杭州市四大班子合力抓经济、南京建设科技先导型城市、江苏兴办工业小
区、南方房地产开发的基本情况和经验等调研报告都在全市不同程度地得到借鉴和推广,有的被省委有关刊物采用。
三、坚持调研与综合相结合,承担了市委部分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使调研成果直接转化为市委的工作意见。
如起草了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在全省“科教兴鲁”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在全省党建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市委领导
在全国“巾帼建功”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在全市大中型企业解放思想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同时还直接参与了市委
六届十次、十一次全会及全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会议的文件起草工作。这些文稿的起草有充分的调研作基础,对强
化工作指导推动工作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认真总结、宣传全市各方面的重大典型、先进经验和新的成就。在搞好调查研究的同时,对全市各行各业
两个文明建设的重大典型、重要经验和新成就及时进行了挖掘、总结、宣传、推广。如对组群式城市建设和市情分
析介绍编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辞典》;对市委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
抓经济的做法进行了总结,在《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报刊上进行了宣传;对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进
科技进步、把企业推向市场等做法和经验也都进行了总结,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发表。在农业和
农村工作方面,先后总结推广、宣传了临淄区的生态农业、淄川区的旱作农业、桓台县的高产高效农业、张店区的
城郊农业和沂源县山区开发农业等五条农业发展之路;工业方面推广、宣传了博山水泥厂三项制度改革、淄博毛巾
厂转换经营机制、淄博建筑陶瓷厂开拓国际市场等经验;发展第三产业方面宣传介绍了淄川市场建设,机构改革方
面宣传介绍了源泉镇推行“小政府大服务”、起凤镇兴办经济实体等。
五、创办市委机关刊物《淄博工作》,为市委领导全市工作建设舆论阵地。《淄博工作》创刊一年来,努力坚
持“研究政策、引导舆论、交流经验、指导工作”的宗旨,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突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面
向基层, 服务基层,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信赖。全年出版12期发行11.6万册,发表稿件近400篇,及时、
准确、全面地向基层传递了市委的主要工作部署和阶段性工作意见,多侧面、多层次、全方位地宣传了各行各业的
重要经验,交流传递了一些有价值的经济和社会信息,报道了全市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突出成
绩和精神风貌。通过一年办刊实践,《淄博工作》的时效性、指导性、实践性不断增强,日益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
党员干部贯彻市委决策、学习先进经验、指导推进工作的有力工具,青岛、滨州、日照等市委研究室先后来学习了
办刊经验。
六、进一步加强了调研队伍建设,加强了全市调研部门的联系和协作,提高了全市社会调研力量的群体调研功
能,推动了调研工作的发展。

(李文仁)

举办县级以上干部十四大文献培训班
1992年11月、 12月间,市委在市委党校举办了6期十四大文献轮训班,每期一周,主要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中国
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等十四大文献,市直党政群机关和市属企
事业单位的830名县级领导干部参加了培训。主要设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8个专
题,采取自学、专题辅导、讨论、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既组织学员系统地学习文献原文,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十
四大精神,又注意联系当前形势和淄博实际,帮助学员解放思想,转换脑筋,开拓思路,研究工作,收到了较好的
效果。

(吕永前)

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
1992年,市委在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方面,重点抓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团结的意见》的贯彻落实,
并进一步建立了一些配套措施。 年初,对市直机关和区县领导班子全面进行了政绩考核,并对市直机关6个亮黄牌
单位领导班子存在的不团结问题,按照《意见》精神,制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案。4月份,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与6个
班子的领导成员进行了集体谈话, 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限期改正。6个单位都召开了民主生活
会,领导成员各自作了自我批评,并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3个月后,市委组织部又对6个班子进行了跟踪考察,同
时结合干部调整,使这6个班子不团结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为了全面促进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市委在重点抓好领导班子团结的同时,还突出抓了:1.《谈话制度》
的落实,加强了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通气,达到了相互理解、支持,消除误解,齐心协力干好工作的目的。2.市委
组织部与市审计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对市直部门领导干部执行财务制度情况审计的意见》,增强对领导成员的
约束力,加强了领导班子的廉政建设。3.结合工作实际,注意抓点带面,并与淄博日报社联合开辟了以促进领导班
子团结为重点的思想作风建设专栏,组织撰写了9篇文章,交流了经验,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田建民)

