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7&rec=29&run=13

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1992年,全区认真贯彻邓小平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深化各项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加速科技进步,扩大对外开放,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以稳定协调发展。全区经
济总量大幅度增加,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2.6亿元,比上年增长29.58%;工农业总产值29.17亿
元,比上年增长43.8%;第三产业增加值7.7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6%,在全省居第3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5
亿元, 比上年增长36.13%;财政总收入2.76亿元,比上年增长8.88%,是全省连续4年保持财政总收入过2亿元的
唯一区(县)。
农业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突破口,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区农业总产值
达2.72亿元,比上年增长20.6%,亩均产值首次突破千元。水利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区粮田基本实现机井化、防渗
化、喷灌化。农机总动力达到20万千瓦,亩均0.82千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全省的3.7倍。粮食生产获得丰
收,亩均达934公斤,总产达17.6万吨。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亩,其中保护性栽培7500亩。塑料大棚增加近1000
个;年产蔬菜8500公斤,基本做到一年四季都有鲜菜上市。畜牧业产值达1.0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9%。果园
面积发展到14620亩,年产果品700万公斤。荒山绿化提前一年在全市率先完成任务。
工业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投入为重点,加大科技含量,全区企业逐步走上速度、效益同步增长的轨道。全区
实现工业总产值26.45亿元, 利税总额1.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7%、45.79%。其中乡镇企业产值、利税总额
达到23.67亿元和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9.5%、36.4%,占全部工业产值、利税总额的89.5%、83.3%。人均
占有工业产值、利税额名列全市区县首位。
第三产业以建设鲁中商贸中心为目标,以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为重点,突出商贸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大流通,
城乡市场日趋活跃。至年底,全区城乡集贸市场达54处,商业网点8800个,从业人员3.6万人。房地产开发业兴起,
建国以来高档次的商贸设施——天星大酒店、淄博商厦已奠基动工。信息、咨询、技术、服务、金融、保险等新兴
产业正在迅速发展。
外经外贸以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为突破口,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有了实质性突破。全区外贸出口收
购值达1.11亿元,比上年增长65.4%。年内办成“三资”企业55家,合同利用外资4135万美元,全区“三资”企业
累计65家,合同利用外资5181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和外资到位率及“三资”企业开工率名列全市区县榜首。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争得了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县评比“五连冠”,并跨入了全省
首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的行列。全区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初级中等义务教育的区(县),开辟了有线电视台,城
区联网达到13000多户。 还荣获了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区、全国优秀体育先进区、省市双拥模范区等称号。人民生活
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年末全区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3.5亿元,人均2493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468元,城市人均生
活费收入2052元, 人均住房面积城市达到8平方米,农村达到24.2平方米。同时,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狠抓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创建治安安全单位”活动,跨入了全国首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的行列。

(韩祥亮 牛余星)

农业亩均产值超千元
年内,全区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采取“调整结构,五业并举,重点突破”的方法,使粮食作物和经济
作物的比例从8:2调整为6:4,农业亩均产值达1115元。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发展蔬菜生产。年内新建蔬菜基地
2000亩, 发展社会菜田1000亩,使全区蔬菜总面积达到3.3万亩。其中,保护性栽培7500亩,建成名、优、特蔬菜
生产基地1处,年产蔬菜1.2亿公斤。二是发展林果生产。全年发展优质果园面积3000亩,开发高产果园1000亩,改
造老果园500亩, 全区果园面积达到1.4万亩,果品总产量达500万公斤。三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在大牲畜存栏量保
持在1.5万头、鸡存栏量120万只以上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养兔生产,使户均10只兔的专业村发展到30个,30只种兔
的附属兔场发展到50个。 全区畜牧业年产值达到1.04亿元。四是积极推广立体种植。年内安排四作四收种植面积2
万亩,并在大张乡试种成功“六作六收”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使全区复种指数由1.8提高到2.0以上。五是积极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先后建立了农产品储存、加工企业107个,其中玉米系列产品加工企业达21个。全区有13个
农产品被评为省、市优质产品。另外全区还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服务,区财政增加专项资金投入,
抓重点项目及培养典型等措施,保证了亩均产值超1000元目标的实现。

(牛余星 张开胜)

