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6&rec=147&run=13

综述
1991年,市职工教育紧紧围绕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发扬“自我加压、主动服务、开拓进取”的
行业精神,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年内,全市职工参加各类业务培训达234144人,全员培训率为49.7%;参加社会主
义思想教育和“双基”教育的职工达610116人次。各项业务工作继续保持在全省同行业中的先进地位。
岗位培训稳步发展。重点抓了企业管理干部的岗位培训。年内参加各类岗位培训的职工达204809人,比上年增
长7%。其中,干部岗位培训31774人,占干部总数的27.9%;工人岗位培训173035人,占工人总数的48.5%。车间
主任管理知识培训基本完成,其中,资格性岗位培训完成1537人,占车间主任总数的34.9%。年内,省职教推广淄
博市车间主任岗位培训经验。 企业各类管理干部岗位培训完成22784人,占其总数的37.3%。为使岗位培训更加深
入地开展,市职教办组织有关公司(局)及部分企业教育部门到胜利油田考察“划岗升档”岗位培训的做法,并在
8个企业安排试点,对全市开展岗位培训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政治教育大面积开展。在继续抓青工“双基”教育的同时,1991年在全市职工中普遍展开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全员参训率达到95%以上。按照市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领导小组的安排,市职教办主管了全市工交财贸系统的社教工
作,培训职工23万名,圆满完成任务,经市检查组验收合格,被誉为抓得实、质量高、效果好。在职工中广泛开展
政治教育,对于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具有重大的作用。
职工学历教育有新的发展。 全市职工参加高、中等学历教育的人数有了较大幅度增长,达到29335人,比上年
增长7.9%。进一步加强了对职工中等专业教育的管理,年内市属职工中专学校招新生3237人,超目标7.9%。在教
学上,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抓教学质量,并在教职工和学员中开展评选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优秀学员活动。 年内表彰优秀校长5名,优秀班主任18名,优秀教师14名,优秀学员63名。“四优”评选活动促进
了各学校的管理工作。职工高中文化教育实行“资格单位、资格学校、资格教师”的三资格制度,使职工的文化教
育管理向正规化又迈进一步。这种做法被省职教办树为典型推广。
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又获丰收。年内,围绕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展理论研讨,组织撰写职工教育为企
业技术进步服务的理论文章103篇, 其中21篇被选入省级优秀论文。还编辑出版淄博市十年职工教育经验集《长青
的事业宽广的路》和论文集《职工教育实践与思考》。左光俭同志主编的《岗位培训概论》一书,荣获国家“七五”
职工教育研究成果鼓励奖。宣传工作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方法,取得明显效果。年内,被省以上新闻单位采
用宣传稿件62篇,其中国家级刊物采用1篇;市级新闻单位采用稿件138篇。还组织制作宣传职工教育成果的图版40
余块, 创办《淄博职工教育》 季刊,发行8000份。这些宣传活动,对于增强全社会对职工教育工作的认识,确立
“科教兴市”的观念,起到了积极作用。

市职教办及两家企业受到省和国家表彰
1991年3月, 职教办在全省职工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主动服务,开拓进取,推动职工教育事业持续稳定
协调发展》的经验介绍,受到省领导和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会上,省主管部门把淄博市创立的“自我加压、主动
服务、开拓进取”的精神推为全省职工教育的行业精神;省政府授予市职教办“职工教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6月20日, 博山水泥厂和山东新华制药厂,被国家劳动部、人事部、国务院生产委员会、国家教委、全国总工
会、 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7个部门授予“全国职工教育先进单位”称号。这是淄博市
职工教育系统获得的最高荣誉。

