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6&rec=35&run=13

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1991年,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三届七中、八中和中央工作会议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党的建
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科技,深挖潜力,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加快改革和建设的步伐,全县政治、经济稳定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5亿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4%;国民收入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工农
业总产值7.7亿元,比上年增长15%。
农业生产,实施了以棉花高产开发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带动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全县农村社会总
产值达到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在生产措施上,狠抓对农业的投入,全年共治理沟、渠、路1908条,总长
1684.9公里,建各类配套建筑物98座、扬水站52个,新打配套机井201眼,维修旧井70眼,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8万
亩,除涝面积18万亩,进一步改善了生产条件,增强了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林业生产,提前一年实现了平原
绿化达标。畜牧业、淡水养殖业均有较大发展。土地管理工作完善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开展了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编制,严肃查处了各类违法占地案件,稳定了耕地面积。
工业生产按照“理顺关系,稳定企业,强化管理,打基础,上能力,增速度,增效益”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
“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23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全县
重点调度的13种主要产品产量有8种比上年有所增长。 针对县内工业基础薄弱的状况,重点扩大外延,完成了一批
基建和技改项目。 列入技改计划的22个项目,总投资3414万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是“七五”期间的1.2倍,已
有20项当年开工, 7项投产。县织布厂的靛蓝坚固呢生产线,提前80天投产,增加效益30余万元。县麻纺厂的一次
性输液器项目,仅用两个半月,就建起了一流的十万级净化车间,产品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县酒厂的万吨
酒精项目,已完成车间和锅炉主体工程。同时,还建立项目库,对20多个项目进行了考察论证。调整了部分产业产
品结构,开发新产品3个,增加花色品种45个,创市优产品6个、省优产品2个。有4个企业被评为省级节能先进企业,
3个被评为市级先进企业。
财贸工作进一步加强, 城乡市场日趋繁荣兴旺。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665.4万元, 比上年增长7.5%; 支出
3697.6万元,比上年增长4.36%。金融形势进一步好转,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9亿元,比年初增长2.3%;各项
贷款余额达到3.6亿元,比年初增长2.5%。市场购销两旺,流通秩序良好,物价日趋稳定。全年社会商品零售额达
到1.47亿元,比上年增长2.9%,主要物价上涨指数控制在7%以下。工商、物价、计量等部门,加强市场管理,查
获销毁假冒伪劣商品总值9.9万元,维护了消费者利益。“三乱”得到有效的治理,通过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
查处违纪金额47万元。 外经外贸有一定发展。全县出口创汇产品达120个,全年完成出口商品收购总值2095万元,
比上年增长18.9%。
城市功能日益增强,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超常规发展。县黄河水厂已正式送水。供热站二
期扩建工程完成,供热面积达到11万平方米。11万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正式投产运行。液化气站建成,加快了县城综
合开发,新增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加强了市容综合治理,绿化覆盖率达到13.31%,实现了黄河路文明一条街达
标。新修乡村公路27公里,全县货运总量达到82万吨,货运周转量7314万吨,分别超额完成年计划的2.5%和0.9%。
“科教兴县”战略进一步实施,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县81名农业科技人员,组成21个承包集团,到生产
第一线大力推广和应用了10多项科技成果, 直接经济效益达7000万元。9项科技成果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开展
教育质量管理年活动,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小学升初中升学率由72%提高到78%,高考升学率创恢复高
考制度以来的最好纪录。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体育水平不断提高,1人达到国际运动健将标准,1人打破一项
全国纪录,在市第九届运动会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计划生育初步扭转了被动落后局面。全县共做四种手术9617例,
计划生育率达到99%,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8‰以下。文艺创作日趋繁荣,城乡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卫生
工作,通过了省食品卫生达标验收,以“两改一建”为主要内容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人民的医疗卫
生条件明显改善。《高青县志》出版发行。审计、信访、广播、气象等各项工作和事业都有新的进展。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城镇职工平均工资1941元,比上年增长19.36%;农民人均纯收入780元,比上
年增长18.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81亿元,比上年增长58.75%。

(李宗岭)