下放干部管理权限,简化干部任免手续
为适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对下放干部管理权限、简化干部任免和干部退
(离)休手续等有关问题联合下发了通知。
一、适当下放干部管理权限。1.现市委组织部任免管理的区、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下放给各区、县委任
免管理,并列入向市委备案的干部名单。2.市人大、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委员,市中级法院审判委员会、市检察院
检察委员会委员,市委组织部不再管理,由市人大、市政协、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党组任免管理。3.今后成立的
没有行政职能的专业性公司、经济实体,要政企分开与行政机关脱钩。已经成立的无政府职能的专业性公司、实行
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市属企业,也要与行政级别脱钩。其市委管理干部的任免,由其主管部门党组(党委)考
察,提出意见,并征得各分管市长意见后,报送市委组织部。4.各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直各部门、单位的组
织(政工)、人事科副科长的任免,今后不再征得市委组织部同意。
二、简化干部任免审查手续。1.原属区、县向市委组织部备案的干部,任免机关在宣布任免决定以前,不再送
市委组织部审查;原属市直部门向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备案的市直部门科级干部,除组织(政工)、人事科长外,
任免机关在宣布任免决定前,也不再送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审查。2.以上干部的任免,凡遇有中央组织部规定的
四种情况之一者,都应在做出决定前征求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的意见。
三、简化干部退(离)休手续。市委及市委组织部管理的干部,凡达到规定退(离)休年龄的,除需按法律程
序办理免职手续者外,其余不再办理免职手续,由市委或市委组织部直接批准退(离)休。
四、鼓励各级干部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第一线去从事包括第三产业在内的各种经济活动,创办开发性、服务
性的经济实体。
五、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干部职级、待遇、领导干部职数的管理,并认真坚持干部备案制度。

(高昆)

深化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为适应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需要,为搞好大中型企业提供组织上的保证,市委组织部提出了进一步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一是对企业干部实行分层分级管理,下放企业干部管理权限。中型(一)企业的行
政副职由厂长(经理)提名,主管部门考察同意后,由厂长(经理)任免。中型(二)企业的党政正职,由企业主
管部门管理任免。二是进一步拓宽才路,打破企业所有制、行业和城乡界限,不拘一格选拔任用优秀干部担任企业
的领导工作。企业内部打破干部、工人的界限,中层以上干部实行聘任制。三是对经营性亏损企业领导干部实行冻
结,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在本企业扭亏之前,不准平职调动。如期完不成扭亏或减亏指标的企业,其主要负责人要
就地免职或降职使用。连续两年或整个承包期统算完不成利润指标的,其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引咎辞职或就地免职。
四是进一步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在承包期内扭亏为盈的、年内完成减亏计划的、连续两次被授予“优秀承包经营者”
证书或被授予“承包经营先进企业” 的厂长、书记,连续两届或6年以上完成经营承包任务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分
别制定了不同的奖励政策。五是把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同干部的升迁去留挂钩,结合年终工作总结,对企业领导
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考核、考察,并根据考察情况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决定干部的升迁去留。六是改变过去企
业规格只能升不能降的状况,将企业原有规格存入“档案”,按照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确定企业规格,企业规格和
干部的职级工资随经济效益同升同降。七是对企业干部的考核、考察同对企业主管部门领导干部的考核紧密结合起
来,实行同奖同罚。并制定了相应的奖罚规定。八是认真执行干部回避制度,严肃党的组织人事纪律。九是坚持精
干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班子职数。

(王亚黎)

选派机关青年干部到基层培养锻炼
7月,市委组织部选派106名机关青年干部到基层锻炼,其中县级干部3名,正科级干部37名,副科级干部66名。
安排到乡镇60名,企事业单位46名,全部任实职,做到责权利三结合。锻炼的时间为2至3年。这些干部到基层锻炼
期间,保留本人职级,分配住房和基本工资与原单位干部一视同仁。选派干部的安排可不受接收单位领导班子职数
限制。各业务主管部门和单位按同级干部管理,包括正常的干部考核考察和奖惩任免等。

(张新平)