兴建全省第一家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
8月25日, 张店区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家农业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开发区在张店区西北部,东西宽
4.8公里, 南北长2.4公里,占地10780亩。该开发区是张店区为打破传统农业耕作模式,进一步加快城郊型现代农
业建设步伐,使全区农业尽快步入高产高效的发展轨道而动工兴建的。首批开发项目占地3480亩,投资2744万元,
包括:无病毒苗木繁育中心、优质果园及果品保鲜装潢、植物园、畜禽良种养殖与畜禽疫苗制作、优质无公害蔬菜
种植及名优特蔬菜开发、水产养殖场、农副产品市场等。这些项目将于1993年底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实现利润可达
587万元。 另外,开发区还将建立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研究机构,包括特种蔬菜研究所、优质果品研究所、畜禽研
究中心、技术培训中心。
为吸引国内外社会团体、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工矿企业、客商等投资开发,该区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主
要包括:1. 可以承包、租赁、征地等多种形式搞农业投资开发。承包、租赁期限为5年以上,承包、租赁期内每年
每亩收取土地承包费或租赁费60至100元,免交农业税。2. 征地费:每亩征地费不高于5000元,减免土地征用税,
但对征用的土地不得转让买卖,只准用于农业项目开发。3.外地农民进入开发区开发享受当地农民同等待遇。4.开
发区内免征农产品特产税,农产品加工免征加工税。5.项目立项、土地征用、办理营业执照均予优先。
该开发区的动工兴建,使张店区城郊型农业模式更加具体化、典型化,它将使农业生产与农业高新技术、生产
与科研、生产与商品开发、生产与市场流通及农产品加工、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科研与推广融为一体,从而为全
省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积累经验。

(张开胜)

实验成功“六作六收”高产高效新模式
年内, 大张乡大张村农民张绪亮在乡农技推广站的指导下,利用2亩责任田试验农作物“六作六收”立体种植
获得成功,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创出了新路,为农民特别是纯农业区的农民创造出了依靠土地致富的新模式。
“六作六收”即有种有收、种收或叠或接,通过间作套种等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复种指数,达到高产高效之目的。
试验结果:1亩地生产早春甘蓝750公斤,西瓜4000公斤,平菇500公斤,鲜木耳825公斤,白菜2500公斤,棉花
200公斤, 亩均产值达6000元,纯收入4600元,比纯种粮食作物的效益提高近10倍。其主要栽培技术是:选择土壤
肥力较好的冬闲地块, 每隔3米挖好50厘米宽、20厘米深的西瓜沟,沟内施足基肥,每亩地施3000公斤有机肥,20
公斤饼肥。 来年3月份移栽甘蓝;4月中旬移栽间作西瓜苗并覆盖地膜,然后在西瓜两侧种植棉花;5月中旬到月底
甘蓝收获;6月底白菜育苗,西瓜开始上市;7月中旬西瓜收完后,在西瓜行内移栽白菜苗,同时在棉花行内将发好
菌的平菇栽培料埋入地下; 8月下旬平菇采收后,再将发好菌的木耳栽培料埋入地下;10月上旬末,棉花和大白菜
收获。所有作物收获后,可以整地作畦播种小麦,也可留作明年按该模式续种。

(马光华)

全省第一个乡乡镇镇工业产值过亿元的区
年内, 张店区11个乡镇工业产值均超过亿元,其中两个镇超4亿元,成为全省首家乡乡镇镇工业产值过亿元的
区。其主要做法是:1. 加大投入,狠抓产品开发,加速结构调整。全年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总投入2.6亿元,其中工
业投入2.11亿元,开发了97个销路好、技术附加值高、效益优的新产品。在这些新产品中有20个产品通过了市级以
上鉴定, 3个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0个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在加大投入的同时,狠抓了产品质量,全年质检
部门抽检产品49种, 合格44种,抽检合格率达89.80%,其中优质产品产值率和优良产品产值率分别创历史最好水
平。2.抓难点、抓弱项。区里对经济实力较弱的两个乡镇实行重点帮促,年内共帮助两乡镇上新项目和技改项目12
个,确保了两乡镇产值过亿元。同时还采取少关停、多并转的原则,对16个乡镇办亏损企业进行全面调查、诊断,
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扭亏措施。 年内,有14家企业扭亏为盈,扭亏额达124万元。另外还狠抓落后村,对他们办的
项目在管理上给予重点帮助,鼓励乡镇骨干企业采用“一帮一”的办法,加快落后村的项目建设。全年,村办工业
企业实现产值18.04亿元,比上年增长54.4%。3. 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首先狠抓出口拳头产
品开发,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全年出口产品增至21种,实现出口交货值4964万元,比上年增长67.8%。其次大力开
发“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项目。各乡镇村办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关系,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三资”
项目。 全年全区各乡镇企业审批办证的“三资” 企业达29家, 投产8家, 合同总投入4587.3万美元, 利用外资
1045.67万美元。 “三资”企业数及利用外资额分别是上年的3倍和5倍。另外,全区还狠抓乡镇企业管理,进一步
完善承包责任制,并进行了规范化股份制企业的试点,把乡镇企业推向改革的最前沿。

