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7&rec=21&run=13

企业改革迈出新步伐
1992年,全市企业改革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出发点,在以下4个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一、 落实《条例》和《实施办法》,深化三项制度改革。6月,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
例》和省《实施办法》下发后,市里成立了贯彻条例领导小组,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就条例的贯彻落实制定了一
系列措施。年底,下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省〈实施办
法〉的意见》,结合全市实际,就如何贯彻实施《条例》、《办法》,搞活企业,转换政府职能,建立并完善社会
保障体系,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意见,进行了部署。《条例》的贯彻,进一步落实了企业的经营自主
权, 推动了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年内,三项制度改革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35家企业近6万名职工进行了
全员劳动合同制试点;80%的企业改革了内部劳动人事制度,优化劳动组合,实行竞争上岗。有51家企业开始自主
确定招工时间、条件、形式和数量。有10家企业进行了岗位技能工资制试点,其劳动测评工作基本完成,淄博钢厂
已进入运转;一大批企业打破原有的等级工资制,实行多种分配形式,搞活了内部分配。
二、产权转让进展顺利,企业兼并呈现新特点。根据市政府年内出台的《淄博工业企业关停的暂行规定》,对
长期亏损的淄博电子管厂、 淄博制革厂宣布关闭。还有6家优势企业兼并了6家劣势企业,其中,市属企业3家,即
淄博建筑陶瓷厂兼并淄博第二建陶厂,淄博铝厂兼并淄博压铸厂,淄博石油机械制造总厂兼并淄博汽车三厂,共转
移存量资产1280多万元,安置职工800人。博山水泥厂出资500万元购买了广饶水泥厂,扩大了生产能力,增强了企
业后劲。为了进一步做好产权转让工作,在上年市政府出台《淄博市企业产权转让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筹建了淄
博市企业产权转让服务中心。随着企业逐步走向市场,企业兼并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劣势企业主动找出路。劣势
企业为摆脱被市场“淘汰”的厄运,主动与大厂攀“亲”。如淄博童装厂近年一直处于亏损微利状态,为此该厂想
方设法投靠大厂, 自9月份并入织染厂后生产经营出现了新的转机;二是兼并双方视野开阔,向跨行业发展。如市
煤炭公司汽车队主动提出并入焦化煤气公司,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套。
三、 企业承包完善考核机制。年内在总结新一轮承包经验的基础上,对1991年度全市139户市属企业进行了奖
惩兑现。 在139户企业中,承包经营者得奖的企业96户,不奖不罚的企业17户,受罚的企业26户;对全面完成承包
合同指标的山东新华制药厂、淄博塑料一厂等厂的14位厂长(经理)记三等功一次。奖惩兑现完善了考核机制,促
进了承包制的完善发展。年底,市体改委牵头并会同有关部门与市医药公司续签了行业承包合同,对搞活医药流通
企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企业集团向高层次、外向型、多元化、大规模发展。1992年,特别是在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精神
以后,组建和完善企业集团的步伐明显加快。一是向外向型企业集团发展,争取参与国际竞争。年初,淄博巾被联
合公司更名为淄博巾被(集团) 公司, 为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条件。年内成立的“宝沣”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以出口创汇为主的股份制企业集团;二是一批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依托的企业集团已具
雏型。这些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和承包,实现了资产存量的优化和调整。如以第三针织厂为核心企业组建的山东雪
燕(集团)公司,以张店化工厂为核心企业的山东东大(集团)公司,以淄博制酸厂为核心企业的山东三星(集团)
公司;三是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整体转移,组建企业集团。如以淄川区纺织工业公司为主体与所属单位组建的鲁中发
展(集团)公司,促进了鲁中商城的发展;四是科工贸联合,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以淄博灯具厂
为龙头与山东交通灯具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联合组建的淄博交通灯具(集团)公司研制的声光自控高杆路灯,达到了
国内先进水平,已在济青高速公路第一施工段安装完毕。

(李雪)

