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3&A=5&rec=34&run=13

概况
沂源县地处沂蒙山区, 位于淄博市最南端,总面积1735.85平方公里。全县辖6镇11乡,678个行政村,1189个
自然村。总人口567860人,其中城镇人口58328人,农村人口509532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24人。汉族565354
人,回、蒙、满、藏、壮、朝鲜6个少数民族共2505人,日本人加人中国籍的1人。
沂源是山区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高度一般在300~600米之间,最高点鲁山主峰1108.3米,最低
点沂河河床出境处180米。全县有大小山头2075座,长短河谷1600余条。沂河,[$$w]0094001 河、牟汶河发源于此,
境内无客水流入。自然资源丰富,主要金属矿藏有铁、铝、铜、锌、金、银、锡、铅、锰等10余种;非金属矿藏有
煤、石灰石、石英石、蛭石、大理石、长石、方解石等1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狼、豹猫、狗獾、赤狐、草兔、
黄鼬、 刺猬、大蟾蜍、鳖、红点绵蛇、腹蛇等陆栖和两栖动物300余种。野生药材资源主要有全蝎、丹参、苦参、
玄参、益母草、紫苏、百里香、桔梗、生地、防风等500余种,常年收用的有100多种。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和
自然景观众多,“沂源猿人”和“鲁山溶洞群”驰名中外。
沂源于1944年5月建县,因沂河发源于此而得名。1990年1月由临沂地区划归淄博市。县政府驻地南麻镇。
沂源属沂蒙山区老革命根据地,早在1928年,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就在这里建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沂源老区人民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著名的南麻战役、三次讨吴(化文)战役均发生于此。当时全县
18万人口,肩负20万军队的供给,全县参军人数达12749人,支前民兵、民工达15.4万人次,组成担架队294个,出
动担架8640付次,组成运输队594个,出动独轮车10750辆次,运送伤员91460人,运送粮食弹药88500万斤。支援粮
食(含熟食) 9400万斤,做军服和军鞋250万件(双)。四次战役结束后,支前民兵、民工又随解放大军南下参加
了淮海战役。 这些人中被县、团级以上机关授予荣誉称号的有15040人次,有4620人立功受奖,有1776人为革命献
出了生命。
解放后,英雄的沂源人民把对党和国家的爱全部倾注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为了医治战争创伤和改变“一
穷二白”的贫困面貌,全县干部、群众发扬战争年代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大打工农业生产
翻身仗,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工农业生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业以
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主,带动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工业以轻工业为龙头,轻重工业得到协调发展。
1990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一个中心、两个
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稳定局势、发展经济两大任务,弘扬沂蒙精神,贯彻淄博精神,苦干实干,开拓进
取, 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8310万元,比上年增
长9.1%; 国民收入达到48308万元,比上年增长12%;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7879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同1985
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9.4%,国民收入增长56.1%,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18倍。
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县以治山、治水、改土、修路、造林为重点,大搞山水村田路综合治理,使农业基础
地位进一步强化, 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1990年,全县社会农村总产值达到。73501万元,比上年增长24%;农
业总产值达到37195万元, 比上年增长4.77%。农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林、牧、副、渔各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逐年增大。 年内,林业产值达3311万元,牧业产值达到14583万元,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23.5%和34.6%。全县粮
食总产达到14.82万吨,单产达到387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27.2%和23.6%;花椒产量仍居全国各县之首;水果总
产38627吨,比上年增加2536吨;蚕茧总产742吨,增加116吨;黄烟总产7414吨,增加173吨。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
达到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9元,比上年增加56元。全县又有29个村、1.2万口人跨
过了“温饱线”。
工业生产稳定发展。1990年,在市场疲软、资金周转困难、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的严峻形势下,全县采取了集中
人力、物力、财力保重点企业,大力引进人才、先进技术和设备,大搞企业内部挖潜,加强信息网络等措施,取得
较好的经济效益。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1349万元,比上年增长15.04%,其中县属工业24183万元,增长15.68%;
乡镇工业3850万元, 增长6.09%;村及村以下工业13316万元,增长16.73%。全县工业实现利税4947.32万元,比
上年下降8.66%, 其中县属工业2832.32万元, 下降15.13%; 乡镇工业256万元,增长0.79%;村及村以下工业
1859万元,增长4.29%。全县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46600万元,比上年增长5.59%,其中县属工业实现30260万元,
增长1.92%;乡镇工业实现2845万元,增长12.52%;村及村以下工业实现13494万元,增长20.8%。全年开发新产
品7种,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61%;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96.7%。
财贸工作取得新进展。 1990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4850万元,比上年增长9.61%。集市贸易成交额
达到7830万元, 增长5.3%。出口商品发展到12大类、50个品种: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达到3500万元,增长26.8
%。 全县灶内财政收入达到2755.6万元, 比上年增长22.2%,实现当年收支平衡。全县城乡储蓄余额达到26600
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6.2%,其中农村储蓄余额10900万元,增长20%。投放贷款40743万元,增长27.56%。
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全县认真贯彻实施“科技兴源”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兴农、兴工、振兴
一切事业。 1990年,全县建立2个科技示范乡,7个科技示范村,2个民办科研机构,取得科研成果17项。省柴节煤
灶通过国家级验收。 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达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5%。有860名学生考入大中专学校,列全
市各区县第二位,创历史最高水平。城建、卫生等其他各项事业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李兴龙)