第六批下派干部返回,第八批下派干部选调
第六批下派干部于11月15日前全部返回原单位。 这批下派干部共673名,其中市直机关77名,市属以上企事业
单位190名,区县406名。两年中,第六批下派干部积极参与了为农村奔小康做贡献活动。帮助基层整顿企业339个,
新增产值2.29亿元, 新增利税2903万元;帮助新上工副业项目340个,实现产值1.98亿元,实现利税2494万元;帮
助打井175眼, 修路477公里,推广农业新科技114项,增加粮、菜、果、蛋、肉产量3369万公斤。参与整顿农村党
支部、普法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举办各类培训班536班次,受教育者达23667人次。通过下派锻炼,有90名同志光
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第八批下派干部选调工作于9月份开始, 全市共选调下派干部943名,其中市直机关和市属以上企事业单位205
名,区县738名。下派时间为2年。这批下派干部主要到乡镇党委、政府及企业挂职或应聘为科技副乡镇长,帮助加
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抓好乡镇企业、农业开发和第三产业。根据乡镇经济发展需要,将以区县为单位组织有专业
特长的下派干部成立乡镇企业管理、技术培训讲师团。采取集中培训和到乡镇办学相结合的办法,对乡镇企业厂长
(经理)、车间主任和管理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经贸、财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同时,组织第八批下派干部中具
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干部成立乡镇企业管理、技术咨询服务组,帮助乡镇、村研究亏损企业治理方案,进行新上工副
业项目论证和生产技术、经营咨询、信息服务工作。鼓励下派干部承包和参与承包乡镇、村办各类企业,重点是亏
损企业;领办乡镇、村新上工副业项目,帮助加强企业管理,推广先进技术,搞活经营,提高效益。

(王春林)

对市直部门领导干部进行财务制度审计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遵纪守法,认真执行财会制度和财经纪律,促进机关
廉政建设, 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于12月2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对市直部门领导干部执行财务制度情况审计的
意见》。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任职期内贯彻执行国家经济政策、财经纪律情况;财政拨款和各项专用基金的管理
使用情况;任职期间各项经济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有无贪污受贿、损失浪费及其他违反财经纪律的情况等。上述
审计内容由审计机关具体组织实施,审计结果报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或干部管理部门,并作为对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
依据。

(韩国祥)

选拔妇女和非党干部
1992年,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培养选拔妇女、非党干部的指示精神,紧紧抓住换届选举的有利时
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有力措施,大胆选拔使用妇女和非党干部,使全市培养选拔妇女干部和非党干部工
作有了新的突破。 到年底,全市女干部队伍达到26208人,占干部总数的28.34%,其中担任地市级职务的4人,占
同级职务干部的10%;担任区县及市直部门领导职务的56人,占同级职务干部的5.2%;担任科级职务的687人,占
同级干部的10%。8个区县党政领导班子中配备了9名妇女干部,占6.6%。全市12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配备女副书
记、副乡镇长、党委委员118名。全市配备地市级非党干部8人,占同级职务干部的20%;区县人大、政府、政协非
党领导干部34人,占21.4%;市直机关、区县及乡镇机关非党科级干部383人,占4.94%。

(牛圣银)

为优秀农民知识分子办理“农转非”、“转干”
年内, 市委组织部通过广泛的调查摸底、评选、审核,经市“农转非”联合办公会议审查、市委批准,12月7
日,为全市73名取得优秀农民类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技术工作10年以上,成绩突出、效益显著、特别优秀的农民身
份的知识分子办理了户口“农转非”和“转干”录用手续。这一为提高农民知识分子工作积极性的重大举措,在全
市引起强烈反响,对于强化知识分子工作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农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胡博生 李卫新)

成立市党员电化教育中心
10月, 经市委批准成立淄博市党员电化教育中心,隶属于市委组织部,为副县级事业单位,编制5人。该中心
成立后,将运用现代化的电视设备,通过电视屏幕宣传战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
事迹。

(徐和峰)