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
1991年,全县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加速科技兴农的步伐,全面推行以百公斤
皮棉县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 皮棉总产达2.4万吨,单产93公斤,为实现百公斤皮棉县奠定了基础。全年收
购皮棉2万多吨,超额完成了国家定购任务。粮食高产开发,重点抓了吨粮田建设,吨粮田面积已扩展到7万亩,全
年粮食总产达2.49亿公斤,比上年增长21.5%。林果桑蚕开发,狠抓了林网建设,实现了平原绿化达标;更新改造
劣质果园2200亩,专用桑园面积已达8600亩。以肉牛基地县建设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开发进展较快,畜牧业总产值达
7253万元(1990年不变价, 下同),比上年增长16.81%。大牧畜存栏量达9.6万头,其中牛8.6万头;生猪存栏量
5.8万头。 大芦湖百万只肉鸭生产走出低谷,形成了公司抓孵化,农户搞饲养,互相支援共同受益的新格局。常家
乡300万只肉鸡骨干项目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创利税262万元,比上年增长1.8倍。又出现了常家乡翟寺村、黑里寨
镇店头王村等养鸡、 养猪专业村。“沿黄一条线,芦湖一大片”的淡水渔业开发初具规模,养殖水面达1.4万亩,
全年水产品总量2080吨。千元田开发面积不断扩大,突出抓了瓜棉套种和蔬菜生产,瓜棉套种面积达1.22万亩,蔬
菜面积达2.24万亩,建立塑料大棚300多个,其中冬暖式塑料大棚150个。庭院经济也有较大发展。沿黄盐碱低洼地
水稻开发面积达3.28万亩。 5万亩黄河滩区中低产田开发稳步发展,以治水改土为中心,新建和扩建大、中型扬水
站17个,配套沟渠33公里,实现滩区灌溉面积3.5万亩,灌溉率达65%以上。开发区粮食单产740公斤,比开发前平
均亩增产200公斤。 全县多种经营出现全面快速发展的趋势,年收入达1.0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已发展成为农
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张忠业)

提前实现平原绿化达标
1991年,全县采取有力措施,狠抓林网建设,提前1年实现了平原绿化达标。其主要措施是:
一、 抓育苗。 县政府规定每人每年交纳2元绿化费, 作为全年育苗资金。年内,全县建育苗基地13个、面积
3100多亩,培育了大批优质苗木。
二、 抓林木管护。6月,召开了全县历史上第一次林木管护工作会议,县六大班子领导为护林功臣颁奖,县长
作了关于加强林木管护工作的讲话,对提高全县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起了重要作用。
三、完善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造林积极性。高青县进一步完善林业承包责任制,坚持“宜大不宜
小, 宜整不宜零,宜长不宜短”的承包原则,落实承包面积38588亩,并对合同进行了公证,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
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多年未绿化的滩、沟、渠、路都栽上了树。
四、大搞秋冬植树造林会战。为确保平原绿化达标,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林业问题,成立了
东、 西两个绿化达标指挥部,指挥秋冬植树造林大会战,通过会战,全县植树203万株,对实现平原绿化达标起了
决定性作用。
1991年底,全县平原绿化达标通过了省、部级检查验收。

(王俊亮)

建安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1991年全县建安产值实现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5倍,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县政府下达的实现建安产值1亿元,
劳务收入3500万元的任务指标,创历史最高水平。
全县有建安队伍9000余人, 为强化对建筑安装业的领导和管理,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4次关于发展建筑业的
会议,并把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施工企业,实行了差额承包、风险抵押金、全奖、全罚等管理制度,强化质量安
全措施,启动了企业内部的活力,调动起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超额完成了全年的建安任务。在建工程经市检查
优良率达25%,居全市第一。

(谷先锋)

集中资金支持重点开发项目建设
县金融系统认真贯彻执行“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强化管理,适度调节,提高效益”的方针,充分发挥职能作
用, 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支持县内的重点开发项目建设。年内,各专业行共向上级争取调剂规模资金310万元、
债券300万元。 筹集各类资金3377万元,支援了百公斤皮棉县建设、黄淮海平原开发和酒厂、织布厂等一批工业技
术改造项目,缓解了资金短缺的矛盾,保证了各项重点开发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了全县经济的稳步发展。

食品厂产值、利税增长2倍多
1991年,县食品厂坚持以产品质量为突破口,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管理为重点,进行改革创新,强化内
部管理, 年产值达到1628万元,比上年增长241%;创利税121万元,比上年增长211%;人均实现利税1.21万元,
比上年增长147%。各项经济指标居全市同行业之首。
该厂经过市场调查,科学论证,确定了以生产适合广大农村需求的产品为主,逐步向高层次开发的战略目标。
在生产经营中,一是不断进行生产设备的更新改造和技术培训。在原有二条生产线的基础上,又投资40万元上了一
条先进的上海产566型饼干生产线,并定期聘请食品生产专家来厂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二是狠抓产品质量。投资3
万元购置了质量检测设备,充实了质检人员,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增强了一线工人的质量意识,确保了产品质量。
三是开拓市场,扩大销售。组织起一支强有力的销售队伍,落实了工资与销售额挂钩的奖惩措施,定点分片,送货
上门, 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销售网络,争得了市场的主动权,产品销往4省(区)30多个县(市),受到广大消费
者的欢迎。四是掌握市场信息,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全年共有“宝宝乐”、“生肖”两大系列30多个新品种投放
市场,产品合格率达到100%,其中,“宝宝乐”饼干被评为市优产品。