农业基本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1990年,县委、县政府把农业基本建设作为强化农业基础、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措施,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
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大打农业基本建设总体战,采取了以乡镇为单位,集中人力、物力、财
力和时间,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要求、统一检查评比、奖优罚劣等有力措施,在水土保持、治山
改土、植树造林、水利建设等方面均取得可喜成绩。
全年共完成投工1380万个, 比上年增加730万个;投资2708万元,比上年增加1880万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
积541.5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490.5平方公里。治山7.52万亩,比上年减少3.92万亩。造林31.9万亩,比上年增加
27.1万亩,其中经济林16.3万亩,用材防护林15.6万亩;育苗5000亩,比上年增加2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8.8%。
新修、复修县乡路、经济路1025公里;比上年增加572公里;修筑桥涵153座,又使27个自然村通了车。全年铺开水
利工程2314项, 完成1851项,分别比上年增加1181项和1122项。其中,打大口井187眼、深井23眼,完成机电灌配
套工程170项,建扬水站24处,修塘坝20座、蓄水池485个、水窖850个、千立方以上蓄水谷坊450座,挖凿渠道28.7
万米,维修水利工程160处,完成28座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30座中小型水库配套工程,共扩大灌溉面积1.4
万亩, 改善灌溉面积1.86万亩,解决了30个村、5400户、1.9万人的用水难问题。农业基本建设的规模、速度、数
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比往年都有较大突破和提高。

(李兴龙)

夏玉米行间机械深松实验取得明显增产效果
该实验是省农机局安排给沂源县的科研课题。1990年夏末,在南麻镇侯家官庄和北大岩西村进行对比实验。其
方法简便易行,用深松犁在夏玉米行间进行25~30厘米的松土,使深度穿破原犁底层,加厚活土层,使之既增强土
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又能促进夏玉米的根系发育。深松后的夏玉米比未深松的植株高大粗壮,叶厚色浓,穗大粒饱。
收获季节, 省、市专家联合进行了测产验收,结果是:深松试验田亩产达438.9公斤,比对比田亩增85.4公斤,增
产幅度为24.7%,效果十分明显。

(李兴龙)

