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5&rec=78&run=13

综述
1990年,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蔬菜生产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时做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调动了广
大菜农的积极性, 蔬菜生产取得可喜成绩。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6.98万亩。通过抓“科技兴农”、搞大规模的
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各种新技术,推动了全市蔬菜生产的均衡发展。大、中、小棚系列化布局日臻完善,栽培技术
水平进一步提高,蔬菜产量和产值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市蔬菜总产达到72.54万吨,人均占有蔬菜188.7公斤。形
成了市场供应品种多、数量足、质量好的局面。
年内,蔬菜生产上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建立稳定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建成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的基地
2处, 3千亩以上的5处,千亩以上的26处。形成了冬春季以北部保护地栽培为主,夏秋季以南部山区越夏栽培为主
的供应格局,消除了淡旺季差异,使蔬菜生产区域化、商品化。二是抓好科技开发。集中抓了塑料大棚蔬菜生产综
合技术开发、淄河滩砂培瓜菜技术开发、蔬菜高产化模式及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大白菜用丰宁B 1(生
物农药)拌种或灌根防治软腐病新技术、大棚内黑籽南瓜嫁接黄瓜、西瓜棉花间作技术开发、博山区万亩无公害蔬
菜开发、 临淄区万亩小拱棚早熟瓜菜丰收计划、周村区3千亩优质蔬菜开发、秋菜花小株采种等五大开发和五大科
技项目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建立蔬菜良种繁育基地。根据南部山区气候凉爽、隔离条
件好,有繁育蔬菜良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博山区盆泉村建立了全市第一个蔬菜良种繁育中心,在周村区张坊、水
磨建立了较大面积的蔬菜良种场,在淄川、高青等区县初步建立了外繁制种基地。这些基地的建成,每年可产蔬菜
良种10万多公斤,除满足本市需要外,还可供应外省、市。

保护地蔬菜生产有新发展
1990年, 全市蔬菜保护地栽培面积达到10.93万亩,比上年增加2.43万亩,占全市菜田总面积的50.3%,年产
蔬菜30.2万吨。保护地大、中、小棚系列化布局,生产均衡发展,蔬菜品种多、质量好、产量高,对保证冬季和春
季蔬菜市场供应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使保护地蔬菜生产进一步发展,在生产技术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棚型改造。通过改变角度、加厚
后墙,使大棚由普通型变为冬暖型,增加了采光面,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和保温性能。冬季在不加温的情况下即可生
产黄瓜、西红柿等细菜,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二是推广了黑籽南瓜嫁接黄瓜、无滴膜应用等新技术。通
过推广黑籽南瓜嫁接黄瓜,产量一般提高50%以上,而且增加了黄瓜的抗寒抗病能力;无滴膜则有减轻病害、透光
性好的特点,提高了大棚的保温性能,保证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王强 徐建光)

完成全市菜区土壤及蔬菜污染调查
1990年,市农业局农业环保站首次对全市菜区进行系统调查。该站采取看、查、议、访的办法,搜集资料,科
学布点,采样分析,综合评价,找出了主要污染物、污染区域、污染程度、各污染元素的相关性及污染原因,提出
了防治对策与建议、写出了《淄博市菜区土壤及蔬菜污染调查研究》。该报告为今后农业环保、食品卫生、蔬菜栽
培育种及制定菜蓝子工程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开松 李秀臣)

首次为美国繁殖西红柿杂交种
1990年,市农业局首次承担了为美国植物遗传种子公司繁殖“118”号西红柿杂交种的任务。在沂源安排了2个
试点,产种19.5公斤,杂交率一次验收合格,纯度达99.9%以上,出口7公斤,创汇700美元。为创汇农业的发展进
行了有益的探索。

塑料大棚蔬菜生产综合技术开发通过市级鉴定
市农业局自1987年承担了农业部、 财政部联合下达的《塑料大棚蔬菜生产综合技术开发》项目。经过4年的开
发,淄博市已建成全国棚菜生产先进技术的集散地和优质时鲜的商品菜基地。塑料大棚已由开发前1986年的1250亩
发展到1990年的6300亩, 4年累计开发大棚面积19457亩, 生产蔬菜11981.7万公斤,产值11470万元,新增纯收入
7843.6万元。市科委于1990年12月31日邀请中国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等13个单位的有关专家、教授进行了技术鉴
定。 专家们在听取工作和技术报告、审查项目开发资料和考察现场后提出了4点鉴定意见,认为该开发项目在开发
面积、经济效益、配套技术等方面,均达到国内同类开发项目的先进水平。

(刘持红)

沂河滩非汛期开发试点成功
1990年,市农业局在上年“淄河滩工程”开发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按“河滩客土栽培”技术方案在沂源县组织
了非汛期示范开发。示范开发是在悦庄、中庄两乡镇客土栽培西瓜20余亩,选用“新红宝”、“金钟贯龙”两个优
质西瓜品种, 获得单产3500公斤的好收成,而且瓜大、甜度高、质量好。6月28日,农业局邀请市计委、农委、财
政局、扶贫办等单位的负责同志进行了现场考察。认为沂河滩客土栽培是成功的,而且具有面积大、土质和水源条
件较好、开发潜力大等特点,是缓解山区人多地少矛盾和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

(徐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