(张立民)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1991年,全县在资资金金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县城文化北路、
高苑东路进行了彻底改造,拓宽了路面,修建了污水排放设施,路面工程达到设计要求;2000门自动电话和乡镇半
自动拨号电话开通使用, 结束了打电话难的历史; 11万伏变电站扩建工程投产运行;液化气站建成;砂子路开始
兴建“S” 形商场;建商品房6748平方米;加快了县城的综合开发和市容综合治理,绿化覆盖率达到13.3%,黄河
路文明一条街达标,城市面貌明显改观。
2000门程控电话开通使用
7月11日,高青县2000门程控电话顺利割接开通。
新兴建的邮电大楼总投资510万元, 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 新装HJ921—J型2000门纵横制交换机88台机架,
4000回线配线架, 终局容量5000门。新设市话电缆13.1条公里,管道3.5管程公里,出局电缆2400对。新装长途交
换JDD1432路半自动设备,JDDl6全自动设备,农话半自动设备;新安电力设备16台,蓄电池两组。具有国内长途半
自动、全自动直拨和匪警、火警等特种业务功能。程控电话的开通,方便了对外联系,改善了全县的投资环境,促
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清河镇黄河浮桥建成通车
11月1日,国内跨度最长的承压舟浮桥,在清河镇公路渡口建成通车。
中顾委常委李德生、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迟浩田题写了桥名。国务院、中央军委交通战备办公室主任左建
昌、山东省副省长马世忠、济南军区交通战备领导小组副组长何其祥等领导同志参加了通车典礼并剪彩。
清河镇渡口是山东省过境黄河5个渡口之一, 纵贯庆(云)淄(川)二级国防干线公路,是贯通华东和华北地
区的过河通道。该浮桥由50艘85型双体承压舟对接而成,总长553.8米,安全承载40吨,日车流量1600~2000车次,
是我国目前跨度最长的承压舟浮桥。它的建成通车,对进一步方便黄河两岸人民生活,促进高青与惠民两县乃至华
东、华北地区经济发展,加强交通战备,具有重大意义。

田镇旧城改造一期工程竣工
为提高县城的综合功能,搞好流通,开辟就业门路,促进经济全面发展,3~6月,田镇镇党委、政府对田镇旧
城进行了较大规模改造。
田镇旧城共拓宽7条街道(即:南北中心大街、东西中心大街、利民路、民主路、胜利路、和平路、建和路),
总长7600米,路面宽20米,各路两侧建有商品经营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扩大了集市贸易,繁荣了城市经济。
田镇旧城改造,共投资145万元,其中群众自筹资金98万元,涉及拆迁户294户,共拆迁房屋1993间,院墙2851
米,门楼207座,铺设道路54640平方米,投工7963个,完成土石方8.1万立方。

城镇校舍改造通过省级验收
1989年, 高青县开始对5个城镇学校校舍进行改造,1991年11月22日至25日,通过省级验收,提前一年完成了
城镇校改任务。 县一中、三中、实验学校、职教中心、职业中专5处城镇学校,校舍普遍存有一缺、二破、三危
状况,校改任务十分艰巨。面对资金缺、难度大等困难,县六大班子成员分工包校,督促帮助各校校长制订分段计
划,发动群众集资助学,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校改任务。总投资1810万元,扩建校舍2.82万平方米,新增校
园31.17万平方米,新增绿地8115平方米,硬化路面2.43万平方米,新建雕塑2座、景点17个,新增课桌凳4123单人
套,校校矗起了校碑,建起了具有标准跑道的操场,实现了规模、校舍、课桌、环境、操场五达标,学校面貌焕然
一新,办学条件大大改善。

(谷先锋)

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创恢复高考以来最高纪录
1991年,全县积极开展教育质量管理年活动,增加了教育投入,加强德育,落实教学常规,使各校逐步树立起
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全县中小学生的合格率、优秀率、高
分率均有明显提高,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53人,创恢复高考以来的最高纪录。

(王波)

《高青县志》出版发行
高青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修的《高青县志》,1991年12月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新编《高青县志》反映了
高青县1840—1985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重点记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经济发展的重大变
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一部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志书。
《高青县志》共27编,计74万字,设有地图13幅,照片35张,表格141个。
《高青县志》的编写,始于1982年9月,定稿于1991年4月,历时9载。参加编写的共37个单位,150余人。先后
由殷在俭、刘洪海、陈景文任主编,李宗岭任副主编。

(张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