引种南朝鲜奇可力成功
奇可力(chicory)是一种2年生菊科植物。采用其肥大直根加工而成的奇可力茶,色、香、味酷似咖啡,且不
含咖啡因,是咖啡的理想代用品,并对高血压、糖尿病有一定治疗作用,是一种在国际、国内都很有发展前途的大
众化保健饮料。
1989年, 沂源县在国内首次从南朝鲜引种奇可力,1990年又列为市级科研计划项目。2年来,基本上摸索出了
一套比较完整的栽培种植技术,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测试和研究。10月31日,由市科委组织,县科委邀清
有关专家、教授进行验收,认为奇可力适宜沂源的环境,生长良好,达到了试验计划的要求。
1989年,沂源县种植奇可力400亩,1990年收获干根835.75公斤,最大单株重0.8公斤,经济效益可观。

(李兴龙)

花椒产量仍居全国各县之首
沂源县是花椒主要产区之一,产量近10年来一直位居全国各县之首。年内因雨水充沛,气候适宜和加大了管理
措施,全县7万亩花椒喜获丰收,总产量高达1800吨,比丰收的上年增产300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沂源花椒具有颗
粒饱满,色泽鲜艳,口味纯正,香麻适度等特点。产要品种有稀码、密码、大红炮、黄连、黄里川等。主品内销各
省、市、自治区,外销日本、朝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李兴龙)

土地管理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1990年,全县土地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主要措施:一是深入宣传土地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增强了全民
的国土观念和意识。二是贯彻落实国务院[1990]8号文件精神,查处越权批地和公路两侧违法占地案件420起;清
查清理违法占地户384户、1131处;接待人民来信来访40人(件),处理33件;另外经县法院处理“民告官”案件1
起。三是狠抓了建设用地管理,实行国家建设用地统一征用制度,办理建设用地45宗,其做法和经验在省、市得到
推广。四是在全县17处乡镇635个行政村实行了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办法,收费168.79万元;退回宅基用地3522户、
1780亩。五是全面完成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省级验收时获98.7分,被评为优秀。六是全面开展了土地申报工作。全
年申报登记城镇国有土地2540宗,发证2221宗;城镇范围内单位使用的集体土地和城镇居民宅基地申报登记3112宗,
发证2500宗;农村宅基地申报登记65000宗,发证35000宗。全县已申报登记的占应申报登记的90%以上。在年终评
比中,县土地管理局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

(李兴龙)

二轻工业提前4个月超额完成全年利税计划
1990年,县二轻工业公司带领所属企业努力开拓,积极进取,坚持“创新、创优、创汇”三创方针,大力开展
“抓基础、抓管理、创先进、上等级,全面提高企业素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促进企业产、供、销
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三项得力措施:一是加强调度,保证生产。公司每季度召开一次各企业厂长、书记生产会议,
认真分析生产经营形势,互通信息,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制定相应措施。二是坚持以销定产,以产促销。公司要
求各企业加强销售力量,完善销售责任制,努力搞好售后服务,以优质服务赢得用户信任,扩大销售市场,力争产
销平衡。三是领导干部包点促后进,力争各企业平衡发展。公司针对所属企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采取了“保重点、
促中间、 帮后进”的措施,对12个骨干企业,在人、财、物方面给予重点扶植;对3个效益差的企业,公司领导干
部则包厂进点,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由于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二轻工业在原材物料涨价、销售市场疲软的严峻形势下,提前4个月超额完成全
年利税计划。至8月底,全系统完成工业总产值5312.87万元,占年度计划的72.38%,比上年同期增长30.53%;实
现利税661.74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18.16%,比上年同期增长70.88%。

(李兴龙)

金星金矿空载联动试车成功
位于沂源县金星乡政府驻地以东2公里处的金星金矿, 是一个由金、银、铜、铁相伴生的矽卡岩型多金属矿。
经勘测, 矿石中金的总含量为520公斤、银591公斤、铜322吨,铁18000吨。1989年1月,国家黄金总公司、省黄金
工业总公司、省计委等单位联合批准建矿开采,设计规模为日采矿石50吨,总投资700万元,基建期2年。立项后,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和韩旺铁矿的鼎力支持下, 全矿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昼夜奋战,提前2个月完成基建任
务,并于1990年12月27日一次空载联动试车成功,为全市矿业生产填补一项空白。

