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1992年,全市审计机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支持改革开放,积极开展审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
为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作出贡献。全年完成审计单位1663个,比上年增长25%;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92亿元,
比上年增长76%;促进增收节支8691万元,比上年增长3%;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1543万元。
一、抓重点,服务宏观调控。1992年,全市审计机关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方面的作用,抓住重点搞审
计,取得较好效果。年内,审计区县和乡镇财税部门92个,审计总金额38.6亿元。市审计局重点审计了周村、临淄、
张店3个区的6个财税部门,并延伸审计了部分企事业单位。通过审计,使个别财税部门在资金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得以解决;金融审计在对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开展信贷资金审计,探索金融审计的新路子;审计基本建设项目
和建筑安装企业265个, 追还挪用资金581万元;审计行政事业单位432个;对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资金、小农水补
助费、扶贫资金等提取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使62万元资金归还了原资金渠道。
二、抓好企业审计,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全市审计机关在对企业审计中,除了突出重点,抓好重点企业审
计外,还普遍开展了经济效益审计和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帮助企业完善规章制度并提出改进措施,促进
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全年审计工交企业325个,在严肃查处违纪问题的同时,注重帮助企业分析问题,加强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企业增收节支2777万元。审计流通领域的公司(站)253个。针对有些单位潜在损失大,库存
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认真帮助完善制度,强化措施,促进企业增收节支2059万元。
三、积极开展外资审计,保障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1992年,全市审计机关对16个合资企业进行了审计,就一
些引进项目可行性论证不足、设备不配套、消化吸收能力差、管理跟不上、市场销路不畅等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
专门向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促使有关问题尽快得到解决,促进了全市外向型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大力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帮助企业增强活力。1992年,全市审计机关把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一项战略任
务,采取多样化的审计形式,特别是开展一些专项效益审计,帮助企业分析影响经济效益提高的主客观因素,研究
和落实解决问题的措施,促进企业逐步走向效益型经营轨道。年内,全市审计机关开展经济效益审计62项,清理债
权债务729万元, 清理闲置物资212万元,排出沉淀资金258万元,帮助企业用足用活政策68条,减少开支、增加效
益488万元。
(刘可贵)
开展审计调查,为宏观管理服务
1992年,市及区县审计机关注重抓住经济发展中的普遍性、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围绕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
换,开展了国营企业流动资金潜亏和成品资金、发出商品、应收货款三项资金占用和提取技术开发费、固定资产加
速折旧、补充流动资金三项政策落实及材料、能源消耗情况等项调查,向党政领导机关提供有价值、有影响的专题
及综合报告946篇,其中有519篇被各级政府领导批示、批转。
“三项”政策落实情况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企业三项优惠政策不落实。调查15户企业1991年应提三项基金1768
万元, 而实际提取562万元,仅占应提数的31%。市长韩新民对此作了批示,责成有关方面制定解决办法,促进了
有关政策的落实。通过对退休养老保险金的审计,发现有些企业不按规定提取该项基金,使有些职工的养老保险没
有得到妥善解决。在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审计建议,市政府研究审计建议后下发文件,保
证了基金的收缴。
(王志业)
拓宽内部审计领域
1992年,内部审计工作以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为大中型企业服务为指导思想,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
把触角伸向经济效益和内部控制系统审计领域。普遍开展了经济效益审计、工程预决算审计、经济合同审计、经济
责任审计、厂长(经理)离任审计,取得显著成效。年内,全市内审机构完成审计项目5204个,纠正违纪违规金额
2234万元,纠正帐务差错1772笔、计5593万元,纠正违纪违规金额2234万元,查出损失浪费1801万元,促进增收节
支2912万元。
社会审计成效显著
1992年,全市已建立9个审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104人。社会审计工作者开拓服务领域,多方承办审计查证和
咨询服务业务, 接受部门单位委托业务5125项,查证总金额66.7万元,提供咨询服务191项。其中工程预决算审计
406项,审计总金额1.78亿元,核成工程造价256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高菁)
淄博市内部审计学会成立
1992年10月16日,全省第一家市地级从事内部审计科学研究的群众性团体——淄博市内部审计学会在张店成立。
大会通过了《淄博市内部审计学会章程》。学会的宗旨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
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学术活动,提高内部审计的科学研究水平,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内部审计监督
制度做出贡献。大会交流学术论文23篇。发展第一批会员141名。
(王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