在全市推行村级规范化管理
年内,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以党务管理为关键、经济管理为中心、社会管理为保障,认真
扎实地开展村级规范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做法:一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市区县成立了以党政领
导任组长,农工委、组织、宣传、政法委、民政、司法、团委、妇联等部门参加的村级规范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 市委组织部与市农委于4月、12月两次召开村级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工作会议,布置全市的
村级规范化管理工作。认真进行了试点,博山、淄川、桓台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博山区在全区范围内基本
实现了村级规范化管理。二是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突出抓了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博山、淄川、
临淄、 周村、桓台对156个村支部班子进行了换届改选,调整支部书记309人、委员796人。采取综合措施加强了贫
困后进村党的建设, 三类班子下降到2.3%。加强了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利用县乡两级党校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
建立了一支6089人的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加强了村委会、团支部、妇代会和民兵组织等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完善了
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制订规范化管理制度,市委下发了《淄博市村级规范化管理试行规定》。各乡镇、村依据有
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参考市里的规定,充分发扬民主,制定了各自的制度,保证了管理制度的合法性、民主性和
可行性。四是以法治村,搞好民主管理。博山、淄川、桓台等工作进行比较快的村镇,成立了民主监督会和监督小
组,监督村里各项制度的落实;还将规范化管理工作纳入对干部的考核内容,并通过评选“明星户”等活动,促进
了《村级规范化管理试行规定》的实施。

(张洪兴)

召开首次机关党建工作会议
6月25日,市委组织部召开了首次机关党建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按照中央[1992]2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委扩
大对外开放会议精神,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促进全市经济
的发展。会上,沂源县委、桓台县委、市财政局和审计局党组、临淄区机关党工委分别介绍了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
经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延龄讲了话。

(蒋海德)

开展企业党建理论研讨活动
7月至10月, 全市开展了企业党建理论研讨活动,市属党委和企业的党务工作者,部分厂长(经理)参加,共
110人。 这次研讨活动,就企业党建工作如何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协调企业党政关系的方法与艺术、企业党组
织在深化改革中的作用、党内活动如何注重实效、“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等20个课题进行了比较深入
的探讨和研究,形成论文100篇。最后评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18篇、三等奖33篇。

(孙戈)

举办外经外贸专题培训班
6月15日~20日,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经贸委联合举办了全市外经外贸专题培训班,有900余名干部参加
培训。这次培训邀请了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经济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
者授课,内容涉及国际经贸理论与实务、涉外政策及法规、“三资”企业的管理与风险防范、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规
划与建设、筹集和利用外资、经济信息的收集与运用等方面,是全市近年来一次较大规模的经贸知识培训活动。

(吕永前)

完成《山东省志·人物传》淄博部分编写工作
根据省委组织部和《山东省志·人物传》编写办公室的要求,市委组织部组织市志办、总工会、党史委、民政
局等单位, 圆满完成了《山东省志·人物传》淄博部分的编写任务。全市编入《山东省志·人物传》的共186人,
其中立传26人,传略64人。立表96人。总计13万字。共征集附录资料1100件,计100万余字,实物140余件。有58名
同志参加编写工作。