(牛余星 张开胜)

个体、私营企业健康发展
张店区坚持引导与服务并举,强化监督管理,使个体、私营企业得到健康发展。至年底,全区个体工商业户发
展到11338户, 比上年增加2516户, 增长29.36%, 私营企业发展到91户, 从业人员达1189人,分别比上年增长
129.6%和145.7%。全年个体营业额达20758万元,比上年增长408.6%;私营企业营业额达1410万元,比上年增长
10.66倍;个体及私营企业全年上交利税1794.4万元。
为促进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全区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广泛宣传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并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区个
体、私营企业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出台了加快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的措施,从而打消了个体和私营企业户怕
“变”的思想顾虑,并积极引导个体工商业户向私营企业过渡。同时,工商管理部门进一步改革办照制度,简化办
证手续,放宽经营范围,并采取办照上门服务的办法,为个体、私营企业户提供了方便。由于政策对路、环境宽松、
服务周到, 中外合资的私营企业也发展很快。年底,合资私营企业已吸引外资134万美元,占全市中外合资私营企
业的100%。

(马光华)

实施“扩城”战略
为了实施全市2010年把张店建成拥有80万城市人口的中心城市的规划,张店区提出了“扩城”战略,主要包括
三个方面: 一是扩大城区面积。用2~3年时间将城区面积扩大1倍达到60平方公里,基本骨架是按现代化的要求,
把外环路扩出去,并在两侧形成商贸设施及居住群;二是增加城市人口。在严格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的前提下,大力
提高机械人口的增长,按高标准要求,统一规划,将20个近郊村逐步建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小区,使现有城区人口30
万逐步发展到2000年的50万,2010年的80万;三是千方百计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善城区水、电、暖、
通讯、煤气等设施,改善城市软硬环境,为群众提供安居乐业的良好场所。为使城市建设与第三产业开发有机结合,
形成规模优势和特色优势,区委、区政府决定用3~5年的时间,新增商贸设施50万平方米以上,在中心路以西、共
青团路以南、 西五路以东、胶济铁路以北的区域内建成“鲁中不夜城”,总面积预计达4平方公里。年底前,以淄
博商厦、天星大酒店的动工拉开了建设“不夜城”的序幕。1993年将有鲁中超级购物中心、柏拉蒙花园、新世纪大
厦等十几幢高体量建筑物拔地而起,并且有文化艺术长廊、小商品街、家具城二期工程等大体量建筑坐落其中,总
开发面积在20万平方米左右。

(邹宗森)

中港合资“888”房地产工程开工建设
由张店区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与香港创律地产置业有限公司合资开发的“888” 工程——淄博创律乡村俱乐
部于8月8日8时在张店举行了奠基仪式。 该工程位于张店城区西五路以西,共占地888亩,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规
划开发经营住宅、商贸、娱乐、餐馆、别墅等,总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公共
设施建筑面积34.8万平方米,计划3年建成。一期工程开发面积25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2.5万
平方米, 公共设施面积3.5万平方米,总投资15000万元人民币,年内已有14家建筑施工企业投入了“888”工程建
设,开工面积近10万平方米。该工程的开工建设,拉开了张店区与外商合资兴办房地产开发的帷幕,标志着张店区
与外商合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加速张店区房地产开发,促进张店城市建设上档次、上水平,丰富、繁荣
城市人民生活,发展第三产业,将起到积极作用。

兴建10大专业市场
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搞好市场硬件建设,年内全区投资1.122亿元新建了10大专业市场,即占地10万平方米
的鲁中小商品市场和家具城,占地100亩的鲁中生产资料市场,占地36.7亩的鲁中物资旧货调剂市场,占地17000平
方米的鲁中天齐高档服装市场,占地100亩的鲁中化工设备交易市场,占地100亩的鲁中粮油批发市场,占地2500平
方米的张店西四路农贸市场, 占地7500平方米的鲁中花鸟鱼虫市场,十里长廊的鲁中建筑陶瓷市场,占地10000平
方米的鲁中果品批发市场。其中已有6大市场建成启用,其它市场正在加紧建设中。