股份制试点工作健康发展
1992年,全市股份制工作按照“点上抓规范,面上抓发展”的基本思路,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为推
进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试验,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淄博市乡镇企业股份合作规范化试行办法》、《淄博市乡镇股份
合作制企业登记暂行办法》 、《淄博市乡镇股份合作制企业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等5个文件;举办各种股份制
知识学习班20多期,培训了一批股份制试点单位的干部和工作骨干;还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进行宣传,有力地
推动了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试验工作的开展。国有企业的股份制试点工作,在1988年2户企业试点的基础上,年内,
按照国家体改委《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等文件,精心组织,严格审批,选择了部分
经济效益好、企业管理水平高、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继续进行试点,从企业选择、论证,到股票发行、公司创立都严
格把关,使试点工作进展顺利。12月15日起,全市乡镇、国有股份制企业的股权内部转让工作同时展开,进一步促
进了股份制试点工作。
1992年,全市进行规范化的股份制试点企业发展到51家,其中39家募股成功,28家创立股份有限公司。51家企
业中, 市属企业8家,区县属企业10家,乡镇企业33家;乡镇、区县属集体企业41家,总股本4.59亿元,新发行股
票1.03亿元; 市、区属国有企业10家,总股本3.4亿元,新增股本9700万元;28家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7.99亿元,
新发行股票2.1亿元;有19家企业溢价发行股票,溢价收入4102万元,总筹资金2.47亿元。有7家市属企业还被列为
省股份制试点企业。 设立了全国首家投资基金——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首期1亿元基金证券已发行完毕,资金
全部到位,投入运作。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也有较大发展,全市股份合作企业已达4000余家,先行进行试验的周村
区已有98%的乡镇企业改造为股份合作制。股权转让工作进展顺利,至年底,有“开关”、“山农”、“四砂”、
“华信” 、 “宝津” 5家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委托金融机构代理转让,总成交690股,成交金额17.55万元,其中
“开关”成交400股,占总成交量的57.97%。
股份制工作的开展,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机制的转换,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一是筹集了更多的发展资金。51家
试点企业有19家溢价发行股票,溢价收入4102万元;已经募股完毕的38家企业筹资1.49亿元,最多的临淄水泥厂筹
资2500万元,从而打破了企业单纯依靠银行贷款的局面,尤其给乡镇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促进
了企业的横向联合。由于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购买了乡镇企业股票,使原来的联合关系更为
紧密;原来没有业务往来的单位,通过法人参股进一步拓宽了联合协作的渠道。如临淄齐鲁化工设备制造股份有限
公司进行试点前生产发展缓慢,实行股份制后,参股法人积极为公司出谋划策,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产值比上年同
期增长75%,利税增长21.9%。三是实现了政企分开,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了效益。实行股份制后,在
管理体制上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董事会由股东代表选举和罢免,从组织上解决了政企不分问题,调动
了企业面向市场开拓经营的积极性。 如淄博石油化工机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主调整了原来的生产计划,确定
“八五” 期间实现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比原计划翻一番。临淄区的6家试点企业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0%,
利税增长15.3%。桓台县蠕墨铸铁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比上年同期提高33%。

(李雪)

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稳步进行
1992年,全市本着态度要坚决,步伐要加快,工作争主动,改革求实效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改革试点
工作。市里组织专门力量对政府职能部门、市直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确定了桓台县、
淄川区和13处乡镇为机构改革试点单位, 审查批准了桓台县《关于县级机构改革试点(第一步) 方案》,制订了
《关于健全乡镇职能,加快乡镇改革步伐的意见》、《关于市级机关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和《市政府专
业经济管理部门改革的初步设想》 等文件,为机构改革试点创造了条件。7月23~24日,召开了全市机构改革试点
工作座谈会,区县、乡镇、市直部门的12个单位介绍了经验,进一步推动了面上的试点工作。
年内, 市区县都成立了兴办经济实体领导小组, 制订了《淄博市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经济实体试行意见》及
《议事规则》 、《有关申报工作说明》,建立了正常的调度和例会制度。全市机关和事业单位共兴办经济实体898
个, 其中市级办110个,区县办450个,乡镇办338个,机关或事业单位成建制转为经济实体96个。累计从业人员达
4801人,其中由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转入实体工作的1396人,实体固定资产投入约1.3亿元。45%的实体效益稳定,
年人均创利近6000元; 49%的实体具备自收自支能力,并略有积累。到年底,全市共减少行政性财政支出近800万
元。

(李雪)

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发展
1992年,全市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国合流通企业“四放开”改革全面展
开。为加快改革步伐,市里成立了“四放开”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下发了《关于淄博市国合商业企业
推行四放开改革试点意见的报告》 。试点工作从1月起步,3月首批试点的123个企业的试点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全市“四放开”经验交流会后,改革逐步在商业、粮食、供销、物资企业中全面展开。“四放开”工作的开展,促
进了流通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市属12家试点企业,全年实现销售额7.05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实
现利润940万元, 比上年增长79.7%。区县试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明显提高,其中增幅较大的企业销
售额、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47%和45%。
二是市场网络逐步形成。年内,全市在巩固和发展已有专业批发市场的基础上,又新建、扩建了张店中心农贸
市场、 家具城、小商品市场、桓台五金市场等一批规模较大的专业批发市场和大型商业设施,总建筑面积近110万
平方米。 全市已基本形成了各类专业批发市场网络,到年底,全市集贸市场发展到470余处,其中专业批发市场82
处,极大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是生产资料市场逐步发展完善。年内着重抓了市场内部的建章建制和扩建发展,全年共建立各项经营及内部
管理制度10个,保证了经营管理有章可循,政令畅通。为适应市场需要,集中力量抓了基础设施的扩建工作,如投
资22万元,扩大了汽车专业市场经营规模,专门成立了汽车销售总公司,扩大了汽车经营场所。全市还建立业务洽
谈室24个,使生产资料市场的进驻单位由上年的39家发展到64家,整个市场运行正常,年成交额近5亿元。

(李雪)

社会保障制度有新发展
年内,全市城镇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和医疗制度改革有了新的发展。全市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
1264个国营、集体单位全部参加了固定工退休费市级统筹,参加人数达30万人,占应参加人数的98%;10万名合同
制人员全部参加了养老金市级统筹,统筹金收缴率达98%以上,列全省榜首。待业保险工作进展顺利,到年底,全
市应加入职工待业保险的2490个单位已全部加入,参加人数48.94万人,年收缴待业保险金700万元。《淄博市医疗
制度改革试行意见》出台。全市有30%的企业相继进行了医疗制度改革,医疗费均比改革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1
月, 临淄区制定了《女工生育保险试点方案》,全区120个企业加入了女工生育保险金统筹。12月,临淄区还出台
了《职工大病医疗金统筹方案》,其它区县也在研究制定职工大病医疗金统筹意见。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