十年职工教育硕果累累
为纪念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颁发十周年,淄博市人民政府5月23日在张店召开
职工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表彰全市十年以来职工教育工作,部署“八五”期间职工教育任务。会上,通报了全市10
年间职工教育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施规模宏大的全员培训。十年间坚持政治、技术、文化、业务培训一齐抓,广泛开展多渠道、多层次、
多形式的各类培训,共培训职工163.6万人次,平均每个职工受训3次。全员培训率由1981年的25%,增长到58.4%。
二、 圆满完成青工“双补”任务。“六五”期间,35岁以下的青工有58406人初中文化补课合格,占应补人数
的78%; 51302人初级技术补课合格,占应补人数的76%。“双补”的圆满完成,初步改变了由于十年动乱造成的
青工文化低、技术低的状况。
三、 职工队伍技术素质明显提高。 十年来, 全市参加技术培训的有106.5万人次,其中参加等级技术培训的
35.8万人次。工人队伍的技术等级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与1981年相比,初级工所占比例减少1/2,中级工所占比例
增长11.3%,高级工增长14.4%,并培养一批工人技师。
四、职工队伍的文化素质有较大改变。全市职工参加各类文化学习的25.6万人次。与1981年相比,干部中具有
大专以上学历的提高11.1%,中专层次学历的提高12%,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减少21.4%;工人中具有大中专学历
的增长18.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减少10.9%。
五、乡镇企业纳入全市职工教育轨道。“七五”期间各乡镇基本建立职工教育管理机构或配备了管理人员。乡
镇骨干企业厂长(经理)及财务人员普训一遍;车间主任、班组长管理知识培训完成85%;参加短期生产技术培训
的65万人次,缓解了乡镇企业人才匮乏的矛盾。
六、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十年问,通过各种成人教育形式,培养出大专以上毕业生17473人,中专毕业生15442
人,高中毕业生17800人。
七、开展理论研究。“七五”初成立市职工教育学会,发展团体会员58个,兼职研究人员30名。先后组织撰写
理论文章310多篇, 理论专著3部。其中4篇(部)被国家级评为优秀研究成果和优秀论文;39篇被省级评为优秀论
文;市学会被省学会和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评为“职工教育研究先进单位”。
八、 形成功能齐全的办学基地。职工教育基地建设,从零开始,逐步扩大。截至1991年底,有职工高等学校3
所, 在校生4460人;职工中专学校15所,在校生8043人;职工学校和培训中心166处。专用于职工教育的校舍面积
人均达到0.42平方米。

(李学静)

职工高中文化教育实行“三资格”制度
1991年,全市职工高中文化教育实行资格单位、资格学校、资格教师“三资格”制度。市区(县)职工教育管
理部门为职工文化教育的资格单位,主要负责职工文化教育的综合管理,具体负责所辖地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
办学的审批、考试、发证等工作。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均无权管理。经市职教办考察、验收合格的职工(成人)中
等专业学校,部分有条件的职工学校为资格学校,具体承担职工高中文化教育的教学任务。担任职工高中文化教育
的专兼职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任课资格,应熟悉和掌握职工教育规律,了解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有比较丰富的教
学经验,具备三年以上教学实践,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经区县职工文化教育资格单位审查合格后发给资格教师证书,
由资格学校聘任。
“三资格”制度的实施,使职工高中文化教育走向正规化和制度化,改变了以往乱办学的现象,实现了办学、
考试、发证三统一。具体表现有:1.关系理顺,职责明确,区(县)职教办与辖区内的各级资格学校职责明确,各
司其职、各尽其责。2.任务明确,强化管理。各区县职教办明确自己所承担的任务,纷纷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资格
学校的管理,效果明显。3.克服弊端,提高信誉。“三资格”制度有效地控制了乱办学、乱发证的现象,提高了教
学质量,维护和提高了职工高中文化教育的信誉。

(关利倩)

山东省职工教育为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研讨会在淄博召开
1991年10月22日至24日,山东省职工教育为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研讨会在淄博市桓台县召开。省、市领导、部分
市地职工教育负责同志及有关论文作者近7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97篇,评选出优秀论文36篇,其中淄博市
作者14篇。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考察了博山水泥厂、山东新华制药厂和淄博平板玻璃厂,听取了企业负责同志介绍
职工教育经验,进行了论文交流。认识到:职工教育为企业技术进步服务,必须加强职工教育的各项基础工作,突
出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实用实效性;职工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企业,了解生产,主动服务,切忌教育生产“两张皮”。
本次研讨会突出了经验性、典型性、理论性和实效性。

《淄博职工教育》创刊
1991年2月, 《淄博职工教育》杂志创刊。该刊由淄博市职工教育办公室和市职工教育学会主办。宗旨是服务
指导全市职工教育工作,促进经济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市长韩新民为本刊题写刊名。
《淄博职工教育》为季刊,每期36个页码,约6万字。年底,出版发行4期,近1万册。本刊发行立足淄博企业,
发至全省16个地市及中央、省市有关领导人。

(刘振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