外贸出口收购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1992年,张店区以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为突破口,全方位对外开放,外贸出口收购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比上年
增长65.4%。主要做法是:1.把握行情,建立“信息库”、“项目库”,实行多形式、多口岸出口。至年底,全区
在北起天津、南到深圳、湛江10余个口岸形成出口规模;同时不断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由原先以农副产品出口为主,
变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全年出口品种达到45个,比上年增加14个。2.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基地。至年底全区已建成
建材、 化工、轻纺、陶瓷、食品等7个出口基地,同时涌现出一批年出口创汇能力在1000万元以上的外向型骨干企
业。如张店沣水化工厂、张店沣水陶瓷厂、张店向阳化工厂等。3.大力开发“三来一补”项目,积极组织外地货源。
年内, 区外贸部门组织了苯乙烯、 聚氯乙烯等化工产品及蔬菜、轻纺等产品的出口,全年外地货源收购值累计达
2000多万元,占出口总值的25%。另外通过挖潜、革新、降耗、减少流通费用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出口成本,
提高了经济效益,为实现出口收购值过亿元奠定了基础。

连续9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1992年, 张店区财政总收入2.76亿元,总支出1.05亿元,其中灶内收入23381万元,灶内支出5776万元,节约
17605万元,连续9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其主要做法是:1.强化税收经营,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区里规定重大减
免税须经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方能上报,任何人不准乱开减免口子。同时进一步强化财、税管理与监督,抽调
专人对企业偷、漏税款现象进行检查,发现偷漏税款的单位严肃处罚;并对截留、坐支罚没款的单位加重处罚,促
使部门、企业的罚没款及时上交财政。2.培植涵养财源。全区围绕“管理上水平、技术上档次、企业上规模”,扎
扎实实开展了“科技效益年” 活动。年内投资23483万元,新上项目127个,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42个,完成技改项
目105项,使全区利税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5家。同时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财源扶持政策,重点扶持乡镇
企业的发展,年内有3个乡镇财政收入突破500万元,其中沣水镇达到965.4万元。3. 对支出大项严格控制。首先严
格实行一支笔签字制度,无预算的款项一律停拨;其次,严控会议开支,对无会议许可证的会议费用一律不拨,对
机关行政事业大项汽车修理费严格审批制度,实行汽车定点修理,由区财政部门统一结算;对各类基础拨款实行计
划管理,严格按工程进度预算拨款,因自筹资金不足申请财政拨款的一律不拨。另外严格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购买高
档专控商品和高档小轿车。超标准购买的,区财政一律不予负担。

(张开胜)

开展“科技效益年”活动大见成效
为了把“科技兴区”战略落到实处,张店区把1992年作为“科技效益年”,发动全区各行各业抓好科技进步,
提高经济效益,使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收到了四大成效。一是工业科技含量猛增。
全区全年组织实施市以上各类科技计划29项,星火计划6项,工业振兴计划30项;开发出新产品148个,推广工业新
技术20项; 新上项目127个,完成技术改造项目110个;在省、市组织鉴定的32项新产品中,有4项填补国内空白,
12项填补省内空白, 2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13项达到市内先进水平。张店地区申请国家专利91项,位居全市区县
之首。 二是技术市场交易活跃。年内有60余家技术贸易机构办理了技术贸易许可证,登记各类技术合同450余份,
合同交易额达1200余万元, 占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的80%。区科技开发中心与全国各地10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
所建立了协作关系,收集各类技术信息3000多条。先后筛选整理并向企业发布技术项目100多个,推动了科技进步。
三是农业科技再上新台阶。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全区推广农业新技术26项,农村各类科技服务组织发展到
1000余个,科技示范点扩展到100多个,使全区亩均产值首次突破1000元大关。四是民办科研超常发展。通过引导、
扶持,全年新建民办科研所7家,累计达31家,从业人员500余人。年内完成科研项目80余个,创产值2500万元,利
税突破500万元,成为全区科技发展、技术进步的尖兵。