(张新平)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2号文件和党的十四大精神
年初, 市委宣传部及时调整了工作思路,于4月23日召开了全市宣传部长会议,就抓好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
中央2号文件的学习宣传作了部署和安排,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在《淄博日报》、
市电台、电视台开辟专栏,围绕“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勇闯‘三区’”、“抓住机遇,乘胜而上”、“选
准对外开放突破口”、“用足用活政策”、“转变职能,配套联动”等内容,进行了集中宣传。组织各区县委书记
笔谈会,组织召开市直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座谈会,编印学习、宣讲材料9800多份,举办了
“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外向型经济”、“关贸总协定与中国”等学习班和报告会。组织全市人民冲破不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思想障碍和束缚,全面把握“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把学习讨论和促进经济发展融为一体,促进了改
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
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后,立即下发了学习宣传十四大文件的通知,充分利用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各种舆论工具,
开辟学习专栏,举办征文活动,及时把学习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全面报道。为将学习引向深入,先后到
北京邀请了吴象、高放等6名十四大报告起草人和专家学者作辅导报告;对全市600余名县级领导干部、宣传干部和
1300余名政工师分期分批进行了脱产轮训。全市各单位普遍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和行业特点,分别利用班前班后、
课前课后和农闲工余时间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十四大精神。市委宣传部还与淄博日报社、淄博沙发厂联合举办了
“凤阳杯” 知识竞赛活动,全市有6万余名干部群众参加了竞赛。据统计,全市共举办学习班250余期,8万余人参
加了脱产学习。通过集中宣传学习和培训,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识到十四大的重大历史使命和深远历史意义,
明确了今后的主要任务,树立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观念,为全面振兴淄博经济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从4月开始至10月, 全市集中开展了“解放思想、 扩大开放” 大讨论。一是从领导入手,市委书记杜祥荣在
《淄博日报》发表题为《思想来一个大解放》的访谈录作为序幕,市委宣传部分别召开了各区县委、市直有关部门
负责人、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书记和部分乡镇企业厂长(经理)笔谈会或座谈会。二是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对
照广东、浦东、苏南等先进地区找差距,反思在对外开放中“为什么我们落后了?”、“我们的差距在哪里?”针
对在对外开放中区县好于市里,小企业好于大企业,乡镇企业好于国营企业的现象,辩证地认识淄博市国营企业的
“死”与“活”,充分认识淄博市的优势和发展潜力。针对沿海一些市区经济发展迅速和淄博发展有些滞缓的问题,
重点在思想观念上找原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努力破除因循守旧、依赖保守、小富即安、“左”、“旧”、“小”
等陈腐观念,努力强化市场、竞争、机遇、敢闯、敢冒等新的思想观念,引导基层单位联系实际,找差距,定目标,
订措施。三是针对改革开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积极的舆论引导。组织新闻单位先后推出了周村区的股份制、
淄川区的第三产业及股票、住房改革、房地产开发、夜市等方面的重点报道和十几篇系列言论,增强了干部群众的
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第三届中国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宣传工作有声有色
在艺术节筹备和举办期间,市委宣传部大力开展新闻宣传、对外宣传和社会宣传,加大对艺术节的宣传报道份
量。首先,抓了节日前的宣传准备工作。宣传部起草了艺术节宣传提纲和宣传口号,制定了宣传实施方案,编制印
发了新闻、外宣线索,编辑出版了艺术节专刊和《淄博概况》,制作了一系列宣传录象、录音带,组织开展了迎艺
术节宣传日活动,悬挂了标志旗及横、竖幅标语,设置更新了标语牌、宣传栏,同时还利用各种新闻工具进行了开
幕时间倒报等。其次,认真组织记者参观、采访和宣传报道。节日期间,共接待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美国华美电视联合机构、美国世界日报、台湾中华电视公司、香港大公报等海内外近70家
新闻单位的160多名记者,组织了两次大型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和一次市领导答记者问,组织采访了50多个单位和480
多名干部群众, 共发各类稿件近500篇(条)。开幕式于当晚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在第二天早晨6点半新闻节目中播出,中央电台和国际台向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新华社当晚向全国发了
通讯稿,美国世界日报刊登了两篇1500多字的文稿。

全市农村普遍开展深化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
从1月至4月,全市农村普遍开展了以“奔小康”和党的农村现行政策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较
好地解决了群众的思想信念问题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加强了农业和农村工作。一是从上到下普遍
建立了社教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加强了教育的组织领导。二是在内容上,突出了反“和平演变”和奔小康教育,
突出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发展农村经济、加强组织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四个重点。三是采取虚实结合、分
类指导、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一方面针对群众的模糊认识,认真抓好专题教育,引导和帮助群众解思想“扣子”,
提高思想觉悟,树立精神支柱。另一方面,坚持虚功实做,一抓多促,下大力气帮助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各单位还
根据全市农业和农付工作的不平衡性和农民素质的差异性,分若干类型和层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对以农为主的农民,坚持以集中教育为主;对外出务工经商和行动不便的农民,派宣讲员到工地和家庭进行教育。
广泛开展了以社教内容为主的演讲会、报告会、演唱会、知识竞赛、文化娱乐活动,渲染了教育气氛,强化了教育
效果。 据统计,全市共有近7000名干部深入农村进行宣讲,有171.4万名干部群众接受了教育,教育面达92.6%。
社教期间,全市共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2850件,兴办公益事业投资530万元,清理拖欠款3804万元,新建合作经营
组织475个,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14600条。淄博市农村社教受到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经济日报》、
《经济参考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大众日报》等省以上新闻单位多次播发了淄博农
村社教的经验和做法。