(李兴龙)

全县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筹建
1989年7月, 沂源县制革总厂与香港震坚投资有限公司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了友好协商,拟
以合资经营方式生产经营皮革产品,成立淄博富源皮革有限公司。1990年2月25日和3月27日,双方就合资建厂事宜
进行了两次实质性洽谈并达成一致意见。6月5日,双方签订合资意向书,12月16日正式签订合同书。之后,双方就
企业的生产技术、市场销售、工艺设备、经济效益以及财务管理和法律等事项进行了全面协商、考察和论证。公司
建成后,年生产能力可达12万张(牛皮)。这是沂源县有史以来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它的建成和生产将为沂源皮
革工业的发展带来较为乐观的前景。

(李兴龙)

以工代赈修筑县乡公路
1990年, 省计委,省交通厅投资125.421万元,采用以工代赈(即用劳动工日换取救济物资)方式,帮助沂源
修筑了仁里—石柱、 鲁村—四门地2条县乡公路。国家的大力支持,激发了全县人民的筑路热情,为了节约有限的
资金, 男女老少齐上阵,自己炒制炸药,自带手推车、铁锤、钢钎、架筐等工具,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苦战1年,
完成2条总长38公里的公路建筑任务。 工程共投工25万个,修建大中型桥梁7座,涵洞157道,防护工程4384米,基
本上解决了沂源西部交通难问题。

(李兴龙)

田庄水库除险加固一期工程竣工
田庄水库位于沂河上游,建成于1960年,库容量1.36亿立方米,灌溉总面积13.3万亩,属全国大型水库之一。
该水库由于年久失修,险情严重。1990年,经水力电力部治理淮河委员会批复,投资1619万元进行除险加固工程建
设,整个工程定于1992年全部竣工。省水利厅要求第一期渡汛应急工程施工任务,务于1990年汛期前完成。县委、
县政府高度重视,动员全县56万人民全力以赴,突击施工。从5月13日~6月20日,历经39天,投工11万个,投资24
0万元,排水1200万立方米,开挖土、石、沙11.3万立方米,其中清淤3万立方米,抛石压重4万立方米,大坝翻压3
万立方米,拖运护坡石和反滤料9400立方米,浆砌及搅拌混凝土3500万立方米。以高标准、高质量,超额完成预定
任务,使第一期工程如期竣工。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见效的设想,开创了北方无围墙清淤的先例,保
证了水库安全渡汛和全县经济建设的发展。

(李兴龙)

水库养殖罗非鱼试验成功
罗非鱼属热带性鱼类,原产于非洲,故又称非洲鲫鱼,具有广盐性、广食性、生长快、耐低氧、繁殖力和抗病
力强等特点,但适宜水温在20~37℃之间。因北方气温较低,养殖较为困难,只能在6~9月份用网箱养殖。1990年
6月,沂源县水利局渔业技术推广站从外地引进罗非鱼苗213公斤,用28平方米网箱放养于韩旺乡李家沟水库。经过
4个月的精心管理喂养,9月30日起箱,获成鱼1406.3公斤,纯盈利3512元,首次试养取得成功,为发展全县渔业生
产开辟了广阔前景。

(李兴龙)

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达标
为加速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改善办学条件,1984年以来,全县人民共筹集资金2100多万元,新建校舍2060间,
改修校舍4040间,垒砌院墙60000平方米,建大门604合,建厕所1350间,新做课桌、凳28000套,使全县676处农村
中小学不仅实现了六配套(校舍、桌凳、院墙、大门、厕所、操场),而且有1/3的学校达到了“花园式”学校标
准。1990年,经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一次验收达标。

(李兴龙)