实施“人才工程”成绩斐然
张店区注重多渠道、多层次引进和培养人才,把实施“人才工程”作为“科教兴区”的一件大事来抓,取得了
显著成效。年内,采用各种方法积聚各类人才3093人,培训干部、职工、农民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万多人次。为
做好这项工作,区里成立了“八五”人才工程领导小组,并把人才培养、引进、全员培训工作纳入各级领导任期目
标责任制和经营责任制,作为年终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区里还先后制发了《张店区‘八五’人才工程实施规
划》、《关于送培人员选拔、培养、管理及使用的有关规定》、《关于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使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并采取“引”、“育”、“学”、“聘”等多种方法积聚人才。“引”即
大力引进人才,一是在区电视台开辟了《人才信息》专栏,编发《张店人才简报》,并举办了张店区首届人才交流
洽谈会。同时,积极参加市里组织的经贸技术人才洽谈会、第三届陶瓷琉璃艺术节人才夜市等大型活动。通过以上
方式年内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85名。 二是积极争取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区里出台了“应届优秀毕业生安置及对
推荐人实行奖励”的优惠政策,并主动出击,奔走27所大专院校,召开信息发布会广揽人才,还向其他的45所省内
外大专院校寄发了宣传材料。 年内共争取大中专毕业生427名。“育”即立足本地实际,采用送培、委培或联合办
学等形式培养人才。 全年共向80余所院校送培498人。“学”即抓好机关干部、企事业职工的继续教育,进行岗位
培训。全年共培训干部、职工、农民达12万多人次。“聘”即聘请专家、高科技研究人员为顾问,全年共聘请36名,
另外还聘请了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离退休人员149名、业余兼职47名。

(马光华)

全省第一个义务教育达标区
7月上旬, 省政府初级中等义务教育评估验收组对张店区进行实地评估验收后,确认张店区实施义务教育整体
水平达到“良好”标准,成为全省第一个全面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的区县。张店区的主要做法:一是围绕依法治
教,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工作制度。1989年该区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区县级义务教育地方法规《关于实施九年制义务教
育的若干规定》,使义务教育工作走上了法治化轨道。各乡镇政府也依法制定了适合本乡镇实际的地方规章,保证
了《义务教育法》的顺利实施。二是实施“四位一体”的义务教育运行机制。即:建立义务教育的宣传机制,确定
每年3月20日至4月20日为义务教育宣传月,大张旗鼓地对《义务教育法》进行宣传,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依法治教
的自觉性;建立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程序和监督机制,做到依法办事。对每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情况,向同级人大作
出报告,接受监督和检查;建立义务教育的目标管理机制,把义务教育列为各级政府和分管领导的任期目标,作为
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评估奖励机制,每年11月份,区政府对全区义务教育进行一次全面复核评估,对先进单
位实行表彰奖励。三是加大投入水平。近几年来,该区聚集一切可用的财力达3000万元,对国办中小学校舍进行改
造。 其中,区政府贷款600万元,开近几年事业单位建设无贷款的先例。年内,在全区建设项目多、资金需求量大
的情况下,区政府千方百计的筹集资金1400万元用于校舍改造,从而为张店全面实现义务教育达标奠定了基础。

(张开胜)

重奖区级教育家
为了稳定教师队伍, 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年内区委、区政府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了评选
“区级教育家” 活动。教师节前,经过全区教育系统反复酝酿、层层推荐,区委、区政府审查批准,从城乡201处
各类学校的4000余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中评选出6名区级教育家。 在教师节庆祝会上,区委、区政府给予每位教育
家1万元的重奖。评选出的6位区级教育家多数是从事教育工作25年以上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也有虽未满25年,
但教育以及教育管理成绩突出者。他们分别是:邹博,张店区教育督导室主任;姬履平,张店第一职业中专校长;
宋景海,张店区中心路小学校长;秦玉祠,张店区第一中学校长;李执贞(女),张店区辅读学校校长;崔亦谦,
张店区第五中学工会主席。该活动推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对提高教师地位,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
极性起到重要作用。

全国城市计划生育先进区
年内,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取得显著成效。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
在10‰, 比上年下降了0.42‰, 人口自然增长率5.3‰;晚婚率98.7%,比上年增加了0.7个百分点;计划生育率
99.96%,比上年增加了0.24个百分点;晚育率99.2%,比上年增加了0.9个百分点。主要措施:首先区委、区政府
从强化计划生育队伍建设和管理入手,健全了三级计划生育管理网络,全区共有计划生育专(兼)职工作人员2225
人,其中专职人员1225人。其次,强化人口计划管理,将人口目标落到实处,编制人口计划实行四级承包责任制,
由主要领导层层签订责任书。第三,强化计划生育合同管理,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了依法管理的轨道。第四,强化
流动人口的管理, 堵塞超生漏洞。年内,全区流动人口18971人,其中育龄妇女3813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3.6%和
44.8%。根据这种情况,全区建立了专门管理机构,制定了具体管理规定,给育龄妇女建立档案卡,为1891名育龄
妇女办理了《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计划生育证》,与1563名育龄妇女签订了计划生育合同,进一步落实了责任,消除
了死角。12月18~20日,在全国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张店区荣获了“全国城市计划生育先进区”称号。

(马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