(徐继华 张永政)

“质量年”新闻宣传成绩斐然
1992年3月, 市委宣传部制定了新闻宣传“质量年”战略,瞄准了大报、头条、联播、专版。采取苦练内功,
挖掘内力,吸引外力的方法,展开了全方位的宣传淄博攻势。明确提出对宣传淄博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重
奖,调动了专业和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市委宣传部对重点报道情况及时通报,全年印发通报14期,对重头稿
件及时进行通报,沟通了各方面的联系,促进了新闻报道工作。全年在省级以上新闻单位发稿9400篇(条),比上
年增长10.6%, 其中重点稿件1700篇(条),比上年增长13.3%;仅省以上发头条稿件280篇(条),比上年翻了
一番,发稿数量和质量均为历史最好水平。
新闻宣传主要采取集中宣传和日常宣传两种方式。集中宣传是利用全市大型活动和外出举办新闻发布会进行的,
全年共在市外举办发布会6次,集中发稿100多篇(条),全年接待、安排省以上来访记者2300多人次,保证了对上
供稿常年不断。淄博市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发展第三产业、股份制试验取得效果和博山水泥厂转换经营机制等重点
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轰动效应,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赵新法 张忠国)

对外宣传有大的突破
1992年是全市对外宣传的发展年、突破年和丰收年。一是对外发稿数量和质量有新进展。全市在省以上新闻单
位发海外稿1000多篇(条)。其中,专题、专版、专页和连续报道等大稿要稿约占1/3以上。二是市和区县、乡镇
多层次开展对外宣传活动有新进展。市委外宣办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部联合举办了“淄博古今大观”系
列宣传活动,历时7个月,播发10分钟和5分钟专题近百个。三是外宣品的制作和外宣渠道的开拓有新进展。年初对
全市录音、录像、专著、画册、折页、旅游宣传品等6大类125件优秀外宣品进行了表彰,年底全市5大类196件外宣
品参加了省里的评比,20件获奖,获奖数列全省各市地之首。在海外23家新闻单位发了稿子,与国内21家新闻单位
保持密切联系。四是发动全社会做外宣工作有新进展。市社科联举办了海峡两岸齐文化研讨会;对台办与海峡之声
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了“淄博高速发展的启示” 宣传活动,市委5位常委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从10个方面作了专题介
绍;博山区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办了“改革开放的齐鲁名城——博山”宣传活动,26组节目以中、英两种语言向
全世界播放;博山区白塔镇也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办了活动。市文联等举办的海峡两岸裘派艺术家京剧演出和省
国际科艺广告公司主办的国际名模时装表演等文化交流活动,既活跃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加强了对外宣传。
五是直接参与经贸活动, 促进经济建设有新进展。通过外宣活动牵线搭桥,全市有8家企业与外商达成合作意向或
协议,有2个项目开工。

(于明芝 张永政)

开展农村奔小康系列宣传活动
年初, 市委、市政府作出在农村提前5年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后,市委宣传部把小康的目标进行了分解,对实
现小康的方法、步骤、措施逐项向广大群众讲清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新泰在《淄博日报》和《大众日报》上
发表了关于奔小康的几点思考的文章。组织了奔小康的系列宣传活动,先后编发了奔小康宣传教育提纲,下发了宣
传教育实施意见,组织召开了奔小康宣传教育现场会,进行了奔小康示范村系列宣传。淄博日报、市广播电台和电
视台还专门开辟了有关奔小康内容的专题讲座和系列讲话。 全市年内共播发奔小康内容的稿件950多篇(条),其
中在省以上播发290多篇(条),悬挂横幅1100多条(幅),张贴标语67300多条,出黑板报7300多期,发公开信、
明白纸130多万张,印发专题宣传简报87期、26100份,出动宣传车390多台次,建立永久性宣传牌450多块。全市共
举办奔小康文艺演出420多场,放映农村科教题材的电影2670多场次,受教育人数分别达到50万和230多万人次。淄
博市奔小康农民文艺演出队还应邀赴省进行了汇报演出,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